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出兵婆罗洲理由

刘老七在地图上一眼就看到写有大清两字的黄色轮廓,他在地图上很快找到广州,沿着广州一直往下看,脑中也回忆起南洋地图的样子。

突然,他看到吕宋两个字。

而后又在吕宋对面看到越南二字。

婆罗洲正好在越南和吕宋和南面,与大马、爪哇、苏门答腊隔海相望。

他终于在地图上看到婆罗洲三个字。

这个地方虽说与自己脑海中的地图有些不一样,但也差不了多少,关键是位置相同。

刘老七指着婆罗洲说道:“大人,这里便是婆罗洲。”

众臣一看,这婆罗洲似乎距离大清也不算远。

肃顺问:“此地距离大清多远?”

刘老七拱手:“回王爷,此地距离广州有五千余里远。”

五千余里,众臣议论纷纷。

恭亲王奕笑道:“也就是从广州到盛京的路程。”

肃顺又问:“你从婆罗洲到大清用了多长时间?”

刘老七说道:“回大人,小人是从爪哇岛巴达维亚出发,乘坐洋人运送茶叶的尖头船(飞剪船)用了六天到达广州。”

“在广州改乘大清福船用了八天到京城。”

肃顺点头:“也就是从婆罗洲到京城走海路要半个月。”

“从广州到婆罗洲只要六天,如此说起来确实不算远。”

“洋人为何要灭兰芳国?”

刘老七愣住,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里面的原因实在太复杂了,三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说来说去就是为了利益。

如今兰芳共和国危如累卵,自己远渡重洋而来可不想错失这次求救机会。

肃顺见刘老七不说话,沉声道:“莫非还有什么隐情?”

刘老七正不知如何回答之际,突然看到一个大臣手指上戴的黄金戒指,眼中一亮拱手道:“大人,实非草民隐瞒。”

“实在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这下众臣可好奇了,纷纷一脸期待的看着他。

肃顺笑道:“说来听听,怎么个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刘老七一叹:“大人,只因婆罗洲有海量金矿,荷兰人觊觎这些金矿才屡屡侵犯我兰芳共和国。”

金矿,一时间众臣眼中一亮。

咸丰皇帝更是目含精光,直接问道:“婆罗洲有海量金矿?”

刘老七回道:“回皇上,婆罗洲确实有海量金矿。”

咸丰皇帝又问:“年产量几何?”

刘老七哪知道年产量几何,这些都是各个公司的机密,怎么可能透露出来。

能被选来做后手肯定是头脑灵活之人。

他心思急转,随便说个数皇帝又不可能去查,只是这个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没有兴趣,太多容易被识破。

若是回答不知,只怕后果难料。

“回皇上,整个婆罗洲一年黄金产量少则数万两,多则十数万两。”

咸丰皇帝惊呼:“多少?”

“十数万两!”

他想到南非金矿,若是大清有这个实力也可以去分一杯羹,一年有个十数万两进账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他在心中已经决定要出兵占领这个地方。

刘老七以为说多了皇帝不信,急忙解释说:“回皇上,整个西婆罗洲金矿无数。”

“在三发城、打唠鹿、东万律、孟嘉影就有金矿不下百座。”

“更北面的沙捞越还有个更大的金矿石隆门。”

“只是这个金矿在英国人手中,没人知道一年产量多少。”

“在婆罗洲北面和南面还有更大的金矿,这些金矿都在本地土著人手中。”

众臣听懂刘老七的话了。

在婆罗洲,他们占领了一些金矿,还有一些金矿被洋人或者土著人占领。

整个婆罗洲有多少金矿不知道。

总之,很多。

这下不仅是咸丰皇帝,就是倭仁这种老顽固也是眼中一亮。

这个世界上,再顽固之人也不会和钱过不去,关键是看钱多钱少。

咸丰皇帝已经不想听后面的理由,只要有金矿一条理由就够了。

“安德海,请信使下去歇息。”

“不得怠慢。”

刘老七走后,咸丰皇帝直接问道:“诸位爱卿,一年十几万两黄金折合纹银一百多万两,你们如何看?”

“这还只是兰芳共和国境内的金矿。”

“两广、闽浙编练新军也只不过用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

众臣你瞧瞧我,我看看你。

不知是该反对还是支持,毕竟是与洋人开战?

虽说这个洋人国家实力很一般。

户部尚书文庆出班说道:“启禀皇上,出兵远征婆罗洲金矿本是好事。”

“只是国库空虚,已无力支撑劳师远征。”

一句话,打仗我支持,但户部没钱。

咸丰皇帝立即问道:“叶爱卿不是说有三百二十万两银子要解往京城吗?”

文庆笑道:“叶大人解往京城的三百二十万两银子军机处已有安排。”

咸丰皇帝一愣,怎么朕不知道。

文庆笑道:“直隶编练新军裁撤安置加上添置枪炮预估耗费一百五十万两。”

“如今已经入冬,余下一百七十万两要用于防范天灾。”

“当然,若是皇上能将叶大人给内帑的三十二万两银子拿出来贴补军费,老臣再想办法挤一挤还是能凑出五十万两银子充作军费。”

听到文庆这么说,咸丰皇帝一脸不高兴。

朕才过了一个月宽松日子,你们就来打内帑主意,还好没让你们知道朕有私房钱,否则早晚被你们算计干净。

朕要养一大家子人,朕弄点银子容易吗?

叶爱卿体贴朕养家不容易,特意给朕孝敬一点银子,这银子还没到账,你们就开始动心思了。

朕岂能如你们意?

散朝后还要让安德海把话传下去,谁若是敢泄露朕有私房钱,定斩不饶。

就是倭仁这个老顽固听到文庆算计咸丰皇帝的内帑也觉得有些难以启齿。

满朝文武皆知咸丰皇帝没钱。

可以说是整个太和殿中最没钱之人。

历经嘉庆、道光两代帝王好不容易攒下三千余万两银子,却在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就赔掉二千二百万两银子。

咸丰皇帝刚继位就天下大乱,发匪、捻匪、小刀会造反,揭竿而起数不胜数。

剩余的八百万两银子充作军费远远不够,咸丰皇帝当真是砸锅卖铁,就连宫中防火用大铜缸都拿去融化掉充当军费。

若不是江华写信给叶名琛,提醒他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会建都立国给朝廷争取两个月准备时间。

大清就要开征影响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厘金。

厘金严重扼杀中国工商业发展,让洋货充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