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税收

“依赵爱卿你所言,商人狡猾重利,他们怎么可能愿意把银子拱手相让。”这是德明帝的顾虑,黎国版图面积很大,天下的事情都归他管,但不是每一项事情他都能管得到到位,天高皇帝远,到时候官官相护,互相包庇,这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作为上位者他不喜欢下面的人阳奉阴违,但有些事情并非是他几句话就能解决。

但凡跟银子扯上关系,事情就不会简单到哪去。

对于这件事赵言早有考虑,他打算给出一个让人舍不得拒绝的诱饵,要做的从来都不是强制和压迫,他是想让商人心甘情愿的去做。

“皇上,只需要让商籍的孩子正常读书科举即可。”赵言知道商人最在意什么,除去银子外他们还在意自己的名望,家里的银子再多也逃不过社会地位卑微的结果,因此他们只能尽量的去依靠官员,每年靠着钞能力让某些官员为他保驾护航。

但这样毕竟受制于人,他们永远会在官员勉强矮一头,就算家财万贯也得低声下气,因此他们会格外望子成龙,但因为朝廷的限制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没有资格科举,就算天生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也依旧只能浪费这天赋。

面对这种情况他们无可奈何。

这也是现在急需解决的事情。

“不可!”

又被动到蛋糕的吴阁老气势汹汹的反驳赵言,他家里靠的就是商人们每年的孝敬,若是让那些商人翻身,那他到手的银子可就要飞了。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历朝历代都禁止商人及其后代科举,怎么能在这里就断了,什么好处都让他们占了去,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吴阁老最会找理由,他知道说别的原因会站不住脚,索性就把老祖宗拉出来说事。

对于吴阁老的反驳赵言连听都不想听,活像一副狗急跳船的模样,赵言很快就猜测到吴阁老背后的利益肯定和商人息息相关,否则吴阁老肯定不会这么激动。

但这又关他什么事,无论如何他都会继续推行这项举措,商人有本事赚银子那是他们自己愿意吃苦努力,这并不可以成为限制他们的理由。

不然就是妥妥的霸权主义。

赵言的提议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其中反对的占大多数,这让吴阁老十分嘚瑟,他仗着两个人的位置比较近用气声嘲讽道:“赵大人,你果然还是太天真了,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就该让他按照原本的流程去走,赵大人,老夫劝你回头是岸啊。”

“事情还未结束,我们拭目以待。”赵言自信道。

他肯定不会被几句话给吓倒。

这件事情的重点并非是朝中有多少人同意和反对,而是德明帝怎么想才是最重要,很明显吴阁老高兴太早了。

果然,没过多久,德明帝就宣布采纳赵言的建议。

吴阁老:“……”

合着他说这么多皇上一句话都没听进去。

这样让他总有一种被错负的感觉。

下朝后,吴阁老对着赵言欲言又止,他似乎想说什么,突然意识到事情已成定局,他突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无法膨胀起来。

皇上下的命令,他就算再不满意也只能在背后说几句,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他也不敢在金銮殿前说那些大不敬的话。

原本还打算鼓起勇气帮赵言回怼的杨逸之发现自己毫无用武之地,他提前准备好的话一句都没有说出来,吴阁老一反常态的离开了。

杨逸之:“……?”

这就结束了!

“赵兄,他现在居然不找你的茬了?”杨逸之可不相信吴阁老为人,他总觉得背后还会有更大的阴谋。

准备好的提议被皇上采纳赵言现在心情正好,他懒得继续和吴阁老计较。

“赵兄,你今天可得罪不少人,朝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很多世家背后都依靠着富商,你可得小心点。”杨逸之操碎了心,他支持赵言的决定,但朝中的事情还真说不准,只能提醒赵言多注意,否则怕被人下套。

朝中的心眼子比蜂眼还多。

赵言倒不怕被人记恨,他在乎自己提出的计策是否顺利执行,税收毕竟是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过这件事情有皇上带头,难度就会减少很多。

“无碍,走一步看一步。”

现在有一个好的开端,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第一步,以后的路就好走了。

事情在慢慢的推进,这项政策一出,民间同样议论纷纷,其中就属商人最高兴,有的甚至夸张到免费大酬宾,京城又是好一顿热闹,就连赵言家门口都堆满了礼品,商人们被压制这么多年终于能扬眉吐气,他们吃苦不要紧,只要子孙后代们能读书科举他们就算现在入土也能安心。

“家里的珠宝,对了,还有那匣子珍珠,吃的也得备上,糕点就直接芳香居拿。”付老爷这几天一直都是笑容满面,早中晚都要去祠堂拜三回,真是祖宗保佑,他多年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现在恨不得广而告之。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答谢赵言,现在赵言在他心里的形象十分伟岸,仿佛是救世主般的存在,他恨不得把赵言供起来天天拜三回。

“老爷,我们我们会不会准备的太多了。”付夫人看付老爷。眼都不眨从库房里拿出这么多珍贵的珠宝,这可是付家多年的积累,她就算是当家主母也没用过,那一匣子珍珠她盯上很久了,就想找个机会转到自己手里,到时候把珍珠直接镶嵌在头面上,她戴出去肯定十分有面子,到时候肯定很多人都会羡慕她。

但现在珍珠不保,她难免会慌张,品质这么好的珍珠来之不易,这要是送出去她的心都在滴血。

“妇人之见,不要只顾眼前这点蝇头小利,付家的子孙后代能不能读书科举那才是重中之重,钱没了还能赚,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务必要好好珍惜才是。”付老爷恨铁不成钢,这些年家里送出去的珠宝数不胜数,就为了能得到官员的庇护,他舔着脸不知道求了多少人才能在风雨飘摇的时候护住付家,否则根本难以在京城立足。

随着他生意越做越大,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芳香居,在京城买糕点首选芳香居,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靠着芳香居他积累了无数的财富,这已经足够保障他这辈子衣食无忧,可他心里清楚,拥有越多的钱财,在没有自保能力的时候反而越危险,很多官员曾经向他暗示过“孝敬”,他就算心里再不满,也得乖乖把银子孝敬过去,否则后果他无法承担。

被训斥一顿后付夫人也不敢多说什么,看着那些珍贵的珠宝送出去很心痛,她只能假装不在意。

顾慕灵最近愁坏了,家门口堆堆的那些礼品数都数不清,每天都会有无数的百姓前来围观,这里都会成为着名的打卡景点,看到那些礼品堆积在门口顾慕灵瞬间脑子就大了。

虽然赵言提前跟她打过招呼,但现在这个阵仗大的超乎她的意料。

关键是送来的那些礼品一个比一个贵重,有些甚至价值连城,结果现在像可有可无的东西一般搁置在地上。

顾慕灵看了都心痛。

“少夫人,早上又有几批人送东西过来,我都按照您和少爷的吩咐拒绝了,但他们根本就不听小的说话,东西放下立马就跑了,小的也没办法。”阿贵十分为难,他感觉这几天打交道的人比他前面十几二十年都多,关键是那些人巧舌善辩,反倒是衬得他十分笨拙,最终他一个都没能拒绝掉。

入夜,吴阁老最近愁的胡子都多掉几根,现在的好日子大部分是靠孝敬堆出来的,若是失去孝敬他今后的日子或许就没现在这么舒坦了 靠朝廷那不起眼的俸禄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风。

不少人都求到他这里,就是想要打消皇上让商籍能科举的想法,但他根本没这个胆子明说,君无戏言,这件事情皇上既然已经开口说出去,估计很难再有变数,否则皇上就是在削弱自己的权威。

“爹,我们就任由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吗!”吴阁老的儿子吴庸十分着急,他没有读书的天赋,最终只能搞到秀才的功名,举人考了八次都没考过,这让他在京城闹了不少的笑话,久而久之他就开始厌恶读书,最严重的时候看到书就想要一把火烧掉。

现在他在当个九品芝麻官,这还是全靠吴阁佬给他运作才当上的,其他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有个当阁老的爹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

他是吴阁老的独子,就算再不争气也一直都是被宠着长大,这些年他除去科举不利吃过苦外一路都是顺风顺水,从小就花钱大手大脚的他这一次罕见的感受到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