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好一个盛唐气象(求追订)
李承乾带着李泰与长乐和城阳上前。
四人先朝柴令武躬身一礼:“二表兄!”
柴令武赶忙回礼:“见过太子殿下,魏王殿下,二位公主殿下。”
几人完成见礼,李承乾便挨着李渊的左手边坐下。
李泰则是带着长乐与城阳坐到了李渊下首。
柴令武想了想,还是决定和李泰坐到一块儿。
这时,柴哲威也从国子监匆匆赶到。
又是一阵见礼之后,他径直走到李渊右手边坐下。
人到齐了,宫人开始上菜。
柴令武今天一大早就被段瓒带人从被窝里逮起来,这会儿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了,提起筷子就是一阵风卷残云。
李渊与李世民,则是各自端着酒杯,等待着烈酒的到来。
今天这种日子,寻常的酒不足以配得上他们喜悦的心情。
唯有入口滚烫的烈酒,方能配得上他们滚烫的心情。
好在眼也没让他们久等,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带回来一坛子四十斤重的二锅酒。
有了前面的经验,这一次,李世民与李渊倒是没再多饮,而是一边唏嘘着这些年来的不易,一边小口啜饮。
柴哲威虚岁已经十七,可以饮酒了,便也陪着他们饮了几杯。
至于柴令武和李承乾等一众小屁孩,果酒就是他们的归宿。
长孙挺着大肚子,什么也做不了。
便蹲在一边,笑眯眯地看着自家男人和自家公公回忆过去。
总之这顿饭,不管是柴令武也好,还是李渊李世民也好,都算是吃美了,喝美了。
一直到下午时分,酒宴才算结束。
当然,结束的也只是大安宫里的酒宴。
李世民还要返回两仪殿召集群臣,准备来个万民同乐。
李渊多年心结一朝开解,也准备多搜罗一些美人,再多生一些儿子。
李建成,李元吉,说白了,不也就是两个儿子嘛。
既然他们已经没了,那就没了吧,他再多生些就行了!
反正老二这个皇帝干得不错,非常不错,比他强,他还有什么好想的呢?
柴令武终究还是换上了李承乾的旧衣,穿上了他的旧靴子。
没法子,不穿靴子,他走不出皇宫。
柴哲威没有再返回国子监,而是与柴令武一道出宫。
两人刚刚走到家门口,就见朱雀门内涌出无数得了李世民命令的武侯。
他们以朱雀大街为中心,涌入各处坊市。
一边在各处坊市,各家府邸门前张贴捷报,一边敲响金锣。
卖力的大喊:“大捷,阴山大捷,代公李靖攻破突厥牙帐,活擒颉利.......”
“咚咚咚~”
“大捷,阴山大捷,代公李靖活擒颉利,陛下有令,大赦天下,长安取消宵禁三日!”
鼓声喧嚣,传递着无尽的喜悦与欢乐。
百姓们神色惊疑不定的走出家门,走上长安大街小巷。
听清武侯口中声嘶力竭的大捷消息,心里的疑惑一下子就被激动取代。
“哈哈哈哈,阴山大捷,我大唐天兵,平灭了突厥蛮子~”
有识字的书生,士子看完官府张贴的捷报内容,不禁癫狂大喜,弹冠相庆!
“哈哈哈哈,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啊,该死突厥蛮子也有今日!”
“诸位,阴山大捷,代公活擒颉利,陛下欲与万民同乐,我等士子亦当为大唐贺,今夜醉风楼,某请客,不醉不归!”
“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是要好好庆贺,那就.......不醉不归,哈哈哈哈!”
刹那间,整个长安城内外,到处都是酣畅淋漓的大笑声。
柴令武与柴哲威站在家门口,看见朱雀大街上热闹的景象之后,不禁相视一眼。
“大兄。”
“小弟。”
两人默契开口,看清彼此眼中的笑意之后,不禁相视大笑。
大笑一阵,柴哲威果断对着门内大喊:“柴福,出来!”
“来咯来咯!”
柴福应声而现,圆滚滚的身子越发喜庆。
柴哲威大笑着吩咐道:“尔速速带人采买食材美酒,于府门前大摆宴席三日,三日内,凡过往宾客,不论身份贵贱,皆可坐下饮上一杯庆功酒。”
柴令武也唤出黄元与王胜,让他们去将新兴县公府中门大开,广迎四方宾客。
同一时间,其他得到消息的权贵世家,也不约而同的做出了这个决定。
大唐平灭突厥,活擒颉利,这不单单是朝廷的喜事,更是整个大唐百姓的喜事。
举国同庆,当万民共享此乐。
柴哲威与柴令武下完命令之后,也抛弃了身份,走上朱雀大街,加入了欢呼的人群之中。
此刻的朱雀大街之上,可以看见兴奋的士子们弹冠相庆,呼朋唤友前往熟悉的酒楼。
像是准备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醉,来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也可以看见纨绔子弟们锦衣华服,纵马奔驰呼啸,罕见的与百姓们融为了一体。
今日,就连穷苦的百姓们也罕见的大方了一回。
他们去不起酒楼,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庆祝方式。
许多汉子听见大胜的消息,当即行至酒肆里,打了一角只在年节时分才舍得喝上一点的浊酒,又到市场上豪掷几个大子,割下了好几两肥猪肉,准备拿回家下酒。
就连平康坊里的秦楼楚馆,也不约而同的挂上了停业的牌子。
紧接着,无数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娘子,或携乐器,或携婢女,走上长安的街头,或奏乐,或起舞。
狂欢,几乎在一瞬间内,成为了整座长安城的主基调。
今日的长安,可以看见耄耋老儒街头高唱,可以看见青年士子凭栏吟诗。
有往日里千金难求一见的花魁怀抱古琴当街奏响,更有闺中小姐娇笑着抛洒绢花。
柴令武甚至看见有总角稚子偷喝替家中老父打的浊酒,然后醉得小脸通红,憨态可掬。
当真是好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让所有唐人都陷入了疯狂。
与此同时,皇城两仪殿内。
与李渊狂喝一顿的李世民,也召集了在朝的大臣梅开二度。
这满殿君臣心中的喜悦,比长安街头上的百姓们更甚。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场胜利,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但对于这满殿君臣来说,他们更加清楚这场大捷对大唐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大唐狠狠的打了一场翻身仗,也意味着从今日起,大唐北边将再无边患。
如武德六年那般,大唐被突厥人逼得几欲迁都的场景,如武德九年,突厥人一路长驱直入兵临长安城下的耻辱,将永远成为过去式,再不复重现。
对大唐而言,这是一场真正的浴火重生之战。
两仪殿内,李世民与满朝文武推杯换盏,个个激动得满脸涨红。
此时此刻,不管是对李靖有意见的官员,亦或者是嫉妒李靖功劳太甚的朝臣,都发自内心的为这场大胜感到喜悦和激动。
因为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胜利,更是整个大唐的胜利。
“陛下,饮胜,哈哈哈哈~”
皇宫内,皇宫外,到处都是哈哈大笑的声音。
柴令武与柴哲威挤在人群之中,与无穷无尽的陌生面孔一起载歌载舞。
鼓声,琴声,锣声,琵琶声,到处都是乐声,到处都是载歌载舞的人群。
柴令武身上的衣衫已经被汗水浸湿,仍在不知疲倦的跟着耳边传来的欢呼声打着拍子。
他来大唐这么久了,还是头一次看见这么多的人,他怀疑长安的百万人口,此刻都聚集在朱雀大街上了。
他也是头一次,看见了长安的人爆发出今日这样的活力。
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盛唐的盛,是什么意思。
这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盛,更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盛。
如今明明是初唐,但柴令武好似看见了李白诗里的盛唐。
如此气象,如此张狂,这就是真正的大唐啊。
狂欢之中,天色像是一块黑色的帷幕,悄悄盖在了大地上。
各家勋贵府上的下人取出珍贵的丝绢,缠绕在街边的大树上,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让整座长安变成了红色的海洋。
今夜没有禁霄,狂欢依旧在继续。
唐人便是这样,他们的日子过得太苦了,所以一有机会,便要纵情的享乐,纵情的狂欢。
“小郎君,小郎君!”
何全挤进人群,挤到了大汗淋漓的柴令武身旁。
柴令武放开不知道是谁家小娇妻那柔软白嫩的小手,扯着另一边的柴哲威退出人群,高声问道:“咋啦?”
何全正欲说话,一块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手绢盖在他脸上,手绢上还带着温热的体香,让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他随手将手绢扔到一边,凑到柴令武耳边大吼道:“小郎君,蒋国公邀请你前往醉风楼一叙!”
“醉风楼?”
柴令武一愣,旋即黑下脸:“这厮怎么又跑青楼里去了,不是让他别出门吗?”
“蒋国公说今天这种日子,他出门逛一下,应该不会有人惦记他。”何全大声道出了屈突寿的原话。
柴令武擦擦额头上的汗水,转头看着一旁同样大汗淋漓的柴哲威,笑问道:“大兄,蹭饭,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