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先天有缺未成年,二境圆满天地桩

十二月二十五日。

一觉醒来的耿煊,只觉神清气爽。

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燧珠”。

相较于入睡之前,又陆续新增了九点白运,新炼化了412份余气,新增了11948点红运,比昨日整个白天加前半夜的收益都还更多。

“看来,都是属夜猫子的,都喜欢集中在后半夜动手。”

开始享用扎络送来的丰盛早餐之时,耿煊心中还如此想。

早饭期间,惯例还是听扎络讲“故事”的环节。

因为耿煊的特意叮嘱,除了早餐,扎络还另准备了一些食物,装在一个布袋之中。

早餐吃完,扎络的故事也暂时告一段落,耿煊对扎络道:

“营地这边一切都已步入正轨,这两天我有别的安排,你待会儿就带着你的伙伴回盆地去吧。”

扎络闻言,失落道:“主人不要扎络的服侍了吗”

耿煊道:

“盆地仓库内储存的两百多万石物资,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闪失。

我将看守的重任交给你,却不知这担子你敢不敢接”

“主人请放心……”

扎络闻言,立刻就大声的脱口而出,可很快,脸上就露出“我被骗了”的神情。

耿煊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这事我就交给你了。”

说着,也不理会扎络的小委屈,提着装了许多食物的布袋就出了营帐。

避开了热闹喧嚣的营地,耿煊在岑岭深处纵跃疾行。

大约一刻钟后,已身在数十里外的他,在一个视野开阔、清静宜人的半山平台之上停了下来。

“就这里了。”

将装食物的布袋挂在一根横出的树干之上,耿煊就再没做别的事情,就宛如一颗钉子,一根树桩般,在这半山平台上一动不动的站了起来。

耿煊之所以远离营地,自然是想要一个能够不被打扰,清静修炼的环境。

现在,从各个渠道赶赴营地的人员数量,已经超过了万人。

从营地,到洙水淤塞段及周边有山体坍塌处,以及巨湖周边,乃至与巨湖相连的几条河道,都已经有或疏或密的人迹行踪。

且随着各部开始从生涩到逐渐流畅的运转起来,不再拘泥于统一的作息,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任何一个时间,都有人在专注的燃烧着自己的体力,或者脑力。

即便耿煊已经申明不过问具体事务,可只要身在营地,总是难免会被这样的氛围干扰到。

是以,耿煊干脆深入岑岭,随意选择了一处,距离营地既不是太远,也不是太近的清静之地。

耿煊刚在这半山平台站定之时,周遭雾气弥漫,升腾流卷。

除了偶尔传来零星的鸟叫虫鸣,一片静谧。

可耿煊却很清楚,这片山林,一点都不安静。

情况恰恰相反,热闹得很。

就在身侧不远处,一棵已经半枯的大树根部,有一个隐蔽的蚁巢。

它们在大树根部往来不断,密密麻麻的附在大树之上,一点点将大树蚀空。

那轻微而密集的震动,仿佛通过双脚,直接传入耿煊的脑海,仿佛绵绵春雨,又似群蚕啃噬桑叶一般的轻响。

单是凭着刚刚入门的“地听术”,其实很难捕捉到这一切。

可耿煊却还有圆满境界的“定星术”相辅。

他已经提前锁定了这些蚁群的存在。

每一只蚂蚁,散发出来的“波纹”固然极不起眼,很容易就被大地群山那复杂而多变的“波纹”掩盖掉。

可一个蚁巢,聚集着数以十万计,乃至数百万计的蚂蚁。

它们哪怕全部藏在大地之下,不显露丝毫痕迹,可它们迭加在一起的“波纹”,却也让它们在耿煊眼中变得醒目异常,无法忽略。

在有了明确目标的情况下,按图索骥,在经过一次次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之后,耿煊也终于“听”到了它们的动静。

这时,“地听术”却不再是入门,而是已晋入到了小成之境。

如此快速的进步,除了更高修为、更高眼界、更多秘术、技能等因素带来的综合加成之外,还因耿煊再次按了“加速键”——一次“霸王之悟”。

此后,利用同样的方式,耿煊又“听”到了八九里外的一处密林中,一头野猪与五条鬣狗之间的生死血战。

这时,“地听术”已顺利从小成晋入大成。

此刻,身周浓雾已经变成了淡淡的薄雾,太阳完整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

就这样,随着对“地听术”的掌握越发精深,耿煊的“地听”能力,以他身处之地为中心,向着大地相连的四面八方极速扩散。

可随着“地听”范围的扩大,困扰从“‘听’到的动静太少”变成了“‘听’到的动静太多”。

面对如浪潮一般,从四面八方传入体内的动静。

耿煊需要将这些混杂在一起的“声音”区分开来,并将那些不需要的“杂声”过滤,只将他需要的那一部份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

其复杂困难的程度,更甚于“听”到这些动静本身。

从这一刻开始,这项能力,也开始彻底超脱出“听声辨位”的范畴。

当耿煊完全掌握这种能力,“地听术”已经顺利从大成晋入大师境界。

到这一步,耿煊把握到了这门秘术真正的内核本质。

这门秘术,其实是对“波纹”的深度探索和解析。

从这点来说,其和“点兵术”存在某种共性。

只不过,“点兵术”探索的“波纹”,来自于人,最终也作用于人。

而“地听术”探索的“波纹”,却来自于大地。

此刻,耿煊身处的半山平地,雾气早已消散。

几乎已经位于中天的暖阳,将他沐浴在和煦的光明中。

从数步之外的蚁巢,到数里之外的群兽争锋,到十数里外的流泉飞瀑……

地听术,“听”大地。

这些通过大地“波纹”的变动,传入他脑海中的,生机勃勃的大地交响,不断的浮现,又不断的隐没。

最终,留存在耿煊脑海中的,只有一柄柄铁锤此起彼落,不断敲击岩石的清脆鸣响,一辆辆满载岩土的车轮重重碾过地面的闷响,一道道宛如鼓槌敲击大地一般的马蹄哒哒声。

这些声音,全都来自几十里外的工地。

通过“地听术”,耿煊就像是打开了另一幅视野。

那些相互远离,无法视线相通的十几处工地,还有那从一处处工地延伸而出的便道,通过声音的方式,在他心中还原出来,就像是开了全地图一般。

仔细感受了一番大师境“地听术”所能带来的奇妙体验,几乎原地不动,站了一个上午的耿煊,终于结束了这奇妙的修炼。

稍稍活动了一下变得有些僵硬不适的双腿。

耿煊将挂在树上的布袋取下,寻了一块干净的,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巨石坐下。

沐浴暖阳,面朝群山,将干瘪的肚子填饱。

而后,耿煊也不起身,在这惬意闲适的心境中,将那本来自于孟铁心的笔记取出。

从第一页开始,慢慢的翻阅了起来。

时间,仿佛一下子变得悠闲起来。

从日当正午,到逐渐西斜。

当耿煊缓缓合上最后一页,只随意的轻轻抬头,便见几乎水平的西方天际,已经变得一片赤红。

变得红彤彤的太阳,其底部轮廓与群山起伏的轮廓,已经轻轻合在了一起。

耿煊只是随心一看,便已收回了目光。

从已经悄然变凉的巨石上站起,重新站在了上午修炼“地听术”时站立过的那片土地。

很快,他就熟练的进入状态之中。

大地的“波纹”,通过“地听术”,与他悄然相接。

和上午修炼“地听术”时不一样的地方是,耿煊没有去探究这“波纹”的变化,没有试图去“听”某一种通过某一段“波纹”传入脑海的声音。

大地散出的“波纹”,被他看做了一个混沌的整体。

他在全身心的,对这个混沌整体进行感受。

并通过改变呼吸,甚至完全屏蔽肺部的呼吸,利用周身毛孔与外部交换。

调整血液流动的速度,心跳的频率,周身劲力的变化流动……

耿煊使用一切现在的他可以使用的手段,改变、调试自身的“波纹”。

试图让自己的“波纹”,契合进宛如一片混沌整体的大地“波纹”之中。

渐渐地,耿煊从一个生命力蓬勃旺盛的人,一点点变成了一棵树桩,一块顽石。

此刻,若是有另一个将“定星术”修炼到圆满之境的人在旁边。

就能够更清晰的看到,一开始,站立在大地之上的耿煊,就如同漆黑夜空中一只闪烁光明的萤火虫,一滴落在雪地之上的漆黑墨渍。

他与他身处的环境之间,是如此的泾渭分明。

可渐渐的,“萤火虫”的亮光一点点变暗,漆黑的“墨渍”也在一点点变淡。

他正在有目的的淡化自己存在的“锋芒”,将自己一点点与身处的环境一点点相融在一起。

……

早在将十几门彼此互补,又一体相连的淬体功法修炼到各自的极限,顺理成章的领悟到“无双铁壁”的神意真谛的那一刻。

耿煊没有选择获得这门孟铁心的成名绝技,而是打算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因为他明确的感受到,这条路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远没有走到尽头。

但下一步,具体应该如何迈出呢

这些日子,耿煊一直都有思考。

心中也有了不少思路。

在无忧宫卫城,翻开那本孟铁心的笔记,从那些零碎的文字中,耿煊惊讶的发现,有这想法的,非只他一人。

第一个走上这条路的孟铁心,也有过同样的思考。

只不过,当她如此思考的时候,她已经做出了选择。

她站在所走路线的终点,回顾一路走来轨迹,遥望更远处未曾走过、却已遥遥可见的风景。

带着遗憾惋惜的情绪,以总结提炼的方式,将已经走过的道路重新梳理了一遍。

另一方面,又对其他没有走过,但以她当时的眼界,认为可以走,走得通的道路,进行“模拟行走”。

这本看似没有任何一门确切的功法秘术的笔记,给了耿煊许多的启发。

从这笔记中,耿煊不仅看到了许多与他相似的设想和思考。

这让他心中已有的设想,变得更加完善。

也看到不少他未曾设想过的路线,这给了耿煊巨大的启发。

除此之外,因为早年留在身体中的隐患,一身修为止步于三境圆满,却与其他五境圆满的传奇并列的孟铁心,还记录了大量有关先天境的信息。

并将之与他设想的那些道路相互结合印证。

这所有的一切,这些孟铁心晚年,带着遗憾惋惜情绪留下的文字,全部变成了耿煊的养分。

耿煊现在的修为,按照此世标准,仅止于炼髓巅峰。

可无论是实力,还是眼界,都早已超越了这个境界本身。

而且,他还拥有一面可以更容易的照见自己,照见这众生天地的“镜子”。

这是连霸王,以及此世其他先贤圣哲,都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

孟铁心的笔记,还顺带着解开了不少萦绕在耿煊心中的疑惑。

为什么自霸王之后,先天境的数量如此之少

且无论这些人在突破先天境之前是个什么性格,等他们突破先天境之后,就一个个深居简出,离群索居,几乎从不主动与人发生争斗

明明有着远超他人的实力,他们却从不主动展示,也没有一个用这样的实力,去致力于让“九州一统”这样的伟业!

总不可能是因为,这个先天境还有让人强行修身养性的特性吧!

无论其人以往是个什么心性,一旦突破先天,就变得清心寡欲,没有了低级的、世俗的欲望。

若果真如此,耿煊都要犹豫,要不要最终迈出这一步。

把自己从一个活生生的人,修成一个无情无欲的木头顽石。

无论这会让自己变得多么强大,以耿煊现在的境界,这都是他不能接受的。

如果强大的结果是这个,那他情愿在迈出这最终一步前主动停下。

好在,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糟糕。

但也没有乐观多少。

从孟铁心的笔记中,耿煊了解到,这扇被霸王强行推开的先天大门,从一开始就是有缺陷的。

淬体从炼皮开始,一路到炼髓,再到五境圆满,是在将肉体凡胎的自己,不断去芜存菁,百炼成钢,持续打磨完善的过程。

而这条路的极限,就是被称为完满无漏的五境圆满。

这是圆满,同样也是尽头终点。

意为进无可进,炼无可炼。

这就是肉体凡胎所能抵达的极限。

由霸王推开的“先天境”,就是一锤打破这种圆满。

肉体凡胎的圆满,充其量也只是“小圆满”,甚至是夜郎自大,是苟安一隅,连“自具自足,不假外求”都做不到,更遑论其他。

在广袤天地面前,更是什么都不是。

在孟铁心的笔记中,修炼者就像是一只蚕,从无到有,给自己结一层茧。

随着这“茧”越来越完善,这“蚕”也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强大,可另一面,这“茧”也是束缚,是限制。

当“茧”彻底结成的那一刻,是完满的顶点,也是束缚的极限。

要更进一步,就是彻底破开这“茧”,由“蚕”蜕“蝶”,肉体凡胎,在这一刻发生真正的质变。

广袤的天地,对“新生命”真正的敞开怀抱。

这“蝶”,这被广袤天地拥抱的“新生命”,就是先天境。

可悲催的地方在于,这扇由霸王在绝境之下,抱着必死之念推开的大门,似乎根子上就烙下了一往无前,有进无退的决绝之念。

就像是离弦之箭,被引燃的火药。

能放不能收,能进不能退。

先天境主动破开保护肉体凡胎的壳,却没有找到新的“靠山”。

生命无所依托。

只能独自面对这广袤无情的苍茫天地。

每一次释放,每一次振翅,有限的生命之火就会急剧外泄。

这是霸王突破后,虽然拥有了绝世勇力,一通肆意杀戮,便迅速自爆的原因。

应对之法,就是让自己变成一只清心寡欲的“乌龟”。

从内到外,从身体到心灵,主动降低与外界天地交互的频率。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身更长久的存在。

在突破先天境的那一刻,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就摆在了他们面前。

要么,做一只绚烂却短暂的“蝶”。

要么,做一只无趣却长寿的“龟”。

而历史给出的答案是,除了霸王,其他先天境全都选择了后者。

毕竟,能走到这一步的,无一不是集齐了天赋、机缘、心志、才情等诸多要素于一身的人杰。

谁会愿意在晋入新天地之后,把自己当一个“烟”给放了

难道苦修一生,就是为了让其他人听个响吗

……

孟铁心的笔记,仔细阐述了从五境圆满到“破”入先天的办法,以及先天境所要面临的新处境。

并没有给出能根除这个缺陷的办法。

只是留下一段感慨。

“如果,先天也能如后天一般,有一个更稳定、更牢靠的依托,情况或许会更好一些。

不过,后天修者的依托,就是其肉体本身。

可先天境的根本,就是破开肉身的枷锁。

这……岂不是彻底无解

难道另求于其他事物

可这又如何能够做到!”

在孟铁心看来,这是个自相矛盾,完全无解的死题。

可这段文字看在耿煊眼中,却几乎相当于给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些可以根除掉先天隐患的方法。

是的,是一些,而不是一个。

力量超限的先天,肉身已经不足以成为其稳定自身的依托

没有能力真正“离巢”,在无垠天地面前,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先天,还需要找一个新的“监护人”,一个类似于“养父”或者“义父”一般的存在

如何做到暂且不说,谁有资格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其他人

显然不行。

在天地面前,先天或许还是个“未成年”。

可在人类这个群体中,在眼睛可以看到的范围内,先天就是最强大,最超越的存在。

其他生命体

同样不行。

迄今为止,所听所见的只有比人类更低级的动物,不存在超越于人类的生命。

更何况,即便真有这样的存在,让祂们做自己的“监护人”,那也是脑子坏掉了。修炼是为了变得更强大,更超脱,而不是去成为某个存在的奴才。

这些念头,在耿煊的心中,是自然发生的思维过程。

在接连否掉了这两种方案之后,耿煊心中的思绪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发散。

很奇怪的,几乎是毫无逻辑的,他的脑海中就很自然的跳出了两个东西。

一个是现在被妥善保管在清源集内的巨熊帮仓库中,被罗青等人称作“度量原器”的小木桶。

一个是被他埋在清源集附近,与周围无数形质相同的卵石融为一体的,被称作“白帝定水石”的条形卵石。

在小小愕然之后,耿煊刨根究底,追溯思绪的源头,想要知道自己为何会生出这样的念头。

然后,他发现了自己缘何会联想到它们。

因为他在给先天寻找这个新的“监护人”之时,假设了其必须的基本前提——

这个“监护人”至少得是一个生命体。

因此,他最先想到的是其他人类,继而想到的是非人类的动物。

而因为长时间的习惯,耿煊已经很自然的将“生命体”与“散发出的‘波纹’表现出生命的活性特征”这两者等同。

很自然的,非生命体中,却具备如此奇异特性的“原器木桶”以及“白帝定水石”这两者的形象就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这完全是下意识的思考,直到他自己刨根究底,才找到那条藏在暗处的“线”。

然后,耿煊发现,它们,似乎,好像,还真的具备成为“先天未成年”的“监护人”的资格。

“似乎真的可行。”

“不过……”

很快,耿煊就发现了弊端。

最大的一个,就是这种方法,不具备普适性。

因为从“原器木桶”和“白帝定水石”的出现机理,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太稀缺了,太罕见了。

每一种,都是“独一无二”的。

而且,除了“波纹”特性,它们本身其实是非常脆弱易碎的。

别说先天,只要有心,一个淬体有成的后天修炼者,就能将其轻松破坏掉。

用这样的东西做“监护人”,相当于先天主动给自己造了个能轻易致死的命门。

“变得和巫妖一样了。”

耿煊想到了前世知道的某种存在,心中如此调侃的想。

然后,不满足的耿煊,思绪继续发散。

很自然的,从“生命体”这个思维源头出发,他又想到了另一样东西。

树木。

相比于动物和人类来说,它的优点有很多。

更漫长、更稳定的生命。

没有智慧,不必担心被其反向控制。

可还是那个问题,其本身过于脆弱,同样是个“先天命门”。

“成德鲁伊了。”

不满足的耿煊继续思索,这一次,他有意识打破了“生命体”这个他下意识给出的限定词。

“为什么一定要是生命体

非生命体不成吗

坚硬的石头可不可以

……更硬的铁块行不行

陨石呢

金刚石呢

……

为什么要拘泥于一小块,一座山行不行

再大胆一点,为什么要限定一个范围呢

无垠的大地,不是厚德载物么

还托不住一个小小的先天”

就这般,思维不断地延伸,不断的发散,不断的破除。

最终,耿煊意外又毫不意外的发现。

那个最稳妥,最值得托付的“监护人”,就是这个近在咫尺,承载众生,却又经常让人忽视其存在的大地本身。

至于如何让自己与对方建立起“联系”,让它做自己的“监护人”。

对其他人来说,这或许是个完全无处下手的难题。

天无把,地无环,要如何做呢

可对耿煊来说,这道题解起来却是如此的简单。

他心中很自然的想到了两个东西。

第一,万物皆“波纹”。

这不仅是前世知识给他的馈赠,同样也是他用“定星术”确确实实验证过的。

只要他愿意,大地的“波纹”随时能见。

“地听术”更是对其深入探索的成果。

这完全不需要质疑。

第二,耿煊想到了“走狗术”、“相马术”、“驯鸽术”、“飞鹰术”这些秘术。

名目不同,目的却是一样的。

都是施术者的人类,与受术者的动物之间,建立起稳定而确切的连接。

本质就是不同的“波纹”体之间的连接。

那么,是否能用类似的方法,与大地建立起连接呢

什么,你一个小小后天凡俗,也敢如控鹰遛狗一般,契约无垠大地

掉个身位不就行了,我来做“受术者”。

什么,大地又没有思维,不会主动来攻

那我倒贴不行吗

大地不会动,我会动啊!

……

太阳渐渐西沉。

天色逐渐暗淡。

夜的凉风缓缓在山间吹拂。

渐渐地,大地完全进入黑夜的主场,山林再不见丝毫光亮。

二十五的夜晚,星月暗淡。

微弱的光亮无法深入到枝叶繁密的丛林中。

一阵啾啾轻鸣中,两只小鸟你追我逐,从丛林中飞出,来到这处半山平地。

随意盘旋了一周,最终落在一块名为耿煊的“石块”上。

它们先后落在他的右肩,亲昵的紧紧依偎在一起,用鸟喙给对方梳理着羽毛,将小小的脑袋扎入对方脖间松软的绒毛中。

过了好一阵,忽然有怪异的呱呱叫声从林间传来,还伴随着翅膀扇动的声音。

两只惬意悠闲的小鸟立刻警觉,迅速朝着另一个方向飞去。

而直到它们离开,都不曾察觉,它们歇脚的“石块”,不是石块,而是一个比那天敌更加恐怖,能轻易剥夺它们生命的“怪兽”。

又过了许久,草丛传来窸窣声响。

很快,一只兔子从草丛深处窜出。

“噗!”

一头狠狠撞在耿煊腿上的肥兔子跌在地上,有些茫然的看着面前矗立的一尊“石块”。

在它的印象中,这条每天都要经过的路上,应该没有石头才对。

不过,以它的智商,这点疑惑便已耗尽了它全部的智慧。

很快,它就绕开了这块影影绰绰的巨石,向远处去了。

……看似静谧的夜晚,在耿煊身周,却发生了多次类似的小插曲。

这却怪不得这些小动物。

此刻,即便有一位以知觉敏锐著称的人类强者,来到这里。

在不举火照明,不亲眼看清的情况下,都无法察觉到一丝一毫的活人气息。

各种敏锐的知觉,也会全部“休假”,生不出丝毫警觉。

因为在其感应中,这里与山林其他地方,一般无二,没有任何不同。

……

身体散发的“波纹”,渐渐与大地契合。

但这距离让大地做自己的“监护人”,还早得很,那是修为正式破入先天之后才需要去考虑的事情。

现在,最多只能算是“混个脸熟”。

但这已经让耿煊受用无穷。

心中纷杂的念头,自然而然的就沉寂了下来。

像是窝进了一张松绒酥软,大到无边无际的床上。

安全,踏实,舒心。

太阳落下。

月亮升起。

斗转星移。

山林静谧。

天高无限,地厚无垠。

而在这无限与无垠之间,一个小小的人,却恰恰好处于它们两者之间。

戴天履地。

除了感受到这无限与无垠,以及自己的存在,耿煊的精神世界中,再无他物。

这让他生出一种极奇妙的感悟。

一方面,他感觉自己渺小如微尘,短暂如朝露。

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自己这个卑微而渺小的存在,都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可另一方面,他又感觉自己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的伟大,完全可与天地比肩同列。

在这个“世界”中,自己,不逊于无限之天,与无垠之地分毫。

甚至,恰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存在,才让这静默的天与地有了意义,并彼此产生了连接。

那连接的契机,就在自己。

在自己之前,天是天,地是地。

在有了自己之后,天,地,人,宛然一体。

而自己,是最不可缺的核心。

在这样的感悟中,天地仿佛静止,又仿佛在轻轻的旋转。

从不知哪一刻开始,耿煊莫名的感到,各不相扰,彼此永恒的“天”与“地”之间,开始产生了轻微的交互。

有气韵在这两者之间缓缓的流动。

天地作合。

而承担了这重任,成为这“天地交互”介质的,便是自己的身体。

有新的信息在脑海中浮现,没有借用“霸王之悟”,自然沉浸在奇妙感悟中的耿煊却没有分心丝毫。

但他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原本,通过强行“屈己顺人”的方式,才堪堪与大地“波纹”契合上的身体。

在没有他主动干预的情况下,发生了一系列自然而然的变化。

使用龟息术前行改变的呼吸,悄然改变。

气息,重新在鼻孔双窍之间流动,有节奏的一进一出,时深时浅。

血液的流动,心跳的频率……

身体所有被他强行干预、改变的地方,都重新恢复到了自然的状态。

可若是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变化的后果,必然是自己从这奇妙的状态中跌出,结束这种与大地契合,与苍天勾连,戴天履地的奇妙状态。

可是,没有。

时间流逝。

濛濛水汽从大地之中升腾而起,在山林间流动。

笼罩耿煊身周的黑夜,渐渐的浓浓的白雾替代。

时间流逝。

浓雾越来越淡,直至彻底消失无踪。

和煦的暖阳,再一次将耿煊轻轻包围。

“咕咕——”

“咕咕——”

就在这时,从耿煊的腹部,传来持续的鸣叫声。

仿佛他的肚子里面,住着一群不屈服的金蟾。

耿煊再也坚持不住,终于从那奇妙的状态中退了出来。

刚清醒过来,便听得“咚”的一声,耿煊直挺挺的摔在了地上。

摔在地上的耿煊,没有立刻起身。

不是不愿,而是不能。

刚醒来时,他第一个念头自然是活动身体。

然后,他愕然的发现,自己完全感受不到身体的存在。

也包括双腿。

脑子里出现想要活动的念头,身体却无法准确执行,直接摔在了地上。

直到这一摔之后,耿煊才感觉,知觉才缓缓恢复了过来。

不过,最先恢复的,却是脑袋,以及与脑袋相连的身体躯干。

继而是双手。

双脚是最后才恢复的。

耿煊躺在地上,感受着身体的“重启”。

待知觉完全充盈周身,他这才揉了揉双腿,重新站起。

一直咕咕乱叫不停、饿得烧心烧肺的肚子在提醒着他。

他立刻探手入怀,取出一个瓷瓶,扒开瓶塞,将瓶口凑在嘴边就昂头尽数倾了进去。

随着十颗精元丹尽数入腹,磅礴的药力散入周身。

那“饥饿”到快要发狂的身体,终于得到了些许的抚慰。

自从有了充足的补血丸、精元丹之后,耿煊几乎就再没有体会到这种感觉。

以他现在的修为,要让他的身体亏空到这个地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可怖的是,连续十颗精元丹入腹,也只是稍稍安抚,距离完全填平身体的亏空,还有很长的距离。

不过,只带了一瓶精元丹的耿煊,暂时也只能如此。

起身将挂在树上的,装着许多食物的布袋取下,拆开之后,直接大口吃了起来。

除了因不可思议的消耗带来的剧烈亏空,他的身体,也是真的饿了。

一边快速补充,耿煊一边仔细检查身体。

很快,他就惊得瞪大了眼睛。

刚送入嘴中的食物,都因过于惊愕,张开的嘴巴没有及时闭上掉到了地上。

耿煊清晰的记得,就在昨天,自己的淬体成就,还保持在“炼皮九成八,炼肉九成九,炼血九成五,炼骨九成五,炼髓九成五”。

可现在,他却赫然发现,炼皮与炼肉这两项淬体,全都到了进无可进,炼无可炼的十成完满!

而原本全都处于九成五的炼血、炼骨、与炼髓,也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为了避免失误,耿煊用多种方法进行了交叉验证。

最终结果,都是如此。

“那……就没错了!”

【炼皮十成,炼肉十成,炼血九成八,炼骨九成七,炼髓九成六】

这就是耿煊现在的淬体成就。

“这岂不是说……我现在已经是二境圆满了”

心中如此想着,耿煊终于想起了什么,赶紧将念头沉入“燧珠”之内。

【恭喜宿主,领悟《》立意真谛,消耗六点红运,即可入门。】

【是/否】

【恭喜宿主,因充分的领悟,自行入门《》。】

看着这没有名字的新功法,昨夜那奇妙的感受再次袭上心头。

“天地桩,就叫天地桩吧。”

【天地桩,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