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440章 甘肃战起

旗帜飘扬,大军滚滚向前。本文搜:找小说网 免费阅读

斥候狂奔而来,拜道:“启奏陛下,前方有村庄,皆天方徒。”

“照例处置。”朱由检顿了下,补充道:“传诏各部,凡遇天方徒,便宜行事,不必请示。”

“臣遵旨。”

传令兵立刻四散而去。

便宜行事的操作余地很大,若是以前的军队,那一路上有一个算一个,哪怕是短鼻子象都得戴上小白帽然后被砍了首级。

现如今,皇帝对自己的军队充分信任。

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信任。

同食同衣,推心置腹,若是如此依旧不能抓住军心军纪,也就不要想什么称霸世界了,早点打完甘肃回去享乐才是正经。

领着大军往前走了五六里,见前锋营团团围着一个村庄。

一排村民正排队,而队伍的前面是一队官兵,官兵手里拿着罐头。

发罐头?

想得美!

每个人用手指头沾点尝个味。

宣誓脱教,摘掉帽子,拆掉教堂,践踏经义,然后将经书与帽子堆积教堂残骸中一把火烧了,最后排队尝罐头。

当然有人不愿意,而且为数不少,所以这些人已经躺在了地上。

血液已经凝固,大概是凉透了。

不怕有人装死,因为脱教的人会挖坑掩埋尸体的。

十个前锋营滚动往前,替大军清理道路。

四月二十八,大军抵达通渭县,肃军已经撤离,只有狂热的天方徒据守,一战而破。

屠男留女。

五月初八抵达安定县,如通渭县处置。

初九,前锋抵达车道岘。

车道岘是陇中地区通往兰州的唯一通道,地理位置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洪武二年七月,王保保聚兵十万围攻兰州,翁讯,太祖令徐达率兵支援。

次年三月,徐达领兵出安定,抵达平西(地名),王保保撤至车道岘据守,意图阻挡徐达。

最终,王保保仅以身免,十万大军一朝覆灭,蒙元灾无力进犯,由此大明彻底巩固了甘肃。

“当初蒙元余孽方吃败仗,士气沮丧,且其受阻于兰州,不得不在野外过冬,军兵疲弊,最重要的是,王保保让出沈儿峪口不说,还怯懦如鼠,若其能坚定决心死战,即便徐达用兵如神亦难破之。

朕御驾亲征,士气高昂,军民因朱由检倒行逆施而同仇敌忾,此乃人和。大军占据车道岘,据有地利。明军远道而来,不适应气候,天时亦在朕。”

朱识鋐环顾诸将,沉声问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怎么输?”

“苏丹所言极是。”察尔萨说道:“明军一路行来,破山伐庙又大肆屠戮,真神震怒,如今肃军上下心怀死志,必教明国铩羽而归。”

“为了真神,死战!”诸将齐声高呼。

朱识鋐满意地笑了。

都说信教信的头脑不清楚了,他其实很清楚,抵挡官军的唯一办法就是信教。

绝大部的叛军落入下风时,立刻军心涣散,无法与官军正面抗衡,多有逃散甚至投降的,而如今肃军处于下风却依旧战意浓烈,全因为军兵信教。

“朱由检,谢谢你的残暴,要不是你坚持灭教,说不得就有人投降甚至卖了朕。”

朱识鋐暗暗地想着。

此时,白文选正在给皇帝汇报地势与敌情。

“山势高耸,唯有一道峪口可行,贼人不但当道立下军寨,两侧山岭亦布置了堡垒与火炮。”

说着,白文选快速地用沙子捏出了地形,随后插上小旗标注肃军驻扎之处。

“地势果然险要。”朱由检点点头,道:“全军休整一日,明日兵进车道岘,分出十个营清扫天方徒。”

“臣遵旨。”

诸将领命。

没有急吼吼地请战。

朱识鋐没有翅膀跑不了,先把后方天方徒扫荡干净。

第二天,扫荡开始,皇帝领着主力出城,抵达沈儿峪外安营扎寨。

朱识鋐得报,登上山顶观察敌情。

感谢多尔衮老铁,朱识鋐得到了一具望远镜,因此能够看到明军大营。

外围警戒,内里建的营地还在搭建,所以朱识鋐努力寻找着朱由检。

顺着大纛,很快就看到了。

朱由检同样举着望远镜看着朱识鋐,见其穿着龙袍,朱由检不由做了个割喉的手势。

“忒嚣张,有本事你打过来。”暗暗不屑中,朱识鋐竖起大拇指,随即转向地面。

挑衅十足。

朱由检当然不可能动怒。

冢中枯骨,没必要。

“苏丹,明军立足未稳,或许可以出兵偷袭。”察尔萨提出想法,又说道:“想当年徐达初至,王保保派人夜袭得手,斩获甚多,徐达不得已斩大将以正军

纪。”

“朕正有此意。”朱识鋐果断同意。

他封地兰州,虽说平日里不爱学习,却对明元沈儿峪之战有所了解,如今为了抵抗明军,又特别加强了这方面的知识。

王保保丢下大军跑路是元军战败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此之前,王保保派兵从小路发动夜袭明军东南营垒,营将左丞胡德济无备,遇袭后惊慌失措致使明军大乱,徐达闻讯率亲兵赶来支援方才击退元兵。

有现成的例子,朱识鋐当然要学习,就算偷袭不成反被埋伏,不过千八百损失罢了,相比十万大军,不值一提。

损失可以承担,收益却高的惊人。

不得不说,多看书还是有好处的,不管遭遇什么困难局面,基本上都能在书中找到同款。

见朱识鋐下山,朱由检放下望远镜,说道:“想来那厮要安排夜袭。”

“陛下。”古禄思喜布说道:“臣可以率军留守,待肃贼夜袭时佯败,引诱肃贼主力出山来追。”

他麾下有一万蒙古兵,足够伪装成主力了。

但是他们不是京营嫡系,恐怕佯败变溃败了。

“贼人以为其部狂热,然而脱教者众,可见其信仰不过如此,待击杀了狂热者,余者必降。今夜吃掉偷袭者,明日喊话,赦免脱教者。”朱慈烺说道。

明军有所防备,肃军的偷袭自然是失败告终。

第二天,看着逃回的三十多败兵,朱识鋐下令全部斩首。

“苏丹,留下将功赎罪?”察尔萨劝道。

朱识鋐冷冷地说道:“真神信徒,何惜此身?他等怯懦,非真信徒,当打入火狱!”

察尔萨不吭声了。

真信徒,从不回头寻生路,就该战死在冲锋的路上。

逃兵刚砍掉,前线堡垒来报——明军喊话。

“脱教免罪?”朱识鋐冷笑着说道:“侍奉真神乃是无上荣光,何罪之有?”

“苏丹,此乃异端妄想,臣可以保证,绝不会有一个兄弟叛……”

察尔萨话没说完,前线来报——有一伙军兵结伴跑下山投降了。

打脸来的如此猝不及防,察尔萨觉得自己有自闭的倾向。

“无妨。”朱识鋐安慰道:“伪信徒下火狱,而真信徒入天国得永恒。”

“苏丹放心,臣会率传教进驻各部鼓舞士气。”察尔萨说道。

宣扬教义坚定军兵信念,同时监督各部防止逃兵,无论如何,与明军死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