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最后的土司
“报~”
斥骑狂奔到近前,叫道:“吴贼已弃济宁,正往兖州而来。本文搜:我的书城 免费阅读”
“好,等他多时了。”陆周起身,道:“召集诸将。”
不一刻,诸将抵达。
“诸位,吴贼正往兖州而来。”陆周说道。
“终于来了。”
“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
“等他多时了。”
“这次看他往哪跑!”
诸将兴奋地说道。
陆周双手下按,止住了议论,道:“兖州城里有三千虏贼,可与吴贼内外呼应,但是周大将军在吴贼之后,可与我等前后夹击,正好一鼓作气绞杀吴贼。”
“将军,只怕吴贼得到消息后绕路而走。”傅山说道。
“不无可能。”陆周点点头,继续说道:“所以我要带一部兵马提前设伏,另外胶州方向的李将军正在赶往济南,无论如何不能让吴贼跑了。”
一直以来,朝廷的宣传弃守北方的原因是关宁投降,于是吴三桂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
当然他并不冤枉,因为关宁军团吞噬了大量的资源,却一败再败,最后竟然投了。
不能说国朝当今局势全怪关宁军,但是他们成了众怒的发泄口。
安排妥当,各将依计行事。
此时,青州府治益都城外,李英正在观察城防。
建虏收缩的很彻底,就占住了济南周边,其余地方全部放弃,所以李英部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青州。
城头上,守兵们紧张兮兮地看着城外的明军架设火炮。
二十门重炮不是明军的极限,而是李英部携带的极限。
攻城准备工作还要一天时间,李英却并不急躁,因为他已经派出一部军队走水路支援唐王军了,算算时间也就这两天。
就算他无法按时抵达济南,得了强援且有水路支援的朱聿键一定是及时赶到。
此时,西边的开封城里,厮杀声已经停歇。
不一刻,浑身是血的袁时中策马而来,道:“大王,残敌已经肃清,可以进城了。”
“孤……孤……”朱伦奎满腹感慨,竟然一时食言。
袁时中安慰道:“大王不必伤怀,烈王见到此幕,必能含笑九泉。”
“是啊,王祖见开封恢复,必然含笑九泉。”朱伦奎收敛了情绪,说道:“传诏,全军进城。”
外围的军兵依次开拔进城。
城墙已经被火炮轰塌,残砖碎石下可见尸体,穿过残破的城门,街道上大量的尸体。
明兵正在救治己方伤员,收拢泽炮的尸体,发现还在喘气的虏兵,当即就是一刀枭首。
济尔哈朗留下的部队颇为精锐,给周王军造成了两千多伤亡,诸兵都是愤恨不平,所以此战没有俘虏。
“应该留些俘虏用作重建的。”朱伦奎感慨了一声。
“大王不必忧虑,太子正在组织移民,到时候只愁钱粮不足,无需担心劳力不够。”秦所式说道。
朱伦奎说道:“此事还要抚台多多操心了。”
朝廷的战略计划是收复山东,但是朱伦奎觉得自己有实力收复开封,便上奏太子请求批准。
太子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便调拨了一部分移民过来。
都是原土司治下百姓,带武器的,可以说是武装移民,足够控制地方。
此时,太子已经回到了南京,正在审阅战报。
战报每日发送,但是两天才能送达,所以太子看到的就是黄得功全歼济尔哈朗部的奏报。
“黄得功打的太轻松了,几乎没什么损耗。”朱慈烺放下奏报说道。
孙传庭问道:“殿下的意思,令黄得功继续往西,一直打到洛阳?”
朱慈烺说道:“郑州等地都是膏腴之地,虽有虏贼之患,然而经过此战,建虏必然无力进犯,闯贼不敢进犯,可恢复一部分地区。”
孙传庭想了片刻后,道:“若是加上开封郑州等地,怕是移民不够分配。”
收复失地不难,难的是恢复经济与民生。
湘西川东土司人口数量还在统计,但是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不够把山东填满的,就不要说开封郑州等地了。
“先生忘了,国朝还有一个最大的土司。”朱慈烺说道。
孙传庭回道:“臣自然记得水西安氏,只是前线战事正烈,不宜节外生枝。”
于天启元年九月,奢崇明于重庆起事,次年二月,安邦彦起兵响应,是为奢安之乱。
此乱持续八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四川巡抚徐可求、贵州巡抚王三善战死,被称作西南大将之冠的总理鲁钦兵败自刎,贵州总兵阵亡于贵阳城下,将官军兵损失惨重,贵阳更是成了一座空城。
因为奢安之乱导致西南元气大伤,加上建虏入关和流贼兴起,最终朝廷不得不对水西安氏进行了诏安。
这可是奇耻大辱。
造反者不杀九族反而继续逍遥,也就不怪云南湘西各土司先后造反了。
但是孙传庭担心朱慈烺冲动之下把水西再次逼反了。
朝廷有实力镇压水西,但是最好避免两面作战,免得山东战场出现变故时没有预备队可用。
就在朱慈烺思考时,江无水进来,道:“爷,贵州巡抚李若星奏报,以水西安氏为首的贵州各土司请求朝觐,并请改土归流。”
“嗯?”朱慈烺看了眼孙传庭,才接过了奏报。
确实惊讶。
但是奏报说得很清楚,贵州的土司确实主动请求改土归流。
“李若星干的不错啊。”朱慈烺赞道。
孙传庭说道:“李若星能力毋庸讳言,归根结底还是殿下快速平定了湘西,而水西与湘西接壤,所以安氏惊惧之下只能归附。”
朱慈烺起身转了两圈,道:“既然水西愿意改土归流,宜早不宜晚,令李若星开始推进改革,并且从湘西川东选派一些官吏过去开展诉苦运动。诏令各土司全族来南京,各土官进行培训后准备封地。”
孙传庭愣了一下,问道:“殿下,封去哪里?”
朱慈烺回身看了下地图,道:“封琉球。”
“琉球?”孙传庭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不由追问了一句。
琉球是大明藩属国,如今有识之士确实不反对吞并藩属国,但是没打下来的地方封出去,着实有些过分了。
朱慈烺说道:“倭国用兵朝鲜,无暇他顾,琉球势单力孤,无需朝廷出兵,各土官自己联合起来就能打,不只贵州土司,湘西的骑墙派也封过去。”
“殿下圣明。”孙传庭由衷地说道:“朝廷只要调派船只即可,无需一兵一卒,而琉球孤悬海外且物产贫瘠,即便诸土司互相吞并后,亦难有作为。”
因为倭国与大明先后禁海,大量的海商们便以琉球为中转站进行贸易,于是琉球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是随着大明与倭国的海贸互通,琉球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下来。
地方狭小土地贫瘠,等存款用完了,大概也就吃不上饭了。
所以朝廷对琉球的兴趣不大。
太子的兴趣同样不大。
后世的琉球之所以被人惦记,是因为它被倭国占据,且是第一岛链的前哨,切实威胁着国朝的安全,但是如今太子大权在握,不要说区区琉球,倭国都会被消灭,也就不存在安全问题了。
正好用来安顿土司,而且证明给国朝文武看,太子是真会把大家封出去的。
好好奋斗几十年,到时候称孤道寡,不要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