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谁能有您变态啊?十四岁就去逛青楼!
听见柴令武明晃晃的威胁,田镠第一反应是这位年轻的公爷疯了。
可一想到他落得如今的下场,都是因陈瑜而起,他忽然又觉得是营州的官场疯了。
陈瑜,一个小小的下州刺史。
他凭什么,凭什么觉得,一位当朝县公,陛下的亲外甥,当朝大将军的亲儿子,会向他一个小小的刺史妥协?
可惜,可惜他轻信了陈瑜。
以为这位年轻的别驾初来营州,没有任何根基,便可任人欺辱。
可恨,可恨他醒悟得太晚。
忘了这位别驾身上,别驾只是他最不起眼的头衔,忘了这大唐天下,忘了陛下就是他的根基。
他心里悔恨交加,忍不住一拳捶在地上。
随即磕头如捣蒜:“公爷,末将,末将这就去,陈瑜要是敢不来,末将就算绑也将他绑来,只求公爷给末将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看见田镠声泪俱下的样子,柴令武一直紧绷的脸色总算稍微缓和了一下。
他对着邱源淡淡地吩咐道:“行了,给他松绑吧,再给他一匹快马。”
邱源闻言,不敢有半分反驳,赶忙上前替田镠解开了身上的绳子。
田镠悔恨交加,赶忙再次朝柴令武行五体投拜的大礼:“末将多谢公爷大恩。”
“去吧,三日后,我要看见陈瑜出现在昌黎县衙门前。”
柴令武像是赶苍蝇似的朝他轻轻摆手,没再多看他一眼。
“末将告辞!”
田镠不敢有半分耽搁,起身寻了快马匆匆而去。
目送田镠走远,柴令武收回目光,对着薛礼吩咐道:“你跟邱源去折冲府驻地看一看。”
薛礼应声而出,脸色瞬间严肃起来,沉声应是。
他虽然没有领过兵,但也知道军中的一些规矩。
很显然,这是柴令武对他的一次检验,一次对他到底有没有能力发现一支军队的问题的检验。
快刀斩乱麻的将一切事情安排好,柴令武也不再多说什么,阔步转身进了县衙,准备吃晚饭。
此次他来营州,武力夺权是必然。
昌黎县一干官员既然恰好撞在了他手里,那就别怪他心狠手辣了。
他还是那句话,他没心思和一群地方官玩官场那道弯弯绕绕。
营州,说到底也就是大唐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下州罢了。
这样的州,大唐有三百八十多个,如营州这样的官场组织架构,大唐也有三百八十多个。
营州官员听话,他不介意分他们一口汤喝。
他们要是不听话,那就别怪他将他们全部换了。
一句话,大唐有的是人想做官。
柴令武带着裴行俭进入县衙后院,谢知书早已等候着两人用膳。
见二人进门,当即唤来从县公府带过来的下人传膳。
这一次柴令武带的人很多,不仅有照顾生活起居的下人奴婢,就连县公府的厨子也带了几个过来。
因此,虽然是在异地他乡,但下人呈上来的膳食依旧是地道的乡味。
三人围绕着矮桌落座,谢知书不断给柴令武布菜。
裴行俭则是低着头,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菜,看起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他今天,实在是被柴令武的杀伐果断给吓到了。
他从未想过,官员到地方上赴任,竟然还能用这样的手段。
以强权压人,不给对方留一点体面。
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吗?
他心里持怀疑态度,但他不敢问。
裴行俭心里思虑着,柴令武叫了他好几声,他都没应。
“砰~”
终于,柴令武没了耐心,重重的将桌子拍在桌子上。
巨大的声响,一下子惊醒了裴行俭,他一脸茫然地抬起头朝柴令武问道:“咋啦师尊?”
柴令武扯了扯嘴角,没好气道:“小小年纪,耳朵聋吗?”
裴行俭大眼睛里闪烁着清澈的愚蠢:“咋......咋啦嘛。”
柴令武以手扶额,实在没耐心和他玩谁是傻子的游戏,没好气道:“我说,从今日开始,昌黎县的政务,你去处理。”
裴行俭又是一愣,下一刻,陡然瞪大眼睛:“我......我?”
“怎么,有问题吗,别告诉我,你连一县政务都处理不好?”
柴令武眼神不善起来,大有一副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意思。
裴行俭赶忙缩了缩头,苦着脸道:“可是,可是弟子才十四岁啊,您让我管一个县,认真的?”
“十四岁......”
柴令武扯了扯嘴角,没好气道:“十四岁咋啦,我还让你管两个折冲府呢,你怎么不说你十四岁?想当年,你师尊我十四岁的时候,都已经在洛阳将那群世家的老家伙玩得团团转了,你要是连一个县都管不好,以后出去别说是我的弟子!”
裴行俭脸皮抽搐一下,眼神幽怨,小声嘟囔道:“谁能有您变态啊,您十四岁还去逛青楼呢,弟子不也没去?”
“找打?”
柴令武老脸一黑,作势欲打,顿时吓得裴行俭迅速后仰,摔了个大屁墩。
他龇牙咧嘴的起身,揉着屁股,不忿道:“本来就是,谁比得过您黑心啊,您还提洛阳,洛阳那次,我裴氏都在您手上亏了上万贯,真不把苦主当苦主是吧?”
“苦个屁的主!”
柴令武怒斥一句,没好气道:“这几年你花我的钱还花少了,哪一年不是上万贯的花费,你怎么不提一下呢?”
一听这话,裴行俭顿时一脸悻悻的撇了撇嘴:“您是我师尊,我花您的钱,那是理所应当的好吧,您要是生不出儿子,将来还得我给您养老送终呢,您的县公府还不是得留给我。”
柴令武闻言,顿时忍不住血压飙升,猛地拍案而起:“孽徒,找死!”
裴行俭大惊,赶忙连退数步。
谢知书见势不妙,赶紧上前一把拉住柴令武,小声安慰道:“夫君消消气,消消气,裴小子也是一时口不择言,消消气,别和他一般计较。”
柴令武只觉得怒火一股一股的往头顶上蹿。
这个逆徒,现在咋这么会气人呢?
他明明也不是这么教的啊!
该死,是自己对他太放纵了吗?
看着柴令武愤怒的样子,裴行俭一边做好撒丫子就跑的准备,一边找补道:“您也别生气,我说的是实话,而且弟子也没说不管,一县之地而已,您弟子我将来是要出将入相的,管理一县之地还不是绰绰有余。”
柴令武脸皮不断抽动,眼见裴行俭越说越离谱,头一次有了打死这个孽徒的冲动。
世上咋能有这么不要脸的人呢?
他不禁反思,他到底教了个什么东西出来?
“行了,都少说几句,自家人动那么大肝火做什么。”
谢知书嗔怪地瞪了两人一眼,搀扶着柴令武坐下。
随即对着裴行俭呵斥道:“你也别气你师尊了,他总归也不会害你。”
裴行俭撇撇嘴:“我也没说师尊害我啊,就一县之地而已,为啥不把营州交给我管?”
“你还想管一州?”柴令武拔高音量。
裴行俭赶忙摆手否认:“没有没有,说说而已,说说而已,您放心好了,弟子肯定帮您把这一县之地管好。”
柴令武深吸好几口气,总算勉强平复了想打人的冲动。
妈的,这个孽徒,太气人了。
现在他总算知道,为什么李世民会被他气得三天两头用强权压他了。
现在,他也很想用强权压一压这个孽徒。
一顿饭吃了个鸡飞狗跳,裴行俭一吃完,就一溜烟跑远,留下柴令武一个人独自生气。
看着柴令武气鼓鼓的样子,谢知书有些好笑。
命人撤下残羹剩肴之后,便拉着柴令武的手小声安慰起来:“行了,裴行俭什么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还不都是跟您学的,您和他计较些什么?”
听着谢知书的暗卫,柴令武更怒:“什么叫都是跟我学的?”
谢知书隐晦的翻了个白眼,还欲再说,门外陡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谢知书赶忙放开柴令武,好整以暇的看着门外。
下一秒,薛礼求见的声音便传进了门内。
听见是薛礼的声音,柴令武也压下心底的不忿,轻声道:“进来!”
薛礼大步进门,远远的朝柴令武拱手见礼:“公爷。”
看着薛礼风尘仆仆的样子,柴令武面色稍缓,轻声问道:“如何,可曾掌控了兵权?”
薛礼闻言,赶忙沉声应道:“回公爷的话,末将已经将折冲府的兵权拿到了手里,不过......”
柴令武眉头一皱,追问道:“不过什么?”
薛礼犹豫了一下,这才沉声道:“不过......昌黎县折冲府缺额严重,按照我大唐律令,下府折冲府满员齐备应是八百人,但昌黎县折冲府只有六百战兵,且皆已经老迈,战斗力相比关中精锐,恐怕不足其三成。”
听着薛礼报上来的数字,柴令武不由微微皱了皱眉,但也没有太过意外。
整个营州,说是有六个折冲府,但在他的预想中,恐怕也只有和高句丽接壤的营丘,辽西两个折冲府是满员状态。
毕竟,营州与高句丽接壤的县城,也只有营丘和辽西。
至于其他四县,能有七成在编的战斗人员,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这倒和地方官员或者将领吃空饷没有关系。
因为大唐现在的兵制是府兵制。
府兵制,即兵员闲时为农,战时为兵,朝廷以永业田和战时收缴的战利品,作为军饷。
唐初的府兵,之所以战斗力强悍,就是因为国家在核算军功时,给的田土和战利品足够丰厚。
所以,大唐的兵,其实是没有军饷的。
没有军饷,也就不存在吃空饷这回事。
而昌黎县的折冲府在编人员不足,主要也还是和现在是农忙时节有关,青壮都去种地去了,折冲府自然就缺额了。
思及此,柴令武沉吟道:“缺额的事情,暂时不用管,等到秋收之后,陛下诏令府兵入府,缺额自会补足,但兵员老迈之事,需得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
薛礼闻言,也是下意识点头。
大唐的兵制,他也是知道的,其中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不必多言,大唐军功封赏极厚,只要是良家子热血男儿,无一不想在马上博个功名。
坏处嘛,便是战争与种地不能兼顾。
柴令武说完,迅速给出解决方案:“这样,你将那六百府兵放归回乡,让他们参与进劳作之中,然后重新招募三百青壮加以训练,等到秋收之后,再补齐兵员。”
薛礼一愣,诧异道:“三......三百?”
柴令武点头:“陛下对吐谷浑和高句丽用兵之事,如今尚未昭告天下,等到陛下冬日发兵两国的消息传到四海诸国,辽东的秋收也该结束了,届时再大规模训练府兵也不迟。”
薛礼迟疑了一下,但很快,这点迟疑也被他抛之脑后。
因为目前除了柴令武说的方法,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
辽东的气候与关中不同,关中五月已是夏收时节,但辽东还在是农忙时分。
这个时候,没有什么事情比种地更重要。
何况,依着柴令武所言,时间上的差额也是足够的。
等长安发兵的消息长途跋涉传到高句丽,估摸着大军早都已经抵达战场开始作战。
因此,辽东从秋收开始,到高句丽有所动作,至少还有三个月的训练时间。
三个月,已经足够训练出一支精锐府兵。
柴令武也是算准了这些时间,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
两人迅速达成一致之后,薛礼也没有半分迁徙,起身告辞行礼。
柴令武送走薛礼之后,想了想,还是起身朝县衙的公廨走去。
他虽然放权给裴行俭,让他负责处理一县公务,但大方向上,他还是需要过过眼,把控一下的。
毕竟,民生不比练兵,薛礼练兵,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的照着大唐早就已经完善的规矩来,最多再添加一点私人学习的心得。
但民生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为官者稍微出点纰漏,影响的就是成千上万的百姓的利益。
他虽然对裴行俭的能力有信心,多少也还是得查缺补漏一下。
不然,显得他这个营州别驾像是来吃干饭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