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280章 对付皇帝,建虏是认真的

马蹄翻飞,烟尘滚滚,皇帝领着神箭卫快速奔向吴部。本文搜:e小说 免费阅读

“狗皇帝欲以骑射欺本王?”吴三桂想笑。

骑射要发挥威力需要两个前置条件,一是对方是步兵,二是对方无甲。

“大王,儿郎们皆具快马厚甲,朱由检想以骑射袭扰,实乃异想天开,当趁机围杀之。”郭云龙说道。

“正合吾意!”吴三桂微微一笑,道:“分出一千骑,随本王围杀朱由检那厮,郭云龙,带兄弟们阻拦其余明兵,若其接应朱由检,务必拦住。”

“臣遵旨。”郭云龙应下。

顷刻间,吴部分兵完成,吴三桂领着一千骑出阵。

朱由检见状暗恨。

这些可都是朝廷钱粮养出来的精锐骑兵,被吴三桂据为私有不说,如今更是成了建虏附庸,是可忍孰不可忍。

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朱由检瞬间收敛情绪,寻找吴三桂的踪迹来。

找不到。

对面的骑兵都是一般装束,哪怕护旗手都是一样的,根本没差别,甚至都没有背上将旗。

“胆子这么小?”朱由检略感诧异。

这年头的军兵根据旗号行动,就一个吴三桂的大旗,很难有效指挥全军。

但是想到这些都是吴三桂的家丁,朱由检表示了理解。

就跟他的亲军一样,如臂指使,根本不需要太多指令,甚至各将能自主行动。

他却不知道,为了对付他,建虏是认真的。

针对他喜欢冲阵的习惯,花大价钱进口了一批燧发手铳,为防备他射杀将官,精锐部队的大将要么缩在后方指挥,要么就统一衣甲,为了防止他突袭,各部安营扎寨时必须竖栅栏挖壕沟并且配备火炮。

绞尽了脑汁,区区六个核桃根本补不回来。

所以,朱由检找不到吴三桂属实正常。

没关系,随机杀戮。

朱由检举弓搭箭撒手,咻地一声,一骑扑倒在地。

咻咻咻,神箭卫同时放箭,一个又一个吴部亲兵被射倒。

“居然射马,狗东西不讲武德!”

暴怒中,吴三桂取弓在手,却没有放箭。

射程不够,就算箭矢飘过去也没什么杀伤力。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皇帝有多变态。

他自己勇冠三军,却更擅长近身战斗,射术也就一般,但是皇帝远近精通,全无短板。

折损了大几十人马,又见追不上皇帝,吴三桂惊怒交加,叫道:“撤。”

家丁如释重负,同时勒转马头回归本阵。

皇帝闷不吭声地跟在后面又射倒几个,换上了双锤。

“居然没受伤?”

惊讶中,胡心水摇了摇脑袋,拔足往本阵跑去。

坐骑前腿中箭摔倒,当场摔断了脖子,他只能步行回阵。

战马可以重选,生命不可再生,没摔伤,又没被马蹄踩到,足够庆幸。

忽然,只听身后有马蹄声接近,胡心水大惊,立刻往侧前方跑去,刚跑两步,后背遭受重击,整个人都飞了起来。

眼光看到那副金甲,胡心水不由大悔:为何要附从吴三桂叛国?

噗通落地,意识全无。

见皇帝辣手补杀了落马亲兵,吴三桂越发愤恨,很想不顾一切冲出去约皇帝单挑,却顾忌皇帝武力,不敢轻举妄动。

对面,皇帝伸出大拇指,倒转向下,缓缓带兵回阵。

马力已竭,来日再战。

回到塌场口,守将卫少先迎过来,道:“陛下神威,只叹臣未能追随左右。”

朱由检敲了他一马鞭,道:“你已经是一军主将,岂能好勇斗狠?”

卫少先不服气地说道:“陛下是一国之主,还不是好勇斗狠。”

嗨,抬杠?

朱由检冷笑着说道:“朕失手还有太子主持大局,你失手你儿子能替你擦屁股?”

这个……但凡自己的儿子有太子百分之一的出息,卫少先做梦都能笑醒。

虽然大家不说,但是谁不羡慕皇帝生了个好儿子呢?也正是太子给了大家无限的希望,大家才死心塌地跟着皇帝干。

心里有数就行,不适合说出口,所以卫少先嬉皮笑脸地请皇帝回城。

到了守备衙门,皇帝喝了口茶,说道:“斥骑回报,吴贼为保证粮道与后路无恙,三里立一营寨,皆竖栅栏挖深壕,又配置火炮,无法突袭。然其各寨兵将多非关宁军本部人马,可派人招降,即便不能令叛将归正,亦可动摇其军心。”

“陛下圣明,臣立刻派人去办。”卫少先应下。

朱由检笑着补充道:“对于有心归正的,谨慎行事,对于死心塌地当汉奸的,悄悄地把消息透出去,或许吴贼会杀几个。”

“陛下好计策。”邝鸿说道:“吴贼即便不杀,亦会心生怀疑,到时候说不得有机可乘。”

“雕虫小技,不足挂齿。”皇帝谦虚了一句,又问道:“明平虏可有消息?”

邝鸿说道:“尚未有消息传来,显然建虏第二路兵马行动很隐秘。”

“传令各部严加戒备,尤其是泗州和凤阳,谨防建虏轻骑突袭。”朱由检下了命令,又道:“派往山东各地的使者可有回信?”

“已经有回信,大多数军寨城堡表示愿意归顺,亦有少部分欲自立,然而宣城侯尚无回音。”

山东沿海化冻后,皇帝派遣大量使者提前登陆联络各处山寨,其为首者宣城侯卫时春。

这件事还是有些危险的。

山东被建虏占据,很可能被发现后围剿,即便穿过建虏占领区,各处山寨的态度也是个问题。

此时,沂蒙山深处的一处山寨前,卫时春正等待山寨开门。

他到了山里,听闻沂蒙山区各路义军皆奉鲁王世子朱弘桓为主,打探到朱弘桓所在,便急急赶来。

鲁王壮烈殉国,皇帝太子一直挂念着朱弘桓,将其带回去,不但能了却太子一桩心事,也有利于收复沂蒙山区的各路义军。

只是护佑他畅行无阻的朝廷命官身份在这里不好用了。

朱弘桓直接就是一个不见。

卫时春是个耿直的人,在山寨外等了两天了。

“侯爷,干粮快没了。”随行护卫裘永华说道。

“省着点吃。”卫时春说道:“山里困苦,百姓宁愿以土为食亦不愿投降建虏,我等挨几顿饿又有何妨?”

卫时春没说的是,朝廷欠沂蒙百姓的,这也是朱弘桓不愿意见他的原因,毕竟太子拍拍屁股走了,鲁王孤掌难鸣钱粮不济,最终城破身死。

这股怨气不平息,沂蒙山区难平定。

就在卫时春耐心等待时,一队人回到了山寨前。

“打粮队回来啦,打粮队回来啦~”

呼喝中,山寨大门打开,男女老少迎了出来。

各个都是破衣烂衫瘦骨嶙峋,甚至不少男人就在胯下裹了些草帘。

缺衣少食,不过如此。

打粮队稍微好一些,最起码都有一身衣裳,只是手中的兵器参差不齐,甚至还能看到石制斧头。

若是今年朝廷不发兵,很多山寨就要出山投降了。

条件实在是太苦。

讲真话,卫时春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两年时间的。

就在卫时春观望时,忽然听到“拜见大王”,连忙看了过去。

一个年轻人在众人簇拥下走了过来,虽然同样是破衣烂衫,但是行走之间可见雍容。

卫时春没见过朱弘桓,却见过朱以海,观其容貌相似,便走过去拜道:“臣宣城侯卫时春拜见鲁王世子。”

朱弘桓看都不看他一眼,径直走到了打粮队面前。

“大王,这次运气不错,不但搞到了一百多石粮食,还抓了十多头羊,可以开开荤了。”谢迁兴高采烈地说道。

朱弘桓露出笑容,道:“好,将军辛苦了,回寨宰两头羊,大家伙都喝口汤。”

“大王旨意,宰羊喝肉汤!”

“大王万岁~”

“今天喝个肚儿圆,明天奋力去种田,来年吃个肚儿圆。”

诸人兴高采烈,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卫时春看打粮队里没有羊只有十多个被绳索串起来的俘虏,不由脸色剧变。

显然,他们口中的羊,就是这些俘虏。

再看俘虏脑勺后面的老鼠尾巴,卫时春忍住了。

“走,回寨。”朱弘桓挥手说道。

卫时春上前道:“世子,朝廷即将进军山东,臣奉旨联络各处义军,请世子以大局为重。”

朱弘桓脚步顿了一下,道:“进来说话。”

“谢世子。”卫时春松了口气,跟着朱弘桓进了山寨。

房舍是石头垒起来的,上面搭着树枝,仅仅是存身之处,既不能保暖,又不能遮风挡雨,朱弘桓住所稍微好一些,加了两扇破门。

仅此而已。

进了屋里,才发现凳子桌子一概没有,只能坐在火塘旁的石头上,而旁边有一个草窝,草窝里放着一床破被,显然这就是朱弘桓的床榻。

“世子受苦了。”卫时春忍着心酸说道。

朱弘桓笑了笑,说道:“生活再苦,能比得上心里苦?”

卫时春问道:“敢问世子,世孙何在?”

朱弘桓从草堆里掏出一颗小骷髅头,道:“喏,鲁王世孙,带回去给皇帝太子交差吧。”

“这……”卫时春无言以对。

显然,世孙朱振烈已经夭折,难怪朱弘桓对皇帝毫无敬意且山寨百姓有僭越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