第295章 差点被人捅了屁股?高丽有高人!
大军回撤,顺着辽水上游追了上去,不到两个时辰,两拨人马再次融合到一起。
看见柴令武与薛礼折返回来,连同王胜在内的一众将士都懵了一下。
不是说好的一南一北搜寻浮桥,两个时辰联络一次吗?
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薛礼上前,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方才的情况。
见众将士脸上齐齐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柴令武也没有继续浪费时间,简单与王胜交流几句,带着将士们继续北上。
越往北走,辽水便越是湍急,河道逐渐开始变窄。
一路上,众人也遇见了几支高句丽的斥候小队。
但那些高句丽的斥候,基本上都没有对柴令武等人造成什么威胁。
甚至,那些斥候小队,连警惕心都很淡。
往往都是要薛礼已经带着人开始冲锋了,他们才能确定这支队伍是敌非友。
而高句丽斥候的反应,也越发让柴令武坚定了高句丽的主力大军定然还未抵达边境的想法。
否则,这些斥候便不该是像现在这样,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而是应该有意识的朝营州城逼近,开始打探营州虚实。
尽管营州的虚实,其实也没什么好打探的,两地一河之隔,双方彼此的底细都很清楚。
但即便如此,在不同的情况下,斥候的表现也一定是不同的。
下午时分,柴令武再一次带人围杀了一支三十人左右的高句丽斥候之后,终于停下了脚步。
一日奔袭与厮杀,饶是柴令武麾下唐军将士皆是精锐,也难免有些力竭。
“公爷,时候不早了,先吃点东西吧!”
薛礼清了清身上的血迹,从行囊里取出随身携带的干饼,递了一块给柴令武。
柴令武顺手接过,望着眼前湍急的辽水,将饼子放在嘴里咬了一口。
嗯,没咬动。
糜子面蒸熟之后再阴干的饼子,除了保质期长以外,也是出了名的硬。
看着柴令武险些磕掉牙的场景,薛礼不由咧嘴一笑。
随后取下头盔,从水囊里倒了一些烧开过的水,将干饼放在水里泡发,然后递到了柴令武眼前。
柴令武扯了扯嘴角,倒也没有嫌弃的意思。
行军打仗不比平时,他也不可能学霍去病。
能有一口饱腹的食物,已经算是侥天之幸。
甚至就连李世民,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两天不入水,三天不进食也是常态。
他接过头盔,随手折了两根树枝当作筷子,一边吃了喇嗓子的干饼,一边问道:“薛礼,你说,高句丽的斥候,会将浮桥藏在哪里呢?”
薛礼牙口好,用牙齿当锯子,啃着硬如石块的干饼。
听见柴令武的问题,薛礼想也没想,便肯定道:“高句丽斥候会把浮桥藏在哪里末将不清楚,但要是末将架浮桥,肯定是哪里窄架在哪里。”
柴令武愣了一下,随即沉声道:“你的意思是,他们的浮桥还在更上游?”
薛礼点点头,没有说话。
对方的浮桥,肯定在上游,这是一定的。
但到底在上游哪里,这就很难说清楚了。
毕竟,辽水虽然不是很长,但也是辽东境内有数的大河,哪怕陷入枯水季节,水流同样不小。
这样的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天险,也是阻隔。
柴令武三两口吃完头盔里的食物,皱眉呢喃道:“总不会在扶余城外吧?”
这话一出,一旁的薛礼顿时僵住,他有些愕然地回过头,问道:“公爷,您方才,说什么?”
“我说,对方的浮桥,不可能会在扶余城外吧?”柴令武没好气地重复了一遍。
但话音刚刚落下,整个人也随之愣神了一瞬。
下一刻,他的眼神变得古怪起来:“不会,真在扶余城外吧?”
薛礼的眼神陡然严肃起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可能就在扶余城外了,辽水东岸,除了毗邻大泽而建的镇远与辽中之外,其余的乌骨城,白岩城,新城等城池,距离辽水的距离都与营州城到辽水差不多,唯独扶余城,是矗立在辽水源头的一座孤城。”
柴令武瞬间领会了薛礼的言外之意。
他若有所思道:“扶余城虽是一座孤城,相比辽中,怀远等于营州隔河相望的城池,距离营州的路程较远,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扶余城出兵,其实也是最省时,也是最省力的。”
薛礼重重点头:“没错,因为扶余城西岸,是契丹部落的聚集地,而契丹是游猎民族,根本不会在乎高句丽的大军是否渡河,什么时候渡河。”
两人说着,不由互相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布满了凝重之色。
薛礼眉头拧成结,沉声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解释得通这些高句丽斥候警觉性为何会这么差了,他们可能根本没想过,营州城的守军会主动出击,深入到辽水畔,也根本不认为咱们能堪破他们准备从扶余城出兵的真相。”
“要是咱们不来这辽水畔走一遭,只怕还真料不到。”
柴令武下意识点头,随即又忍不住摇头:“毕竟只要是个正常人,便不会去舍近求远,何况咱们手里只有五千大军。哪怕是丝毫不知兵事的人,也知道咱们要防守的重点是镇远与辽中,而非是扶余城。”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事情的真相逐渐拼凑而出。
两人都不是蠢人,也不是丝毫不知兵事之人。
随着事情离真相越来越近,两人都忍不住惊出一身冷汗。
因为,两人都下意识的以为,高句丽一旦出兵的话,肯定会选择从镇远城或是辽中城渡河。
至于原因,则是这两处城池,距离营州城最近。
这两处城池与营州之间,若非还隔着辽泽,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与隔河相望。
而两人最开始的战略部署,也是打算趁敌军渡河之时,先利用远程武器对敌军半渡而击。
打完一波消耗之后,再退守营州。
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战略部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算得上是常规得不能再常规的攻防战。
尽管打不出什么奇迹般的战役,但也不会犯什么大错。
只要能坚守三五个月时间,大唐对两国的战役,估摸着也就结束了。
但若是高句丽不从辽中与镇远出兵,而是从扶余城出兵,他们两人依旧还是将营州的兵力部署在辽中与镇远城外的话......
那......他们最好的下场,就是被高句丽大军剁成馅包成饺子。
一想到营州守军还在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辽水对面,而高句丽大军却是已经从扶余城渡过辽水,迂回到了他们屁股后面,正准备给他们致命一击,柴令武就忍不住不寒而栗。
“幸好,幸好咱们醒悟得早!”
薛礼一脸庆幸地拍拍胸脯,眼中满是后怕道:“差点,差点就上当了,末将都不敢想,万一在咱们防守镇远城与辽中城时,高句丽大军突然从扶余城绕到咱们后面,咱们将会落得个什么样的下场。”
柴令武神色凝重地点点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高句丽国中有高人。
而这个高人,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大概率是他的老对手渊盖苏文。
因为,他不认为高句丽国中除了渊盖苏文之外,还有谁能有这样的魄力。
毕竟,这样的迂回战术,成本很高很高。
扶余城在辽水源头,距离营州城至少五六百里的距离。
高句丽大军在平壤集结,再绕到扶余城出兵,最后南下至营州,至少都要绕出上千里的距离。
这上千里的路程,需要耗费的粮草,何止一星半点?
高句丽本就贫瘠,国中也定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将钱粮浪费在绕路这件事情上面。
再加上高句丽这场援助薛延陀的战争,本身也是出于唇亡齿寒的考量,不可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
捞不到好处就算了,还要自己耗费海量的人力物力。
这样的亏本买卖,若非是真有大魄力之人,绝对没有几个正常人会去做。
而高句丽国中,能有如此魄力之人,除了渊盖苏文之外,柴令武也想不到别人。
薛礼庆幸了一阵,见柴令武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语气低沉地问道:“公爷,那现在,咱们怎么办,要调整战略部署吗?”
柴令武回神,下意识摇头:“这毕竟还只是咱们的猜测,万一咱们猜错了,草草的将大军调去扶余城,而高句丽又从镇远或辽中出兵,咱们一样得死。”
“那怎么办,咱们只有五千人,还要留一千人驻守营州,总不能将剩下的四千人再兵分三路吧?”
薛礼皱起眉头,一时间只觉得心乱如麻。
不知道对手究竟会从哪里出兵,这种感觉就好像娶了新娘回家,却对不准洞在哪,着实让人煎熬。
柴令武沉吟一瞬,心中有了决定。
他道:“不论高句丽打算从哪里出兵,此刻国中主力都肯定是还未集结完成的,不然这些斥候不可能如此懈怠,也就是说,咱们还有时间去试探咱们的猜测是否为真。”
“试探?”
薛礼一愣,诧异道:“怎么试探?”
柴令武耸耸肩:“很简单,去一趟扶余城不就好了!”
“去一趟扶余城?”
薛礼又是一愣,随即目露沉思。
柴令武淡淡道:“若高句丽真打算从扶余城出兵,那么现在的扶余城,定然已经有保障后勤的先头部队赶到,同样,镇远城与辽中城亦是同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吗?”
薛礼呢喃一句,蹙眉问道:“若是证实了,又如何呢?”
“那就更简单了,咱们打不过高句丽的主力,难道还打不过一支运送粮草的先头部队吗?”
柴令武挑了挑眉,眉眼间浮现一抹笑意。
薛礼怔了怔,下一刻,脸上浮现一抹怪笑:“若当真如此的话,那高句丽转运的粮草,可就成了帮咱们转运的了,正好,营州城内粮草还有些紧张呢。”
柴令武重重点头,果断一拳锤在薛礼肩上,沉声道:“如此,接下来你我便兵分两路,你先快马疾驰至扶余城外,打探扶余城虚实,我折返回去调兵,一旦证实敌军欲从扶余城出兵,咱们就先好好给高句丽上一课,如何?”
“末将领命!”
薛礼一秒严肃,拱手领命。
这件事情,他们是必须要证实的。
不论是薛礼,还是柴令武,都没有被人捅屁股的爱好。
但既然都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证实了,顺手为大军捞点好处,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大家可都要靠着那点战利品养家。
一座扶余城,怎么也能让营州城十数万百姓的生活再上一个台阶了!
两人达成一致之后,也没有继续浪费时间。
薛礼言简意赅的将两人的猜测告知了麾下将士,并将两人接下来的打算也一并道出。
确认所有将士都明白了接下来的任务之后,便带着大部人马连夜朝扶余城开始疾驰。
而柴令武,则带着王胜与麾下一众亲卫,朝着辽泽北麓的大军驻地折返。
以目前这个时间段来说,镇远城与辽中城,还暂时不用防得那么紧。
等到证实了两人的猜测是虚惊一场之后,再回防也来得及。
“驾驾驾!”
月朗星稀,天地间只剩下马蹄声隆隆。
即便是两天两夜没睡,柴令武依旧精神抖擞。
至于王胜等一干亲卫,这样的长途奔袭对他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一路狂奔,只换马不换人。
柴令武总算在天明时分,折返到了水波如镜的辽泽之畔。
大军营地之中,副将邱源得知柴令武折返的消息,赶忙带着田镠等将领出迎。
“末将见过公爷!”
望着一群迎出来的将领,柴令武没有废话,果断翻身下马,沉声下令道:“速速传我将令,命各府将官立即收拢全军,即刻拔营,目标,扶余城!”
一听这话,出迎的一群将领顿时就懵了。
邱源下意识反问道:“扶......扶余城?”
“不错!”
柴令武点头,皱眉催促:“都还愣着干嘛,还不去传令?”
众将如梦初醒,不敢怠慢,急忙转身小跑进军营传令。
顷刻间,四千人的大营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