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皇帝出塞
“皇上诏令~皇上诏令……”
埋头疾奔的信使看清楚前面的彪形大汉,瞬间失声。本文搜:e小说 免费阅读
似乎是感受到了主人的恐惧,战马缓缓停下了脚步。
就停在马宝面前,长枪捅过去就能杀人的距离。
“说,多尔衮何在?”马宝沉声问道。
信使满脸恐惧,又带着一丝茫然。
敌人在问话而我听不懂怎么破?在线等,急!
“晦气,居然是个不懂汉话的。”马宝懊恼不已。
后悔自己没学习女真话。
军中有配置通译的,毕竟招降、安置俘虏都需要沟通,所以马宝这样的人就不学。
郑遵谦?
本来走科举仕途的活成了游侠又成了军中悍将的人,你指望他上课好好学?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也就是晋升跟文化挂钩,不然全军扫盲运动根本别想开展。
“干掉他,看军令。”郑遵谦忽然说道。
马宝倏地出枪,把建虏信使挑落马下。
郑遵谦跳下马,去建虏坐骑旁打开公文袋,从里面掏出了命令。
蒙汉女真三文并写的。
“虏酋传令各部由古北口出关?”郑遵谦把命令递给马宝,说道:“将军,陛下会不会……”
“不可能。”马宝说道:“白文选都能坚持那么久,陛下有四千兵马,即便被围也能坚持十天半个月。”
“那么陛下就是占据了某个隘口,让建虏不得不退了。”郑遵谦说道。
“不无可能,也可能建虏没找到陛下的行踪。”马宝说道。
都是推测。
这仗已经打成了糊涂仗,不能俯瞰全局,谁都猜不到皇帝在哪里。
“老郑,你有什么想法?”马宝问道。
“突袭古北口。”郑遵谦说道:“不管陛下什么状况,我们突袭古北口,都能吸引建虏主力,顺便看看能不能截断建虏一条退路。”
“好,还得是你。”马宝精神一振,回头叫道:“兄弟们,全速杀向古北口,给建虏一个惊喜。”
“杀~”
诸兵呼喝着,策马疾行。
此时,多尔衮已经在磨刀峪通往古北口的道路上设置了一个口袋阵。
他也不知道明帝会不会来,该做的准备还是却依旧一丝不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敌人不是提线木偶,只能尽力而为。
朱由检刚收到建虏转向古北口的消息。
“途中必有埋伏。”朱由检盯着地图说道。
“陛下,其实能保全北京城已经达成了战略目的,全歼建虏不急于一时,可从容图谋。”沐天波委婉地劝道。
“今日多杀一个,来年就省一分力气,有机会还是要打一下的。”朱由检说道。
“陛下,不是臣怯战,而是如今的状况确实不适合冒险再战。”沐天波劝道。
阵亡的,掉队的,如今皇帝麾下只有三千人马,连日厮杀下兵器折损严重,而且粮草不足,确实没力气再战了。
朱由检盯着地图想了一阵,忽然问道:“按照常理,建虏必然是辎重先出关,你说我们从塞外沿着关墙绕到古北口外,吃的用的是不是就有了?”
沐天波挤到地图前量了下距离,道:“一百多里,两天的时间,粮草勉强够。”
人省一点吃,能保持骑马的体力就行,省下的粮食喂马。
“就这样干。”朱由检下定决心,叫道:“吴洞云。”
“臣在。”吴洞云叫道。
他正在处理伤员,没空过来。
“你带伤员找个隐蔽的地方躲几天,朕带兵出关。”朱由检说道。
“陛下,你疯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吴洞云冲了进来,不可思议地看着皇帝。
“朕没疯,建虏必然想不到朕会绕行关外,沿着关墙走不会迷路,最多就是饿几天,没什么风险。”
见吴洞云要说话,朱由检继续说道:“朕知道卿想说话,卿先别说话。抢到足够的辎重后,朕来往无阻,若是没抢到,朕就退回来,这个时候塞外芳草萋萋,挖草根也能撑到回来了。”
“臣要跟着去。”吴洞云说道:“臣乃是陛下随行御医,陛下去哪臣去哪。”
“不行,那么多伤员呢,不能丢下他们不顾。”朱由检摆摆手,说道:“卿留下,就这样决定了。”
吴洞云看了眼皇帝,幽幽地说道:“臣会把此战经过详细地奏报太子。”
“无妨。”朱由检故作无谓地说道。
事情就这么定了。
听到皇帝决定出塞,诸兵立刻来了精神。
明军有多久没出塞了?
至少三十年。
万历二十年,宁夏哱拜叛乱,朝廷派兵镇压,是为宁夏之役,万历三大征之一,也是明军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塞作战。
其后偶有小战,都是浅尝辄止。
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叛乱后,大明注意力便集中在了辽东,其余地方都是谨守,而萨尔浒之战后,辽东转入防守,其余地方更无出塞之力。
皇帝出磨刀峪,不仅是三十年来第一次,也代表着大明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草原。
“陛下,臣请出战。”吊着一只胳膊的王大路说道。
“好好养你的伤。”朱由检没好气地说道:“以后有的是仗打,你急什么?”
“陛下,王校尉断了胳膊,臣只是被划了一刀……”
“怕伤口不会迸裂是吧?”朱由检无情地说道:“受了伤的,老老实实留下来,朕可不舍得你们白白送死。”
“追随陛下,死了也甘心。”王大路说道。
“你都没生崽就急着死啊?把你们培养到如今这个地步,花费巨大,不留个崽不行!”朱由检说道。
“陛下……”
“君无戏言,莫要啰嗦。”朱由检不耐烦地说道:“凡是身上有伤的全都留下来,其他人跟朕走。”
见皇帝主意已定,诸伤员全部低下了头。
不能追随皇帝死战,比死了还难受。
“你们倒是不快活,没想想我的心情?”吴洞云吐槽道。
诸伤兵只能陪笑。
这家伙擅长用刀,一把凤嘴刀,一把手术刀,都不是好惹的。
于是,吴洞云带着伤员留下,朱由检带着两千兵出了磨刀峪。
目送皇帝离开,王大路问道:“郎中,咱们去哪?”
“哪都不去,就留在这里。”吴洞云说道。
“若是建虏来犯……”
“建虏敢来吗?要是有这个胆子早就来了。”吴洞云说道:“我们走了,建虏才回来,到时候陛下行踪暴露,或有危险。我等留在这里,打着陛下的旗号,让建虏以为陛下还在这里,陛下才能出其不意。”
“果然,不会兵法的御医不是好参谋。”王大路由衷地赞叹道。
“但凡你把脚丫子的劲头用在看书上,也不至于想不到这一层。”吴洞云没好气地说道。
他还对留守耿耿于怀。
却也没办法,毕竟这么多伤员要照顾。
此时,多尔衮还在眼巴巴地等着朱由检过来。
斥候一直回报明军没动静,越等越不耐烦。
“都说明帝勇武,没想到也有怯懦的时候。”多尔衮恨恨地说道。
“皇上,看样子朱由检不会过来了,撤退吧。”洪承畴劝道。
睡觉不安稳,那也要有机会躺到床上去,再继续蹲朱由检就要被明军主力咬住,到时候可不一定能跑到西域。
“辎重还有两天才能出关,再等两天。”多尔衮说道。
“主人,不如让我杀过去。”尼禄斯旺说道。
多尔衮心动了片刻,又摇头说道:“关口险要,大军难以强攻,你虽然天下无敌,到底是双拳难敌四手,还是罢了。”
“主人,我不怕死。”尼禄斯旺说道。
“朕知道,然而来日方长,有的是你的用武之地。”多尔衮说道。
如今火器盛行,尼禄斯旺这般勇将的发挥颇受限制,却依旧有大用,尤其是在收复各部落的时候。
有一个不可力敌的存在,草原西域各部落会更容易臣服。
多尔衮不知道自己究竟错过了多好的机会,洪承畴也没有劝说。
他是确实没想到朱由检还可以选择塞外绕行。
几十年了,明军就没出过塞外,他的潜意识里就不认为明军会出塞外。
无关于智慧,纯属于认知障,非得有佛祖的视角才能解开。
于是,多尔衮枯等了一天半,确定朱由检不会开赴约后,满怀怨念地收兵回营。
此时,马宝刚进磨刀峪。
他在外围观察良久,发现建虏防备森严,没有突袭的可能,便捉了几个舌头,审问后得知皇帝在磨刀峪,连忙赶了过去。
一问,皇帝出塞了。
“你怎么让皇帝出塞呢?多大风险你知道不知道?”马宝问道。
“陛下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吴洞云带着苦笑回道:“虽然保得京师安然无恙,十二陵却难复原,陛下憋着一肚子火呢。”
马宝语塞。
皇帝打的这么激进,很大原因就是十二陵。
做臣子的还没法劝。
甚少有人在皇帝面前提起十二陵,但是祖宗父兄受辱,换谁不得憋着一肚子火?
“算算时间,陛下已经快到古北口外,现在出塞是赶不上了,然而我们可以攻打古北口,与陛下形成前后夹击之势。”郑遵谦说道。
“便如此办,不惜一切代价牵制住多尔衮。”马宝说道:“传令周遇吉,加快速度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