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王朝柱破解之法
众臣刚过乾清门就见咸丰皇帝和载铨也在往乾清宫走,心中略有惊奇。
载铨身患重病行动不便,被太监连人带椅子一起抬到乾清宫。
方进入大殿,郑亲王端华也顾不上礼仪,直接就问:“皇上,如此着急召见臣等,发生何事了?”
咸丰皇帝一叹:“安德海,把折子给郑王爷看看。”
端华翻看折子看了一眼,顿时目瞪口呆,差点脱口而出妖言惑众四字。
好在话到嘴边又生生咽回去。
这等事谁敢反对,事关江山社稷安稳,无事则罢,若是真有事,恐怕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尤其是去年发匪、捻匪席卷大江南北,已有亡国之兆,朝廷至今还心有余悸。
谁敢说这种事是无稽之谈?
陆续有大臣进来,密折也在他们手上一一传阅。
每个看过密折的大臣皆是沉默不语。
黑龙侵扰,龙气渐消,岂不是说大清江山气数已尽?
大清也逃不脱王朝不过三百年的索命。
破解之法是什么,迁都、退位、下罪己诏,还是其他?
这让皇上如何自处?
在众臣心里,这是咸丰皇帝之事,并非众臣之事。
既如此,又何必去淌这趟浑水。
心中也暗暗佩服这个钦天监八品五官保章正王朝柱,竟敢将这等天大的事捅出来,真是不要命了。
紫薇帝星难道区区数月就变暗,只怕这事不知从何时就开始了。
众臣想想就是一阵惊悚,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
咸丰皇帝一脸忧心,问道:“诸位爱卿如何看?”
众臣皆是不言不语,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
无奈,咸丰皇帝点名:“郑王爷如何看?”
端华一本正经的说:“皇上,事关江山社稷,不可不防,臣以为还是等钦天监五官保章正王朝柱来后再做定夺。”
这番话中规中矩,也指出问题核心,就是等到王朝柱来说明一切之后再下决定,咸丰皇帝还算满意。
他又问:“六弟怎么看?”
恭亲王奕訢有些诧异,今儿皇兄怎么改口了,往日不是叫恭王爷就是奕訢,如此看来皇兄当真是有些急了。
心中一叹,这终究是自家的江山,此时若是兄弟不合,岂不是让众臣看笑话。
遂说道:“皇上,臣弟虽无破解之法,却也心系大清江山社稷长治久安,若众臣有破解之法,臣弟但凭皇上差遣。”
咸丰皇帝对奕訢的回答很满意,关键时候还是自家人才靠得住。
他又要接着点人时,安德海匆匆从殿外跑进来。
“禀皇上,钦天监五官保章正王朝柱已在殿外等候。”
咸丰皇帝深吸一口气,心想但愿你的破解之法不会让朕太为难。
朕可以下罪己诏,可以吃斋念佛,甚至可以搬出紫禁城,唯有不能退位。
否则,朕也留你不得。
“宣。”
安德海立即大喊:“宣钦天监五官保章正王朝柱觐见。”
话音落下,王朝柱低着头就从殿外小跑进殿中,一头跪在地上大呼:“微臣钦天监五官保章正王朝柱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咸丰皇帝说道:“王爱卿平身。”
王朝柱起身后,咸丰皇帝给奕訢使了个眼色。
奕訢心领神会,出列问道:“王大人,你初登五官保章正数月就窥破天机,可是句句属实?”
王朝柱又跪在地上大呼:“王爷,下官敢搭上一家老小性命保证密折句句属实。”
闻言,众臣一阵窃窃私语。
奕訢看了一眼咸丰皇帝,见他脸色愈发担忧,遂又问:“可有破解之法?”
王朝柱说:“回王爷,下官翻遍古籍古法终寻得破解之法。”
咸丰皇帝大喜,急道:“快快说来是何破解之法?”
王朝柱说道:“皇上,既然龙兴之地龙气渐消,那我大清就滋养龙气,让龙气重聚。”
咸丰皇帝心想,滋养龙气让龙气重聚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遂眼中一亮:“如何滋养?”
王朝柱说:“回皇上,用人气滋养龙气。”
人气滋养龙气,众臣明白字面意思,却从未见过如何用人气滋养龙气。
而咸丰皇帝心中一动,脸色剧变,心想莫非是要朕以身滋养?
未等他说话,奕訢已问:“王大人可否说的明白些?”
王朝柱说:“往关外迁徙两千万百姓可重聚龙气。”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臣无不目瞪口呆。
倭仁跳将出来就要大骂王朝柱,话到嘴边又硬生生用手捂回去。
咸丰皇帝也是一呆,而后心中大喜,这破解之法与自己无关。
王朝柱见众臣大眼瞪小眼看着自己,笑道:“人乃天地之灵,万物之长。”
“我大清龙兴白山黑水,立国二百余载。”
“立国之始龙兴之地何其兴盛繁荣,故能聚气成龙。然二百余载过去,龙兴之地却愈加萧条荒凉,何以聚气成龙,故龙气渐消。”
“诸位大人皆知,人气,人气,有人才有气,人气足,又得天时地利人和相助,再顺应天道便能聚气成龙。”
“观遍大清万里江山,唯有龙兴之地聚有龙气。如今天道未变却龙气渐消,只需用人气滋养龙气便能确保大清国祚昌盛连绵。”
“否则,大清危矣!”
“微臣斗胆请皇上开关放民,以滋养大清龙气,筑大清万年江山。”
说完,王朝柱重重叩在地上。
此时,他在咸丰皇帝眼中乃实实在在的大清忠臣。
只是开关放民这等大事也不是说开就开,总要与众臣商讨之后才能下旨。
咸丰皇帝笑道:“王爱卿,开关放民兹事体大,容后再议。”
“你先起来吧,朕还有话要问你!”
王朝柱伏在地上大喊:“是,皇上。”
咸丰皇帝问:“你所说黑龙侵扰又是何意?”
王朝柱看了一眼殿中的大清疆域图说道:“皇上,诸位大人请移步大清疆域图。”
众人惊奇,纷纷来到地图前。
王朝柱拿起一个木根指着黑龙江说:“此河乃黑龙江,便是黑龙。”
“若是我大清只滋养龙气不消灭黑龙,终究为他人做了嫁衣。”
端华不解:“王大人,黑龙江就是黑龙,黑龙侵扰龙兴之地龙气,这从何说起?”
王朝柱指着黑龙江发源地说:“王爷,请看这里,鄂嫩河、石勒喀河可完全在我大清境内?”
“皇上,诸位大人,为何我大清龙兴之地会龙气渐消,正是因为黑龙生于沙俄,长于大清。”
“因何而长,便是汲取我大清龙气成长。”
“自大清开国以来,沙俄不断扩大关东领土,而我大清却寸土未取,这便是最好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