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推动大明的公考


朱高炽意味深长地瞥了眼身旁的朱允熥。

近段朝中暴露出了一个明显问题。

尽管选拔官员主要基于能力,但有时专业技能强的人,可能做不好官。

专业技术与官位权利常有矛盾。

冯宏朗便是一个典型。

身为大明工部尚书,理应当坐镇中枢指导全局方向。

但他却更加热爱研究与创造。

朱高炽认为潘德善最适合担任工部尚书。

潘德善虽为工部尚书,但他职位主要具有荣誉意义,实际职能有限。

朱高炽深知,潘德善对于维持河道治理至关重要。

朱允熥微微颔首。

考虑如何有效任用技术型官员,是一个迫切问题。

“看过之后,我们再讨论此事。”

随着北方征战军队凯旋归来,应天府一直保持着高涨的氛围。

朝上,会议按时召开。

内阁与都督府、吏部、兵部等机构,在考虑都察院等的审查意见后,决定依照惯例,提升北方战事贡献者一级以示奖励。

本次奖励分配中,多数被封地将士的土地份额,不再仅限于传统,而是转向了较偏远的新开发地区。

如交趾道、占城道等,包括那些已有中原人口迁移的地区。

根据最新出台的规定。

土地受赏者不必亲自管理,可委托当地官府监管,南方军队将监督此过程。

年底结算后,扣除税款和粮食补贴,剩余收入由当地朝廷和户部,直接发放给军人账户。

“眼下军营士气高昂,大家都希望能加快向西开拓的步伐。然而,这种趋势到底是吉是凶,连我也难以断定。”

朝议结束后,大臣们将处理并完成相关事务。

众臣鱼贯而出,走向城门外。

任亨泰合十胸前,眉头紧锁,显出担忧。

解缙保持沉默,因为他的同僚郑明旭,即将成为直隶总督。

他选择在这一敏感时期保持低调。

徐辉祖也没有发表任何观点。

因为军事敏感性,特别是在军队刚获益后。

刚回到京师不久的石伟毅,望了一眼天空,心想若有闲暇或许可以趁此时节,去江边游玩赏景一番。

沐英作为新晋内阁成员,在无人发言的情况下,选择保持沉默,避免在不涉及个人或军方的问题上过度表达立场。

翟善见状,打破了沉默:“将士们渴望立功,南边占领的领土多为肥沃土地。尽管那边丛林充满瘴气,但已被南征军有效克服。良田数量超出预期,足够犒赏将士。”

“地方官府代管需谨慎,确保朝廷有效监管。以免来年南边闹灾间出现瞒报实况,导致应得利益未得落实,引发队伍不稳定,甚至兵变。”

“南征大军将接管监管权,确保南部衙门不敢在他们监视下行动。”

这时,徐辉祖终于出声。

有了翟善事先发言,他才能就监管事宜发表看法。

任亨泰左右观察了一下,毕竟这都是军队的事,于是把目光投向身旁的解缙。

“缙绅啊。”

解缙愣了愣,疑惑地抬头看去。

任亨泰开口说道:“殿下已返京师,直隶总督衙门成立。我认为应加快在直隶地区推进应天府建设的工坊基础。”

任亨泰发言时,殿后的一众内阁大臣纷纷回头望向他。

难道说,任亨泰想要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他是不是打算利用这次机会,获取将来对直隶道治理的决策权?

瞬间,众人心中开始纷纷揣测起其中含义来。

解缙面色平静,难以察觉他的心思,他淡淡开口:“朝廷直属地区包括京师和两淮,那日皇上与郑明旭在城外商议了直隶道的事宜,以我之见,他们似乎打算以直隶作为试点,想必下一步的计划已有初步决定。”

直隶道的设立,郑明旭担任直隶总督大臣,均由朱元璋直接决定,内阁事先未被告知。

这意味着接下来,直隶总督衙门的事,内阁可能无法干预。

很显然,解缙表明不会干涉新机构运作。

那任亨泰呢?

他是否会尝试与朱元璋协商,以确定这个特殊州府的未来治理策略?

任亨泰淡淡一笑,“料想这件事应该是让殿下来负责执行,现眼下他变得愈发老练,对处理国事越发得心应手。我认为朝廷重臣们应专注于本职,配合直隶新区实施新政,不可怠慢。”

他还特意强调了推行新政。

解缙也露出微笑。

新政是朱元璋亲自处理的,外人无法干预。

近年来,秦王在外征战连连,成功压制了地方上对新政的不满情绪。

税署之火自应天府起,迅速蔓延至整个中原。

在税署协助下,地方反抗朝廷新政,通常会被发现其中猫腻。

税兵的支持,使秦王战无不胜。

任亨泰面带笑意,“缙绅需提醒户部,确保各地官办学堂资金及时充足,大明虽需强军,但不可忽视孩子们的教育。”

夏原吉升任户部尚书后,户部归解缙管辖。

任亨泰曾为礼部尚书,现入阁,与翟善关系较近。

工部事务无人愿管,成败皆归太孙,内阁仅需确保其地方决策无误。

至于刑部、都察院跟大理寺早已由石伟毅掌管。

兵部现今的权力已大不如前,鉴于徐辉祖的存在,以及现下深受重视的李景隆与常升的影响,兵部只能跟随大都督府的步伐履行职责。

任亨泰提到的前两件事,看起来不过是例行公事般地问一问而已。

话题最终还是回到了地方上的公立学堂上。

解缙应声道:“最近几次,户部曾与下属商谈过此事。由于北方征战刚结束,短期内,朝廷难以大幅度调配财力物力支持教育事业。不过,明年开春之后,我们会设法略微提高公办学校的经费。”

“此外,请各位务必关注春季京师公考的相关事宜,现在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朝廷机构都非常缺人手。只要能为大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我们都欢迎接纳。”

任亨泰迅速转向下一个议题。

解缙等人都表示赞同。

无论是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全国性公考,还是充实官场,都是隶属于礼部与吏部管辖范围之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