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洪跑跑
“杀,杀进去!”
怒吼中,王小二扣动扳机,打倒一个虏兵,随即扎稳马步,挺起铳刺刺进一个虏兵的胸口,随即收回火铳,退回到军阵里装填。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
不是所有人都能退回来的。
虏兵不是冲过来的,而是被挤过来的,两三千人挤在城门口,明军根本没有调整的空间。
只能坚决往里打。
轰地一声炮响,炮弹落在空地中,溅起的泥水落在不远处明兵身上。
城头的虏兵开炮了。
砰砰砰~
城下的明军开铳压制,只是虏兵火炮布置的比较靠后,火铳手看不到目标,只能盲射压制。
虏兵不能目视瞄准,基本是把炮弹打向城外,命中率很低。
这种程度的炮击当然阻止不了明军的冲锋。
此时,吴三桂正在城中心的鼓楼上观察战况。
西城门正处于僵持中,另外三面火铳声此起彼伏。
“没想到明军居然从大军出动的城门进行突破。”吴三桂说道。
“王爷,满达海凶多吉少,城内精锐折损大半,当思虑后路了。”洪承畴说道。
言外之意,济南已经守不住了,即便挡住明军这波进攻,但前提是挡住这波进攻,不然被四面围攻,根本不用谈什么后路。
吴三桂问道:“先生可有退敌良策?”
洪承畴回道:“用火炮对着城门轰击,清空当面之敌,收起吊桥。”
这也太狠了吧?
敌我双方掺杂在一起,炮弹可不会分辨目标,必然是一路横穿过去,到时候堵在城门口的军兵必然死伤惨重,甚至后续部队会因为炮击而拒绝出战。
谁都不想后背吃炮弹,还是自己人的炮弹。
“王爷,如今堵门的可大多是女真与蒙古兵。”洪承畴意味深长地说道。
因为大明曾经砍掉俘虏的胳膊与手掌而后放归,城中的虏兵怕落得同样的下场,抵抗意志十分坚定,这也是明军没能拿下城门的原因。
但是这些战意十足的虏兵却不是吴三桂所能掌控的,所以洪承畴提出了这个建议。
不是自己人,不用心疼。
吴三桂思忖片刻,下令调火炮前往西门。
不一刻,十余门佛郎机炮调到了西门。
次第布置,装填完毕,炮手点燃引线。
轰轰轰~
铁弹如雨点般打出,残肢断臂横飞,瞬间铺满了烂肉,血水汨汨流淌,汇聚成了一条小溪。
只剩下半截身躯的王小二呆呆地看着天空。
完了,我看不到儿子了,要是知道今天这般下场,早点结婚就好了,终归能看到儿子长什么样,罢了,有太子教导,肯定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胡思乱想中,一只脚踩到身上,当即将他仅剩的念头踩散。
明军正在退却。
短短一分钟,五十发炮弹穿过城门,不只虏兵被清空,明军也被清空了大半,剩下的不得不后退。
关宁军兵上前快速清理了吊桥上的尸体后撤回,吊桥收起,随即又清理城门口的尸体,准备关闭城门。
“吴三桂真是能狠下心啊。”傅山咬牙切齿地说道。
陈子龙接道:“数典忘祖之辈,当然心狠手辣。”
陆周没管两人的议论,下令收兵。
初期确实按照计划开展的,虽说虏兵死守城门,但只要持续不断进攻,必然能够打进去的,没想到吴三桂居然连自己人一起轰击。
明兵也不是铁打的,只能撤退。
各部接到命令,立刻往后退了三里,就在火炮的有效射程边缘安营扎寨。
堵死城门,想出城逃跑就来打。
夺回西门的吴三桂刚松了口气,见明军四面围困的态势,不由皱起了眉头。
“先生,如何解围?”吴三桂问道。
突围呗!
只要你舍得伤亡,趁着明军营寨尚未稳固,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冲出去的。
洪承畴说道:“明军显然是要围死济南,王爷当求援兵。”
废话,要是有援兵早就来了,何至于被人堵死在城里?
“王爷,满达海一直派信使求援,却没有一个有分量的,导致朝廷不知山东危急,臣请回京面圣求援。”洪承畴又说道。
想跑?
美得你!
求援是真的求援,前提是要能跑到顺天,而洪承畴的目的就是出城跑路。
不怪他如此选择。
明军这波突袭被击退,但是等其调集了火炮来,城墙坚持不了多久的,到时候可就没有今天这般容易守住了。
独试试不如众逝世,黄泉路上不寂寞。
吴三桂刚要开口挽留,却忽然改了主意,道:“先生可有把握?”
“试一试,结局不会比坐困枯城更坏。”洪承畴回道。
吴三桂说道:“先生需要多少人马?小王一定答应。”
留着洪承畴陪葬毫无意义,还不如让他走,假如真能求来援兵呢?
洪承畴回道:“大雨初停,道路湿滑泥泞,明军斥候必然不多,臣今夜出城,只带三个随从背负干粮即可。”
不需要护卫。
撞上明军斥候,尤其是大明皇帝手里,多少护卫都不够用的,还不如悄悄地跑路。
四个人从缝隙钻出去,走小路甚至田野里,白天找个没人的地方蹲着,天黑了继续走。
只要出城阶段不被发现,还是有很大的机会逃出去的。
吴三桂立刻安排人准备干粮,还准备了一些黄金。
松锦之战时,吴三桂是洪承畴手下头号大将,如今的这般做派,倒像是顾念香火情,也可能是出于同病相怜的心理,毕竟两人的家人的首级全部挂在南京城墙上晒太阳呢。
就在洪承畴准备跑路时,锋山上,明平虏见到了守将爱新觉罗·锡翰。
从姓氏上就能知道锡翰是宗室出身,但是从他被打发来驻守锋山也能知道其并不得重用。
刚见面,锡翰说道:“爱新觉罗·耻辱,久仰大名。”
明平虏脸上露出凄苦,说道:“同是宗室沦落人,何必冷嘲热讽?”
一句话把锡翰干的沉默。
他是努尔哈赤弟弟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五子,没能继承爵位,到现在也没得到世职,真的是不能更惨了。
“若是在大明,你我皆为郡王,即便不得权,尊贵异常,且世代富贵,如今太子当政,藩王主宰一方,你我等外放……”
“若是我选择投降,给什么待遇?”
锡翰的直接让明平虏愣了片刻。
“男爵……”
“大明什么时候有男爵了?”锡翰狐疑地问道。
公侯伯子男,自古以来的五等爵位,到了大明只有公侯伯,没有子男,但是虏清重新恢复了子爵与男爵。
“太子打算革除世职,因此重新设立了子男二等爵位以替代高等世职。”明平虏说道:“你麾下有三千兵,若是在攻打济南中立下功勋,男爵亦不是不可能。”
他没说的是,这三千人会归属他指挥,不管锡翰立下多少功劳,他都是获益最大的那一个。
“好,我投降。”锡翰果断地说道。
“弃暗投明,好!”明平虏喝彩。
“来人。”锡翰叫道:“将狗贼焦云涛推出去斩了,带上首级投奔大明。”
亲兵领命而去,不一刻,营帐外响起喝骂。
“锡翰,你罔顾皇恩,叛国投敌,岂不知大丈夫行走世间,当以忠义为先?你乃宗室,更当在为天下表率……啊……”
喝骂戛然而止。
“愚忠。”锡翰冷笑道:“岂不知识时务者为俊杰,大明天命未衰,依旧为正统所在,清国江河日下,迟早灭亡。”
“所言甚是。”明平虏点头附和了一句,问道:“听那人女真话颇为流利,是哪个部落的?”
“狗屁。”锡翰不屑地说道:“那厮乃是山西降官,若是真有气节,当初就该自杀殉国,来了大……清国倒表现的忠贞不屈。”
明平虏嘿嘿一笑,道:“原来是个婊子,奈何要从良求贞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