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305章 山东全复

“十四哥,你终于回来了。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多铎看着风尘仆仆的多尔衮,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

“嗯,回城。”多尔衮淡淡地说道。

“对,回城。”多铎回过神,道:“十四哥千里迢迢而归,正当接风洗尘。”

“不必,召集群臣上朝。”多尔衮说道。

豪格跑路,留守京师的官员群龙无首,都是惶恐不安,多尔衮需要稳定人心。

人心齐泰山移,只有人心安定,才能有效率地办事,不然各种消极怠工,二十万大军也发挥不出威力来。

到了城门口,多尔衮微不可查地抬了下头。

顺应天命?

不,我多尔衮就是命,天当顺我!

握紧马鞭轻轻抽了一下坐骑,一直到了皇极殿前才下马。

诸多文武不敢言,甚至不敢怒。

三万精骑随行,后面还有十七万大军,多尔衮扭一下屁股诸臣都要考虑他想屙屎还是撒尿。

虽然不是早朝时间,但是福临已经早早坐在了龙椅上。

多尔衮无视了他的存在,转身等着群臣行礼后说道:“本王回朝,第一件事就是驱逐流贼收复太原、延安与济南。

豪格执掌朝政不过一年多,丧师失地,甚至送了大清郑亲王,无能至此,竟不敢直面本王,难道他回盛京有脸直面先帝吗?”

“大王所言极是。”王正志第一个跳了出来,道:“豪格把持朝纲,倒行逆施,大王当拨乱反正。”

“请大王主持朝政,拨乱反正。”诸多降臣齐拜。

十二陵是朱家的,家财是自己的,豪格在李稼陈撺掇下大肆勒索,降臣们都是破家荡产,与他对比,对朱氏十二陵下手的多尔衮可爱太多了。

降臣主动臣服,留下的女真蒙古汉人官吏不是他的支持者就是中立者,更不会反对他。

于是,就批评了一下豪格,多尔衮就握住了朝政。

“拜伊图。”多尔衮点名。

“臣在。”

多尔衮道:“与你五千精骑,包围直沽口,无需攻城,但是一只苍蝇不得飞出来,可能做到?”

“若有半个明兵出城,臣提头来见。”拜伊图领命。

“瓦达克,领精骑五千南下,威胁明军,在大军回京之前,不得令其逼近顺天……”

就在多尔衮调兵遣将时,鸭绿江边,豪格见到了代善。

“真没想到肃亲王会亲自主持朝鲜战事。”刚见面,代善就出言讽刺。

豪格听出来,却没有发脾气。

本以为打发了代善们独掌朝政,确实是独掌了,然而没想到转身就吃了明国一记“毒掌”。

纵然多尔衮拥兵在外,山东是在他手中丢的,济尔哈朗是在他治下死的,丧师失地,不过如此。

听到多尔衮领大军回朝,吓得面都不敢见,灰溜溜地跑回了盛京。

“国朝之患,在于四面受敌,小王欲先平朝鲜,而后驱逐罗刹,再集中力量南下。”豪格强行挽尊。

代善没跟他太计较。

这家伙难成大事,即便占据朝鲜也难有作为,还是回京看着多尔衮比较稳妥。

多尔衮能忍,有手腕,要是不盯着,说不定就篡位了,到时候他的亲王位可不一定能保得住。

豪格接替代善也有这么个意思。

济尔哈朗已死,多铎是多尔衮死党,仅凭阿济格肯定看不住多尔衮,而且阿济格还在山东,能不能回到中枢尚在两可之间。

阿济格已经回到了德州,再往北走就是吴桥,当然,阿济格不想去吴桥吃鸡,他现在就想与明军斗一场。

“本王奉诏救援山东却,尺寸之功,有何颜面回京?且往后一步就是京畿,德州为屏障,绝不能有所闪失。”阿济格大义凛然地说道。

你不走,我怎么走?

耿仲明暗暗叫苦。

不对,这货与多尔衮不对付,怎么可能替多尔衮卖命?

耿仲明转念一想,猜到了阿济格的打算。

立功,做实英亲王的位置,毕竟他成为亲王是豪格给他抬上去的,底子虚的很,说不定还想着继承镶蓝旗。

确实,镶蓝旗丁全军覆没,但是旗号还在,旗丁亲族与镶蓝旗出身的文武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可以作为班底。

但是耿仲明觉得阿济格一意孤行的话,会被明帝打死在山东。

“王爷。”耿仲明开口说道:“镶蓝旗全军覆没,山东十余万大军被全歼,京畿极其空虚,若是河北明军直接北上,京师必然危急。

且德州势单力孤,粮草匮乏,后援不济,必难持久,需保存有生力量以图将来。”

“总不能放任明帝北上。”阿济格坚持己见。

耿仲明揣摩的很对,他就是要立功稳固自己的地位。

耿仲明正头疼时,一队斥候飞奔而来。

领头的宣旨官塔布塔取出圣旨说道:“摄政肃亲王传皇上旨意,令英亲王就地坚守,待睿亲王援兵抵达,即行反攻。”

“什么,多尔衮的援军?”阿济格不可思议地问道。

“启奏王爷,睿亲王领兵二十万回返京畿,算算时间,应该快回到京师了。”塔布塔回道。

阿济格抢过圣旨一看,签署日期是四月初二,而今天是四月二十一,十九天时间才送到他手里。

“何以如此长时间才送来?”

阿济格握住了刀柄。

狗屁的宣旨官,若是给不出个满意的答复,剁了喂狗。

塔布塔一惊,连忙说道:“王爷,小的三天前奉令传旨,一路狂奔,未有丝毫停留啊。”

那就是豪格坑我?

阿济格想了片刻,道:“传令各部,撤往东光。”

东光属于北面的河间府,位于运河边,地势与德州等地一般,不是太好,但是距离天津更近了一些,方便得到支援。

阿济格打心底里认为多尔衮不会救他,所以先退到东光,不行再退回天津,到时候不管多尔衮是否愿意,他都得救援天津。

听到阿济格下令撤退,耿仲明松了口气,忙不迭地去收拢人马。

明帝尾随阿济格而来,还有一天路程就到城下,此时不走,怕是走不掉了。

耿仲明和阿济格效率很高,当朱由检领兵抵达城下时,只看到来几百个不及跑路的真假建虏跪地请降。

“陛下,不能继续追了,太危险。”沐天波说道。

“无论如何要拿下吴桥。”朱由检考虑片刻后说道:“传诏唐王,转向吴桥,三日内必须赶到。”

吴桥的鸡让皇太极吃的满嘴流油,但是作为德州北方支点,不能不握在手里。

只可惜亲卫们打了两个月,又是急行军,不得不停下休整一下。

朱聿键很听话,收到诏书后立刻往吴桥开拔,但是他马步混杂,行军缓慢,等到了吴桥时只看见青烟袅袅。

阿济格离开经过后放了一把火,将吴桥烧成了一片白地。

“将吴桥状态驰奏陛下,大军扑灭余烬后安营扎寨,并准备修建工事。”朱聿键下令。

“大王,吴桥位于运河东岸,若为长久据守计,当取景州与安陵以为掎角之势。如今建虏丧胆,正是进兵好时机,若是迟缓,只怕建虏援兵抵达,急切南下。”马岱说道。

“安陵就在运河边,拿下后方便据守,景州距离运河五十里,粮秣转运不便,怕是难守。”朱聿键说道。

平原地区无险可守,很容易就被截断粮道,到时候景州可就成了孤城。

“报~”

一骑飞奔而来。

“陛下诏令,张煌言已经进驻景州,唐王军即刻抢占安陵修筑防御工事,与景州呼应坚守,待运河贯通后再图进军。”

“臣接旨。”朱聿键接了圣旨,看向了马岱。

马岱说道:“臣立刻率兵出击,一定抢在建虏援兵之前拿下安陵。”

朱聿键说道:“有史将军部协助,本王并不担心不利,只是随军粮草已尽,本王得回去筹集,战事要全权拜托将军处置。”

“大王,军中尚有,陛下又在济南和梁山缴获颇多啊。”史德威诧异地问道。

他一直随着唐王军行动,对情况颇为了解,粮草是重中之重,自然不会疏忽。

“史将军看错了,粮草缺乏。”朱聿键果断地说道。

“确实。”邓景森附和道:“将军看错了。”

史德威搞不清楚什么状况。

要说朱聿键贪生怕死吧,亲自领兵出战,若说他想保存实力,就不该将大军留下。

“大王去筹集粮草,当领一些兵马转运。”马岱说道。

朱聿键说道:“无需前线调兵,黄将军正领兵平靖地方,有兵可用。”

马岱说道:“大王请去,臣一定主持好军务。”

送走了朱聿键,史德威问道:“军门,明明有粮草,大王何以匆忙离去?”

“此时山东何处有粮草?”马岱反问。

济南与梁山寨这两处建虏屯粮之处,除此之外呢?

曲阜!

“当初唐王就藩登州,钱粮缺乏,不得已往曲阜借粮,而孔氏以为大王乃是乞丐,仅给一千五百石打发了事。”马岱简单地说道。

唐王想报复孔氏。

史德威可是史可法义子,知道文人的尿性,不免担心朱聿键因此倒霉。

“能有什么问题?”马岱嗤笑道:“建虏溃兵洗劫了孔府,跟唐王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