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风流狂炫折耳根

第298章 三箭定辽水,一将抵万军!

远离辽水的大金山西面山脚之下,四千大军驻足。

柴令武召集军中将官,正在与刚刚赶来的薛礼和王胜汇总扶余城的消息。

薛礼手中的竹棍指在舆图标注的扶余城上面,沉声道:“根据这些日子我军斥候汇总回来的消息,扶余城内除了三千守军之外,尚有转运粮草的先锋军六千余人。

至于敌军主力的数量,目前尚未探明,可即便如此,我军若想攻破扶余城,也至少需要应对两倍于我军的敌军。”

这话一出,众将顿时面面相觑,皆在彼此的眼中看见了凝重之色。

甚至就连柴令武,也忍不住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因为双方的力量差距,实在太过于悬殊了。

四千人攻城,九千人守城,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场有几率成功的战争。

薛礼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接着说道:“此外,还有一个难点,便是眼下我军距离扶余城尚有六十里路,这六十里路要怎么走,也是个大问题。”

众人听出薛礼的言外之意,不由又是一阵面面相觑。

邱源蹲在舆图正面,从薛礼手里接过指挥杆,指向舆图上标注的大金山。

“六十里的路程,对于我军来说,勉强还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范围,若是再继续靠近,只怕是有被高句丽斥候发现的风险。”

邱源的话,取得了众将领的一致赞同。

六十里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对于骑兵来说,六十里也就是一段奔袭的距离。

但对于步卒来说,这六十里路,想要继续隐藏行踪,的确非常困难。

敌军毕竟也不是瞎子,四千人的大军黑压压一片,实在是想看不见都难。

“依照末将看来,唯今之计,我军想要悄无声息的摸到扶余城下,唯一的选择,便是只有翻越大金山这一个选择!”

邱源手里的指挥杆重重的点在大金山上,给出了一个看似可行的方法。

只是,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众将领的眉头却是瞬间皱成了包子。

因为翻越大金山,虽然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难度好像也不是那么高......

但现在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摆在他们眼前,那便是大军手里只剩下了四日的口粮。

大金山再小,东西绵延也足有三四十里。

没有两三日时间,根本别想翻过去。

若大军粮草充足,翻山也就翻山了,无非就是多浪费一点时间。

但以现在这种情况,若是将粮草浪费在翻山越岭之上,万一在粮草耗完之前,大军没能打下扶余城,那等待他们的,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可以说,这个提议,看似可行,但实际上,却是将大军往死路上逼。

邱源一句话说完,没有得到想要的反馈,脸色不由有些悻悻。

这时,一旁的田镠忽然摇头道:“公爷,其实末将认为,我军目前要面对的难点,不在于怎么悄无声息的走完这六十里,而是如何攻破扶余城外的长城,毕竟,咱们没有攻城器械!”

田镠这话一出,气氛顿时再次为之一寂。

因为田镠的话提醒了所有人,那便是他们只有四千二百人,而敌军有足足九千人,还有辽水,长城,与城池作为倚仗。

现在辽水是枯水季,挡不住大军。

但对方的长城可是实打实的存在的。

没有攻城器械,难道要将士们拿血肉之躯去攻下长城吗?

即便大军勇猛,能用血肉之躯攻下长城,那么扶余城呢,扶余城中的九千大军呢?

届时,大军已经死伤惨重,还怎么打?

更关键的是,营州城怎么办?

想到那种后果,一时间包括薛礼在内的一众将领,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关键时候,柴令武沉声道:“我有办法攻破敌军长城与城墙,此事你们不用管,诸位现在要考虑的,是咱们怎么走完这六十里路。”

听见柴令武包揽的声音,众将下意识朝他投来疑惑的目光。

薛礼最先反应过来,沉声问道:“公爷是打算用火药攻城?”

火药二字一出,还不待柴令武点头确定,一众将领便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个个面露迟疑之色。

因为,在场的所有人,除了柴令武之外,没人见过火药的样子,更没人知道火药的威力。

他们唯一知道的,便是陛下在长安设立了一个火器局,专门生产一种叫做火药的武器。

只是,生产了这么些年,他们也没听说哪支军队装配了火药。

据他们所知,火药在战场上的唯一一次亮眼表现,便是贞观四年时,莒国公唐俭与中郎将安修仁曾利用火药,炸穿了突厥的阴山大营。

可即便是这个消息,因为朝廷对火药保密的原因,不准参与者将消息外泄,他们也只是听说过,其中详情却是一知半解。

望着众人迟疑的样子,薛礼也不是那么自信了,他小声道:“公爷您确定,用火药便能攻破敌军城墙?”

柴令武肯定的点点头:“我既然敢打这个包票,自然有绝对的信心。”

众将沉默,心里都有些将信将疑。

毕竟火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未知武器。

相比一个从未见过的,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的未知武器,他们还是更相信自己手里的刀剑。

而柴令武见众将依旧面色迟疑,也没有要细细解释的意思。

人从来无法想象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要让他们相信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武器的有着巨大威力,本身就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情。

相比语言,他更喜欢用事实说话。

薛礼沉吟片刻,果断将话题拉回正轨:“既然如此,那咱们还是想一想这六十里路该怎么走吧。”

田镠道:“既然翻山不行,绕路也不行,那就只剩下强攻这一个选择了。”

“强攻?”

众人下意识看向出声的田镠。

田镠深吸口气,点头道:“敌军有斥候,咱们也有,末将的意见是,让咱们的斥候辛苦一点,尽可能的将敌军的斥候全歼,就算没法全歼,也要设法拖住敌军斥候,让他们不能短时间内回去报信。”

“可以,就这么干,瞻前顾后,实非大丈夫所为!”田镠话音刚落,便听得柴令武一锤定音。

见柴令武如此武断,众将忍不住又是一愣。

但也没法反驳。

因为就眼下这种情况,留给他们的选择本来就不多,田镠所言,已经是他们为数不多的选项里的最优解。

至少,比翻山或是绕路迂回靠谱!

薛礼目光从众将脸上扫过,试探道:“那就,强攻?”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齐齐点头。

柴令武见状,起身拍拍屁股,果断沉声下令道:“既如此,那便通报全军,就地休整两个时辰。趁着这两个时辰的时间,咱们也先把火药弄出来。只待大军抵达扶余城下,便立即对扶余城发起强攻!”

“得令!”

这下,倒是没人再有意见。

意见,只在讨论时有用。

而一旦决策定下,那不管这个决策是对是错,所有人皆需要无条件遵守。

众将领命散去,大军也迅速忙碌起来。

大军携带的火药原材料,皆是柴令武在营州的时候便已经提纯过的。

甚至连原料配比,也都是提前搭配好的。

之所以不将其融合在一起,主要是柴令武担心在行军路上发生爆炸。

而现在,将士们要做的,便是将他们随身携带的原材料融合在一块儿,再用早早准备好的牛皮袋子装好压紧。

很快,两个时辰一晃而过,将士们休整完毕。

同时,每个将士身上,也多出了一个五斤左右的牛皮袋。

每个人携带五斤火药,听起来分量不算多,但四千人加起来,就是两万多斤。

这么多火药,足以将小小的扶余城炸上天去。

柴令武随机抽检了几个火药包,钻进山林里试验了一下威力。

确认火药的威力一如既往的恐怖,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之后,便带着大军顺着大金山脚,朝着山另一边的扶余城全速前进。

“驾!驾!驾!”

夜幕逐渐降临,天地间马蹄声隆隆,喊杀声嘶吼声交织。

尽管大军还未抵达扶余城下,战争却早已经开始。

薛礼与王胜各自率领一百人为大军开道,一人三骑的搭配,堪称配置拉满。

而高句丽斥候的战马,柴令武也没有放过。

营州不缺骑兵,但是缺马,高句丽的斥候战斗力不行,但他们垮下的战马,尽是草原上出产的耐力强悍的好马。

一路走,一路征战,一路杀伐。

柴令武收缴的战马数量也越来越多。

当银白色的辽水映入大军眼帘时,他麾下拥有的战马数量,也突破了一千匹。

除了他麾下本来就拥有的四百多匹战马之外,其余六百匹战马,尽皆是缴获所得。

缴获六百匹战马,什么概念?

放在长安,一匹上好的战马至少能卖到十贯钱。

槽口好的宝马,更是能卖到二十贯上下,几乎是一个六口之家两年的生活费。

而现在,柴令武只是走了一遭辽泽荒原,便缴获了近六百匹战马。

哪怕是平均十贯钱一匹,也足足价值六千贯。

此刻,柴令武也总算明白了,为何大唐武德会如此充沛。

就这样的缴获,年轻人上战场那根本就不是为了打仗,而是奔着发财去的啊。

毕竟,按照大唐的规矩,士兵缴获所得,只需上缴三成,剩余七成都归自己。

这样的买卖,谁不动心?

就连柴令武,望着眼前这六百匹战马,都恨不得马上打到高句丽都城去,将平壤城洗劫一空。

“报,公爷,我军已抵达辽水之畔,是否即刻发起进攻?还请公爷示下!”

一夜奔袭,天色微明,柴令武耳边传来亲卫的禀报声。

他望着眼前近在咫尺的辽水,还有长城上发现了大军踪迹,正在慌乱的朝着浮桥狂奔,准备砍断浮桥绳索的高句丽士卒,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弧度。

片刻后,他收回目光,淡淡下令道:“传我将令,以骑兵为先锋,步卒压阵,强渡辽水。”

“得令!”

传令兵将柴令武的命令传遍全军。

将士们一夜奔袭,已经显得异常疲惫,但听见柴令武的命令之后,还是打起了精神,准备作战。

毕竟,哪怕是最底层的士卒,也知道兵贵神速,打的就是一个快字。

他们这一路奔袭,不断与敌军斥候搏杀,为的就是打出奇兵突袭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个时候,没人会掉链子,也没人敢掉链子。

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多出他们两倍,还有城墙为倚仗的敌人。

若是让敌人反应过来,那就失去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他们也必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杀!”

随着柴令武一声令下,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薛礼顿时宛如离弦之箭一般纵马冲上了浮桥。

下一刻,早已浑身浴血的两百骑也好似一支利箭般飞射而出。

“咚咚咚。”

见唐军发起冲锋,长城上的战鼓预警声也瞬间响彻天地。

“迎敌,迎敌!”

战鼓声下,更有声嘶力竭的传令声。

对岸,刚刚冲出长城的高句丽士卒更是亡魂大冒。

连滚带爬的冲到浮桥边上,慌乱的拔出腰刀,就要砍断浮桥上的牵引绳。

千钧一发之际,一马当先的薛礼突然弯弓搭箭。

“嗡~”

弓弦紧绷,三箭连珠。

那高句丽士卒刚刚举刀,长箭便陡然没入他的心口,将他射了个对穿。

另外两支箭也是像长了眼睛一样,一分不差的带走了另外两名高句丽士卒的性命。

“好,好箭法!”

辽水对岸,看着大发神威的薛礼,柴令武顿时激动手舞足蹈。

历史上的薛礼能够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当真不是开玩笑的。

太强了,令人发指!

而其他高句丽士卒,见薛礼只是连发三箭,便带走了三位同袍的生命,顿时被吓得屁滚尿流。

当下也顾不上什么浮桥了,转身连滚带爬的朝城门狂奔。

慌乱逃窜的同时,还不忘厉声大吼:“放箭,快放箭,射死他们!”

城楼上值守的高句丽士卒,还沉浸在唐军突然打到城外的惊惧之中。

又见薛礼连发三箭,一人冲阵,端的是勇武异常,更是被吓得心神俱震。

直到听见同伴的提醒,才慌忙的弯弓搭箭,射出一阵稀稀疏疏的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