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347章 登陆

二月初八,朝鲜,长青城里,锣鼓喧天,万岁声此起彼伏。本文搜:ez看书网 免费阅读

豪格穿着蟒袍,骑在马上顾盼自雄。

万岁自然是僭越的,但是多尔衮又不能从顺天跑过来打他,福临?呵!

随行在后的鳌拜看着大礼拜下的臣民,点头赞道:“不错,就是花费大了些。”

“要我说不老实听安排的直接杀了,何须给钱给粮?”博尔济吉特·巴达礼不满地说道。

他是豪格妻族科尔沁右翼中旗札萨克,但是对豪格大把撒钱的行为很不满。

有这些钱,能够养多少兵马?

“但是这样才有气势嘛。”鳌拜笑眯眯地说道:“王爷做了朝鲜王,你我都能做个领主,以后的好日子长着呢。”

“确实。”巴大礼点头笑道:“朝鲜人羸弱,女人却是很润,又没有明国的烦恼,安心休养生息,等积蓄力量回顺天去。”

“只恨多尔衮那厮挟持了皇上,把控朝政,未给诏命。”鳌拜脸上闪过一丝愤恨。

为了进一步收拢麾下之心,豪格按照李稼陈的意见,将朝鲜分割成大小数千块地盘赐给有功之臣,如今的朝鲜就是典型的分封制。

唯一的问题是没有诏命,属于自行其是的草台班子。

“谁说没有诏令的?”李稼陈笑眯眯地说道:“朝廷的诏令早就送来了,不信就去问睿亲王嘛。”

鳌拜与巴大礼相互对视一阵,露出了姨母笑。

朝廷诏书确实已经送来,不信就去问多尔衮,如假包换。

北京城里的多尔衮正在大发雷霆。

“割地自王,他豪格还是爱新觉罗族人吗?要不要让他登顶九五之位?”

没人敢吭声。

他身边可没有李稼陈一般的存在,否则就该劝他取福临而代之,成为大清第三任皇帝。

只是不可能。

他要是篡位,莫说豪格会起兵勤王,代善阿济格等人都会起兵响应。

“睿亲王。”代善开口说道:“事已至此,豪格成为朝鲜王已经不可阻拦,不如把诏书给他吧,左右只是一个外藩野王罢了。”

“外藩野王?老大你知不知道在说什么?”多尔衮毫不客气地问道。

就差说代善老糊涂了。

朝鲜王的名号无所谓,但豪格此举是割据,属于大逆不道,不发兵征讨都是因为明国压力太大,怎么可能承认?

代善眼睑微闭,道:“承认,豪格就是大清的朝鲜王,不承认,朝鲜就是豪格的,孰轻孰重,老十四,你应该知道的。”

“即便不给诏书,他豪格就不是大清的肃亲王了?国朝有难,他以为能置身事外?”多尔衮冷声说道。

他跟豪格不对付,但是同属大清亲王,已经不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乃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若是大清被灭,谁都逃不了。

见多尔衮正处于暴怒之中,代善问道:“十四阿哥意欲何为?”

“可以给豪格名份,但是要追封布木布泰为皇后。”多尔衮给出了自己的条件。

政治的本质也是买卖,代善想承认豪格的朝鲜王以维持大清的表面团结,自然就要同意多尔衮的条件。

何况这个条件只是让皇太极绿的明显了一些,也没别的害处。

见代善同意,多尔衮怒气稍减,道:“一直以来,朝鲜都是大清粮食与民夫来源地,如今朝鲜为豪格所占,其必不理朝廷诏令,如何弥补这份空缺?”

代善回道:“我会劝他大局为重,毕竟顺天丢了,辽东不安,辽东生乱,朝鲜岂得安稳?”

也就这样了,毕竟又不能出兵讨伐。

不是不想,是真不能。

多尔衮带回来二十万大军,加上原有的与拉壮丁凑出来的,有三十万大军,确实是不少,但是四面驻扎后,其实机动兵力也就五六万的样子。

这个时候,多尔衮有些理解了大明太子的想法。

要想保证顺天府安全,就必须在河北处处设防,尤其是明国一直占据着直沽口的情况下,天津更是重中之重。

最主要的是,曾经的盟友变成了敌人,同样牵制了大量兵力。

多尔衮恼火的很。

此时,他还不知道一支庞大的船队正行驶在海面上。

自从朝鲜水师叛变后,豪格一直提防着明军渡海袭击,但是这段时间问题不大。

河面已经开始解冻却没彻底解冻,等到解冻后就是凌汛,等到夏天风浪骤起,等适合行船已经是秋天,要不了两个月就结冰。

豪格不觉得自己撑不了两个月。

到时候处处是坚冰城池,明军是铁打的门牙也啃不动,待到海港封冻粮草不济,明军跑都没得跑。

唯一有威胁的就是东江镇,然而郑鸿奎不要说跟毛文龙比,连沈志祥都没得比,豪格也就没有放在眼里。

郑鸿奎正站在船头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海面

“军门放心,这个时候北方的浮冰还没下来,无虞船队撞上冰山。”副将林龙说道。

郑鸿奎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三万兄弟的安危,可不能大意了。”

林龙说道:“军门,其实末将不理解为什么要派偏师从富居县登陆,毕竟从鸭绿江口登陆,一路打过来更快一些。”

“说过很多次了,怕建虏跑的太快啊。”郑鸿奎解释了一句,又道:“反正我们只负责把大军安全送到,剩下的都是张大帅负责,就不要考虑那么多了。”

郑鸿奎口中的张大帅自然是太子的头号心腹大将张煌言。

他是北路军主帅,领三万大军绕过朝鲜外海,至北方富居县登陆,以控制图们江达到完全包围建虏的目的。

仁川登陆固然经典,却未能全歼,而太子的计划就是不放过一个建虏,学习仁川登陆就不合时宜了。

南边在鸭绿江口,北面在图们江下游,两面合拢,以两江为锁链困死东边的建虏,这就是此次的大体计划。

张煌言正在底舱。

底舱是粮草储存的地方,打开一个木桶,露出油纸,扒开粮食,确认下面没有发潮,张煌言满意地点了点头。

“准备工作如此充分,大帅实无担心之必要。”金堉带着羡慕说道。

什么是国力?

那又大又厚的油纸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金堉自诩以朝鲜国力,数十万石军粮也能咬牙凑出来,但是这么多的油纸,没有三五年是凑不出来的。

好在我是大明臣子,大明强我就好,金堉美滋滋地想到。

张煌言没有察觉金堉的小心思,问道:“富居县那边联络好了吗?”

“大帅放心,万无一失。”金堉顿了下,又强调道:“朝鲜大城都在南边,北边素来穷困,建虏驻军不多,掌控不严,多有仁人志士潜藏于北方。

使者联络后,无不欢欣鼓舞,对回归大明更是激动难耐,待王师靠岸,必有大量百姓前来帮忙。”

说完,他也奇怪张煌言为何如此多话。

这些事情都是反复落实的,必然不会有误,真没必要多问。

他却不知道张煌言还是有些忐忑。

升迁太快,缺少底气,只能事无巨细全部过问。

出了底舱,就听砰砰砰敲桌子的声音,还有军兵们或兴奋或懊恼的声音。

他们在打麻将。

从登州出发到登陆,需要二十来天,甲板上只能活动活动身体,没有打发时间的手段,怕是这群军兵要疯掉。

于是,太子特意吩咐制造了一批麻将给军兵打发时间用。

金堉看到这一幕,不由庆幸自己成了大明人。

几千副麻将牌的材料完全可以制出几十副纸甲,然而太子全不在乎。

就在军官们认真准备,军兵们闲的慌之中,半个月时间转瞬即逝。

海岸线已经出现在天边。

“要登陆了,吩咐全军准备。”张煌言按捺着激动下令。

号角响起,护航的战舰立刻装填火炮,并且加速冲到了前面。

大军登陆点在后世朝鲜清津港位置,此时只是一个渔村,驻扎着十多个建虏与一百多朝鲜伪军,村子里的渔民也被征召,负责查探海上情况。

因为反应倭寇突袭,伪军们还是很积极的,一边打渔一边观察海上状况。

当庞大的船队出现在眼前时,伪军们都惊呆了。

“快,快回去,倭寇又来了。”什长金三惊恐地叫道。

“长官,是大明,是天军,天军来了~”

金三定睛一看,果然是大明旗帜。

“太好了,朝鲜有救了,王师来了,快回去通知兄弟们,杀虏夷,迎王师。”金三激动地叫道。

“杀虏夷,迎王师~”

呼喝中,伪兵们调转船头,拼命往码头划。

不一刻到了岸上,金三找到百夫长柳成相,说了大明船队抵达的消息。

“太好了!”柳成相跳了起来,叫道:“兄弟们,集合~”

诸多伪兵渔民快速跑了过来。

“兄弟们,王师来了,杀虏夷迎王师,让上国看看我们的本事。”柳成相叫道。

“杀虏夷迎王师~”诸人高呼。

听到外面聒噪,十夫长珲特轲提刀出来,大喝道:“尔等欲造反乎?”

若是往常,柳成相就给跪了,如今靠山到来,自然无所畏惧。

“兄弟们,给我杀~”柳成相挥刀高呼。

“杀~”

怒吼中,诸人齐齐冲锋。

建虏压榨严重,平日予取予求,大姑娘小媳妇无不被骚扰甚至欺辱过,此时是新仇旧恨一并清算。

“集合,这群鸟毛要造反!”珲特轲大喝一声,挥刀迎着反抗者冲了过来。

瞬间双方相遇。

珲特轲侧身躲开迎面刺来得木枪,手中刀横扫,将两

个朝人削倒,随即矮身闪过两根鱼叉,随便砍伤了三只小腿。

惨叫响起,朝人动作一顿,对面又出来几个虏夷,咻咻咻放箭。

瞬间被射倒了十余人。

“娘啊,打不过……”

哭喊中,朝人四散奔逃。

“跟我追,今天非扒了他们皮不可!”珲特轲怒吼连连。

不把这些菜鸡挂在树上,怕是朝人不知道大清勇士有几只眼。

就在珲特轲追砍朝人时,只听一声尖叫“明人~”

珲特轲一看,只见两艘船已经停在了码头边,正有明军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