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风流狂炫折耳根

第154章 封建时代的真相(求追订)

“友情价?”纨绔们的追问声戛然而止。

程怀默一头黑线,反手将手里的小瓶子收进袖子里,没好气道:“咱们兄弟,提钱就俗气了吧?”

柴令武摇摇头:“不提钱才伤感情呢,大唐的香料有多贵,弟兄们不是不知道,小弟现在不是孤身一人的时候了,有一大家子人需要养啊。”

众纨绔面面相觑一阵,旋即齐齐颔首,显然是认同了柴令武的说法。

大唐的香料价格到底多贵他们不是很清楚,但他们可以肯定的是,香料不便宜。

因为大唐官员的俸禄,就有一部分是以胡椒来折算。

胡椒,便是香料之中的黄金。

高真行凑到柴令武跟前,眼珠子骨碌碌地转:“那你说个数,合适的话,我先带个二十瓶。”

“二十瓶恐怕不行,弟兄们人太多了,香水这玩意儿,制作过程太复杂了,一共需要九九八十一道程序,产量非常低,每人最多带两瓶。”

柴令武满嘴跑火车,主打一个饥饿营销。

奢侈品这种东西,就不能一次性放出去太多,否则便没了稀缺性,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得先把市场和需求培养起来,等到割韭菜的时候,才能割得又好又快飞起来。

众纨绔神色狐疑,总觉得柴令武在晃点他们,但他们没有证据。

高真行迟疑道:“那你说,一瓶需要多少钱?”

柴令武在他眼前伸出一根手指:“这个数!”

“一贯钱?”

“还行,贵是贵了点,先给我来两瓶吧。”

高真行说着,就要出门去寻随从取钱。

柴令武慢条斯理道:“是十贯钱。”

“夺少?”

高真行原地起跳,震惊得无以复加。

柴令武面不改色:“十贯钱一瓶,已经是成本价了。”

“这么一小瓶,十贯钱,你怎么不去抢啊?”高真行瞪大眼珠子,整个人目瞪口呆。

其他纨绔也是被这个价格吓到了,就这么一小个瓶子里装的香水,顶天二两重。

十贯钱,等重的金子都没这么贵吧?

柴令武煞有其事地摇头道:“十贯钱,我都压根没赚钱了,研发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哪一样不废钱,零售价我准备卖二十贯的,也就是弟兄们跟我关系好,我寻思着每人送一瓶玩玩,不然我现在都还没准备卖的。”

纨绔们的脸色很难看,他们知道香料贵,可柴令武这也贵得太离谱了。

十贯钱一瓶的香水,哪怕他们家大业大,恐怕也很难持续性的购买这玩意儿去用。

毕竟这东西就是个消耗品,鬼知道一瓶能用几天?

更别说还有那么多种味道,以他们的身份,肯定是要每一种香味都有,不断都换着用。

说句直白一点的话,他们若是不打赏,只是单纯睡花魁,可能都花不了十贯钱。

柴令武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不禁叹气道:“弟兄们要是嫌贵的话,就先算了吧,等过些日子我把香水作坊建起来,能够用量产拉低成本的时候,再各自送你们一些。”

柴令武这话,很明显是激将法。

但纨绔们就吃这一套,他们可以嫌一种东西贵,但绝不能容忍有人说他们买不起。

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要是被几十贯钱给吓退了,传出去他们还怎么做人?

程怀默黑着脸道:“我怀疑你是故意的,但我没证据,不过东西是好东西,先给我来两瓶,我带回去给家中女眷用了试试,要是他们喜欢,到时候我再让人去你府上下订单。”

这话一出,柴令武顿时眉开眼笑:“得嘞,到时候用量多的话,还能再打八折。”

其他纨绔面面相觑,心里打退堂鼓的不在少数。

但程怀默都已经说话了,他们要是退缩,岂不是意味着他们不如程怀默?

有时候花钱,花的也是面子啊。

高真行咬咬牙,沉声道:“给我也来两瓶。”

一人带头,一人顺从,其他人想不花这个钱也不行了。

大家一块儿出来的,旁人花了钱,他们不花,那他们的面子往哪搁?

一时间,纨绔们订货的声音不绝于耳。

一共二十一位纨绔,每人二十贯,不过短短半个时辰,柴令武便进账四百二十贯。

还真别说,这速度,比铸钱,抢钱,可都要快多了!

柴令武眉开眼笑,纨绔们强颜欢笑。

见每个纨绔手上都多了两瓶香水之后,柴令武这才小手一挥,招呼道:“感谢弟兄们慷慨解囊,平康坊走着,我请客!”

听见这话,纨绔们的表情总算好看了些。

他们不怕花钱,但钱一定要花得值,若是去平康坊是柴令武轻咳的话,那这个钱也花得值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西市,直奔平康坊。

今日是元旦,整个长安的人都在庆祝。

平康坊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平康坊的庆祝方式和百姓们有所不同。

姑娘们的庆祝方式,是将满长安的土豪都请过来,让他们给自己花钱,俗称......打土豪。

熟悉的锦绣楼,熟悉的老鸨子,柴令武将纨绔们安排进楼之后,留下了两百贯押金,便带着何全与王胜往府里赶。

如他所言,他今日请纨绔们出来,除了感谢他们月余前的仗义相助之外,便是为了推销他的香水。

如今两件事情办完,他自然也没道理在外面多留。

毕竟,元旦节虽然热闹,但天气还是很冷的。

再者,今日下午他还得和大兄进宫去祝李渊和李世民新年快乐,行程忙的很,也没时间和纨绔们在青楼里久待。

回到家中,柴令武便跟着柴哲威祭祀祖先,祭祀完祖先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皇宫里蹭饭。

蹭完饭回来,天色也就黑了下来,整座长安城,也陷入了沉寂。

对于唐人来说,元旦节的热闹,就只有一天时间。

真正让唐人期待的节日,还是上元节。

上元节,也叫元宵节,也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

那才是大唐最热闹的节日,到了元宵节,不仅长安会解除宵禁三天,大唐的帝后更是会走上皇宫的城楼与百姓同乐。

不少百姓都在期待着那一天,能抢到皇后从宫城上抛下的宫花,来给自家孩子作为压箱底的嫁妆和彩礼。

当然,那都是后话,并且,与即将成为牛马的柴令武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没错,牛马。

从次日开始,柴令武便再一次过上了牛马生活。

在大唐要开办一个香水厂,要打开一条销路培养市场,比后世要困难太多了。

因为大唐就没有商业一说,或者说,大唐的商业还停留在最原始的买低卖高之上。

在柴令武原来生活的那个时代,总有人以为以封建社会的商业环境,只要有先进的东西一出来,便能迅速风靡火爆,对原始的商业社会形成降维打击。

可实际上,那只是不懂商业之人的臆想。

对于一个连成熟的商业环境都没有的时代来说,真相是你弄出来的东西若是得不到大多数的人的承认,便连走出当地,销往外地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这个时代的商人现实得离谱。

他们只愿意看见眼前的利润,而不愿去相信柴令武画出来的大饼。

哪怕柴令武身后有国公府做背书,大多数商人,也根本没有成为资本家的魄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唐的商人,与小农地主的思想并无区别。

一言蔽之,都是以压榨他人心血获利,而非是从商品本身,或者土地的产出获利。

而这,就导致了柴令武弄出来的香水,完全做不到分销这一级,完全只能依靠国公府的商队和财力进行直营。

因此,柴令武忙碌一个月,甚至忙到连上元节的灯会都没来得及去参加,也就堪堪将香水工厂和关中各州的直营店理顺。

至于外地的市场,他根本无法触摸。

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他发现整个国公府竟然找不出一条完整的物流体系。

或者说整个大唐,都没有一套完整的物流系统。

唯一称得上体系的,便是李世民搞出来的驿路系统。

但以大唐现在的人口密度,这条驿路系统,也就堪堪能够连接大唐主要的几座大城和边疆上的几处重镇,其他地方,还是一样的原始。

发现这个事实之后,柴令武其实一度是有些崩溃的。

此前,他也知道大唐原始。

但他毕竟生活在长安这样超百万人的大都市里,唯一去过长安之外的地方,也是洛阳那样仅次于长安的大都市。

这样大都市,不说有多繁华,至少保障日常的生存基础没有问题。

直到这一个多月,柴令武亲自跑到长安城周边的小城,去考察了一下大唐所谓的商业环境。

他才真正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物易物,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二月,春风拂过大地,带来一片新绿。

长安城以北六十里处,泾阳县通往长安的官道上,柴令武倒躺在马背上,望着湛蓝的天空怔怔出神。

何全纵马跟在他身旁,神色欲言又止。

片刻之后,他叹口气,劝道:“小郎君,要不然,咱们还是放弃吧,其实以长安和洛阳的市场,也足够您赚得盆满钵满了。”

听见何全的劝慰声,柴令武也不禁叹了口气。

这一个多月,何全已经不是第一个劝他放弃的人了。

但他真的没办法放弃,因为现在已经不是他的香水能不能卖得出去的问题了。

而是他从后世带来的那些东西,能不能在这个世界四面开花的事情。

不提肥皂,香水,玻璃,盐,糖这些揽财的商品,关键是还有水车,水磨,曲辕犁,乃至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这些能够改善民生的东西。

他绝不希望,后世明朝时期便已经传入中原的红薯,却要到了乾隆时期才推广开来这样的事情在大唐上演。

因此,大唐的信息茧房必须要打破,邮路系统也必须要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