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265章 本王教他怎么做天下兵马大元帅

天色微亮,太子睁开眼睛,满足的伸了个懒腰,随即又鄙视自己享不了福。搜索:找小说网 本文免费阅读

明明今天不用上班可以睡个懒觉,却还是在惯性作用下早早醒了。

醒了就不睡了,正好进宫去给大娘和老娘拜年,嗯,把三个孩子抱上,多少捞一点压岁钱回来。

起床,在宫女的伺候下穿衣洗漱。

这一刻,太子不由感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挺爽的。

只是有些堕落,搞得自己像个废人一样。

废就废吧,挺好的。

出门锻炼,刚热开身,江无水进来,道:“爷,有奏章呈进。”

朱慈烺停下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江无水回道:“群臣进正旦贺表。”

“都是贱皮子,我看他们是想加班!”朱慈烺没来由升起一股烦躁。

江无水说道:“爷若是不想看,奴婢做个统计后送去烧火。”

“看着处理。”朱慈烺说道。

好不容易休息两天,就算不沉迷酒色,也该睡个懒觉,那帮家伙倒好,一大早送贺表进来。

有这个心思,不如想想怎么把春耕安排好。

虽然被打乱了兴致,太子依旧锻炼身体,毕竟想要长命百岁,锻炼不能少。

日上三竿,郑婉领着另外五个侧妃来请安,一起吃了早饭进宫拜年。

北面的凤阳,皇帝正在祭拜皇陵。

崇祯八年,献贼入破凤阳并火烧皇陵,享殿等建筑被付之一炬,陵墓上的树木全部被烧,因时局艰难朝廷用度不足,一直未曾修缮。

朱由检领军南下,设北大营并安置军兵家眷于此,军民开始主动修缮皇陵。

没用琉璃、大理石等高端材料,只是普通砖瓦,重点是重新植树,三年时间,皇陵周边已经有十多万棵松树,为各部军队的茶饮供应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若是再有贼军来,怕不是各部主动收缩,等树林被烧了再出来。”马宝轻声嘀咕道。

皇帝身后跟着的礼部与凤阳本地官吏,马宝等武将负责警戒,所以皇帝听不到他的抱怨。

松针茶……真的,皇帝父子什么都好,就这点让大家怨念深重。

但是没法,除非海捕大发展,能提供大量的鱼肝油,否则松针茶这玩意就得一直喝。

祭拜完毕,贡品分赐文武,算是开一场席,气氛变的轻松起来。

朱由检翘着二郎腿,举杯说道:“诸卿,三月开战,祝大捷。”

“万岁神威,敬陛下。”诸将同时举杯恭贺,随即迫不及待地喝酒。

军中禁酒,皇帝带头戒饮,兵将都不敢犯,馋很久了。

一饮而尽,马宝眨巴着眼睛看向了旁边的陆周。

陆周无奈地说道:“别看了,就是松针水里兑了酒精,有酒味。”

“诸卿。”朱由检笑眯眯地说道:“待山东收复后论功行赏,斩一级则赐酒一斤,御酒,绝不糊弄。”

“陛下,若是斩了济尔哈朗赏多少酒?”周遇吉问道。

朱由检说道:“十斤,朕亲自给你倒酒。”

周遇吉说道:“臣不敢劳烦陛下,只要再加五斤酒即可。”

“臣只要加两斤……”

若非御前不好失礼,周遇吉非得约马宝单挑。

十五斤酒,到时候分你两斤也行,何必内卷?

皇帝倒没想那么多,只对诸将的信心表示满意。

能不能干掉济尔哈朗尚未可知,这精神头硬是要的。

北京城里,豪格刚结束正旦大朝会回到府里,李稼陈递过了一份奏折,道:“摄政,郑亲王急报,南朝正往海州转运粮草,边境斥骑四出,似乎欲进犯山东。”

豪格一惊,裹满一身的马屁当即消散的无影无踪。

多尔衮以攻打甘肃为借口屯兵哈密,代善东征朝鲜虽已经收复一半失地,却有三万大军被拖在汉城,若是明军真进攻山东,只能调集投降汉军支援。

尼堪尚且能降,孟乔芳亦被南明接受,吴三桂等人可靠吗?

“摄政,郑亲王虽是推测,却不可不防,必须往前线增派援军。吴三桂洪承畴全族被诛,可委以重任。”李稼陈说道。

豪格问道:“卿以为要派多少兵马?”

李稼陈说道:“去岁大灾,夏收几近绝产,南朝粮草定然不丰,不可能派遣太多兵马,臣以为吴三桂麾下兵马即可抵御,洪承畴为监军使。”

没说的是可以趁机削弱吴三桂的实力。

豪格考虑一阵后,说道:“便如此办。”

这是唯一的办法,即便李稼陈不提,等豪格缓过神也会这样安排,所以他直接说了。

固宠,就需要这样积累。

“摄政,或可告知顺国南朝出兵之事,去年初李自成大败亏输,颜面无存,且其乃反贼,与南朝不共戴天,即便为了长远也该

出兵助战。”李稼陈又说道。

豪格摇了摇头,说道:“那厮已经被打破了胆,放弃河南大片地方退守洛阳,一心西进不敢东顾,怕是不会出兵。”

李稼陈说道:“试一试,即便顺国不出兵,能做个姿态出来,亦可减轻前线压力。”

李自成确实在努力攻打甘肃,目前已经占领了陇西,虽说地盘扩充了不少,但是收获不多,毕竟巩昌府就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

最主要的是,朱识鋐牢牢控制着守阳关等要害之地,李自成想继续往西打也不容易。

不敢跟明军放对,又不想被困死,李自成应该怎么办?

全取陕北,进军山西!

只要豪格派人联络,李自成大概率能推测出陕北山西空虚的情况,说不定就这样干了。

到时候,虏贼自相残杀,大明坐收渔翁之利。

最重要的是,这是由大局演化的变故,不需要李稼陈任何操作,根本不会暴露自己,最多就是豪格怒骂麻卖批,而且还是骂的李自成。

豪格没想到这一层,只觉得李自成是可以团结的对象,便遣使前往西安。

此时,保靖州里,廖中承拜倒在朱至澎面前,道:“启奏大王,城内已经肃清,彭朝柱一脉尽皆伏诛,请大王授彭朝辉保靖州知州,以笼络彭氏各部。”

“便如卿所谏。”朱至澎取出私刻的蜀王印章,又道:“当务之急,是授予卿国相以署理国事。”

“谢大王恩典,臣必不负大王信重。”廖中承拜道。

他对朱至澎的知情识趣很满意。

朱至澎能怎么办呢?没钱没兵,只能倚重廖中承。

“国相。”朱至澎改了称呼,继续说道:“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朱由检父子倒行逆施,重刑追税,纵兵抢掠豪商,如今又强取民间山林矿藏,甚至加征烟酒税,横征暴敛不过如此,天下人无不怨愤。国相已经联络各方,暂且不提,有几人当联络。

朱由检父子不顾宗亲之谊,先后除瑞桂两国,又勒索楚王,威逼靖江,而辽王位却至今不封,居心昭然若揭,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能联络诸王,不仅可壮义军声势,亦可助义军轻取湖南。”

廖中承大喜道:“大王圣明,臣立刻去办。”

楚王和靖江王这两个藩王中的漏网之鱼。

楚王在武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日子过的战战兢兢的,靖江王在桂林同样低调的很,生怕太子听到他的名字。

一起造反的可能性很大。

廖中承不由感慨自己推朱至澎为主是正确的,不然楚王和靖江王不但不会搭理他,说不定为表忠心还要向朝廷提供钱粮。

见廖中承急冲冲安排使者,朱至澎不由鄙夷。

土官就是土,没想到靖江王楚王入局后,他廖家的地位会急剧下降,而他朱至澎则可以诸藩之首的名义号令两王,再以两王的军队控制各路义军,最终成为有名有实的蜀王……不,应该是皇帝,清君侧不把皇帝清了,难道清个寂寞?

当然,打到南京城,先从授给彭朝辉官职开始。

万历四十八年,前保靖州宣慰使彭象乾奉旨领兵五千援辽,至涿州时诸军哗变,逃散者三千余人,彭象乾惊惧装病,遣其弟彭象周率队随石柱兵出关,在浑河边全军覆没。

彭朝柱是彭象乾长子,顺理成章地接了宣慰使职位,而作为彭象周长子的彭朝辉只按照家族传统管着几个山寨,与彭朝柱家仆无异。

落差太大,彭朝辉早就想干掉彭朝柱了,如今心愿达成又成了宣慰使,自然是十分卖力地收拢彭氏各部并安定城内秩序。

廖中承有野心,限于见识和知识而缺乏大局观和对朝廷的敬畏,却知道基本盘的重要性,因此取了彭朝柱家财货收买军心,并努力弹压军纪收拢民心。

这让附从的各土司颇为不爽,他们都想着趁机发财的,但是为了攻破石柱,不得不听从指挥。

白杆兵可不好惹,不齐心协力,不要说入川,恐怕还没走出湘西就被打死了。

“先破石柱,再取成都,全据四川后,大王便可称帝。”廖中承畅想着未来。

朱至澎被他所感染,满脸带笑地说道:“占领四川后,本王先做天下兵马大元帅,待进了南京再令朱由检禅位不迟。狗太子残暴无道又不通军事,本王教他怎么做天下兵马大元帅。”

“大王圣明。”廖中承果断送上马屁。

朱至澎画出一块大饼,说道:“事成,国相居功至伟,必然世代富贵不绝。”

两人商业互吹不止,南方的阮氏首都顺化城东的海面上,大明舰队露出了狰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