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钦天监风云再起

北京。

在广渠门附近一家不起眼的茶馆中,野狼特战队员黑熊与豺狗时常不经意间瞟向街道上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

男子不高却非常壮实,一双眼睛在街道上东瞟西望,看起来就透着一股精明劲。

他是从内城过来的,一路上与相识的百姓打着招呼。

每日皆是如此。

百姓亲切称呼他一声:保正官。

此人便是钦天监正八品五官保章正王朝柱,专司记录天象变化,占定吉凶。

去年,也就是咸丰三年三月,王朝柱因检举钦天监监左贾洵、钦天监五官正方声龄、钦天监博士孙锦盛、王士芳信奉天主教有功,从正九品五官司书升迁至正八品五官保章正。

王朝柱检举甚是了得,一招毙命。

仅三日,以上四人便被咸丰皇帝处斩抄家。

咸丰皇帝登基之时内忧外患,内有发匪、捻匪造反,外有洋人肆意,一度让他心力交瘁。

而这些皆与宗教有密切关系。

王朝柱在密禀中写道:大清之所以战败皆乃信奉天主教之人为内应所致,每闻发匪洋人大胜之时四人喜形于色;每闻发匪洋人战败之时满面愁容。

咸丰皇帝看后瞬间回想起那三年最艰难的日子,也在刹那间触动那根最脆弱的神经,这叫他如何不愤怒?

他立即下旨兼管钦天监事务的定郡王载铨彻查。

当日载铨就秘密调查,很快得出两条结论。

一、贾、方、孙、王四姓长辈自前明就有信奉天主教之人,如今他们信奉天主教的可能性很大。

二、钦天监同署官员皆不愿证明四人未曾信教,由此可推断四人在暗中信教,全署皆知。

调查结论很快送到咸丰皇帝手中。

咸丰皇帝虽感觉证据还有些不足,但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他必须要出心中这口恶气,遂直接下旨拿人抄家。

咸丰朝第一次钦天监教案就这样来的快去的也快。

有清一朝,至义和团运动时传教士引发的血案就高达四百多起,可见这些传教士其心可诛。

黑熊和豺狗就这样目送王朝柱消失在街道尽头。

豺狗不解:“黑熊,你说队长究竟是何意,为何一直不采取行动?”

黑熊笑道:“不行动那就代表时机还不成熟。”

“别想这么多,队长自有考量。”

“你也知道,此次任务事关重大,若是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用首长的话说,遗祸后世子孙数百年也不是不可能。”

豺狗一叹:“走吧!也不知道豹子和老鹰监视钦天监监正阎信芳如何了?”

黑熊说道:“我倒是不担心阎信芳,反而担心定郡王载铨。”

“听队长说,这个载铨身体不好,今年也就五十八岁,可千万别突然病死了。”

“那对我们的计划来说可就麻烦了。”

二人在谈论载铨的时候,王刚带着金雕正在内西城缸瓦市载铨定王府门外不远处的茶楼中小坐。

近两个月的秘密踩点,野狼特战队终于找到一处能探听到定王府内消息的地方。

这不,今日二人方一坐下,定郡王府内就出来一个管事模样的人。

这人一副狗仗人势的模样,进入茶楼便直奔自己的位置。

伙计不敢怠慢,立即端上最好的茶水和点心伺候。

管事坐下不到盏茶功夫,他的一帮狐朋狗友纷纷到来,不一会便围满整张茶桌。

一时间,谈天说地、吹牛打屁,一套一套的大道理说出来无不令人佩服。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

突然,管事站起身来惊呼:“哎哟,差点忘了时辰。”

“诸位,杜某还要回去伺候王爷,今儿就先失陪了。”

“掌柜的,这桌一应花费挂在小爷账上。”

“告辞!”

掌柜喊声传来:“好嘞,挂杜爷账上。”

“杜爷,您慢走!”

王府管事走后,他的那些狐朋狗友轻声议论起来。

“听说定王爷病的很重。”

“定王爷的病一到冬天就发作,一到夏天就好转。”

“听说前两日还咳血了。”

“我瞧着就是肺痨。”

······

听到定王爷载铨又是咳血又是肺痨,王刚与金雕对视一眼后轻轻点了点头。

二人起身离去。

回到落脚点,黑熊、豺狗、豹子、老鹰他们已经回来。

王刚问:“今日阎信芳、王朝柱可有什么异常?”

四人摇头:“没有异常。”

王刚一叹:“定郡王载铨比想象的还要病重,未免夜长梦多我们不得不提前开始行动。”

听到要提前开始行动,五人心中一喜眼中一亮,忙问:“队长,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王刚说道:“今夜就开始行动。”

“还是按原计划进行。”

五人一喜,转头就去准备。

王朝柱回到家里,照旧在书房中推演两个小时的历法,又提笔写下推演心得才在夫人徐氏的呼喊声中走出书房。

“夫君,吃饭了。”

王朝柱净手之后坐在饭桌前,一双儿女甚是乖巧的坐在他的左右方。

夫人徐氏将饭碗端到王朝柱面前,嘴中说道:“夫君,这眼看就要过年了,今儿南方又遭了水灾,妾身瞧着这粮食恐怕要涨价。”

“明儿你下值后顺路买五十斤糙米回来。”

“家中还有六七十斤糙米,年后妾身回娘家再让爹爹给我们百十斤玉米,我们省着点吃应该能坚持到麦子出粮。”

王朝柱满口答应:“好,有劳夫人了。”

他拿起筷子看着桌上仅有的两个菜,一个是炒白菜,只有丝丝油荤;一个咸菜萝卜干。

如此清贫,不禁心中一叹。

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面前各有一大钵糙米饭,虽说吃的不好,但胜在也能吃饱。

王朝柱给两个孩子各夹了一筷白菜放在碗中,两个孩子满脸喜悦的说:“谢谢爹爹。”

他笑了笑说:“饭菜快凉了,吃吧!”

听到王朝柱说可以吃饭了,两个孩子才拿起筷子慢慢吃起来。

看其吃饭礼仪,虽说清贫却非常有教养。

王朝柱放下筷子对徐氏说道:“夫人,为夫听说年后万福金安商行要在通州盖房子。”

“此前这个商行在静安县盖过房子,听干活的工人说三餐管饱,有饭有菜还有肉。”

徐氏大惊:“夫君说的可是真的?”

王朝柱笑道:“为夫何时骗过夫人?”

徐氏又说:“莫非夫君想舍去这钦天监的差事去那万福金安讨生活?”

王朝柱笑道:“非也。”

“为夫想让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去通州,在那万福金安谋个差事。听说他们的伙房要招募很多妇人为盖房子的工人烧饭。”

“为夫想着夫人手脚利索,又有一手好刀法,定能担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