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437章 贼人的心思不难猜

三月暮春尽,四月初夏至,然而西北之地依旧寒风刺骨。本文搜:卡卡小说网 免费阅读

皇帝正在滑冰。

闲是真的闲,同样也是观察冰面情况。

这不仅关系着用兵时间,也关乎春种秋收,实在是马虎不得。

“陛下,探马急奏。”白文选匆忙而来,道:“秦州已空。”

“孙可望跑了?”朱由检问道。

“是。”白文选回道:“今日探马巡查未发现孙贼探马阻拦,因此大胆前出至秦州,发现城中已空。臣已经加派斥候查探秦州状况,并追寻孙贼逃跑方向。”

“气候依旧寒冷,孙贼能将秦州搬空,最起码准备了半个月,不得不说,孙贼比朱识鋐精明得多。”朱由检说道。

“陛下,是否派兵接管秦州?”白文选问道。

“点五千兵接管秦州,并传旨汉中提供粮草。”朱由检说道。

“臣遵旨。”白文选领命而去。

白捡回秦州,朱由检不但不开心,反而眉头紧锁。

朱识鋐麾下就一个孙可望值得一提,若其退回兰州,必对官军形成阻碍。

人数是其一,距离是其二,设距离是最大的困难。

兰州千里之遥,粮草弹药转运困难,并且耗费很大。

“早知如此,过年时就该用兵,好歹把孙贼部吃掉。”朱由检喃喃自语。

此时,朱识鋐又踹翻了桌子。

“异端,就该送上火刑架!”朱识鋐怒气冲冲地说道。

“父皇,儿臣请带兵追击!”朱烈鸿说道:“若是放任孙可望逃走而不做反应,人心必散,则万事皆休。”

“苏丹,当务之急是探明孙贼动向,如此才好应对。”国师察尔萨说道。

“这么长时间才走漏消息,必然是蓄谋已久,若孙贼觊觎九五,定会偷袭兰州,请苏丹严加戒备。”

“纵使孙贼有野心,却不能不考虑明军威胁,臣以为其大概率是投了明廷。”

“必是如此,其部粮草由中枢调拨,即便独立亦难持久,必然是投了明廷。”

听着文武大臣的议论,朱识鋐越发愤恨。

恨孙可望忘恩负义,又恨自己当初不该招降孙可望。

事已至此,只能想想怎么应对。

“报~”

一声长呼打断了朱识鋐的思考。

信使冲进来,拜道:“启奏陛下,临洮府急奏,孙可望部突袭。”

“什么,孙贼去了临洮?”

不只朱识鋐,诸文武都惊呆了。

不管孙可望是造反还是叛变,都不该出现在临洮的。

“父皇,孙可望或是要潜逃乌思藏。”朱烈鸿说道。

“不可能。”察尔萨脱口反对,道:“乌思藏山高路远,气候恶劣,孙贼举众而去,能活下一半人就算他有本事。”

“但是去乌思藏,官军同样难以追击。”朱烈鸿说道:“孙贼一路潜行毫无消息,至临洮方才暴露,显然是暗地里准备了许久,若是其继续至尊之位,当直取兰州,而非绕道临洮。

若是投降官军,更该取兰州以为投名状,以其行事诡秘周详,大有机会偷袭兰州得手。”

剩下的话不用说,在场的都能想得到。

若是孙可望不去乌思藏而是入青海,不过晚死几天而已,全无意义。

就在朱识鋐揣测孙可望的想法时,临洮府城里,孙可望见到了由坚参喃哈。

“久闻法王大名,今日终得一见,三生有幸。”孙可望一副认真脸,貌似真的很仰慕由坚参喃哈。

由坚参喃哈行礼说道:“秦王如约南行,乌思藏各教无不欢腾,此去不仅有向导,粮草亦不会缺,待抵达拉萨,各教派会联合为秦王殿下举行加冕仪式。”

乌思藏各教派之间争执不断,时不时还会打一仗,不能说水火不容,却可以说形同陌路。

他们之所以要联合,全因肃军入侵。

天方教的排他性,让各教派没了活路,必须联合起来,但是仅凭他们的力量,还是打不过肃军,哪怕入藏的肃军只有八千。

不是朱识鋐不想派遣更多,而是高原反应与粮草供给限制太大,也因此,朱识鋐并未能够对乌思藏展开直治,也没能彻底肃清佛教。

但是由坚参喃哈等人也无力驱逐肃军。

在求助大明无果后,由坚参喃哈主持策反了孙可望。

因为马哈马盯得紧,一应事宜都是刘文秀负责,孙可望确实是第一次见到由坚参喃哈。

听到由坚参喃哈重申了条件,孙可望老怀大慰。

乌思藏万王共尊佛王,这就是孙可望即将加冕的王号。

由坚参喃哈等人包括孙可望还是有点数的,没敢直接称帝。

怕明军不远万里追杀来。

当然,孙可望成为乌思藏国王的前提是干掉驻乌肃军。

“区区八

千众,不值一提。”孙可望信心十足地说道。

“小僧等自然是信任殿下的。”由坚参喃哈说道。

不信任孙可望就不会引他入藏,更不会提供粮草。

“行了,闲话休提,抓紧时间启程,尽快剿灭天方异教徒。”孙可望说道。

“小僧为殿下引路。”由坚参喃哈说道。

突袭临洮的是刘文秀,此时刘文秀已经领着前锋先行一步,但是城里依旧喊打喊杀不断。

流寇嘛,一路跑一路抢才是常态,长久停留一处自取灭亡。

孙可望无视了街道上的尸体,也没管肆虐的军兵,自在暗暗合计着,等在天竺站稳脚跟,是不是回头把乌思藏洗一遍。

都以为乌思藏穷乡僻壤,以至于只能使用人皮人骨做法器,但是接触下来才发现,这些乌思藏的秃驴还是有些东西的。

当然,现在只是想想,毕竟需要乌思藏的向导与粮草前往天竺。

此时,秦州城里,皇帝正在看一堆尸体。

尸体都是被砍的七零八落,然而头上的帽子却说明着他们身份。

“骤然发难,一网打尽,孙贼很用心啊。”皇帝说道。

“陛下,斥候查探,孙贼是往临洮去了,臣不明白他要做什么。”白文选说道。

“避官军锋芒,绕肃逆而行,孙贼落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乌思藏。”朱由检说道。

白文选惊讶地说道:“乌思藏山高路远,物不丰,非是安身立命的好地方啊。”

“正因如此,官军亦难尾随而去啊。”朱由检说道。

他没能判断孙可望的真正目的,但是北京城里的太子却敏锐地察觉到了。

此时,太子在圣旨上盖了章,随即快马发往四川。

谨守门户,不得让孙贼入蜀地半步。

“殿下,真要放任孙贼占领乌思藏?”尤世威带着不放心问道。

“目前就第五山地师可以成规模地投入乌思藏,虽说可以一路横扫,却不足以驻守与治理,等第六山地师训练完毕后,再考虑收复乌思藏之事。”朱慈烺说道。

国朝就三个山地师,第四师是常规山地师,便如突袭山西的各部,负责低海拔地区,第五山地师从设立之初就驻扎川西高原地区,目标就是乌思藏。

不过一万多人相对于乌思藏的广阔,并不够用,因此又组建了第六师。

需要两年时间以适应高原反应与气候,还要储存粮草与物资,这两年里坐看孙可望的表演。

“若是孙贼如估计一般南下天竺,则官军攻略天竺又多了一条路,而且这条路更加出其不意,能够轻易打到德里。”朱慈烺说道。

太子知道自卫反击战吓得阿三迁都,然而却不知道具体路线,这就需要孙可望探路。

孙可望铩羽而归?

没关系,排除一条错误的路线也是收获。

另外两条攻略天竺的路线,一条路是走海路,另一条是陆路穿过中南半岛。

海路路线清晰,陆路还在探索之中。

“目前中南半岛尚未入手,攻略天竺只能押后,不过天竺那边多美女,可以鼓励海商们带回来。”朱慈烺说道。

“殿下心念万民,实乃百姓之福。”尤世威送上马屁。

“行了,说说李自成什么个状况,为何没有奏报?”朱慈烺问道。

“据传,闯贼停在了忽兰忽失温,军机处与锦衣卫正在查探。”尤世威说道。

这个消息是来贸易的草原人带来的,估计不会有假。

毫无疑问,李自成没有听从朱慈烺的安排。

忽兰忽失温就是后世的乌兰巴托,距离北海(贝加尔湖)还有相当的距离,那地方群山环绕能阻挡寒流尚且哈气成冰,更不要说北海了。

于是,李自成留在了忽兰忽失温。

有一座已见雏形的城池,有山有水,有山林与草原,还发现了煤矿,完全没理由继续往北跑啊。

此时,李自成正拨弄着火盆里的煤炭。

“陛下,成祖北伐,不止一次打到忽兰忽失温,我等停留此处怕是不稳妥。”顾君恩说道。

“再往北怕是要冻死。”李自成说了理由,又道:“大几千里路,官军打过来也不容易,这几年我们好好发展,如果能找到罗刹人学习火器制造之法,就能抵挡官军。”

“朱慈烺是让我们抵御罗刹人,与其勾结,只怕……”

顾君恩欲言又止。

只怕朱慈烺愤怒发兵。

忽兰忽失温说远也挺远的,几千里路呢,说近其实也挺近的,反正顾君恩觉得官军是有能力杀过来的。

“我们是谁?”李自成反问一句,又道:“我们是贼啊,被官军打正常,听官军话却是自取灭亡,我们要走自己的路,不能让朱慈烺给我们划路。”

见顾君恩依旧思考的样子,李自成说道:“别纠结了,考虑一下怎么收服或者剿灭附近部落吧,我们需要尽可能壮大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