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268章 善财难舍

“他们的人是银子做的吗?就算是银子做的也不值这么多!”

阮福澜听到使者汇报,当场怒吼。搜索:小说魂 本文免费阅读

三百余伤亡,就算大明人高体重一个按照一百五十斤算,那也就七十多万两,而明将开口就是一千万两。

莫说阮氏没这么多钱,就算有这么多钱也不能交给明军,留着招募甚至雇佣军队不行吗?

别国不敢保证,拿这一千万起码可以雇佣一万红夷军队以及十余艘新式战船。

“北朝欲亡大越,绝不能令其如愿,更不会给他一文钱赔偿,不谈了!”阮福澜恶狠狠地说道:“传令各部勤王大军尽快进城,本公要与北军决一死……”

“报~”

吆喝中,一兵冲进朝堂,拜道:“启奏上主,南方勤王军至城外五里处,被北军拦截。”

阮福澜一惊,道:“速速登城观战。”

到了城头,南军八千人已经发动了进攻。

前排火铳弓箭,后面长枪大刀,齐头而进,阵型严整。

从割据开始,阮氏北御郑氏,南征交趾,一直在打仗,其麾下军队整治的确实不错。

勤王军都统李长功笑道:“两千军妄图挡我八千精锐,实在不知所谓。”

副将阮永青说道:“大概是轻而易举灭了郑逆,所以不把我等放在眼里,今日非得给北人一个狠狠的教训不可。”

李长功冷笑道:“传令各部,斩一级赏银一两,生擒一个北人赏银五两。”

阮永青说道:“都统,没必要生擒吧,浪费粮食。”

李长功说道:“生擒一些,可以当做奴隶,北人的价格可不低。”

跟东吁接纳云南叛逆土司一样的道理,在安南人眼里,大明人确实是人类高质量劳动力,一个青壮卖个十来两轻而易举。

不算功劳,就单纯做生意来说,生擒活捉也是稳赚不赔的。

军令传达下去,阮兵立刻高呼道:“生擒北人,报效上主。”

“对面鬼叫什么?”吴六奇问道。

“管他呢,全干掉就对了。”副将李成栋无所谓地说道。

一盏茶的功夫,阮军进入射程,开始放箭。

明兵低头硬扛。

因为气候湿润,弓弦保养困难,南方的弓普遍要弱一些,就像北方天气干燥藤甲容易干枯开裂一样,人力是没法改变的,然而在南方,藤甲抵御弓箭绝对给力。

见明军阵型岿然不动,阮福澜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箭雨之后,火铳手开火。

噼里叭啦的杂响犹如炒豆子一般,没经验的人听个热闹,在有经验的人耳朵里,则是对方的火铳口径、装药都不一样。

没等硝烟散尽,阮军发动了冲锋。

“蠢货,别!”阮福澜忍不住叫道。

他居高临下看的清楚,明兵只倒下十来个,而且阵型依旧完整。

奈何,他的声音传不到下面,甚至不敢鸣金警告下面的阮军。

不一刻,阮军冲到了明军射程内。

见明军依旧未曾开火,阮兵加快了速度。

弓箭火铳打乱阵型并削弱对方力量,随即步兵冲过去短兵相接,最终还是拼军兵的素质和勇气。

这不只是阮军的打法,郑军以及之前的明军都是这个打法,而建虏只是没有火铳,第一步同样是弓箭。

顷刻间冲进十步,眼看就要短兵相接,明军阵中闪过一片火光。

砰~

似乎只一声,阮军被打到了三十步开外。

三排齐射,弹如雨下,二十步范围内约莫一千阮兵一次性被击倒。

没等后面的阮兵反应过来,又是一排火铳响。

四排,三加一,既能保证第一轮的火力密度,也能保证火力持续性。

具体怎么打,也看对手是谁,若是两轮射打不崩对手,就要准备白刃战。

南蛮子显然没有这个勇气。

当即就崩了。

“一二排装填,三四排追杀。”吴六奇下令。

“杀~”

明兵高呼着向前。

各挺枪刺,列队而进。

“懦夫!”李长功怒吼道:“诸亲卫,随我杀过去!”

五百亲卫见他当先冲了出去,犹豫片刻后跟着杀了出去。

阮永青犹豫片刻后,带着本部人马跟在了后面。

没等李长功到前面,溃兵滚滚而来。

“止步转身,退群者杀!”

见溃兵不鸟他,李长功一刀砍死一个溃兵,大喝道:“左右,击杀溃兵。”

诸亲卫呼喝连连,又杀了十多个溃兵,终于让溃兵停下了脚步,还没来得及转身,身后又是一阵火铳响。

阮兵看后面又被打倒了百十人,不敢停留,绕过李长功就走。

李长功气的发狂,大喝道:“左右,

随我拦住北军!”

不想着抓活口发财了,只求争取时间给阮永青整顿兵马。

别输的太难看。

只是刚越过溃兵,一阵火铳响起,当即没了意识。

见将旗倒掉,溃兵四散,阮福澜战战兢兢地说道:“再派人与明将谈谈,争取和平解决。”

左右尽皆沉默。

明军如此轻易击溃了勤王军,让人窒息。

于是,顺化城里使者再出,再次与洪旭等人展开交涉。

北方的长沙城里已经戒严。

湘西诸多土酋叛乱的消息已经确定,各地兵马正在聚集。

衙门里,李之椿看着士绅豪商,说道:“去年秋丰收,百姓尚有余粮,可资军用,然而官府无钱,本官请各位借出钱粮,待叛乱平定,如数奉还。”

诸人相互对视一眼,都不吭声。

善财难舍啊。

李之椿暗暗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此次叛乱规模浩大,一着不慎,长沙亦会受难,尔等产业必受抢掠,请诸位顾全大局。

不用担心官府会赖账,想当初太子为北京大户押运钱财南下,无不按约定归还,诸位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当知此事。”

“我出粮三千石,银一万二千两。”

忽然有声音传出。

李之椿闻声看去,原来是前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历史上他是虏清占据中原后的第一个总督,如今早早去职回乡没了投降的机会,便搬到长沙蛰伏,看到机会出现,终于忍不住了。

若非被太子罚了一大笔款,他会借出更多,但正因为知道太子贪财,他才觉得可以通过借钱给李之椿图谋复出。

“骆先生大义。”李之椿见有了首倡,大喜过望,道:“本官会上奏殿下,定有嘉奖。”

骆养性按耐着开心,说道:“份内之事,抚台不必挂怀,若是有需要,我骆家儿郎亦可随征平叛。”

“多谢。”李之椿再次感谢后,看向其他人,道:“诸位,湖南兵马集结,先期要银三万两,粮五万石,还请诸位慷慨解囊。湘西变乱,朝廷必遣大军进剿,月余可平,事后论功行赏,太子必有重赐……”

再没人吭声。

利诱不成,李之椿大怒道:“贼出湘西,湘东必受其殃,诸位产业遍布湖南,绝难幸免。而长沙为湖南首府,贼人定然倾力来攻,在叛乱平定之前,各城戒严,道路隔绝,商旅停顿原处,损失日以万计……”

言外之意,若是凑不够军需钱粮,大家的生意也别做了,但是损失可比借的这些钱粮多的多。

这是威逼。

然而士绅豪强不为所动。

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李之椿气急,正要下令将这些死硬分子关在衙门里时,布政使参议王夫之进来,道:“抚台,岳州送粮一万石抵达城外,两万石粮食运往辰州府,另有八千石存粮留于府中供应禁军。”

“好!”李之椿大喜道:“刘尚书治岳州两年,却不想离任后惠泽湖南。”

这一刻,他忘记了听说刘理顺升任尚书时的不忿与失落,只有满心的欢喜。

好好跟军兵说,军饷可以先欠几天,从南京转运过来很快,粮草却要长时间的筹措与运输。

他也没指望供应平叛所需的全部粮草,但是前期消耗肯定是要的,不然禁军抵达没吃的,他这个巡抚必定被惩罚。

岳州粮至,李之椿懒得搭理士绅,出城去检点数量。

士绅豪强们离开,三两成群地走在一起。

“张兄,讨好官府的机会如何不把握住?”万乐成打趣地问道。

张志远冷哼一声,道:“姓骆的图谋复出,因此要巴结太子,我们凭什么?若非恪守忠义,此时此刻就该给叛贼送粮草!”

“是啊。”万乐成说道:“草民献地官府,税收三成,免徭役杂赋,我等依旧如故不说,佃户都缺,要我看,或许可以和蜀王联络一番,万一他能成大事呢?”

“成个屁的大事。”张志远不屑地说道:“除夕起兵,这个时候不说杀到长沙府,怎么也该杀到辰州了,此时却在哪里?待他从山里出来,禁军都到了,必死无疑。”

万乐成心悦诚服地说道:“张兄素有智谋,小弟跟着你走。”

张志远有知识有见识,其他人很多人可没这个觉悟。

他们觉得这是报复甚至推翻朝廷的好时机,但是否投身其中,还得看叛军能不能打过来,也有的人按耐不住,派遣心腹前往保靖州联络蜀王。

此时,南京城里,太子收到了湘西土司叛乱的奏报。

“本宫以海外领土换其世职,已经格外优容,却不想以为本宫软弱可欺。”朱慈烺含怒说道。

江无水问道:“爷,要不要转奏万岁爷,请万岁爷御驾亲征?”

“不,本宫亲征!”朱慈烺带着杀气说道:“这次就让天下臣民看看,本宫也是会杀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