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远征南洋之考量
大清。
这天,闽浙总督王懿德和两广总督叶名琛都接到朝廷问询是否愿意远征南洋婆罗洲的电报?
此时,王懿德和裕铎正在台北与鸡笼转悠。
这里正在兴建闽浙第一条铁路,台北至鸡笼的铁路。
虽说只有二三十公里,却意义非凡。
如果铁路成功运行,接下来就要从台北延伸到竹堑、彰化、嘉义、凤山诸县。
短短半年时间,台北就有常住人口两万余人,流动人口更是超过五万人,已俨然是一座繁荣的城市。
王懿德与裕铎在鸡笼的一家客栈中歇息。
二人品着香茗,看着窗外的大海久久不语。
良久,王懿德问:“不知裕大人有何高见?”
裕铎一笑:“总督大人是在为难下官啊!”
王懿德大笑:“朝廷何尝不是在为难本督?”
“劳师远征海外耗费巨大不说,可不是只要陆军就行,还需要海军密切配合方可成事。”
“福建水师的兵船只怕经不起大风大浪折腾。”
裕铎一脸笑容,满含深意的说:“远征南洋婆罗洲,总督大人心中可有人选?”
王懿德一叹:“心中并无人选。”
“也就三支新军可选,奈何其他新军还在整训之中。”
“可真要做出选择只能选第一军第二师第五旅厦门郑振缨麾下十八团。”
裕铎问:“总督大人,另两支新军是?”
王懿德笑道:“裕大人这不是明知故问!”
裕铎笑道:“莫非是厦门团练与艋舺团练,也就是如今的福建第一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八旅?”
王懿德又叹:“第七旅要防范厦门的英国人趁机发难。”
“第八旅要防范的地盘就更广,不仅有整个福建,还有福建以北的整个大清海疆。”
“两广叶大人发动的濠镜收复战和上海保卫战算是给本督提了个醒。”
“既要能建功立业,还要能收拾首尾。”
“若是本督出兵南洋婆罗洲,洋人依仗兵船之利袭击大清海疆,若是本督拿不出应对之法,只怕难辞其咎。”
裕铎又笑:“让总督大人犯难的只怕不是这些小事吧?”
王懿德又是大笑。
裕铎说:“总督大人,下官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懿德眼中一亮,笑道:“裕大人但说无妨。”
裕铎说:“总督大人何不与叶大人见上一面。”
王懿德一愣,低语道:“可这有违祖制!”
裕铎笑道:“若是在海上见面了?”
“祖制可没说封疆大吏不能在海上见面。”
王懿德沉默不语,心中细细思量这其中的得失。
与此同时,两广总督府衙门,叶名琛也将自己的心腹召集在一起讨论出兵南洋婆罗洲之事。
大家都知道远征海外婆罗洲的功劳有多大,更知道其中的风险有多高。
柏贵说:“大人,皇上有意开疆拓土,做臣子的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是这海外不比塞外,不仅要陆军还要海军,这其中诸事定要思虑周全慎之又慎方可。”
叶名琛轻轻点了点头,又看向其他心腹。
广州副将崔大同说:“大人,远征海外必先谋定而后动,下官以为可先行派出探子到南洋打探消息。”
广州游击洪大顺起身行礼:“大人,下官愿领兵出征南洋,不破不回。”
曲超群起身行礼:“大人,王总教官在南洋多年,对南洋诸事多有了解,不妨听听他的意见。”
叶名琛听到众心腹纷纷说出自己想法很是欣慰,遂笑道:“好,快去请王总教官。”
“先听听王总教官如何说再做定夺?”
广州将军穆特恩颇有军事才干和政治智慧,在很多大事上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深受咸丰皇帝和叶名琛器重。
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学习,自从两广整编新军以来,他便每日住在军营与众将士共同操练学习。
虽说年纪大了只是凑个热闹,但对新军操演也算知之甚详,以七十二岁高龄还能练就一手好枪法。
他尤对新军的步炮协同和三三制战术推崇备至。
时常潜心研习,对步炮协同和三三制战术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心得体会。
此次收复濠镜之战和上海保卫战,众多将军中唯有穆特恩直接赏赐了一个子爵爵位,还在东北海兰泡北面得到一块方圆十里大小的草场,羡慕死一众同僚。
穆特恩心中对叶名琛很感激,遂决定提点他一下。
只见他起身行礼:“大人,此番劳师海外,圣上或许另有深意。”
话到此处,叶名琛心中一怔随即醒悟,暗骂自己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竟然忘记去猜测圣意。
还好有老将军点醒,否则不知要闯下多大祸事。
他耳根子发烫,笑道:“穆老将军请说。”
穆特恩说道:“大人,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如今两广在大人带领之下屡立新功,在朝中已惹来不少闲言碎语,大人不得不防。”
“圣上此番只是问询并未下旨,其中深意已不言而喻。”
“望大人慎重。”
叶名琛眼中一亮,试探问道:“穆老将军的意思是?”
穆特恩笑道:“大人,如今兴洋务练新军可不只有两广,还有闽浙、直隶,其他诸省也有效仿之。”
叶名琛起身问道:“穆老将军的意思是,三总督会晤共商之。”
穆特恩笑了笑:“大人,若是三总督会晤共商之最好;若是圣上、朝廷与三总督五方会晤共商军国大事岂不是可以堵天下悠悠众口。”
“大人,如此军国大事万不可落人口实。”
叶名琛心中一惊,行礼道:“多谢穆老将军指点。”
一时间,大堂内窃窃私语,叶名琛一众心腹皆是脊背发凉,暗自心惊差点犯下大错。
兴洋务、练新军,接连对洋人的胜利已让他们忘记战争只是手段,政治才是根本,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
一个不懂政治的将军必定是短命将军。
如今不是开国之时只论军功不论其他。
朝中派系众多各有所求,若是恃宠而骄、居功自傲一意孤行,抢占本就不多的立功机会,必定会树敌众多,迟早遭人暗算。
适当藏拙示弱和让利不失为一种自保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