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半月不见之台湾

半月未见,台湾大稻埕与艋舺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房屋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从无到有,工厂已初具雏形。

淡水河中停满从福建、广州、浙江甚至江苏、山东来的商船,商船上商品琳琅满目,小到针线耳勺,大到砖石木材应有尽有。

当江华的船队进入淡水河时也是一惊。

这个巨大的工地上到处是正在修建的房屋、街道广场,花圃草地园林绿化。

站在船上既能看到百姓忙碌的身影,也能看到正在执勤的二营三连士兵,还能看到官府衙役到处晃悠的身影。

这让江华有些诧异。

刘大进和张见阳在码头迎接江华及整个船队。

一下船,江华就笑道:“大进、见阳,你们给我个大惊喜啊!”

“施工进度竟然这么快,大出乎我的预料。”

刘大进笑道:“首长,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到军营我再向您详细汇报。”

江华更惊喜:“军营已经建好了?”

刘大进笑道:“是的,首长。”

江华点头:“好,好,好。走,我们去瞧瞧大进建的军营如何?”

于是,众人在刘大进、张见阳带领下前往军营。

军营在大稻埕码头东面四公里的地方(今台北松山机场一带),北临鸡笼河。

在鸡笼河上筑有军方专用码头,用于运输装备兵力。

从大稻埕码头到军事警戒线之间的三公里会建造一栋栋房屋、一间间商铺和一条条街道。

这些民房、商铺会严格按照大稻埕发展规划建造,将来要出售出租给来这里做生意的商人百姓。

来到军营门口,大营门有十四五米宽,门口放着数排拒马,拒马前有个牌子,上书军事重地,闲杂人等请勿靠近。

小营门能容二人并排通过。

大小营门中间的砖柱有一米见方,上面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有七个大字,台湾团练乡勇营。

看着这七个字,江华笑了笑率先走进军营。

军营四四方方,当先一个大校场,左右各一排砖瓦房屋,后面也是一排排砖瓦房屋。

看到军营已完全建好,江华心中很满意,问道:“大进,这个军营的能装多少兵?”

刘大进回答:“报告首长,能装三千四百八十名士兵,一个常规旅。”

江华又问:“现在招到多少兵了?”

刘大进又回:“报告首长,招到一千四百七十六名。”

江华点头:“不错,很不错。半个月招到一千四百多个兵。”

“怎么没看到有人训练了?”

刘大进说道:“首长,原先我们也是在军营训练的,只是每天会引来无数百姓好奇围观,我们怕走漏军事机密就改到鸡笼河对面三公里的剑南山上去训练。”

“那里已经在修筑营房和一切训练器械。”

“这里以后只作为中华第一师第一旅旅部,常驻一个团的兵力。”

“就是我们从印度带回来的一团。”

“还有一部分我已单独划出来作为军工厂,如今正在安装设备。”

江华想了想,虽然改变了原来规划,但这样安排也算有理有据便批准了。

“弹药厂原先是规划在哪里的?”

刘大进说:“就在剑南山上,与剑南山军营隔着一座山头,有七八百米的样子。”

江华点头:“弹药厂一定要远离军营和居民。”

“火药爆炸的威力你们是知道的。”

“火药没了再造就行,要是人没了就真没有了。”

刘大进说道:“首长,您放心,我刘大进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众人依次参观了办公室、会议室、阅读室、夜校、食堂、宿舍,然后将一营、二营一连二连安置好。

办公室中,苏怡满脸好奇的东看看西瞧瞧。

“郎君,你的办公室好大好敞亮,比厦门团练的还要大。”

“嘻嘻······”

“郎君,你看,这里还有套茶具。耶,还有安溪铁观音。”

“郎君,你口渴了吧,我为你泡壶铁观音!”

“郎君,那个刘大进就是你说的中华第一师师长,妾身瞧着怎么憨头憨脑的一点也不像聪明人。”

“倒是那个政委一看就是个文人。”

“郎君,要不你给他们两个的职位对换一下吧!妾身觉得要是政委来统兵肯定是个文人将军,就像说书先生说的儒将那样。”

苏怡抬头见江华又在盯着墙上的地图看,又说:“郎君,你整日看地图不累吗?”

“我就看半个小时脖子都酸了。”

“不过,我还记得郎君教给我的那些字和地名。”

“鹭岛、鼓浪屿、同安、台湾、福建、广州,嘻嘻······”

此时,刘大进和张见阳站在门外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苏怡编排他俩的话全被他们听见,张见阳看着刘大进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只能强忍着,刘大进却是满脸尴尬。

江华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小怡,你去瞧瞧刘大进和张见阳来了没有?”

“若是没有,就让卫兵去通知下他们。”

苏怡说道:“好的,郎君。”

二人听到里面的谈话,立即在门外大喊:“报告。”

苏怡打开门见正是他二人,回头大喊:“郎君,他们来了。”

江华喊道:“进来。”

二人给苏怡敬礼:“见过夫人。”

苏怡回礼,满脸笑容的说:“进去吧!”

二人敬礼后江华领着他们坐在茶座旁。

他一边泡茶一边说:“大进、见阳,你们好好给我说说,为什么这施工进度这么快?”

“完全超乎我的想象。”

此时,苏怡就像个新进门的小媳妇一样坐在他身边一言不发,心思却活络着。

刘大进说:“首长,你们离开后的第二日我们在艋舺枪毙黄龙安和林佑藻之事就彻底传开了。”

“好多百姓对我们感激不尽,甚至就有他们三邑人和漳泉人。”

“他们自己人也说,其实他们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是黄龙安和林佑藻非要裹挟他们打砸闹事不可。”

“若果不听从号令就要被这两个人的走狗殴打甚至性命不保。”

“官府也不管,他们也很无奈、很无助。”

“如今我们将首恶除掉,他们心中自然欢喜。”

“再加上我们招工工钱不低,还管三餐有肉有菜有饭,到首长离开的第三日,突然来了四五千人。”

“从福建也来了七八条商船,上面的东西被一扫而空。”

“消息传开后,来这商船和人就更多了,一直到首长今天见到的样子。”

“要说进度这么快,首功还是政委见阳,他可是想了一个好主意。”

江华惊奇:“哦,见阳说说,什么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