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376章 代善死的不是时候

咻咻咻~

箭矢激射,虏兵们或用盾牌格挡,或俯身闪避,无一损伤。本文搜:齐盛小说网 免费阅读

“射马,别舍不得。”白文选叫道。

只是迟了,虏兵已经一溜烟跑没影了。

林子里,多铎正在发脾气。

“让你们阻拦明军斥候,你们就是这样阻拦的?拦不住明军斥候,埋伏必然暴露,到时候拿你狗头来!”多铎怒气冲冲地说道。

“王爷,明帝如此谨慎,埋伏已不可行,撤兵回盛京吧。”范文程有气无力地说道。

不科学。

就明帝那性子,发现清军撤退不应该着急慌忙地追过来,然后一头扎进埋伏圈吗?

若非不熟,他非得拽着明帝的衣襟问一句:你个吊毛是不是假的?

多铎无计可施,留下一部人马装着继续埋伏的样子,自己率领主力往沈阳城赶去。

此时,沈阳城外,明军的大炮正在怒吼。

一百余门重炮对着一处城墙猛轰,已经将城墙轰的坑坑洼洼。

不过作为前辽东第一坚城与后金都城,沈阳城墙高且宽,短时间内无法轰塌。

没关系,依托便捷的船运,弹药管够,可劲轰就是了,反正正式攻城得等皇帝率领大军抵达后才能发动。

城里已经慌作一团。

自努尔哈赤占领沈阳并迁都于此,迄今二十余年,沈阳不但成了辽东政治经济中心,更是未曾遭遇一战,而今明军不但兵临城下,更是架炮轰击。

城墙受损,城内房舍倒塌无数,军民死伤惨重,这让留守的老弱病残如何不慌?

有一群人却是不慌。

此时,一座房舍里数十个蒙古人正盘膝坐在地上。

“外面火炮那么凶,多铎回来也守不住的,我们要早作打算。”

“大哥你说怎么办?”

“弄一笔钱粮后回部落。”

“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

“炮火连天,都躲在屋里不敢出来,谁知道是我们做的?死的人都以为是炮打死的,找不到我们的。”

“大哥说的对,女真人要完蛋了,大蒙古勇士没必要陪葬。”

“行,那就这样干。”

这伙人运气好,炮弹不时落下却未曾被击中,等到天黑,一伙人出了屋子,低着身体鱼贯而行。

不一刻,到了吴三桂家。

吴三桂投降时,皇太极赏了女人与财富,为了表示忠心,吴三桂将东西都留在了沈阳城里,甚至连长子吴应熊都在这。

他死后,人和财富依旧在城里,因为其乃是为大清殉忠而死,不论豪格还是多尔衮都给了保护,一家子倒也安稳,此时炮火连天,军兵都去盯着城墙,城内防务空虚,也没人维持治安。

这伙人翻墙而入时发出了一些动静,但是在炮声遮蔽下没惊动吴家人。

“挑中间大屋子,必然是吴家小崽子,好东西肯定在里面。”领头的招呼一声,十余人快步到了屋前,猛地撞开了房门。

正蹲在墙角的吴应熊抬头看到明火执仗的贼人,怒喝道:“大胆,此乃平西王府,尔等焉敢放肆?”

领头的贼人充耳不闻,箭步到了吴应熊面前,挥刀斩下。

吴应熊练过,然而天赋一般,又是少年,如何是悍匪对手?

一刀毙命。

只是贼人估计错误,吴应熊房内并没有多少财物。

“继续搜。”首领说道。

到了旁边的房子,只见吴三桂灵牌放在上方,有一个女真女子正在祈祷。

皇太极赐给吴三桂的四满妇之一。

“大哥,这么好看,乐呵乐呵?”

“是啊,这可是女真人,平日多看一眼都可能招祸的存在。”

“大哥,憋了这么久,正要泻火呢。”

匪徒一边说话,一边看着那妇人,眼睛里带火。

首领想了片刻,道:“先抓紧来,把府里人肃清了再玩。”

“大哥英明。”

欢呼中,匪徒一拥而上,不顾妇人的尖叫与挣扎,撕开她的衣裳绑住手腿,又塞住了嘴巴。

动静相当不小,但是不知道是炮声遮蔽了还是炮弹威胁太大,总之破喉咙没有用。

一间间房子搜索过去,半晌功夫,府内女眷全部被拖了过来,还有大包小包的细软。

“兄弟们,好好乐呵乐呵,今天就不走了。”首领解开了腰带。

嚣张至极。

堂堂王府不要说侍卫,连家丁都没有,说明了什么?

能动的都上了城头,城内大多数人家没人保护了,更不会有人过来巡查,所以这群贼匪直接雀占鸠巢。

轰~

一发炮弹打在附近,吴三桂的灵牌晃动一下,叭嗒倒下。

字在下。

或许是看不得同道中人的狞笑。

一日一夜后,这伙人离开了吴府,不一刻,火苗升起。

弄了一个王府,到底是心虚,为了毁尸灭迹,这群人选择了放火。

当火势变大时,周围终于有了动静。

城内守军冒着炮弹过来灭火。

不灭不行。

任凭火势蔓延开来,无需明军进攻,整个沈阳城都会化为乌有。

当大火扑灭时,包括吴应熊在内的大小二十五口全部被摆在了九门提督衙门里。

到底是一个王爷,满门被杀不可能置之不理,但是现在顾不上,只能等战事结束后调查,当然,若是明军拿下沈阳,也只能拉鸡儿倒。

此时,皇帝刚刚进入通远堡,距离沈阳尚有三百里。

不是皇帝行军不够快,而是沿途要接收各堡城与关隘,以保证粮道通畅。

五百多里路,若是不保证粮道,万一在沈阳城下受阻,很可能把大好局势丢了。

当然,因为多铎收拢了全部兵力,沿途倒也没有阻碍。

不是多铎不知道节节抵抗的必要性,而是他更担心被各个击破后导致沈阳无兵可用。

当兵力不足时,必须要有所取舍,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此时,鳌拜已经渡过了滹沱河。

没有轻敌冒进,而是就地扎营建造浮桥,这不仅关系他的后路,也是多尔衮主力的进军通道。

眼看着浮桥一点点成型,一骑飞奔而来。

“皇上旨意,立刻撤军。”

“何故撤军?”鳌拜问道。

信使回道:“洪亲王连败三阵,直沽口明军已经出城,礼亲王薨。”

“什么?”鳌拜感觉一阵阵眩晕。

代善死了。

很难说是被明军吓的还是被硕讬气的,也可能是寿命到了,多尔衮不在乎死因,只在乎中枢无人主持。

别看代善小算盘不断,然而其与皇位无缘,多尔衮可以放心让其监国,换个人多尔衮可不放心。

皇位,你多尔衮篡得,咱家篡不得?

篡位者的心理就是这样,不回去根本不放心,回去还不算,还要把大军拉回去。

没有大军保护,睡觉都不安稳。

鳌拜能怎么办?

不要说他只是大清第一巴图鲁,就是宇宙第一巴图鲁也不敢以五千人马去打明军的主力。

建虏撤退的消息很快送到了太子面前。

“殿下,建虏仓皇退遁,必然是直沽口打的太狠了。西路军目标山西,东路军却该沿河北上直至拿下天津,给建虏足够的压力。”张名振说道。

“便如此办,传诏直沽口听从东路军指挥,尽可能剿灭建虏有生力量。”朱慈烺说道。

打北京,要等皇帝那边传来确凿消息。

因为海路比陆路慢的原因,当太子这边收到消息,北京城里已经人尽皆知,到时候那些还在摇摆的汉人降臣与蒙古人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便是攻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