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77

这野菜又不是我自己吃?

桐桐一边往家走,一边跟金禄说这个:“……要只我跟你爸,我俩是饿不着的。你们都有出息了,各有各的本事,养孩子这点事,你们也能照顾到。不过是好孬多寡的事。可这到底当着差事,干一件事,尽一份心。做不到尽善尽美,但也得无愧于心,不怕人指摘。”

金禄慢慢的走,默默的听着。

路上不管碰上谁,远远的人家就主动跟自家妈打招呼,一声一声都在喊大姐。自家妈也都应着,人家打趣一声:“大学生儿子回来了?”

“是啊!回来了。”

金禄跟人家问候一声,可等人走了,他跟自家妈打问:“叫啥?干嘛的?”

“农场那么多职工跟家属,我哪里能认全?”桐桐笑道,“胡叫冒答应,热闹。”

这可不是热闹,这是人事根基。

金禄几次想说工作打算的事,但想了想还是算了,自家妈只是看着年轻,可人是真的会慢慢变老的。只要想说去粮食部门,就自家爸妈爱操心的性子,必然是又要想法子去的。

自来都是这样,他们宁肯自己作难,也怕自家兄弟姐妹在外面有难处。宁肯自己去看别人的脸,也舍不得他们的孩子去看人家的眉高眼低。

可自己这个当儿子的人,不是那个刚结婚养不了媳妇的小子了。

因此,他提起实习的事都是:“开学去了之后,学校和老师会有考量了。也是建议我们听从学校的安排。在这一点上,我不执拗。怎么安排都好,其实相差不大。”

“那将来工作是留在省城?还是?”

“留省城的可能比较大。”金禄说着,“要是留下来了,润叶和孩子就得跟我去省城。你跟我爸……”

“你大姐和金喜就在我身边,我跟你爸又没老的必须要留子女身边照顾的程度。你只要考虑你小家的发展就行,别的就不要多想了。这几年呢,润叶在单位上也是很有长进的,她又这个上进心。这是好事!”

金禄:“……”还夸润叶?别人总说,老娘和媳妇放在一起,那是两边都跟他告状的,他回家像是受刑,向着老娘就得委屈媳妇,向着媳妇又怕伤了老娘的心。

那真是像是在夹缝里求存,难着呢。

可自家妈从没有把自己陷入两难之中,她从来没有在自己面前说过一句润叶的不是。

他心里越想越难受,“这几年,其实多劳我大嫂了。”自己心里有数,“你跟爸爸给了那么些补贴……”

不止是养孩子那一点,大嫂和润叶也多受爸妈的照顾。

他们总是体贴儿媳妇自己带孩子不容易,后来粮食上不用补贴了,但是其他方面呢?

人情往来上,润叶不太会跟上面的领导打交代,自家大嫂也一样。这不是谁学就能学会的!她们自来的教育就欠缺这个,就是自己手把手交润叶,也难教成。

其实,自己和大哥留下的一些关系,是爸妈帮着维系的。

润叶和大嫂就没这根弦。去了人家家里,也聊不起来。这维系关系是平等交往,可润叶中的关系交往就是我需要的时候,拿着厚礼去巴结。

他们是放在农村都能有不错人缘的人,润叶能交面子情的人缘;大嫂是能结好大部分乡邻的人。

只是一跳出那个环境,向上结交,她们就不会了。是那种无法教会的不会!

想到这里,他想说什么的,可跟自家妈说感谢那不是找抽吗?

他就说:“以后,你跟我爸真的能少操些心了,紧着你们,别老顾着我们。”成!先想着我们。

咱就说,儿子回来了,半年了,在家吃顿饭这原本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现在呢?哪有这个条件。

回来就回来吧,回来了跟着一块吃食堂。

一家子就能坐一桌了。

小蝉来回的张罗,这几天的饭菜就不如前几天了。前几天还能吃到米粥,还是二合面的馒头。今天就是窝窝头,也没有米粥了,是嫩南瓜跟小米熬出来的稀饭。

开颜喝了一口,就瘪嘴。然后扬起小脸看奶奶:不好吃!

长缨抓窝窝头,把粥推给二叔。

金喜才要把饭折到一个碗里,他自己给消灭了就算了。

金禄没惯着,把俩孩子的碗都给放回来,然后把窝窝头揉碎到稀饭里,再把咸菜给夹到碗里,搅拌了搅拌,叫饭菜有点味儿,“听话!吃。”

长缨看看碗,再看看二叔,然后朝小叔瘪嘴:难吃。

金喜不忍心,但是……不忍心也没法子!显见的大家的日子都难过起来了,咱留下的粮食也不能都是好粮食,顿顿把你们养的精细。

所以,吃吧!乖乖的,好好吃吧。等熬过去了,小叔天天给你们炖肉,咱用肉汤泡烧饼吃。

这饭菜吃到孩子眼泪汪汪的。

桐桐:“……”差点绷不住了!

嫩南瓜,那个味儿,还熬成稀饭,汤水看着寡淡的很。老南瓜熬着好吃,这嫩的,做个馅儿呀,或是炒个菜呀,都能入口。就是熬饭不成,它是真难吃。

两个大点的好能稍微好点,吃的好不委屈,但还在吃。

可霜天就不是了!小蝉这个做妈的喂一口,她也不说不吃,就给你‘噗’出来。喂一口,她‘噗’一下!

她妈黑着脸,她就那么睁着眼睛跟妈妈对视。她妈照样喂,她照样噗,一口都没有进肚子。

噗的她自己身上,她妈妈衣服上,都溅上饭了。

小蝉手扬起来,要照屁股上拍。

金喜一把把孩子抱走了:嘛呀?打孩子干什么?就是难吃嘛!

他把窝窝头的芯子扣下来,又掰下指甲盖大小,给孩子含在嘴里,含着含着她就咽下去了,要不然呢?

自家这边孩子不爱吃,但好歹不哭闹。

别的桌上可不是,孩子们之前吃的好。他们懂什么?明明就是米粥好吃,现在没得吃了。然后撒泼的打滚的,嚷嚷的:“要吃米粥——要吃米粥——”

“这就是米粥——”

“这不是米粥!不吃小米,吃大米!”

“大米!大米!你老子都没见过几粒大米,你吃啥大米。”

然后捞起来就揍,这边哭那边闹。这个劝说:“干啥呀!打孩子干啥?娃说的是实话。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不好吃。”

那个就又说:“咱们这伙食队是咋回事?”

就是啊!搞伙食的,你们在搞啥鬼?明明粮食高产到吃不完,你们却非不拿出来叫大家吃,这是按的啥心?

桐桐默默的吃饭,并不去看管这回事。见孩子们被这动静吸引,还想去看看热闹,她就催:“吃饭!吃饭!吃完饭回家。”

金禄撞了金喜一下:怎么了?

金喜一边吃,一边低声道:“最开始的时候,咱们就提议,说是粮食虽然大丰收了,但是应该保持勤俭朴素,大锅饭可以,但是需要规划饮食。意思是,配额给了,咱自己吃一部分,留一部分……”

金禄点着头,嘴里嚼着窝窝头,“在工会说的?”

“嗯!开职工大会的时候说的!”金喜嘴角露出几分嘲讽的笑意,“但是,大家都信亩产动辄上万,认为咱妈是对经济发展没有信息,是没苦硬吃。因此,职工们不仅没有听从这个建议,还在这个事上,成立了自己的‘伙食队’。这是九成九的职工都同意的事,因此,谁都无权干涉。”

金禄:“……”算是收缴了农场管理粮食配给的权利。

“苏大民就是被推举出来的伙食队的队长,这段时间风头正盛。”金喜的声音更小了,“白面馒头尽饱吃,那大家可不得拥护吗?”

金禄说:“他是真信了,所以才……”

“知道!”不是这个人的人品出了问题了,而是他真的那么信了,但有些话又不能明着说,“他上家里来跟爸妈解释,说没想驳了妈的面子,只是他认为大家都应该尝一尝胜利的果实!妈夸他了,说他思想觉悟高。所以,一直关系还可以,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影响私交。”

金禄:“……”立场是立场,看法是看法,工作上难免有分歧。但与人相处,得摈弃这种分歧带来的各种影响,这其实挺难的。

饭快吃完了,那边伙食队的来了。

苏大民拿着个喇叭:“同志们——同志们——咱们的配额上级部门还没有给运输过来。夏天嘛,许是遇到暴雨,许是遇到了其他什么情况,大家耐心等待,只要配额到位,一定会大家恢复之前的伙食标准。”

“那啥时候能到呀?催了吗?”

“正在联络,正在催促。”苏大民解释说:“南瓜再长两个月,这可就能当粮食吃了。可咱们现在摘了嫩南瓜,大家就应该知道我们的难处。但凡有办法,绝对不会采摘没成熟的庄稼……”

偶尔炒个小南瓜,那是有的。但大多数还是会等着长老,南瓜能放到第二年春天。

桐桐没再听,等孩子们把饭菜扒拉完了,她一手牵一个,“走!回家。”

周围还有人喊:“……林大姐,你去哪呀?上哪催粮食,您倒是说句话呀?!”

我说?我说个嘚啊!

桐桐拉着孙子孙女:“有小苏很能干,你们问他。我这着急着呢?”

“急着干啥呀?才吃完饭!”

桐桐还没说话呢,长缨顺嘴回了一句:“我要拉屎!”

开颜跟着说了一句:“我也要拉屎!”

桐桐:“……”对!人有三急嘛!我们急着呢。大家吃饭的地方哪怕是在户外,我们也办法在这个地方解手,对吧?

金禄:“……”这俩熊孩子!说的这是个啥?不过,苏大民是带着伙食队,真的给大家拉了一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