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246章 身体很老实

“快跑啊,明军来啦,要屠城啦~”

“爹,娘,你们在哪?”

“闪开,别挡路,耽误了贵人的行程,通通杀死!”

呼喝,拉扯,惊叫,推搡,宽敞的城门被堵的严严实实,寸步难行。搜索:小说魂 本文免费阅读

城外官道同样拥堵。

唐朝将交州的治所迁往宋平县,并修筑城池作为安南都护府治所,名为紫城,又名罗城,此地遂成安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李朝太祖越南历李公蕴认为大罗城位居天下之中,物产丰富,人丁兴旺,是实施大越国统治的理想之地,便将国都迁到大罗城。

据传,李公蕴乘船抵达大罗城城墙脚下时,突见一条黄龙腾空飞起,李太祖认为这是吉兆和天意,便将大罗城改称为“升龙”。

时至今日,升龙城规模庞大,人口众多,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当这些人一窝蜂出逃时,堵塞道路再正常不过。

皇宫里,本打算卖给阮氏的安南皇帝黎维祐正独自坐在龙椅上。

左右无人,闭目沉思。

他已经接到了郑梉的通知,片刻后出城,但是他不想走。

喝口水都需要请示汇报,比笼中鸟还惨,所以黎维祐想着是不是可以摆脱郑氏掌控,投降北朝。

若是北朝没有吞并大越的意思,那么他可以借北军扫平郑阮二逆贼,最终实现亲政,就算北朝要吞并大越,按照一般惯例,他也会得个爵位颐养天年。

虽说不掌权,但是闲散富贵的日子,肯定比如今朝不保夕强。

思考时,一个太监走过来,道:“陛下,细软已经装车,请陛下起驾。”

“大越人心所系,祖宗安寝之处,却不想就此拱手让人。”黎维祐感慨一句,拿起玉玺起身。

行止不由己,只能口嗨,不,甚至口嗨都要考虑合适不合适。

宫殿外的车马已经准备就绪,黎维祐看了眼左右护卫和宫女太监,上了车子。

车轮转动,缓缓出了皇城,忽然轰地一声巨响,旁边一座房子塌了半边。

飞射的砖瓦砸在护卫身上,当即一片惨叫,顷刻间队形大乱。

轰~轰~轰~

炮弹砸落,全城惊慌失措。

黎维祐一咬牙,抱起玉玺宝玺,跳下车往皇宫里跑。

老天爷保佑,有惊无险地进了宫,躲进了地窖里。

郑府,郑梉咬牙切齿地问道:“昨日回报还有一日路程,为何今早就出现在城外?”

“大王,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速走。”李世功叫道。

“报~”

御林军都尉郑长生冲进来拜道:“启奏大王,北军战船六十艘抵达城外,大股北军正在登陆。”

“走。”郑梉拿起印章就走。

城外,黄廷已经登岸。

六十艘,包括闲下来的桨手,每艘船上五十人,登陆三千人。

升龙城墙长五十里,开十一门,这点人甚至不足以封锁城门,万一安南人集合大军冲击……没有万一。

六百门火炮次第开火,城里只有没头苍蝇,根本没人组织反击。

看着乱糟糟的安南人,黄廷挠了挠头,问道:“都督,怎么弄?”

洪旭想了想,道:“你带一千兄弟沿官道杀过去,人可以跑,财物要留下来,我去抢粮仓。”

“看城池规模,怕是有数十万口,两千人进去怕是不够啊。”黄廷说道。

洪旭说道:“南蛮子已成惊弓之鸟,绝不敢反抗,当务之急是保证粮仓安全。”

他也想等后续大部队抵达后控制城池,但是怕南蛮反应过来一把火点了粮仓,到时候可就鸡飞蛋打。

黄廷知道粮仓是首要目标,说道:“都督,一起进城吧,就算南蛮子反扑,三千兄弟也能等到中军抵达。”

“行。”洪旭应下。

不管逃人带走的财物了,先控制粮仓,有了粮食,大军可从容行动,到时候被拿走的还能拿回来,要是粮仓被烧了,最起码要耽误一个月等到夏收结束才能继续用兵。

三千兵将整好队形,快步跑向城门口。

路上没有一个安南人,但是落满了包裹箱子,甚至有白花花的银锭在地上没人捡。

看到明军登陆,逃难的人吓坏了,只顾埋头逃窜,也不管丢了财物后怎么生活。

见麾下军兵不断看地上的金银珠宝,洪旭呵斥道:“看什么看?要不要停下来捡回去?记住我们的任务,等大军入城,升官发财,比你捡的多。”

“都督说的对。”黄廷吆喝道:“兄弟们,我们可是第一个打进升龙城的队伍,不要在意这些蝇头小利。”

“是啊,战后封赏可比捡到得多多了。”

“莫要忘记孙首辅怎么被流贼打败的,我们可不能重蹈覆辙。”

这话一出,诸兵

都哄笑出声。

如今的军队都是要接受军事教育的,其中郏县大败是被反复提及的经典。

从萨尔浒之战至今三十年,明军各种败仗太多了,原因也是各种各样,比如训练不够、军纪涣散、缺少兵甲、粮草不济、战略规划错误等等,但是贼兵撒钱财诱惑官兵的,就孙首辅这一例。

孤例才让人记忆深刻。

孙传庭(绝望脸):我能怎么办?但凡钱粮足够,我也不会控制不住军队。

总之,在各级军官的约束下,军兵收回注意力,保持阵型跑到了城门口。

十多辆撞在一起的马车停在原地,地上躺着大几十人,一半已经没了动静,还有一小半哼哼唧唧,能动弹的都在努力往路边爬。

都是被推倒踩死踩伤的。

城门洞开,城头没有守兵。

进了城门,黄廷领了五百人把守,洪旭抽出地图核对了一下方向,继续往前。

汤若望等人为了搏取太子欢心,确实是无所不用其极,聘请佛郎机人做细作只是其中一件事而已。

洪旭领军进了城,只见一队二百余安南兵马迎面而来。

估计是来关城门的。

前排明军当即架起火铳来了一轮齐射,没等第二轮齐射,安南兵已经四散逃窜。

此时,郑梉已经远离了升龙城,接近七十岁的高龄,不断抽着坐骑,全程超速驾驶。

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

嘴上说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不但要吞下广西,还要擒获北帝,当明军兵临城下,下意识地就会跑路。

口嫌体直,不过如此。

此时,谅山城头,郑柞正看着大军鱼贯出城。

理论上讲,据城而守是最好的战术,但是三百战象无法参与守城战,再加上周边传来的关于明人抢占各资源点的消息,郑柞不得不出击。

但是他有把握。

战象不可挡,而且跟着佛郎机人学了这么久,郑氏的火器也是相当可以的,加上守卫本土带来的士气加成与人数优势,根本看不到失败的可能。

“击破北军,保卫大越!”郑柞忽然振臂高呼。

亲卫跟着高呼道:“击破北军,保卫大越!”

诸军士气一震,跟着高呼。

“他们在叫什么?”皇帝问道。

随行的通译官回道:“击破北军,保卫大越。”

朱由检冷笑道:“小国寡民,妄自尊大,纵观前朝历史,凡是其强大时,必然进犯,今日一劳永逸,再不令后世蒙受战乱之苦。”

“陛下外霸内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为历朝历代君主之首。”邝鸿果断送上马屁。

“哎,比不上太祖,毕竟没有太祖就没有朕,还有,功劳有一半属于太子,若非太子提点,朕还在埋首案牍。当然,埋首案牍没什么不好,但是折冲御侮对于朕来说,可以更加的海阔天空嘛。”朱由检谦虚地说道。

闲聊中,四万南军出了城,在明军前面排出了阵势。

步兵在前,炮兵居中,象兵在后,骑兵环绕两侧。

与南军相比,明军没有象兵。

没有废话,一声炮响,两方炮兵同时开火。

轰~

炮弹砸落,韩进见炮弹没有弹起,刚要嘲讽明军火炮疲软无力,只见火光迸射,旁边的火炮被吞没。

轰轰轰~

明军炮弹落下,不断炸开,夹杂着南军火药的殉爆,爆炸声惊天动地。

明军步军阵型被开了二十余条血槽,死伤过百。

“杀!”黎文晓大喝着挥舞令旗,令步军出击。

列阵向前,尚未进入火铳射程,空中传来一阵呼啸。

轰~

步兵被铁与火笼罩,当即阵型大乱。

“杀~”

呼喝中,陆周马宝同时策马而出,带领骑兵发动了冲锋。

以火炮击破敌军阵型,再以骑兵冲击,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没等南军反应过来,明军骑兵切入,开始大杀特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郑柞一拳砸在墙垛上,怒喝道:“战象出击,稳住阵脚。”

没用他下令,象兵统制官郑大元已经驱使全军向前。

驭手,火铳手,长枪手,弓箭手,盾牌手,一头大象载五个兵,周边还有一队二十人的护卫,若是太子见此,免不得要感慨一句“步坦协同”。

明军炮手抬高炮口,对着战象轰击,只是开花弹威力不大,效果并不明显。

皇帝取弓箭在手,大喝道:“诸卿,随朕出击!”

“神箭卫,出击!”邝鸿高呼。

已经扩充到三百的神箭卫纷纷上马,随着皇帝疾驰而出。

陆周马宝两部骑兵已经被安南骑兵缠住,虽然安南骑兵马羸兵弱,但是四条腿跑得快,一时半会杀不干净。

对付战象,全看皇帝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