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风流狂炫折耳根

第265章 我外甥令武有宰辅之资(日万完成求追订)

李世民越发激动,忍不住起身在花园里来回踱步,脑海中反复咀嚼着柴令武所言所想。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痴

他是真没想过,推恩令还能这么用。

望着李世民激动的样子,柴令武耸耸肩,目光移向李承乾问道:“陛下今日大张旗鼓的跑出宫来,又是赐字,又是问策的,总不会真就为了这点小事吧?”

李承乾也在沉思,沉思柴令武这条毒计的妙处。

冷不丁听见柴令武发问,顿时震惊到拔高音量:“小事,你管这叫小事?”

“不是吗?”

柴令武耸耸肩,他是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毕竟说到底,他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这些策略,都是前人早就用过,并且已经积累许多正面反馈的策略。

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策略从历史的垃圾堆里翻出来,重新加工了一下而已。

李承乾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柴令武,妄图从他脸上找出些许说谎的痕迹。

献上这种亡国灭种的狠辣毒计,他到底是怎么能云淡风轻的说出小事二字的?

大唐的道德底线,已经这么低了吗?

柴令武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不由揉揉脸颊,诧异道:“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李承乾沉默,李承乾欲言又止,李承乾叹了口气,然后摇头。

“莫名其妙!”

柴令武翻了个白眼,决定略过这个话题。

于是,他压低声音问道:“你老实告诉我,陛下现在到底什么打算,我可还等着手刃天柱王那呢。”

“不知道!”

李承乾冷冰冰吐出三个字。

柴令武大怒,伸手就要去揪李承乾的衣领,却不防他的双脚率先离地而起。

“?”

柴令武有些懵,低头一看,他的双腿确实在晃荡。

再回头一看,正好迎上了李世民的激动的大脸。

他有些懵懂地眨了眨眼,呐呐道:“陛......陛下,您......”

“你小子,的确是个人才,朕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给朕参考参考。”

李世民环眼一瞪,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柴令武扯了扯嘴角,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他就知道李世民一旦出现,必定会像网游新手村的村长一样,极大概率的触发某种支线任务。

李世民没理会柴令武什么心情,拎着他径直朝门外走去。

李承乾见状,赶忙小跑跟上。

柴令武挂在李世民手上,像极了一条风干的腊肉,眼见李世民就要拎着他走出国公府大门。

他赶忙挣扎起来:“陛下,今日是臣的冠礼啊,酒宴还未结束,您打算带臣去哪里?”

“进宫!”

李世民嘴里冷冰冰的吐出两个字。

柴令武大惊:“进宫可以,起码得先让臣和耶耶说一声吧?”

“不必说了!”

李世民摇摇头,拎着他出了府,带上亲卫浩浩荡荡进了朱雀大街,径直走到甘露殿一间偏殿,才将他放下。

柴令武的眼神有些幽怨。

今日可是他的大日子,结果李世民就这么将他拎进了皇宫,关键还连个理由都没有。

简直,简直欺人太甚!

李世民走到主位上坐下,转头给了李承乾一个眼神,李承乾立即小跑出门,不见了踪影。

“坐!”

李世民又招呼柴令武一声,随即靠在软榻上等候起来。

柴令武闷闷的坐到角落里,抬头望着满脸沉思之色的李世民,没好气道:“陛下,您要臣给您当参谋,好歹先说一下具体是什么事情吧,臣真的猜不到啊。”

“别急,你马上就知道了!”

李世民摆摆手,顺手拿起龙案上的报纸看起来,俨然将柴令武当成了空气。

柴令武扯了扯嘴角,也只能百无聊赖的等待起来。

好在,李世民也没让他多等,不过片刻功夫,李承乾就怀抱一沓宣纸去而复返。

他将厚厚一沓宣旨放在柴令武跟前,还顺手给他取来了笔墨砚台。

柴令武一脸懵逼,望着眼前的纸张,再看看老神在在看着报纸的李世民,最终,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没有回应他,反而是李世民的声音率先传来。

“朕打算在大唐境内各地州县大开科举,为国取士,这是朕推演的科举流程,你看一眼,是否有什么要补充的?”

柴令武又是一愣,诧异道:“陛下大张旗鼓将臣拎进皇宫,就为这事儿?”

“就为这事儿?”

李世民被柴令武的口气惊到,放下报纸,蹙眉道:“为国取士,乃是国策,国策的定制,不容许出现任何漏洞,怎么朕听你这语气,说得好像这事儿很简单似的?”

柴令武扯了扯嘴角,心道可不是简单吗?

还说什么国策的定制不容许出现任何漏洞,但这个

流程,他只是粗略一扫,就处处都是漏洞好吧?

李世民自以为已经说到了点上,叮嘱道:“你慢慢看,什么时候将上面的漏洞补齐,什么时候出宫去。”

言罢,又拿起报纸继续看起来。

柴令武望着眼前厚厚的一沓科举推演流程,忍不住又扯了扯嘴角。

李承乾闻言,不禁朝柴令武投来一个怜悯的眼神,随即主动取过墨条为柴令武磨墨。

“陛下,您这流程,是任臣更改吗?”

柴令武冷不丁抬起头,朝李世民问了一句。

李世民愕然投来目光,心中陡然生出一股不详的预感:“你......想做什么?”

柴令武在李世民诧异的目光中,取过一张纸,迅速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后,嘴角顿时浮现一抹冷笑。

“既是科举考试,又需地方举荐的士子方能参加考试,简直多此一举,失败!”

柴令武说着,毫不犹豫将手中纸张撕成碎片。

李世民愕然起身:“混账,你做什么?”

李承乾更是瞠目结舌:“二表兄,你这,你这......”

柴令武没给两人继续说话的机会,拿起第二张纸迅速扫了一眼,随即不屑道:“既是为国选材,不去筛选专业人才,反而以文章定输赢,更是失败。”

李世民大怒:“竖子何为?还不赶紧住手!”

李承乾大惊:“二表兄,这可都是父皇的心血啊。”

“考完试后士子还需向五品以上官员行卷?失败失败!”

“没有糊名制,还没有撰抄制?太失败了!”

“筛选流程不清楚,录取条件不透明?失败中的失败!”

“什么,还不允许世家子弟参加科举?那还选个嘚儿啊,干脆是个人就给官儿呗,哪个脑瘫提出来的建议?”

柴令武说一句,撕一张纸,不时还夸张的大叫一声,可谓将李世民的心血贬低得一文不值。

很快,他的面前就堆满了纸张碎屑。

而龙椅上的李世民和一旁磨墨的李承乾,更是早已被柴令武的一句句失败惊得目瞪口呆。

终于,当一沓纸张尽皆化作纸屑之后,两人终于回过神来。

李世民大叫一声,气急败坏地冲下龙椅,一把薅住柴令武的衣襟,眼中怒火升腾。

怒声骂道:“混账,混账东西,你......你想气死朕吗?”

李承乾一脸痛心疾首:“二表兄,我知你才思敏捷,可这科举流程,它不仅是父皇和母后的心血,皇祖父更是出力不少,就算其中有不妥之处,您把它改了不就行了吗,干嘛要......干嘛要全部毁坏呢?”

柴令武推开李世民的手,整理了一下衣领,轻飘飘地出声道:“垃圾,就该待在垃圾堆里,陛下您别怪臣说话直,就您写这些东西,臣多看一眼,都觉得脏了眼睛。”

一听这话,李世民更是怒不可遏。

双目赤红喘着粗气破口大骂:“竖子,竖子,朕......朕要打你的板子,你......朕抽死你!”

“嘘~”

柴令武给他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过一张宣旨,提笔开始笔走龙蛇,不过瞬息功夫,一张完整的科举流程图便跃然纸上。

他提起纸张在李世民眼前晃荡一圈,傲然道:“陛下看好了,这才是科举选材的正确流程。”

李世民早已被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哪里还有理智去看什么流程图。

只随意的扫了一眼,就忍不住破口大骂:“什么方框圆圈的,狗屁流程,混账东西,你要是......要是......要是......”

李世民骂到一半,目光瞥见写在方框和圆圈里的字,不禁愕然发问:“这个县试、州试、院试是个什么玩意儿?”

“呃......这个嘛.....”

李世民变脸太快,柴令武一时间都有些没反应过来,脑海疯狂运转,下意识应道:“就是考试流程啊。”

李世民突然冷静下来,一把夺过柴令武所谓的流程图看起来,接着问道:“乡试,会试,殿试呢?”

柴令武挠挠头,下意识应声:“也......也是筛选流程。”

李世民陷入了沉默,李世民欲言又止,李世民皱起眉头。

他皱眉道:“一场考试,有必要搞这么多筛选流程?”

“有必要,而且是非常有必要!”

柴令武继续提笔,将流程图化作写作文字,同时将糊名制,撰抄阅卷制,已经卷面出题的规则写下。

这一次,李世民没再发狂,而是静静的看着柴令武落笔。

很快,一封论如何为国选材举士的流程即注意事项便跃然之上。

他将宣纸递到李世民跟前,笑吟吟地出声道:“陛下且看,臣这流程,比之您推演的过程如何?”

李世民眉头紧锁,逐字逐句的开始看起来。

这一看,顿时就忍不住面露惊容。

他倏然抬头,死死地瞪着柴令武

,一副白日见鬼的神情:“这是,这是你想出来的科举流程?”

柴令武谦虚一笑:“献丑了!”

李世民再次陷入了沉默,满脸复杂,欲言又止。

良久,他忽然重重叹了口气,一脸失神道:“柴小子,朕确实不得不承认,你小子有宰辅之资。”

柴令武再次谦虚一笑:“陛下过誉了。”

“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李世民反复呢喃着这些科举中经过层层筛选后的人才名称。

再联想到糊名制与撰抄阅卷制,以及政治,民生,历史,算学,格物,军事等出题类目。

瞬间觉得柴令武说的那句“垃圾就该待在垃圾堆里”,简直就是人间至理名言。

对比这个流程,他弄出来的哪个流程,不就是垃圾?

而且他那个流程,选拔的只是官员,反观柴令武这个流程,才是真正的选拔人才啊。

这小子,竟然真的有宰辅之资!

简直,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李承乾眼睁睁看着自家父皇的情绪一变再变,心中也对柴令武写出来的科举流程生出无限好奇。

正想着怎么开口要过来一观,李世民忽地转头对他吩咐道:“承乾,立刻去宣礼部尚书李道宗来见朕。”

李承乾一怔,纵心中有无限好奇,也只得领命去叫人。

但还未走到门口,又听得李世民接着说道:“等等,将礼部一众官员也一块儿叫来。”

“孩儿遵命!”李承乾领命欲走。

“等等!”

李世民再一次叫住他,沉吟道:“罢了,将辅机,玄龄,温彦博,魏徵他们也一块儿叫来吧。”

李承乾脸皮一抽,满脸苦涩地回首道:“父皇,舅父他们,还在,还在国公府饮宴呢。”

李世民一怔,随即抬手一拍脑门:“朕太高兴了,把这茬给忘了,那就去国公府。”

“又去?”

柴令武和李承乾都有些无奈。

李世民浑然不觉,一脸兴奋地唤来步辇,带上亲卫就再次出了皇宫,直奔国公府而去。

柴令武和李承乾见状,也只得跟在他屁股后面屁颠屁颠跑回国公府。

国公府正堂之中,一众宾客瞥见李世民去而复返,气氛不由沉寂了一下。

还是柴绍率先反应过来,拉着众人上前行礼:“见过陛下!”

李世民摆摆手,迫不及待道:“诸卿,朕给你们看个好东西。”

“好东西?”

朝臣们一愣,不由得面面相觑。

李世民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下,朝一众还在懵逼之中的朝臣招招手。

众人不好拂了李世民的面子,只得压下不解,朝李世民靠近。

李世民从袖子里掏出柴令武刚刚写的科举流程和流程图,率先递给了李道宗。

因为科举之事,向来是由礼部负责。

“科举流程详解......”

李道宗缓缓念出纸张上的标题,仅仅只是科举二字出口,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一群自觉身份足够的朝臣立即朝李道宗围拢过去,其他身份不够的朝臣,也是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准备看看怎么个事儿。

李道宗见状,干脆直接将纸张上的内容大声念了出来。

一时间,整个厅堂之中,只剩下李道宗抑扬顿挫的声音和朝臣们的表示震惊的吸气声。

下首的位置上,柴令武和李承乾对视一眼,心知今日这场会议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了,干脆寻了个角落坐下,静静的等待起来。

而朝臣们也没让柴令武和李承乾失望。

看完纸张上所写的所有内容之后,立即就和李世民大声讨论起来。

而且声音一个比一个大,俨然是已经将国公府当成了一场小型朝会。

反倒是柴令武这个始作俑者,被所有人遗忘在外。

对于这个场面,柴令武并不意外。

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唐虽然是中华封建社会的巅峰,但实际上,各种能影响后世的制度,都还处于摸索之中。

换句话说,后世的每一样东西,拿到大唐都属于是降维打击。

比如先前的改土归流,再比如现在的完善的科举制度。

他也不着急,给自己倒了杯酒,又给李承乾斟上一杯,慢慢品着,等着。

时间慢慢流逝,当众人终于想起柴令武这个始作俑者之时,天边也泛起了夕阳的流光。

柴令武和李承乾跟前,更是已经堆满了空酒壶。

柴绍唤来府中下人将残羹剩肴撤下,重新上了新的席面。

而李世民,也终于向众人一脸隆重的介绍起了科举制度的创作者——柴令武!

一时间,众人看向柴令武的目光,又是欣慰,又是嫉妒,复杂无比。

唯独柴绍,高高挺起胸膛,一脸傲然之色,仿佛在对所有人宣告。

看!这是我儿子写的!

李世民点到了名字,柴令武也不好继续装死,不情不愿的走上前朝他

拱手行礼:“陛下。”

李世民仰天大笑几声,指着柴令武对众人说道:“这完善的科举制度流程,就是出自柴小子之手,诸卿有什么问题,直接问他就行。”

李世民话音刚落,柴令武便感觉到一股大力袭来。

紧接着,他整个人就被拽进了人群中间。

迎上众人羡慕嫉妒恨还充满压迫力的目光,柴令武顿时有些头皮发麻。

“那个,诸位叔伯......晚上,晚上好啊......”

他抬起手,妄图通过有礼貌的问好方式唤起众人的爱幼之心。

下一刻,程咬金的大脸陡然逼近。

柴令武还没反应过来,双腿已经离地而起。

程咬金拎起他,随手掂量两下,一本正经道:“你们说,这小子的脑子到底咋长的,咋会这么灵醒呢?要不然老夫掀开他的头盖骨,咱们一块儿看看他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