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众臣议五方会谈
刘大进接过来一看,朝廷朝议五方会谈。
“你说朝廷会同意五方会谈吗?”
张见阳说道:“难说!”
“如果朝廷确实有意出兵南洋应该就会同意五方会谈,如果只是想让这些督抚出兵南洋,可能就不会同意五方会谈。”
“直接让这些督抚出兵。”
刘大进笑道:“这也能看出咸丰皇帝是个进取之君还是守成之君?”
“是进取之君,要不了几年南洋就是大清的地盘;是守成之君,南洋只好我们自己去取。”
张见阳一脸坏笑:“不管大清取与不取,吕宋都是我们取南洋的第一站,要不让利刃突击队先去做做功课?”
刘大进一喜。
他心中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这次行动与上次行动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他不敢擅作主张。
遂说:“好主意。不过还是要上报首长。”
张见阳点头:“理当如此。”
“我们一面派遣利刃突击队潜入吕宋,一面快报首长。”
刘大进笑道:“好,就这么干。”
“顺便也问问首长,荷兰人总督如何处置?”
“总不能就这么关着吧!”
二人在讨论五方会谈与南洋诸事之时,大清紫禁城乾清宫中也在朝议五方会谈。
这已经是自咸丰皇帝收到叶名琛五方会谈电报以来第三次朝议这件事了。
咸丰皇帝有意,讷尔经额极力支持,朝廷不冷不热。
说来说去,还是各方的利益诉求不一样。
咸丰皇帝有意开疆扩土功盖先皇,但又怕有人说他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讷尔经额新军初成立功心切,伯爵是他此生最大心愿。
朝廷怕出钱。
因为朝廷没钱,若不是叶名琛送回来三百多万两银子,朝廷就要过一个穷年。
在京的好多官员只能发一份年俸和禄米,发不了恩俸,更别说碳薪、养廉银这些福利。
如今朝廷的目光又盯在上海保卫战缴获之上。
今日,朝会从一开始气氛就很压抑,上至咸丰皇帝,中至朝廷股肱重臣,下至太监宫女都知道,五方会谈肯定要拿出个章程。
军情如火,不能一拖再拖。
朝会告一段落,安德海大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讷尔经额立即跳出来说道:“禀皇上,两广总督叶大人倡导五方会谈,臣以为应尽早定夺。”
本以为说出这番话又会像前两次一样,遭受户部尚书文庆、军机大臣瑞麟、祁寯(jun)藻等人痛骂。
岂料,大殿上静悄悄的。
一时间,不仅讷尔经额吃惊,就连咸丰皇帝脸上也闪过一丝错愕。
按往常朝会上博弈的经验来看,表面上越是安静,底下越是波涛汹涌。
讷尔经额缩了缩脖子退回班列不敢说话。
能立功最好,可不能为了立功把自己的官帽子搭进去。
咸丰皇帝又看向其他人。
如今五方会谈最大的阻力在于军机处和户部。
说来说去还是银子的问题。
户部没有银子,现有银子和未来银子军机处要用来防患边疆整编新军,已经拿不出多余的银子。
在军机处和户部的想法中,叶名琛搞这么一出五方会谈,其目的就是商议如何分摊出征南洋的军费。
良久,还是无人说话。
咸丰皇帝一笑:“六弟、文爱卿,你们今天怎么了,为何一言不发?”
“莫非同意五方会谈?”
“既如此,来人拟旨。”
“着两广总督叶名琛、闽浙总督王懿德共商五方会谈之一切事务······”
文庆打断咸丰皇帝的话,还是一副说什么我都同意,但是就是没钱的样儿:“老臣无异议,只是户部已拿不出多余的银子。”
“若是叶大人肯慷慨解囊,老臣自然支持五方会谈。”
听到这话,咸丰皇帝心中一动。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看来这五方会谈还是要在御书房才能定下来。
遂笑道:“今儿是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的日子。”
“诸位爱卿既然无事启奏,便早些回去祭祀灶神吧!”
“从明儿起到正月十五,诸位爱卿就安心在家过个年,除非事态紧急,无需上值。”
众臣齐呼:“臣领旨,谢皇上。”
安德海大喊:“退朝。”
果然,咸丰皇帝刚回到御书房端起小米粥喝了一口,安德海就进来禀告:“皇上,诸位王爷和军机大臣求见。”
咸丰皇帝咽下小米粥笑道:“宣。”
不一会,端华、载垣、奕、彭蕴章、瑞麟、祁寯藻等一干军机大臣进来。
咸丰皇帝笑道:“安德海,给诸位爱卿盛一碗小米粥,热乎热乎。”
“有道是皇帝不差饿兵,朕如何能饿到诸位爱卿了?”
众臣行礼:“谢皇上。”
一碗热乎的小米粥下肚,众臣似乎也活络开来。
咸丰皇帝见气氛差不多了,笑问:“诸位爱卿,五方会谈你们是怎么想的,能否给朕一个准话?”
“畅所欲言,朕恕你们无罪。”
正题来了,众臣也就不打马虎眼。
相互对视一眼,彭蕴章说:“皇上,老臣就两个条件,只要叶大人能同意,老臣便支持五方会谈。”
咸丰皇帝笑道:“哦,彭爱卿说来听听。”
彭蕴章说:“其一,上海保卫战所获二八分账,朝廷八成,皇上与叶大人二成,依濠镜收复战旧例。”
“其二,南洋所获同样如此。”
“众所知周,南洋金矿无数,若是所得尽数落入个人腰包,难免重蹈盛唐节度之患。”
“若是叶大人不答应老臣这两个条件,老臣拼死也会阻止五方会谈。”
咸丰皇帝听出彭蕴章话中之意。
他是怕叶名琛有钱有人之后做大成割据之势,甚至在海外立国。
遂笑道:“诸位爱卿,如今再看新军整编可是大有益处?”
众臣沉默了。
大清要走出去在海外用兵,军队改革整编势在必行。
咸丰皇帝又问:“诸位爱卿还有什么条件?”
载垣说道:“如果出兵南洋,不能只用两广新军。”
“闽浙新军,直隶新军也该启用。”
端华点头:“如果三总督新军能组成联军更好。”
奕觉得这样用兵很危险:“三军互不统属乃兵家大忌。”
瑞麟说:“那便由朝廷委派提督将军。”
奕又说:“朝廷委派的提督将军并不一定熟知新军新战术和新战法,只怕对兵家之事不利。”
“就说那散兵线、步炮协同还有三三制战术,诸位在通州旅也见识过,可熟知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