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豪格要跑路
砰~
桌子砸在地上弹了一下,随即收声,生怕豪格抽刀把他劈了。本文搜:零点看书 免费阅读
大殿里噤若寒蝉,哪怕福临也缩在龙椅中,努力降低存在感。
生怕被豪格当做撒气的对象。
“无能!”豪格骂道:“枉费先帝托付其辅政重任,一朝覆灭镶蓝旗,国朝前所未有之大败,该全族发配宁古塔!”
“郑亲王虽作战不利,毕竟力战殉国,不可过分。”多铎下意识地反驳了一句。
也就是局势大坏,迫使他收敛了些,否则非得接上一句“突袭凤阳的计划你同意了的,当负首责”。
豪格自然知道不能动济尔哈朗的家人,毕竟他力战殉国,尸体都没能带回来,若是依旧流放其家人,怕是以后遭遇这种绝境,大家直接就投了。
甚至还不能重罚谭泰等人,毕竟千辛万苦逃回来可不是领死的,不然直接投了明军,至少能保命不是?
尼堪都投了,而且活的有滋有味。
“降诏,罚谭泰等人为披甲人奴,戴罪立功。”豪格说了惩罚,环顾诸臣,问道:“郑亲王殉国,镶蓝旗尽殁,山东局势崩坏,满达海求援信一份接一份……”
说到满达海,豪格倏然一惊,问道:“嗯,今日为何没收到满达海的求援信?”
大殿里的气温更冷了。
满达海早晚各发一份求援信,中枢确实已经无兵可派,但是求援信不绝于途,表明京师与济南的通道未绝,而济南失联,表明其已经被包围。
解决办法很简单,派兵打通通道。
问题是没兵。
顺天周边还分布着五六万大军,但是要拱卫京师,防备直沽口,不可轻动,德州耿仲明也有一万多兵马,但是派少了肉包子打狗,派多了可能会丢了德州,到时候明军可就顺势进入了北直隶。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济尔哈朗突袭凤阳的巨大错误,因为他这部要是稳打稳扎,即便难以抵御明军,也能有足够的机动兵力。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批准这个计划呢?
豪格瞬间收敛了思绪。
他不会承认是因为害怕正面挡不住才想着用奇兵的。
以正合以奇胜,胜败乃兵家常事,都怪多尔衮……豪格不断地安慰自己,并且将多尔衮列为罪魁祸首。
其实多铎对多尔衮也有了一些怨言。
诚然,豪格弄死了他的老相好,但是以他的权势地位,什么样的女人弄不到?却因为一己之私情而置大清江山于不顾,实在不应该。
两个辅政王各怀心思,朝臣们也沉默不语,就在朝会要结束时,大殿外传来一声“报”。
信使疾奔进来,拜道:“启奏皇上,睿亲王急奏,其正率二十万步骑昼夜兼程回援。”
“多少?”x2。
多铎是满腔惊喜,豪格是有惊无喜。
二十万,确凿无误,其中多尔衮已经率领五万精锐到了宁夏,预计还有半个月回到顺天。
这个速度极快,算下来一天跑二百多里,哪怕只是行军也相当不容易。
豪格越发心惊,以至于多铎要求福临降诏令沿途各部落提供粮草与马匹都没能反应过来。
捱到退朝,回到王府,豪格才发现李稼陈一直跟在后面。
魂不舍守至此,可见豪格已经进退失据。
“先生,如何破局?”豪格问道。
“从国朝大局来看,多尔衮回京势不可挡,但是对大王来说,多尔衮回京必然不利。”李稼陈说了大实话。
豪格不能更赞同了。
明军收复北京,大不了退居关外,豪格还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多尔衮执掌大权,豪格能留个全尸就算多尔衮有格局。
但是豪格当初没有强行称帝,表面上是顾全大局不忍大清分裂,这个时候实在难以下定决心阻止多尔衮回京。
也阻止不了。
二十万大军在手,多尔衮肯定不鸟豪格。
李稼陈说道:“大王不妨让出中枢,以抵御罗刹与倭寇入侵为由回转盛京。
盛京乃是龙兴之地,往北可以捕捉野女真,往西可以收复外蒙古各部,往东可以控制朝鲜,皆能扩充实力。
睿亲王在外不到两年拉出了二十万大军,大王可效仿之。待其与明军两败俱伤时,大王挥军入关,可一举定鼎中原。”
“先生果真国士无双。”豪格赞了句,又道:“只怕多尔衮控制朝政后行废立之事。”
李稼陈说道:“大王在外,睿亲王不敢轻举妄动,大王若有不测,陛下亦难守位。”
豪格点了点头。
他不止一次想过取福临而代之,只是忌惮多尔衮的反应没敢轻举妄动,换个角度想,在灭掉南明,至少要稳固黄河防线之前,多尔衮也不敢篡位。
“便如先生计策行事。”豪格下定决心,又问道:“请先生合计可以调动那些
兵马带回去。”
“大王,只要是心腹大将都可以带回去。”李稼陈毫不犹豫地说道:“多尔衮回到中枢要树立权威,甚至要证明自己比大王强,必然要收复失地的,我们完全可以不管。只要英亲王平西王支持一个月,睿亲王就能发出援兵。而中枢只要保证明军不会进入顺天府境内即可。”
这个就完全是站在豪格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地方丢了无所谓,反正有多尔衮擦屁股,只要自己的实力不受损就行。
“好,小王便立刻收拢军马,待多尔衮回京后便启程。”豪格说道。
满打满算半个月,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要是在多尔衮回京前不能启程,他必然阻拦。
自己在外面浪了一圈扩充了实力,多尔衮肯定不会让豪格学习的。
所以豪格立刻以支援山东为名调集两黄旗兵马回京。
北京城里的暗流涌动并未影响山东战局。
此时,阿济格收到了张煌言袭取大名府等地的战报。
“明军好大的胃口,不但要吞掉吴三桂,居然还想连本王一起吞掉,也不怕撑死。”阿济格冷笑着说道。
“西面明军大张旗鼓,其实不足为虑,毕竟地势平坦,处处可以突破,可虑者明帝而已,只怕其已经做好了攻打营寨的准备。”希福说道。
“有水师之利,明帝过不来。”阿济格不以为意地说道。
三河汇聚处,除非明军长了翅膀,不然必定要被河水阻挡的。
“报~”
斥候飞奔进了帅帐,拜道:“启奏王爷,济南急报,明唐王军利用水师重炮,连破大清河沿岸各城,如今其水师已经越过齐河县,前锋已至滑口镇。”
“满达海无能,吴三龟该死,坐拥十万大军,数额不能控制大清河,实在是无能!”阿济格骂道。
若是明军沿着大清河一路往西,最终就是到他所在的地方。
也就是说,到时候明帝有了水师助力,澭水不但不能成为依仗,反而有利于明军水师得发挥。
“传令各部立刻收拾辎重,有序退往临清。”阿济格说道。
东昌府都不要了,直接去临清,与耿仲明互相呼应。
“传令水师,在各水闸处埋设火药,大军过后,全部炸毁。”阿济格又补充了一道军令。
明军水师厉害,但是只要毁掉各处水闸,明军的船只过不来,就不需要考虑其威胁。
就在阿济格不战而退时,西面山西陕西交界处的风陵渡口,一只船队缓缓停在了码头上。
陕西自古出茶叶,且品质颇好,在清顺结盟后,双方开始贸易,最重要的就是茶叶,所以把守得军兵只是看可看,就让顺人上了岸。
其实也没人手仔细检查,因为山西的清军已经被抽调九成,如今不是在山东就是在河南河北,无暇顾及。
上岸,入关,天色以黑,商队就此住了下来。
都是熟悉的客栈,掌柜与伙计也没在意,安排好院子便告辞离开。
“召集兄弟们,子时动手。”李过下令。
他们是最后一支队伍,前期已经潜伏了三百多号人在关内,就等着今夜发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