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风流狂炫折耳根

第147章 王者归来?不!是人傻钱多,速来!

冬日的长安,慵懒成为了主基调,寒冷的大雪,会封锁掉人所有的热情。

哪怕此刻北方草原上的两国大军,已经打出了脑浆子。

可对于长安人来说,那终究是远在天边的事情。

柴令武也在猫冬,出狱数日,除了置办年货之外,他基本不怎么出门。

就连纨绔们邀请他去平康坊玩女人,他也是尽数推脱。

开玩笑,他现在好歹是也是个县公了,逼格得拉起来啊!

天天和纨绔们混在一起像什么样子?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来到了元夕的前一天。

而今日,柴令武却是不得不出门了。

因为三日前,他便已经收到了屈突寿遣人送来的帖子。

言明他今日会入长安,并殷切的希望柴令武能去接一下他。

好大哥虽蠢,可在洛阳时也曾对他多有照拂。

如今好大哥进京受赏,他要是不去接一下,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小郎君,穿这身怎么样?”小秋雀跃的询问声响彻房间。

她在为自家小郎君终于愿意从榻上爬起来活动一下感到开心。

没办法,柴令武每日不是吃了睡,就是睡了吃。

作为小郎君最贴心的忠仆,她实在对小郎君这种状态表示担忧,哪怕小郎每日能起来在院子里活动一下呢?

再不济,调戏调戏院中侍女也好啊?

半人高的铜镜前,柴令武小脸紧绷着,坐在凳子上,任由小春小夏将他的头发盘成各种形状。

他看出来了,这俩妮子是把他当试验品了。

当小春将他左边的发髻提高,扯得他头皮生疼时。

他终于失去了所有耐心,抬手将两女白嫩的小手打落,三两下将齐腰长发挽成发髻,插上一根木簪子。

然后气咻咻的转头看着小秋,没好气道:“随便找一套就行,公子不是去相亲,不用穿那么隆重。”

“哦!”

听见自家小郎的催促声,小秋不禁有些失望。

她还想着让小郎试一下她搭配好的每一套衣衫,看看合不合身好不好看呢。

“小郎,璞头还没戴!”小秋还在纠结到底先给小郎穿哪套,耳边忽地传来小春小夏的挽留声。

她诧异回头,正好迎上柴令武一张黢黑的小脸。

“小......小郎......”

小秋下意识喊出声,一颗小心脏不受控制地扑通扑通狂跳。

她发现自家小郎自从改了纨绔性子,不再去平康坊鬼混之后,好像越长越好看了诶,是她的错觉吗?

“穿衣!”

柴令武嘴唇轻启,毫无感情的吐出两个字。

小秋回神,赶忙压下急速的心跳,手忙脚乱的给柴令武穿上她精心挑选出来的冬衫。

白色贴里,天青色道袍,狐裘大氅,再加上一件骑马所用的披风......

一层层的衣服裹下来,柴令武差点没被勒死。

这就是他为什么不喜欢冬天出门的原因,穿少了吧,冷;穿多了吧,又重又勒又冷。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大唐的冬天不是人过的。

好在柴令武身材比例协调,算是天生的衣架子,即便身上套了厚厚的几大层冬衫,也不显得臃肿,反而是有一股子出尘的意味。

从皮囊来看,柴令武也不得不承认,这具身体简直是人间绝品。

至少目前,除了温彦博与李世民两个老帅哥之外,他在大唐暂时还没发现能对他的颜值造成威胁的人。

穿好衣衫,柴令武深吸口气,走到门后,几番心理建设,才拉开了紧闭的房门。

“呼~”

大门拉开的一瞬间,凛冽的寒风直往人脸上灌,好似一柄柄小刀子刮过脸颊,生疼。

“小郎,要不然还是戴个璞头吧?”小春追上来,手里还捏着一个软塌塌的帽子。

“不必!”

柴令武小手一挥,誓将要风度不要温度贯彻到底。

当然,主要还是大唐的璞头太丑了,戴上影响颜值。

拜别三女,柴令武阔步来到前院,与早已等候在前院的何全还有一众部曲会合。

“哈~”

何全双手合掌,往手心呼了口热气,朝柴令武询问道:“小郎君,蒋国公什么时辰进京?”

“他说是午时,但我料想这么冷的天气,他们肯定不会在路上拖延,咱们先去城外等一会儿吧。”

柴令武回答着何全的问题,顺手从王胜手里接过战马缰绳与鹿皮做成的护手。

何全点点头,率先翻身上马。

柴令武带上护手,裹好披风,翻身上马,策动马缰,带着众人浩浩荡荡从侧门出府,直奔东城延兴门。

延兴门,是长安东门,门内有在长安享誉盛名的青龙寺盘桓,门外有龙首渠蜿蜒而过,充当护城河的同时,也在下游与清渠汇合,一道形成了长安城内有名的胜景——曲江池,又叫芙蓉园。

不过,冬天连渭河都上冻了,龙首渠,自然也就变成了一条冰沟子。

来到长安城外,寒风更甚。

就连何全这个出身塞外的胡人,也被冷得直打哆嗦。

“今年冬天冷得邪性,来长安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次碰到这样的天气。”

作为半个长安土著,何全对长安的天气最有发言权。

柴令武一双小手缩在披风里,听见何全的吐槽,不禁摇头道:“今年要是不冷,陛下就不会打突厥了。”

何全一愣,回想了一下大唐出兵突厥的原因,不由点头表示赞同。

今年大唐之所以勒紧裤腰带也要北征,正是因为草原上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雪灾,突厥牛羊人马冻死无数,突厥实力大减。

不然依照四年前东突厥全盛时,拥兵二十万的状况,大唐哪怕有李靖带队,恐怕也很难一战竟全功。

部曲们听见林时与何全开始谈论突厥战事,也不由好奇的凑了过来。

王胜缩着脖子,小声问道:“小郎君,您说这次陛下派莒公去突厥受降,能将突厥人的问题一次性解决吗?”

柴令武回想了一下历史上大唐对突厥采取的羁縻政策。

不由轻叹口气,摇头道:“大概率是不能的,草原蛮族就跟野草似的,杀完一茬又长一茬,除非我大唐能够在草原上实行殖民政策,将汉人朝草原上大规模迁徙,不然草原蛮族的威胁,永远都在。”

王胜一愣,眼中浮现一抹不解。

不等他问出心中疑惑,一旁的何全率先叹气道:“匈奴没了,又冒出来柔然,鲜卑,铁勒,突厥......,现在突厥没了,不知道草原上又会长出一个什么民族?”

柴令武没再接话,突厥没了,草原上会长出什么民族,他自然是知道的。

只是,没有细说的必要。

中原王朝,或者说汉人故土难离的特性,就注定中原王朝不可能对广袤的草原进行实际的统治。

何况经过隋末乱世之后,中原汉人人口锐减,到现在也就不到两千万的人口。

就算李世民想要移民去充实草原,也没有人口给他移。

开玩笑,就这点人,分布在大唐近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实控土地上,用来开发自己家的土地都还不够。

这个时候移民,除非是李世民被杨广附身了。

王胜不解的目光在柴令武与何全两人身上来回扫过,却见二人似乎都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

他咂摸一下嘴,也只能将无数的疑惑压在心底。

反正他是想不明白,大唐都已经出动大军了,怎么还不能解决突厥这个大威胁?

就是说,不能把突厥蛮子都杀光吗?

“小郎君,来了!”

这时,一名部曲的惊呼声传进众人耳朵。

三人循声看去,便见那部曲手指的方向,驶来一队旌旗招展,甲胄铿锵的甲士。

甲士人数大约四五百人,身后还跟着一条长长的车队。

如此高调庞大的车队规模,不像是一位国公进京,反倒像是一国使节进京朝拜。

而柴令武,在看见那规模庞大的车队的一瞬间,便忍不住眉头紧皱。

他能理解,屈突寿可能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朝长安城中的勋贵们宣告,蒋国公一脉于今日强势归来。

但王者归来的前提,是王者有相匹配的实力与智慧。

以屈突寿的脑容量,这场王者归来的戏码,更容易招来豺狼与虎豹。

这不就是典型的人傻,钱多,速来的现实版吗?

何全走上前来,与柴令武并肩而立,脸色也不禁有些难看。

“蒋国公为何不与西河郡公一道回京,是生怕他不遭人惦记针对吗?”

何全的声音传进柴令武的耳朵里,让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些。

他也没在人群之中看见温彦博的旗号。

照理说,屈突寿与温彦博以文武分治的方式一块儿镇守洛阳,要进京受赏,也该是两人一块儿进京才对。

可看眼前这架势,屈突寿分明是一个人就跑来长安了。

“这个蠢货,他不会把温彦博扔在半路了吧,还是又遭到了温彦博的算计?”

柴令武蹙眉自语一句,心里更倾向于前一种猜测。

温彦博马上是要当宰相的人,高调的王者归来才是他的正确打开方式,他没必要算计屈突寿一个大老粗。

除非,是屈突寿主动脱离了温彦博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