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多尔衮的纠结
“什么,多铎跑了?”皇帝惊讶地问道。本文搜:精武小说网 免费阅读
“陛下,多铎没有回沈阳,而是直接转去了辽阳,且其同时下令沈阳建虏撤离。臣失察,放走了沈阳城中的建虏。”陆周觉得很惭愧。
“倒也不怪你,毕竟谁能想到那厮竟然放弃了沈阳呢。”皇帝感慨道。
“陛下。”郑遵谦说道:“辽阳亦在太子河畔,水师依旧得力,攻之不难。”
“先控制沈阳再说。”皇帝说道。
让沈阳失守的消息飞一会。
大军入城,街道两侧大多数房屋的门窗紧闭,能感觉里面没人。
显然在守军撤离后,城里的人能跑都跑了。
小乱进城,大乱下乡,不管哪个民族,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不一刻,到了伪清皇宫。
虽然是皇宫,但不要说与北京的紫禁城比,连南京的宫城都没得比,也就相当于一个规模大的院子吧。
“陛下。”白文选疾奔而来,拜道:“臣已经确定了野猪皮与伪帝皇太极的陵墓位置。”
“陛下,让那两逆贼出来晒太阳呗?”马宝兴奋地说道。
“不着急,等收复了北京再说。”皇帝说道。
他想不想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扒出来?
做梦都想。
但是时候没到。
现在扒了两人坟墓,多尔衮就敢一把火烧了北京城,这个交换太亏了。
如果多尔衮先放火烧城,明军再扒努尔哈赤父子出来晒太阳,建虏上下会以为明军扒坟的原因是多尔衮放火。
对大明来说,结果是一样的,对多尔衮却完全不一样。
先动手的是在招祸,后动手属于复仇。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等大军安顿下来,皇帝考虑起下一步行动。
辽阳肯定是要打的,怎么打却要思量一番。
多铎之所以放弃沈阳,一是沈阳城墙已经被轰塌,无法据守,二是作为亲王,多铎能够独断专行。
能够放弃沈阳,自然也能放弃辽阳,若是不能形成包围圈,怕是多铎要继续跑路,一而再再而三,别拖到冬天让多铎跑了。
就在皇帝思考如何快速围歼多铎时,北京城里,王正志推开了厢房门。
孟乔芳正在里面喝茶。
“外面忙的焦头烂额,先生倒是悠闲。”王正志半真半假地说道。
“等府尹弃暗投明,自然可以悠闲度日。”孟乔芳一语双关地说道。
王正志叹了口气,问道:“先生,下官真的无法留用?”
“能保命就不错啦,如何敢奢求许多?”孟乔芳反问一句,继续说道:“若是北京城付之一炬,我不过人头落地,你们可是要九族全灭的。”
“先生,下官已经尽力收拢了千余人,但是多尔衮忽然回来,怕是无济于事。”王正志说道。
“又不是让你们夺城,只是防止建虏跑路时放火而已,这都办不到,要你们何用?”孟乔芳不满地说道。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难了。
他是府尹,不是九门提督,其实手下没几个人,其他的官员更惨,只能让家丁子侄做准备。
城内空虚还有机会,要是多尔衮用正规军放火,千把号乌合之众根本拦不住。
“先生,是否可以调一些精锐入城?”王正志问道。
孟乔芳问道:“有可能潜伏进来吗?”
王正志回道:“我等商议出了对策,三五百人不在话下,再多就要冒险,毕竟建虏不是瞎子。”
“如果运武器装备进来呢?”孟乔芳问道。
人进来,没有装备也是白搭。
“没有问题。”王正志说道:“如今建虏人心惶惶的,我等职权增加了不少。”
“好,我想办法调点人过来。”孟乔芳说道。
他认为王正志等人是可以相信的。
权力虽贵,贵不过九族,况且他们在建虏手下也没多得意。
多尔衮当然对降人是有防备的,并且让李稼陈监察之。
敢弑君的狠人,还是第一个剃头易服的存在,忠心不必怀疑,只是多尔衮没想到李稼陈会放水。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别人根本发现不了。
此时,多尔衮正在与李稼陈洪承畴商议沈阳失守的事。
多铎转向辽阳时就给多尔衮发了密报,当多尔衮回到北京时,正好收到消息。
“皇上,此事非臣能置喙。”李稼陈说道。
洪承畴没说话,却也是这么个意思。
“二位爱卿不必避嫌。”多尔衮说道:“之所以找二位爱卿密议,是因为二位乃是朕的左膀右臂,非他人能比。”
“谢皇上厚爱。”李稼陈感动了一下,说道:“臣以为沈阳失守的消息瞒不住,即便我们不说,明军亦会大肆宣扬,到时候人心更加涣散。
如今明军之所以步步紧逼却未进攻,不过是投鼠忌器而已,若是其占据山西后,则顺天府陷入重围之中,有全军覆没之危。
臣愚昧,以为当放弃顺天府,出关回援豫亲王,再不济要保住辽阳鞍山。”
因为鞍山铁矿的存在,辽阳已经是建虏装备制造中心,这也是多铎转向辽阳的原因之一,若辽阳失守,建虏就无法自产装备。
“洪先生以为如何?”多尔衮问道。
洪承畴不想说话的。
放弃顺天府有一百个理由,然而据守顺天府同样有一百个理由。
就分不出好坏来。
但是对提议放弃的人来说,结果一定是坏的。
蒙古人的土地庄园得而复失,必然满腹怨愤,而平息怨气的最好办法,也是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杀了提议者。
洪承畴依旧对生活充满了动力,可不想成为提议者,奈何多尔衮点名问。
“皇上,臣以为李经略说的很好。”洪承畴耍了个滑头。
都是李稼陈提议放弃顺天的,我只是被迫同意。
多尔衮问道:“若是出关,当往何处去?”
“自然是回辽东。”李稼陈说道:“山海关在手,进退从容,且辽东乃龙兴之地,不可放弃。”
“皇上,臣以为当往西去。”洪承畴唱了反调。
只要不危及生命,他还是敢说话的。
“朱由检已经占领盛京,凭大清目前的实力,难以收回,即便皇上回辽东,不过多坚持两年罢了,最终还是国祚断绝。
唯有向西,以空间换时间,积累实力,卷土重来。”洪承畴说道。
多尔衮陷入了沉思。
辽东已经丢了一半,回去也不一定坚持得住,而西方遥远,有足够的缓冲,能得到发展的时间。
只是祖宗之地……舍不得,也不能说丢就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