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风流狂炫折耳根

第304章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轰隆~”

突然之间,一道地动山摇的闷响声进了渊盖苏文的耳朵里。

“希律律~”

无数的战马受惊,纷纷骚乱起来,更有离爆炸中心比较近的战马撅了蹄子。

但此刻,渊盖苏文却是没时间理会胯下的战马。

因为这样的声音,他实在太熟悉了。

前些日子,那群该死的唐军小队,曾不止一次的想用那种声若天雷的奇怪武器对他发起袭击。

尽管每一次都被他躲过了,但那种威力几乎不比天雷逊色的武器,还是在他心里留下了很重的心理阴影。

而现在,唐军分明已经撤出了扶余城,怎么还会有这样的声响?

他心脏咚咚直跳,满脸难以置信的转过头,往后军看去。

一朵从后军腾空而起的蘑菇云映入眼帘,顿时让他整个人气血上涌,脑海中浮现一股逆流。

心气更是郁结,差点没吐出一口鲜血。

最后,又被他生生咽了下去。

“该死,该死的唐军,该死的柴令武,某定要……定要将你们……将你们碎尸万段!!!”

他愤怒到失去理智,洁白的牙齿都被血迹染得猩红。

狰狞的表情,更是让他身旁的一众亲卫,都暗暗心惊。

但渊盖苏文终究不是寻常人。

纵然心中已然被怒火填满,他还是强行压下了怒火,带着亲卫朝遭了殃的后军走去。

后军之中,许多距离爆炸中心点近的人,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

他们愣愣的望着道路中央那个大坑,眼中满是难以言喻的惊惧之色。

甚至就连渊盖苏文的到来,也未能让他们心里的惊恐减弱半分。

这太可怕了,这是根本不属于人间的力量。

唯有上天降下的天罚,才能解释为何会有这样的爆炸声与硝烟。

也就是说,唐军竟然掌握了天罚的力量?

众将士心里越来越惊惧,只觉得前路充满了未知与渺茫。

主要是前些日子,唐军的这种武器,虽然没有对他们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但那种宛如雷霆一般的声响,却是折磨到他们几近心神崩溃。

当天雷近在咫尺时,没有人能泰然处之。

而今日,那种才消失了没几日的鬼东西,再一次出现在他们眼前,并且还带走了许多袍泽的性命。

如何能让他们不惊,如何能让他们不惧。

而渊盖苏文本就翻涌的怒火,在看见后军士卒脸上那惊惧的不成器表情时,更是差点控制不住倾泻而出。

他强忍住因为恼怒而导致缺氧,进而导致的脑海中一阵阵眩晕之感。

声若万年寒冰,厉声呵斥道:“一群废物,都愣着做什么,唐军一点雕虫小计就将尔等吓成了这个样子,尔等身为男子的气魄与胆量呢?一群胆小如鼠的废物!”

渊盖苏文的怒喝声清晰的传进了一众高句丽士卒的耳朵里。

他们这才发现渊盖苏文已经到了近前,急忙拱手行礼道:“见过大对卢!”

只是,众人即便已经回过神来,脸上仍是一副心有余悸之色。

渊盖苏文看见他们的表情,心中更是气恼。

只是,气恼之外,更多的还是无能狂怒与无力。

是的,无力!

唐军这种武器,杀伤力巨大,极具威慑力与杀伤力。

前些日子,他曾亲眼看见,一名亲卫为了替他挡唐军的那种怪异武器,在一瞬间变成了一堆碎肉。

也曾亲眼见过,有亲卫为了保护他,不惜以血肉之躯做盾,替他抗住了冲击。

等到敌军退去之后,那亲卫依旧稳稳站在他面前。

只是,已经没了深吸。

表面上,他看不出那亲卫身上有任何伤痕,但实际上,那亲卫的五脏六腑,却是被唐军的那种武器,炸成了齑粉。

那是他第一次距离死亡那么近,也是他第一次生出了强烈的,要取大唐而代之的心思。

凭什么,凭什么高句丽的土地是如此贫瘠,百姓是如此淳朴,却依旧只能龟缩在黑山白水的辽东之地?

而大唐,已经占据了富饶的中原之地,还能得到老天的眷顾,研发出那样的武器?

他不服!

他有一万个不不服。

他自信,若是高句丽能拥有大唐的资源和土地,他一定能做得比大唐更好。

但……高句丽现在是弱势的一方,他也只能将这种心思埋在心底。

气恼一阵,他还是收敛思绪,冷冷的对着就近的将官吩咐道:“还不速速统计战损,等着本帅亲自去数吗?”

听出渊盖苏文语气中的杀意,就近的将官愣了一下,随即浑身一个激灵,瞬间回过神来。

“大帅请稍等,末将这就去办。”

几名将官应声,急忙带着亲卫去统计损失。

渊盖苏文也没闲着,唤来骑兵统领,命他细细排查道路上的任何危险,不可放过任何可疑之处,否则军法处置!

渊盖苏文的措辞堪称严厉,但没办法,他实在损失不起了。

四万大军,还未抵达战场,甚至还没见到敌人的面,就已经损失了十分之一,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

接下来的路程之上,绝不能再出现任何意外。

很快,去统计战损的将官报上了战损。

因为大军聚集比较密集的缘故,这一次爆炸,竟然带走了六十三人的性命。

此外,还有十余名距离爆炸点比较近的将士,受到了爆炸的冲击,不能再继续随军出战。

听见将官报上来的数字,渊盖苏文一张脸更是阴沉得像是要滴出水来。

加上今日的损失,光是他率领的主力部队,便已经战损了接近三百人。

而扶余城内外,更是有三千多名士卒死于唐军之手。

剩下的六千余人,也有两千多人成了溃兵四处溃逃,被他重新收拢的败兵,只有四千余人。

一共四万一千人的大军,还未踏出高句丽国境,损失便已经超过一成。

饶是他意志坚定到堪称冷血,此刻心中也不免浮现阵阵刺痛之感。

咬着牙,将怒火吞下,他不再犹豫,冷声下令道:“传我将令,加速行军,今日下午,大军必须进驻扶余城休整!”

听见渊盖苏文的命令,一众高句丽士卒也没什么意见。

这些日子,他们被唐军的骑队骚扰得快要精神失常了,早日赶到扶余城休整也好。

……

……

高句丽的大军兵临扶余城下,另一边,舍弃了扶余城的柴令武,也和营州前来的民夫部队接上了头。

看见裴行俭稚嫩的小脸那一刹那,柴令武这些日子紧绷的神经顿时松懈下来。

他如释重负般长舒口气,走上前拍拍柴令武的肩膀,疲惫道:“为师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事情,便交给你了!”

裴行俭没有说话,而是望着漫山遍野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运粮队伍,不断地抽搐嘴角。

良久,他忍不住神色幽怨地幽幽问道:“师尊,你确定,你只是洗劫了扶余城,而不是洗劫了高句丽国库?”

听出裴行俭话中的幽怨,柴令武不由朝他投去一个城嗔怪的眼神。

没好气道:“怎么,为师给你抢了这么多粮食回来,你还不高兴?”

裴行俭再次抽了抽嘴角,却是没有搭话。

突然之间抢到这么多粮食,他高兴自然是高兴的。

但高兴之余,心中也不免生出浓浓的担忧之意。

须知,他这次可是带来了营州城的所有青壮。

换句话说,他将壮劳力都带出来了,营州城的大基建便陷入了停工状态。

现在粮食是不缺了,那城池的建设怎么办?

他可不认为,他能在短时间内,将这么多粮草辎重带回营州。

再者,高句丽主力若是得知了这么多粮草被洗劫的消息,大概率也是要发疯的。

毕竟,这可是六万石粮草。

哪怕是对于人数众多的高句丽主力而言,也不是一笔小数。

甚至是按照大唐的军粮配比,六万石粮草,也足够三万唐军两月所食。

万一对方发疯,不管不顾的带着大军追过来,光凭师尊麾下的四千大军和他手底下这六千民夫,还能带着这些粮食安然返回营州吗?

柴令武将裴行俭忧心忡忡的脸色尽收眼底,但他并未多说什么。

还是那句话,裴行俭的能力,他是认可的。

不管是历史上的他,还是如今的他,单论才能,都不会比任何人差。

如今,他已经将粮食从扶余城抢了出来,若是裴行俭连将这些粮食安全运回去的能力都没有,他也配不上裴行俭这个名字。

何况以他对渊盖苏文这个人的了解。

他有很大的把握,渊盖苏文不会为这些粮食,不管不顾的带着大军追上来。

毕竟渊盖苏文此人心计之深,绝非是外人能了解的。

高句丽此次出兵,主要目标还是为了救援薛延陀。

为了这个战略目标,纵然他再怒,也会保持绝对的理智。

当然,这些事情,就没有告诉裴行俭的必要了。

裴行俭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实在太顺遂,给他制造一些紧张感也好。

他再次拍拍裴行俭的肩膀,叮嘱道:“行了,为师累了,要去睡会儿,你自己弄吧!”

说完,也不管裴行俭什么反应,径直钻进了距离他最近的一辆马车,果真闭上眼睛开始休息起来。

这些日子,他也算是认清了自己,他的确是没有成为名将的潜质。

名将,就是要长时间的精神时刻高度紧张,脑子随时高速运转。

而他,是真做不到。

至少现在,统率四千大军,已经榨干了他所有的精力。

而像是李靖,李世民那样,统率几万人,乃至于几十万人的大规模兵团作战,还要算无遗策,他更是想都不敢想。

好在,他有高贵的出身,不必太奋斗,也能轻易得到荣华富贵的生活。

于是,他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怎么不睡死你算了?”

裴行俭一头黑线,望着柴令武的背影消失在眼前,忍不住小声嘟囔了一句。

聪慧如他,自然能想到柴令武的用意。

但这种被人用鞭子抽着前进的感觉,还是让他很不爽。

只是不爽归不爽,事情他还是要做的。

他嘟囔一句,见漫山遍野的运粮将士都满脸期待地望着他,只得开始调配人手。

他先命六千民夫上前,从将士们手里接过粮食,随后唤来薛礼,对大军进行重新部署。

最终,采用了滚筒式的行军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将麾下这一万人分成三个部分,由两千大军打头阵,负责平整道路,夜间提前扎营,六千民夫负责押送粮草,最后再由两千大军负责殿后。

而这三波人,除了运送粮草的六千大军之外,另外两拨人则三日时间轮换一次。

这样的安排,虽然算不上特别出众,但却是最为稳妥的赶路方式。

两千大军先行,不仅能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让队伍每日不必为扎营之事烦恼,最大限度多走些路,还能起到练兵之效。

柴令武睡醒之后,检查了一下队伍的部署。

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之后,便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

反正队伍里有着两大名将种子,文事可由裴行俭一言而决,武事则有薛礼操心,也用不上他。

队伍浩浩荡荡朝着营州城折返,天气也是肉眼可见的变得越来越冷。

当宽阔的千里辽泽被冰雪彻底覆盖,也意味着辽东之地,彻底进入了寒冬。

而辽东的寒冬,最短也要持续将近五个月。

从十月开始,要一直到来年三月才会结束。

柴令武靠在马车车辕上,望着眼前这一望无际的冰雪荒原。

远处,则是秦始皇接连六国长城的遗迹。

遗迹的表面被冰雪覆盖,只裸露出一些褐色的墙体。

那一抹褐色,在洁白的雪原之上,尤其显眼。

他咂摸了一下嘴,忽然忍不住诗兴大发。

摇头晃脑地吟哦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世祖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颉利可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