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辽东之战(五)

笔尖在纸上滑动,字迹娟秀而坚定,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对兄长的深情与对大义的考量。

“兄长亲启:

自别后,已逾数月,虽天各一方,然兄妹之情,未尝一日忘怀。

今闻兄受伤,妹心如刀绞,日夜难安。

天下大势,非一人之力可逆,兄之英勇,天下皆知,战火连绵,生灵涂炭,非智者所愿。

妹虽身在大明,然心系北元,更系兄长安危。

陛下宽仁,愿与兄议和,放兄归北元,以全兄妹之情,亦免天下苍生之苦。

兄若归顺,妹愿以性命担保,陛下必不负兄,汝阳王府亦得保全。

兄之志,妹深知,然天下大势,已非昔日。

北元皇帝多疑,兄若执意不归,恐祸及父王,乃至汝阳王府上下。

兄若归顺,妹愿与兄共谋大计,以保北元之安宁,亦全兄妹之情。

望兄三思,妹在此静候佳音。

妹月敏敬上。”

王月敏写完书信,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纸折好,放入信封,封口处盖上自己的私印。

她将信递给张无忌,道:“陛下,此信已写就,还请陛下派人速速送至我大哥手中。”

张无忌接过信,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敏敏,你的信写得极好,朕相信大舅哥看了,定会有所触动。”

王月敏微微一笑,道:“陛下,我大哥虽倔强,但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但愿此信能让他放下执念,与陛下议和,共谋天下太平。”

张无忌点头道:“正是如此。朕已命人备好快马,即刻将信送至大舅哥手中。”

王月敏轻叹一声,道:“陛下,我大哥若能归顺,天下苍生之福也。但愿此次议和,能平息战火,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张无忌握住她的手,柔声道:“敏敏,你放心,朕定会竭尽全力,促成此次议和,让天下重归太平。”

王月敏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道:“陛下,有您这句话,妾身心中便安定了。”

张无忌微微一笑,道:“敏敏,你且安心,朕会处理好一切。”

王月敏点头道:“陛下,妾身相信您。”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皆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王月敏的信,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战火的阴霾,为天下苍生带来了和平的希望。

几天后,王月敏的书信终于辗转来到了王保保的手中。

王保保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仿佛这封信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他看到信中的文字时,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模糊了他的视线。

王保保逐字逐句地读着信,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打着他的心脏。

信中的内容让他心如刀绞,但同时也让他下定了决心。

突然,王保保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常遇春,开口说道:“常将军,我们愿意放弃辽东地区,但有一个条件,必须要保全我手下的十万铁骑。

否则,我宁愿死也不会投降。”

常遇春听了王保保的话,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张无忌给他的圣旨上明确写着,只能放王保保一个人回上都。

现在王保保却跟他讨价还价,这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常遇春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有旨,只允许您一人离开。

如果我违背圣旨,那就是死罪啊。”

王保保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冷峻。

他深知常遇春的为难之处,但为了手下的十万铁骑,他必须据理力争。

他沉声道:“常将军,我王保保一生征战,从不贪生怕死。

但我的将士们,他们跟随我出生入死,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抛弃。

若陛下执意如此,我宁愿与他们同生共死。”

常遇春心中一震,王保保的坚定让他感到棘手。

他思索片刻,缓缓说道:“王将军,您的忠诚与义气,常某深感敬佩。

但圣命难违,我实在无法擅自做主。

不如这样,我即刻派人快马加鞭,将您的要求禀报陛下,请陛下定夺。

在此期间,我们双方暂且休战,如何?”

王保保点了点头,道:“好,我同意暂时休战。

但请常将军务必尽快将我的请求传达给陛下,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大。”

常遇春郑重其事地拱手道:“王将军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说罢,他转身离去,心中却暗自盘算着如何向张无忌禀报此事。

同时,王保保回到营帐,召集了手下的将领们。

他将与常遇春的谈判结果告知众人,并说道:“兄弟们,我已向常遇春提出条件,要求保全我们十万铁骑的性命。

他答应将我们的请求禀报给大明皇帝。在此期间,我们暂且休战,等待消息。”

众将领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其中一位将领说道:“将军,我们跟随您多年,生死与共。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誓死追随您!”

王保保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拍了拍那位将领的肩膀,道:“好兄弟,有你们在,我王保保无所畏惧。”

另一边,常遇春迅速派人将王保保的要求传回了京城。

张无忌接到消息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他召来刘伯温,问道:“刘爱卿,王保保提出要保全他手下的十万铁骑,朕该如何应对?”

刘伯温捋了捋胡须,沉吟道:“陛下,王保保此举,无非是想保全他的实力。

若我们答应他的要求,恐怕日后他会成为大明的隐患。

但若不答应,他势必会拼死抵抗,战事将难以平息。”

张无忌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朕一时难以决断,不知刘爱卿有何良策?”

刘伯温微微一笑,道:“陛下,臣以为,我们可以答应王保保的要求,但需附加条件。

比如,让他交出兵权,或将他手下的将士分散安置。

如此一来,既可保全他的将士,又可削弱他的实力。”

张无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道:“刘爱卿所言极是。

朕这就下旨,答应王保保的要求,但需他交出兵权,并将将士们分散安置。”

刘伯温拱手道:“陛下英明。”

张无忌立即命人拟旨,将决定传达给常遇春。

常遇春接到圣旨后,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再次来到王保保的营帐,将圣旨的内容告知了他。

王保保听完后,眉头紧锁,道:“常将军,陛下要我交出兵权,并将将士们分散安置,这未免太过苛刻。”

常遇春微微一笑,道:“王将军,陛下此举,也是为了天下太平。

您交出兵权后,陛下定会厚待您和您的将士们。

至于将士们的安置,陛下也会妥善安排,绝不会亏待他们。”

王保保沉思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道:“好,我答应陛下的条件。

但请常将军务必保证,我的将士们能得到妥善安置。”

常遇春郑重其事地拱手道:“王将军放心,常某以性命担保,定会妥善安置您的将士们。”

王保保长叹一声,道:“既然如此,我便交出兵权,与陛下议和。”

常遇春闻言,心中大喜,道:“王将军深明大义,常某佩服。我这就安排议和事宜,请王将军稍候。”

王保保点了点头,目送常遇春离去。

他心中虽有不甘,但为了将士们的性命,他只能选择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