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上帝与皇帝哪个大?
“琉球人羸弱不堪,区区千余倭寇便能杀穿全国并俘获其王,而诸土司携军民五千余,却被打的溃不成军,实在是大失所望。搜索:小说魂 本文免费阅读”
听着太子的抱怨,孙传庭与尤世威相顾无言。
土司们的表现,实在是差的让人无语。
但凡他们有造反时的劲头……好吧,移封过去都是土司造反时选择投诚的,并没有造反的勇气,也难怪被围在了首里城。
或许已经没了。
从琉球发出消息至今已过了一个半月,就那群土司的表现,说不定尸体已经被挂在城头风干了。
“殿下,不妨再等等,确定诸土司灭亡后再派兵镇压。”
现场就太子和太子的肱骨之臣,所以孙传庭说话很直接。
“不能干等。”尤世威说道:“先派海师核实,再派理藩部调节,最后再出兵。”
他也是一个老官油子,拖延时间的小伎俩信手拈来。
等来回几趟,土司们的骨头都散架了。
朱慈烺点头同意手下文武的意见,道:“楚王不是一直嫌弃南洋瘴气弥漫不宜生活嘛,等确定了琉球情况,将其改封去。”
“殿下,琉球之乱背后或有倭国插手,怕是以楚王之能,难以抵御。”孙传庭说道。
“无妨。”朱慈烺毫不犹豫地说道:“倭国不服王化,这个理由还是有些牵强,若是搭上一个藩王,不出兵也得出兵了。”
“只怕有损国朝颜面。”尤世威有些心软。
“颜面这东西,猝不及防吃个亏不算丢脸,吃了亏打不回来才是……”
孙传庭话没说完,只听门外有人问“要打谁”。
莫名熟悉的声音。
孙传庭反应过来,连忙起身拜下。
龙行虎步,不是皇帝还能是谁?
好长时间没听皇帝说话,一时反应不及实属正常。
皇帝走到书桌后面,一屁股挤开太子,撑着桌子问道:“朕刚才听到要开战,要打谁?”
孙传庭回道:“陛下,臣等与太子商议征讨倭国事宜。”
“倭国啊。”朱由检当即没了兴趣。
打建虏剿流贼平叛乱是第一优先级,是绝对的政治正确,说打就打,没人敢就是否打哔哔赖赖,而倭国在臣民眼里则属于能不打最好不打的存在,因为看不到收益,哪怕太子要发兵,也必然与臣民拉拉扯扯几年时间。
一时半会打不起来,所以皇帝兴致缺缺。
看到桌子上琉球的奏报,皇帝又来了兴致,道:“琉球土著这么野性难驯,是没见识过天威吗?”
“琉球弹丸之地,三两千军兵就能镇压,需要父皇出马吗?”朱慈烺无奈地问道。
琉球这样的小仗都想去砸两锤,皇帝真是越来越不讲究了。
大概也是觉得亲征琉球有些过分,朱由检讪讪一笑,道:“朕觉得瞿式耜颇为可信,确定要朕过去一趟吗?”
朱慈烺解释道:“瞿式耜是要调回来的,必乃彰显决心之举,免得传教士心存幻想,或者打着瞿式耜的旗号肆意妄为。”
一边禁教一边以教徒为总督可还行?
臣民见了,只会说一句:闹呢?
“王徵为工部尚书,虽只管造船,依旧位高且贵,如何处置?”朱由检问道。
朱慈烺回道:“儿臣已经召其回朝,他会登报退教。”
“怕是不……”朱由检忽然闭嘴,皱眉看向太子。
朱慈烺低声说道:“父皇,舍得舍得,总要有所取舍的。”
徐光启等人信教,是因为觉得儒家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寻找新道路,而且传教士们带来的理工知识已经有了系统性,比国内先辈们的散乱论述更有使用价值,所以他们入了教。
王徵不一样。
天启二年,王徵登科及第,会试十次始博得一第,且又发生在其受洗后不久,深信登科乃归功于天主的默佑,随即致书家人,戒勿为其娶妾,称:“今日登第,皆天主之赐,敢以天主所赐者而反获罪于天主乎?”
因诸子早夭,王徵母为续香火,替其纳妾,王徵自觉罪孽深重,乃数请神父为其解罪,但均不获允,且谓其曰:“非去犯罪之端,罪难解也!”,王徵于是痛自追悔,立意嫁妾以赎罪,但其妻力加挽留,而妾也痛哭几殒,声言愿进教守贞,誓死不肯改嫁,王徵不得不作罢。
如此虔信徒,想让他申明退教,完全就是逼他去死。
皇帝认为太子会伪造王徵的退教书,而太子默认了。
皇帝认为王徵有大才,舍不得其死,太子同样舍不得。
朝野都觉得王徵造船速度太慢,耗费过多,其实太子是满意的,换一个人,说不定钱粮用了船还没个影子。
若是天主教安分传教,太子可以继续隐忍,待榨干其利用价值后徐徐图之,但是妖书案忽然爆发,只能忍痛动手。
就算
太子不考虑自己的感情,也要考虑大义问题。
若是华夏源于西夷,那么五千年历史就是虚假的,到最后就是华夏是假的,华夏人不能称为民族,华夏的皇帝都不是正统……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既会动摇皇权基础,亦会打击军心民意。
总之,妖书一出,天主教必须禁止,而王徵瞿式耜等教徒就要受到牵连,哪怕太子不愿意,也要调回瞿式耜王徵。
就在皇帝替太子思考两全之策时,方正化进来拜道:“启奏万岁爷,工部王尚书已至宫外,求觐。”
“宣。”
朱慈烺看了眼皇帝。
朱由检捕捉到眼神,不满地说道:“怎么,要朕把位置让给你?”
朱慈烺反问道:“父皇可愿劝说王徵?”
“行了,你坐吧,朕回宫了。”朱由检起身走了两步,忽然回头说道:“记得晚上回宫吃晚饭。”
朱慈烺说道:“父皇放心,儿臣已经与母后说了父皇要巡幸北交趾的事,母后已经同意。”
“那你晚上不用进宫请安了。”朱由检挥挥手,扬长而去。
这时,孙传庭与尤世威才敢抬头并放开耳朵。
人尽皆知皇帝听太子的,当面旁观无所畏,但是要看到皇帝惧内,怕是要被实锤。
孙尤二人自忖有几分武力,同样有自知之明,实锤之后筋断骨折,不死也残。
“殿下,王尚书即将进来,臣要不要回避?”尤世威问道。
朱慈烺回道:“无需回避,若是本宫无法说服,帮着一起劝一劝。”
“臣遵旨。”孙尤二人应下。
他俩也没信心说服王徵,但总要尽力而为。
就在二人盘算着说辞时,王徵进来纳头便拜。
标准的五体投地大礼。
太子上前扶起王徵,道:“本宫诏令五日内回朝,卿何以如此快速?”
王徵跪着不动,道:“臣连夜回朝,想求殿下网开一面。”
朱慈烺松开手,道:“卿年老功高,无需如此大礼,起来奏对。”
王徵拜道:“殿下,利类思李祖白等人妄造妖言,违背教义,论罪当上火刑架,臣亦深恨之。
然而妖书非全部教徒之愿,更非上帝之愿,求殿下明察,勿降罪天主教。”
朱慈烺问道:“皇帝与上帝,谁为尊?”
王徵回道:“皇帝管理人间,上帝掌握灵魂,殿下,不该混为一谈啊。”
“既然如此,本宫令卿纳妾,卿可会欣然接纳?”朱慈烺再次发问。
王徵僵住,显然是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年轻的时候学的理学,忠孝铭刻于心,所以被母亲逼着纳妾,如今太子又要给他纳妾……不该推,但是违背上帝旨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