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风流狂炫折耳根

第288章 坚壁清野,构筑城防,集中力量办大事!

听完柴令武的担忧,薛礼和裴行俭也陷入了沉默。

的确,以大唐如今两线作战的情况,究竟会不会有援军,恐怕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裴行俭沉默片刻,朝柴令武试探性地问道:“那师尊的意思呢?”

柴令武目露沉思之色,随口应道:“我的意思是,万事只能靠自己。”

薛礼与裴行俭对视一眼,各自神色都有些无奈。

真不是他们唱衰柴令武的决策,而是真的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营州现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万事靠自己说起来简单,只有五个字,可关键的问题是,怎么靠,靠什么?

总不能一边练兵,一边还要构筑城防吧?

柴令武将两人无奈的样子尽收眼底,也明白他们到底在担忧什么。

但所谓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他还是不打算将希望寄托在渺茫的援军身上。

沉吟一瞬,他没再继续卖关子,淡淡道:“我打算坚壁清野,将营州治下的百姓全都迁入营州城内,由百姓们出力,重新构筑营州城防,为咱们争取到足够的练兵时间。”

“坚壁?”

“清野?”

裴行俭与薛礼面面相觑,忍不住齐齐惊愕出声。

裴行俭蹙眉道:“师尊,这营州城就这么大点,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多百姓?”

薛礼也是摇头,一脸不赞同道:“这么多百姓聚在一座小城里,光是如何管理都足够让人头疼,更别说指挥他们做事了。”

裴行俭接茬道:“再者,这么多百姓聚在一块,光是寻材料给百姓们修建住所,都能让您焦头烂额,还怎么去寻找材料修筑城防?”

薛礼继续接茬:“最关键的是,本来百姓们分散在营州各地,多少还能避一避兵祸,若是将百姓都聚集到营州城,万一咱们守不住城,那可就真要被一锅端掉了,到时候逃都没地方逃。”

听见两人像是唱双簧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

三言两语,就将他的决定否决得狗屁不是,柴令武不禁抽了抽脸皮,心里莫名生出一股想要揍人的冲动。

他深吸口气,压下心中怒火,冷冷道:“我这么做,自然有我的道理。”

“您还有道理?”

裴行俭斜眼望着柴令武,不屑道:“坚壁清野,您说得倒是简单......”

柴令武冷冷的望着裴行俭,没有说话,眼中隐隐有杀气涌动。

裴行俭缩了缩脖子,声音小了下来,但仍是有些不忿道:“您当迁徙百姓是开玩笑呢?”

薛礼神色凝重,倒是没有说什么丧气话。

只是眸中也隐隐闪过几分不信任的神色。

因为,时间太紧张了。

朝廷八月份出兵,最迟十月,高句丽一定会得到大唐出兵的消息,就算高丽方面得到消息之后,还要在朝堂上扯一段时间的皮,这个时间最迟也不会超过一个月。

因为去晚了,薛延陀可就被大唐给灭了。

那时高句丽再出兵,也没了意义。

而现在是七月份,距离冬月只剩下不到四个月。

这么点时间,营州既要坚壁清野迁移百姓,又要寻找材料修筑城池构筑防御工事,还要保证不耽搁练兵......这不是在开玩笑嘛!

柴令武没理会两人什么心思,直接对着裴行俭下令道:“坚壁清野,组织百姓迁移之事,就交给你了,我给你一个月时间,营州官员任你调配,一个月之内,若不能将百姓尽数迁移,你就等死吧!”

“我......?”

裴行俭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脸的不可思议,震惊道:“师尊,您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柴令武淡淡道:“生死存亡之际,谁跟你开玩笑?”

裴行俭眉心拧成川字形:“一个月时间,这怎么可能......”

“你要是办不了,我不介意换个人来办,我记得,营州司马潘重贵能力不错。”

柴令武冷冷地打断了裴行俭的屁话,裴行俭赶忙伸手捂嘴,瞪大眼睛,一副无辜的样子。

“抓紧去办!”

柴令武不耐烦地摆摆手。

“去就去!”

裴行俭弹射起身,一脸不忿,骂骂咧咧的退出了房间。

柴令武目光移向薛礼,沉吟着开口:“薛礼......”

“还请公爷吩咐!”

薛礼倒是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反正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也相信,这位公爷不会拿几万人的生命开玩笑。

柴令武沉吟片刻,转头对着伺候的下人吩咐道:“取纸笔来!”

薛礼一愣,眼中浮现一抹不解之色,却也没有多问。

片刻后,下人取来纸笔,呈在两人面前。

柴令武思索片刻,开始落笔。

随着一根根线条逐渐落于纸上,洁白的宣纸上面也逐渐多出一个造型奇特的熔炉图纸。

薛礼伸长了脖子,望着柴令武作画,眼中茫然之色更浓。

他能看得出来,柴令武画的应该是一种炉窑,但比起寻常的炉窑,又多出来一根大烟囱。

“公爷,这是......”

薛礼好奇发问,但刚问出声,便被柴令武挥手打断。

他继续落笔,顺着记忆中的参数配比,写下了一些原材料的比例。

半个时辰一晃而过,柴令武面前的宣纸上也铺满了内容。

将笔搁回笔架山上,柴令武将宣纸抵给了薛礼,吩咐道:“你带着一部份军中将士去城外找片空地,按着图纸上的尺寸,将煅烧炉建造出来,剩下的将士,便让他们去城池周边寻找我写在纸上这些材料,找来越多越好。”

薛礼伸手接过,看清纸上的内容,整个人更加懵逼,完全不知道柴令武要这些东西干什么。

石灰石,沙砾,冶炼过的铁矿石废渣,贝壳......

都是些很常见,但没什么用的东西。

“公爷,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薛礼没忍住心里的好奇问出声来,他实在难以理解,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火烧眉毛了,这位公爷还要整什么幺蛾子?

望着薛礼一副难以理解的样子,柴令武不由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淡淡道:“这些东西,是一种名叫水泥的新型建筑的原材料,有了水泥,咱们就不必担心防御工事的问题了,你只管去办,过几日自有分晓。”

薛礼眉头拧成了结,颇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但看着柴令武信誓旦旦的样子,他也只能半信半疑的拿着图纸转身离去。

送走两人之后,柴令武软软的靠回软榻上,脑海中思维不断发散。

李世民选择在秋日出兵的消息,的确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但事情既然已经成为定局,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着还有时间,也就是尽可能的为自己增加筹码。

坚壁清野,营造城防,加紧练兵。

这些事情做起来的确很难。

毕竟营州的情况摆在这里,钱粮也好,人手也好,都是大问题。

可事情再难,也得去做。

不做,就得没命,他可不想来一趟营州,还要赔上自己的性命。

柴令武沉思良久,忍不住叹了口气,随即起身来到后院。

后院之中,谢知书依旧还未睡下,见柴令武进门,忙起身迎上来,柔声问道:“夫君,如何,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了吗?”

“薛礼和裴行俭已经去做了。”

柴令武轻轻颔首,却是没有告知谢知书确切的结果。

谢知书见状,也很识趣的没有多问。

她上前,替柴令武解去身上的大氅,又命伺候的婢女端来热水,亲自为柴令武洗漱。

洗漱完毕,望着谢知书玲珑有致的身材,柴令武果断将她打横抱起。

“啊呀,夫君......”

谢知书一声惊呼,下一秒,温软的红唇便被堵住。

“唔~”

......

......

翌日一早,柴令武脱离温香软玉之后,便带着麾下侍从来到城外,开始忙碌起来。

迁徙百姓,坚壁清野之事,由裴行俭带着营州官员去做,不用他太上心。

裴行俭那小子,虽然年纪小。

但怎么说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对于他的能力,柴令武还是颇为信任的。

何况还有营州官府从旁协助,百姓们就算有所怨言,但在生死危机面前,也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所以,迁移百姓的事情,他反而不担心。

而他想要营造营州防御工事,真正的重中之重,则在于薛礼带人堆砌的窑炉和寻回的原材料上面。

水泥,这玩意儿在后世也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东西。

但放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降维打击。

只要将水泥烧纸出来,他便有把握,在四个月时间之内,造出一座能够容纳十数万人,能够抵御数万大军攻伐的坚城。

一大早,营州城外的空地上,便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五千大军,听起来不多,但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尽是人头。

并且这些大军尽是青壮劳力,其中不乏能工巧匠。

柴令武画出来的炉窑,看着夸张,但真正建造起来,速度却是不慢。

不过一个上午的功夫,地盘基座便已经基本完成。

柴令武带着亲随来到炉窑底座前方,望着眼前巨大的窑炉,也不得不感慨一句,人多,力量是真大啊。

而随着柴令武亲临,有了他从旁指导,将士们建造药庐的速度,还更加快了几分。

城内城外共同忙碌,看起来还真有几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样子。

如此忙碌之下,半个月的时间也是一晃而过。

经过营州官府这半个月的努力,营州城附近的村寨里的百姓,也逐渐向着营州城靠拢。

远一些的地方的百姓,也正在有序赶来。

现在天气还不怎么冷,百姓们抵达营州城后,便由官府出面,在城外画出了一圈空地,搭建了一些帐篷,作为百姓们的聚集区。

同时,在五千大军半个月的努力之下,城外的空地上,已然屹立着十余座巨大的炉窑。

柴令武要的那些用来烧制水泥的原材料,更是已经堆成了小山。

眼见万事俱备,柴令武也不含糊。

命人检查过炉窑,确认炉窑已经干透之后,便直接开火。

十几座炉窑共同开火的场面尤其壮观,十几根大烟囱同时冒烟,像是在创造一朵朵白云的场面,更是引得全城百姓争相围观。

柴令武静静的站在一座药庐前方,感受着眼前扑面而来的热浪,因为半个月忙碌而显得有些疲惫的脸上,总算露出笑容。

薛礼手持一个小本子,不断记录着每一个炉子投入的原材料配比和煅烧时间。

这些日子,他依旧不太明白柴令武建造这么多大炉子,究竟是要烧个什么东西出来。

但这并不影响他听命行事。

因为他知道,这位公爷在长安的时候,就是以创造奇迹而闻名。

如现在军中广泛配备的火器震天雷,还有边军用来打探消息的热气球,长安街头士子人手一张的报纸,以及民间大力推广的曲辕犁,乃至于出自大唐科学院的水车,水磨,水力冲压机等等都与这位公爷有关。

他既然能拿出这么多好东西,那现在再拿出一样强劲的建筑材料,也很合理。

将所有数具记录在册,他快步来到柴令武身旁,沉声道:“公爷,今日各炉投放的原料配比,及火势大小皆已经记录在册。”

柴令武回神,转头看着薛礼脸上也是一脸疲惫之色,不由轻轻颔首:“辛苦了,既然都已经记录好了,接下来只需按照流程走就行。”

顿了顿,柴令武又继续说道:“这半个月,弟兄们也累得够呛,留下一些人手观察者炉窑里的原材料反应,其他弟兄,先给他们放三天假吧。”

“三......三天?”

薛礼一愣,神色莫名有些迟疑:“公爷,现在时间紧迫,这三日时间会不会......”

“无妨,劳逸结合嘛,时间再紧,也不察这三天了。”

柴令武随口打断薛礼的担忧,淡然道:“现在煅烧已经开始,弟兄们留下来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不如让他们回去好好休息一下,等咱们将水泥的配比试出来之后,才是弟兄们真正需要出大力的时候。”

薛礼又是一愣,但见柴令武语气坚定,也不好继续反驳。

他轻轻颔首应是,随后走到人群之中,向众人宣布了放假三日的消息。

只一刹那,军中便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将士们欢心雀跃的样子,看得柴令武都忍不住嘴角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