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最后的搜刮
第1013章最后的搜刮
这些乌合之众本就被羽林军杀得七零八落,突见青龙天宿军团撤退,先是一愣,接着便炸了锅。
有人扔下兵器就跑,有人跪地求饶,更多人像没头苍蝇般乱窜,在硫磺弹爆炸声中四散奔逃。
“放箭!”
后方的卫青令旗挥落,精钢弩箭将最前排的黄巾军钉成刺猬,玄鳞骑的陨铁槊尖挑飞溃兵,白旄先锋的素纛在血泥中拖出蜿蜒痕迹,墨家机关甲士的弩箭如暴雨梨花,专挑黄巾军中的头目射杀。
“孟帅骗了我们!”
一名黄巾渠帅的惨叫穿透火浪,这位渠帅浑身着火,狼牙棒砸碎两名羽林军士的面甲,却被霍去病一槊挑飞半空。
帅台后,望着羽林军后方的三十六架霹雳车突然转向,石弹拖着赤红尾焰砸向黄巾军残部。
“瑾瑜啊瑾瑜,你这相互清理门户的方式,可比黄巾军狠多了。”
孟章看着在火海中哭嚎的杂牌军,面无表情,随后突然长叹。
他说着扯开玄甲,露出底下完好无恙的素白中衣,肩头血囊早已空空如也。
“镇国公那边收网了。”
乔奢费也同样是一脸城门的看着火海当中苦苦挣扎的那些黄巾军“战友”,挑眉道。
果然,苏夜的玄色大旗突然连摆九下,羽林军阵型再变,玄鳞骑与羽林军突然加速,从两翼分散开来,向着黄巾军黄巾军包夹而来,后方白旄先锋的素纛已化作白色洪流,将黄巾军残部逼向硫磺火海。
随着孟章带着青龙天宿军团的主力撤退,其麾下还剩下十余万的黄巾军也陆续撤回后方被占据的大乾皇朝都城——乾都。
虽然孟章已经与苏夜商议好了,这一场战之后,潞州黄巾军就已经打算撤退。
不过临走之前,孟章还需要在这个已经历经数百年繁华的都城当中,大肆收拢各个世家当中的底蕴以及财宝和人口之类的。
特别是那些原本在大乾朝廷当中身居高位的各大名门望族,这些大族不仅富得流油,更是在此前的大乾朝廷当中手握重权。
这些老臣的存在,对于接下来要“顺利接收”乾都,乃至于乾州的苏夜来说,无疑是一个大阻碍。
因此,孟章与苏夜二人一合计,当即决定让黄巾军“裹挟”着这些名门望族的各大家主以及在原本大乾朝廷当中德高望重的老臣和大臣,南下潞州!
乾都乾天大街上,孟章勒马立于朝天门阙楼之上,望着城楼下潮水般退却的黄巾军,玄色披风扫过斑驳的龙形浮雕。
他忽然屈指弹飞手中的密信,纸页如断翅苍鹰坠入火海,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总帅,各部已按令撤入乾都。”
“是否即刻封锁四门?”
乔奢费策马行至城楼下,紫冥驹的蹄铁踏碎满地琉璃瓦。
“嗯传令各部,日落前清空乾都金库,把那些深邸之中的老爷们请出来晒晒太阳。”
乔奢费应声而去时,孟章正把玩着苏夜送来的半块虎符,青铜纹路在掌心摩挲出温润光泽。
而随着孟章这道命令的下达,此刻的乾都,也终于再次成了蝗虫过境后的麦浪。
距离皇宫不远处的一片府邸群当中,太傅府朱门被十二柄重刀劈得粉碎,门环上镌刻的“忠毅传家”四个字歪歪扭扭垂落。
“轻点!这香炉是前朝官窑的,砸碎了卖不出好价钱!”
李存孝光着膀子坐在石狮子上,禹王槊尖插着块桂花糕,看着黄巾力士们把太傅家藏的十二口御赐宝剑当柴火劈。
“且慢!”
“尔等可知这些可都是祖宗传下来的珍宝?这些典籍孤本……”
太傅长子赵明礼抱着《礼记》从书房冲出,月白长衫沾着墨渍。
“别给老子扯那些没用的!”
“赵公子,您这书能换几斤粟米?要不咱们试一试,能不能拿这些没用的《礼记》跟镇国公换一点大刀使使?”
李存孝突然把槊尖戳进青砖,他故意把“大刀”二字咬得极重,惊得赵明礼手中竹简颤抖。
“尔等刁民!可知这是……”
一旁的管家刚抖开赵家世代相传的诰命卷轴,熊阔海的镔铁连环甲已经劈头盖脸砸下来。
“老东西,爷们儿只认金锭和美人!”李存孝身后那些普通的黄巾军们哄笑着将裴家祖传的端砚踩得粉碎,砚中残墨在青砖上拖出长长的黑痕。
“怎么着,还在这里杵着,难道你的圣人没教你别挡道?”
“爷的槊尖比圣人道理管用!”
李存孝一槊挑飞一旁愣在原地的赵明礼手中竹简,看着漫天飞舞的竹片大笑。
隔壁御史府更热闹。
“尔等可知王法……”
七旬老御史拄着鸠杖颤巍巍出门,头上进士巾歪在一边。
“老大人,您家祖传的免死金牌呢?借兄弟瞧瞧?”
话音未落,黄巾军小头目已把在他们家中顺手拿的尚方宝剑架在他脖颈上。
“此乃太祖赐我祖……”
老御史气得白须乱抖,从怀中掏出块青玉圭。
“啪!”小头目劈手夺过,对着太阳照了照。
“嘿,这玉雕的蟠龙倒挺精神,正好给孟帅当镇纸!”
最荒唐的是礼部尚书府,这位大人藏了十八房小妾的消息早被探子摸透,黄巾军破门时,正遇见尚书公子带着家丁护院演练“君子六艺”。
石锁、木剑、箭靶散落一地,二十四个乐伎抱着琵琶瑟缩在假山后。
“诸位好汉!”
“学生愿以祖传的《太祖练兵实记——射礼精要》换诸位高抬贵手……”
尚书公子展开折扇,扇骨上镶着八颗东珠。
“换你娘个头,杀了你,这些也是我们的!”
“而且这什么幺蛾子练兵实记,那个幺蛾子太祖再怎么会练兵,能有我们的孟帅会?”
“老子要的是你家地窖里的三千石精米!弟兄们,把米缸给老子撬开!”
张蚝一鞭子抽碎扇骨,东珠滚进草丛。
礼部尚书在朝堂上以“克己复礼”闻名,府门前石狮底座却刻着聚财貔貅,张蚝亲自踹开书房暗格,整墙整墙的檀木匣子里,装的不是典籍孤本,而是码的整整齐齐的银票。
“看来尚书大人对礼的理解,就是比我们这群大老粗通透啊。”
他随手抄起把银票撒向空中,纸雨纷纷扬扬落在院中荷花池里。
“都说莲花出淤泥不染,尚书大人这池子,怕是连藕节都生着铜锈味。”
忽有琴声自西厢传来,张蚝循声而去,但见雕花窗前坐着位素衣少女,膝上一袭古琴正奏着《大乾赋》。
曲音铿锵处,黄巾军砸门之声竟似成了伴奏。
“好琴艺!”
“姑娘可知,此刻乾都九门皆破,姑娘这曲子,怕是要成绝唱了。”
张蚝哈哈大笑,随后有些可惜道,随即微微颔首,身后的一名黄巾军立刻就想上前夺琴。
“那就请将军听听,这琴中可有杀伐之音!”
少女突然起身,广袖翻飞间竟将整架琴轮向张蚝掷来。
张蚝侧身避让,手中长矛却已挑断琴弦,古琴摔在青石地上,龙池凤沼处迸出点点火星。
“好风骨,可惜投错了胎。”
他望着少女陡然惨白的脸,忽然想起总帅孟章曾说过的“世家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