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台湾知府之顾虑
台湾知府衙门。
9月10日这天,知府裕铎派去广州观摩铁路修建的人终于回来了。
裕铎急问:“阿福,瞧着没,那铁路铁车究竟是何样儿?”
阿福回道:“老爷,瞧着了,瞧着了,当真是个稀罕事。”
“老爷,您瞧,老奴给您带了幅画回来。”
“这铁路铁车的样儿就画在画上,十文钱一张,老奴买了一张回来给老爷您品鉴。”
说完,阿福就小心翼翼从盒子中取出一幅画。
裕铎诧异:“画,铁路铁车画在画上,这倒是个稀奇事,老爷瞧瞧?”
阿福将画展开,画也就两尺见方大小,上面画着两条长长的黑粗线,粗线之间由一道道黑细线连接,黑粗线上有个冒烟的大家伙。
他指着黑粗线和细线说:“老爷,这个就是铁路,两广总督叶大人前些天在广州城外建了一段给百姓长长见识,有十丈余长。”
“铁路有精兵把守,可以瞧不能碰。”
“在铁路边上就是这幅画,只不过要大的多,有五丈多长一丈多高,画在一块布上,上面还有个棚子遮风挡雨。”
阿福见自家老爷听的很认真,继续说:“老爷,这两根黑粗线叫铁轨。”
裕铎不解:“何为铁轨?”
阿福说道:“老爷,其实就是两根大铁条子。”
说着,手上比了比长度,又比了比粗度。
见裕铎明白自己所说,阿福继续说:“两根铁轨之间有四尺三寸宽,铁轨高七寸六分,上边宽二寸三分,下边宽五寸四分。”
“这一根根黑细线是木头,讲解之人说叫枕木,一尺见方,两尺远一根。”
“铁轨就放在枕木上,用一种叫道钉的大钢钉钉在枕木上防止铁轨被盗贼给偷走。”
“枕木又放在无数鹅蛋大小的石头上,石头下面是碾压坚实平整的土路。”
“整个铁路就是这个样儿。”
裕铎指着画问:“这铁车就在这,这,这铁轨上跑?”
阿福说:“是的,老爷。”
“只是老奴没瞧见铁车,听讲解之人说,铁车还没有运来,还在西夷的工坊中,要铁路修得差不多了才会运过来。”
“听人说,来了之后还要请得道高僧做法三天,以免扰了列祖列宗安宁。”
裕铎又问:“莫非就是西洋英夷?”
阿福点头:“正是,老爷。”
裕铎笑道:“若这铁车真能在铁轨上跑起来,这铁路之名取得倒也贴切。”
“这洋人的玩意实在是匪夷所思。”
“倘若我大清真能各省筑好铁路,何惧伪王洪秀全发匪之流,百万雄兵旦夕之间便将这些反贼剿灭。”
阿福又说:“是啊,老爷!兵锋朝发夕至何愁反贼不灭。”
“老爷,我在广州还见到好多洋务工坊,有木材工坊,水泥工坊,道钉工坊,纺织工坊,食品工坊,油漆工坊,还有石材工坊,实在太多了。”
“听说在山里还在建挖石炭的工坊,他们叫采煤工坊。”
“还有炼铁工坊。”
“好多工坊几乎都建在一个地方,他们叫,叫什么来着?”
“对,叫工业区。”
“每日有数千人在工业区修建工坊,与老爷治下艋舺繁忙不遑多让。”
“听人说这些工坊建成后,每日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工。”
裕铎叹道:“如今朝廷兴洋务,这两广与闽浙都是奉命办差,广东搞得轰轰烈烈,福建却冷冷清清。”
“哎,这份功劳看来要被广州独领了。”
阿福笑道:“老爷,老奴瞧着这份功劳或许有您一份。”
裕铎错愕:“哦,此话怎讲?”
阿福说道:“此前老奴去过艋舺,瞧着艋舺那些人行事之法与广州那些人如出一辙。”
“老爷,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玄机?”
裕铎惊奇:“如出一辙,玄机?”
“阿福,你说清楚点。”
阿福说:“老爷此前让老奴去艋舺瞧那艋舺团练招募如此之多的力工匠人究竟所为何事。”
“到了艋舺后,老奴瞧着他们招工管饭管肉还给高工钱,这次老奴去广州瞧着那边招工也是如此。”
“老爷,这团练帮办可是南洋回来的富商,可是经常与洋人打交道。”
“如此巧合之事实属难见。”
裕铎轻轻捋了捋胡须:“如此说来倒是有些蹊跷。”
阿福又想起一事:“老爷,老奴在广州还打听到一件事。”
裕铎惊奇:“哦,什么事?”
阿福说:“广州洋务是由一家叫广州铁路商行的负责总办。”
“而艋钾是由一家叫东方兵器工业商行的总办。”
“老爷,都是商行总办,只是名字不一样。”
这时,裕铎明悟过来:“阿福,你是说老爷治下台湾府也在兴洋务,只是我们都被蒙在鼓里。”
阿福笑道:“若不是老爷派老奴去广州见识洋务,老奴也看不透。”
“广州修铁路的工匠是跟着洋人学过的,刘帮办又是南洋回来的富商,肯定也跟着洋人学过洋务,否则如何能成为富商回国报效朝廷?”
听到肯定答复,裕铎极为开心马上就要给总督王懿德写奏报。
阿福大惊:“老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如此天大功劳怎能拱手相让。”
能做到知府也并非蠢笨之人,方才只是高兴过头未多加细想。
裕铎问道:“阿福,你说怎么办?”
“如此天大功劳老爷肯定要让朝廷知道才行啊,否则如何甘心!”
阿福笑道:“老爷,您别着急,老奴已为您想好对策。”
裕铎催促他:“快说来听听。”
阿福说:“其一,台湾府兴洋务之事老爷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半分,以免走漏风声被人摘了果子。”
“其二,老爷明上不知,暗中每日记录洋务进展,以便将来向朝廷邀功。”
“其三,只要艋舺团练不反,老爷就不管不问不说不理,诸事由他们自行定夺。”
“如此,即便将来朝中有人故意为难老爷,老爷也可以未曾见过洋务不识洋务为由推脱。”
“待洋务已成老爷便可向总督大人请功,以老爷旗人身份说不定还可捞个布政使按察使当当。”
裕铎听后,闭目沉思片刻拍板道:“好,就这么办。”
“阿福,你此番立下大功,回头去账房领五十两银子。”
“将来若是老爷升官更少不了你的好处。”
阿福大喜:“谢谢老爷,谢谢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