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450章 只能赌大明仁慈

二月初,塞外已经有了几分暖意,再过个把月草会长出来。搜索:找小说网 本文免费阅读

往常这个时候,草原各部该赶去牧场,然而今年非但没有散开,反而一直在集中。

跟着大明走,吃穿啥都有,放什么牧啊?种田去!

于是,翁牛部成了迁徙的领头羊。

此时,各大小部落的头领坐在大帐里,等着东岱青开口。

“诸位,此乃陛下圣旨。”东岱青双手举起圣旨,继续说道:“陛下诏令各部出精锐一万五征讨不臣,并令兵将家眷随行。我翁牛部出五千精锐,并且由我亲自带队。”

能把圣旨给我看一眼吗?

不少头领如此想,却没好意思开口。

不配看。

东岱青更不可能给看。

圣旨上只要一万,但是他为了表忠心,擅自加了五千,各头领未必愿意。

其实他想多了。

内迁后部众打散安置,跟他们再无关系。

“我部还有八百多人,能挑一百多青壮,可以全部带走。”查拉思说道。

部众散了,他安心做自己的八品官。

单论收入,六品官是不如他个部落首领的,但是大明八品官隔三差五吃罐头,部落首领顿顿都是羊肉,吃的一身骚味还没法洗澡。

生活水平差的太大。

这就是多数部落愿意内附而不是投多尔衮的原因。

多尔衮倒是不吝官职,奈何他没黄桃罐头,更没有香皂。

于是,各首领你一百我八十,很快凑出了一万五青壮。

“伯爷。”苏尼特部腾机思说道:“我不通文学,留在朝中百无一用,请伯爷带我南征。”

“白吃俸禄实在是有负皇恩,去打南蛮子为皇帝效力。”

“是啊,请伯爷带我们去。”

“若是伯爷为难,我们可联名上奏,无论如何要表现我们的忠义与孝心。”

不少首领请缨出战。

东岱青不想带他们玩。

唯一出征的蒙古降人与出征的蒙古降人之一,皇帝会记得哪个?

肯定是前者喽。

简在帝心,加官进爵不在话下,更有可能拿到铁券,有了铁券不但免死,还会有封地。

虽说推恩令下封地会被收回,但是封地上的产业可不会被收回,到时候没了“贵”还有“富”,依旧高高在上。

显然,不只东岱青一个聪明人。

有爵位的想铁券,有铁券才能有封地,有官位的想爵位。

前提是建功立业。

随征南蛮就很适合。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若是东岱青不愿意,直接找皇帝,反正在场的都有官身,有权利往上递奏章的,到时候谁是老大可就不好说了。

东岱青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诸位兄弟拳拳之心,小伯定然上奏陛下。”

“多谢伯爷。”诸多首领眉开眼笑。

东岱青当场写了奏章,让愿意出征的首领签名。

有一些图安稳或者没反应过来的没有签名。

不过十天时间,奏章递到了皇帝面前。

“准,具体职位由太上皇安排。”

朱慈烺当场做了批示。

太上皇已经决意亲征,那么调兵遣将自然听他安排。

此时,太上皇正在巡视凤阳大营。

中枢迁回北京后,南京大营裁撤,凤阳大营却依旧保留。

一方面是南直隶防务需要,另一方面是这里有很多兵将家眷,不好裁撤。

朱和坪跟在太上皇旁边,问道:“皇爷爷怎么不去两广啊?”

“不急。”朱由检说道:“屯垦师负责占领与开垦,能用就行,打仗还是要看禁军的。”

“就三万禁军,能清理干净土著?”朱和坪问道。

朱由检回道:“你爹已经降诏征集交趾清剿队训练蒙古与海东兵,到时候他们负责清剿。”

朱和坪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感觉跟着皇爷爷学不到什么东西的样子,还不如跟皇帝爹身边学呢。

朱由检没察觉大孙子的心思,从凤阳大营抽了八千兵后,快马南下。

为了安全,他跟太子只能走陆路。

此时,南掌首都万象城皇宫里,国王索林那旺萨正在转圈圈。

大殿里,文武大臣低头着头看着脚尖,一声不吭。

全因大明皇帝的诏书。

“……柔佛亚齐窝藏叛逆,发师剿之,借道南掌……”

还要提供向导与粮草。

真的,要是明军不走南掌,索林那旺萨愿意提供翻倍的粮草,还不收钱。

但是不可能。

从交趾出兵征讨亚齐柔佛,必然要经过南掌,除非明军人均会飞。

假道伐虢,索林那旺萨不知道这个典

故,却知道这个道理,那肯定不敢借道,但是不借的话……

“不尊天子号令,诛!”

索林那旺萨能想到后续圣旨的内容。

“暹罗可有回信?”索林那旺萨问道。

“尚无。”左国相刀孟说道:“陛下,已经不能再拖了,使者已经很不耐烦了。”

“再给他百两黄金,务必等到暹罗回信。”索林那旺萨说道。

刀孟为难地回道:“怕是不行,使者回程期限已至,拖不了了。”

失期者斩,军法如此,缴旨同样如此。

宣旨使者明天必须启程。

“陛下,或许可以先答应下来,具体怎么做再仔细商议。”右国相车忽囊说道。

“且先如此。”索林那旺萨说道:“做好安排,若是暹罗同意联兵抵御明国,则准备埋伏,否则便夹道欢迎王师。”

“陛下,即便暹罗同意出兵,亦无把握抵挡明军,请陛下三思。”大将军李飞熊说道。

“难道就这么放明军入境?”刀孟问道。

“非是入境,是过境。”李飞熊说道。

刀孟说道:“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图谋南掌?”

李飞熊回道:“入境是必死之局,过境是五五可能。上国仁义,只要南掌保持恭敬,必不会随意攻伐,即便伏杀了明军,不,只要埋伏发动,大明必倾力而来,南掌必亡。”

实力不如人,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

安南的前车刚翻没几年,在场的还真没法反驳。

刀孟不甘心。

他不但是国相,还是佛教徒,对明国深怀戒备。

李飞熊无所谓,南掌好不好就那么回事,只要他的领地安好便是晴天。

索林那旺萨顾不上文武的小心思,他还在考虑怎么办。

借道不放心,拒绝又不敢。

“只能赌明国仁慈,别无他法?”索林那旺萨问道。

“陛下,只能如此。”李飞熊回道:“安南兵强马壮,不论郑氏还是阮氏皆可与南掌相抗衡,然而面对大明毫无还手之力便灭亡。

即便暹罗同意联合,合两国之兵亦难阻挡明军,不如赌明国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