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咱大明不兴这个

漆黑夜晚,朱元璋再一次悄然离宫而去。

不过,这一次没人发现。

随同他同行的还有朱标,常升、李景隆。

在禁军士兵提心吊胆的保护下,成功来到府军左卫那一段的城墙之外。

朱元璋站在宫门前,长舒了一口气。

这里十分幽静,左手边是琵琶湖,右手边是前湖。

夜色虽然有些冷,但却让人神清气爽。

他在山间漫步。

而一名名禁军,也是一脸的焦急,顺着绳子,慢慢的往下走去。

这些年来,钟山一直在扩建,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来。

所以,这里有很多条路,可以上到山顶,也可以下到山下。

朱元璋背着手,一步一步地往山上走去。

朱标从常升跟李景隆身边走过,将自己的大氅轻柔地放在朱元璋的肩头。

“夜凉,雾大,父皇要小心,别感冒了。”

朱元璋拧眉,但听了太子的话,也就不再推辞了。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朝着山上走去,常升跟李景隆紧随其后,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当他们走到半山腰的时候。

朱元璋走了这么久,也有些累了,他停在了台阶的正中央。

见皇帝停下,朱标也停了下来,常升跟李景隆紧随其后。

更远的地方,侍卫们纷纷停了下来。

他们这些人最擅长观察脸色、分析状况、揣测上意。

今夜朱元璋定有不便于宫中直言之事,准备向开国公和曹国公布道而出。

朱元璋立在那里,望向那遥不可及的山顶,叹了口气道:“岁月催人老啊,十年前这样的路只需几步便可到达,现在却要在途中稍作休息,才能继续攀登。”

李景隆小心谨慎地察言观色后,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皇上仍旧龙马精神,刚刚对微臣的那一棍子,普通人可没有此般力道。”

朱元璋狠狠地瞥了一眼李景隆,“你这是怪咱下手重了吗?”

李景隆立刻弯腰赔笑道:“微臣万万不敢有这个意思,只是觉得您龙体十分健壮。”

朱元璋凝视着李景隆二人。

这小伙子各方面都还不错,却没有他父亲那般稳重老练,显得有些圆滑世故。

他叹了一口气:“年纪大了终究是年纪大了,你们这群人不过是嘴甜让咱高兴。就像是咱爬山一样,走到半山腰就没力气了,你们还精力旺盛,继续攀爬。”

这话中含义颇多。

李景隆紧闭嘴巴,不再说话。

朱元璋接着说:“将来治理大明,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而不是像咱这样的老人。今天责骂你们,也是因为你们太过放肆。”

李景隆急忙拱手低头,但随即觉得不妥。

便拉着身旁的常升,一同鞠躬。

“臣确有不是之处。”

朱元璋并未理会他,又叹一口气道:“咱并非对臣子猜忌之人,也不怕你们立下的功勋过多导致无物可赏。就算没有赏赐的,难道你们就不再为咱效力了吗?即使没有赏赐给你们,请你们喝个酒吃个饭总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李景隆满面笑容,频频颔首。

而常升的眼眶却已湿润,“臣知道错了。”

朱元璋挥手示意道:“倒也不能全怪你,为臣者,怎会不考虑这些问题。但在咱们大明可不兴这个想法。本该明天是个欢庆的日子,你们也理应借此机会扬眉吐气一番,给你们的父亲长脸。”

“如今反倒让明天的朝会,变成了咱在众人前斥责你们。至于吃饭的事,就等到以后再说好了。”

话音刚落,朱元璋再次迈开步伐,向着山顶进发。

也许他已经充分休息过了,步伐较之前快了些许。

又或许,是他不愿在晚辈,面前露出衰老无力的样子。

常升跪倒在地,接连磕了几下。

李景隆原本想要上前,见到常老二这番举动,自己也只好依样行事。

待二人行礼完追上前去时,听到了朱元璋又说:

“倭州的事情,估计也该有个结果了。景隆这次回来就好好休息一番,同时在京师里协助大都督府处理些事务。听说南疆依旧动荡不安,你们已经快打进高原背面了吗?”

一听到自己此次归京后不必再回倭州的消息,李景隆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欢愉之色。

常升先是颔首表示肯定,旋即又摇了摇头:“我军现在从交趾出发,向西推进不过两千多里。为了稳固新辟之地,不得不将百姓迁至交趾、广西、广东和云南等地定居。”

“这样一来,虽能使地方稳定,但也大大拖慢了我们的进军步伐。臣下估计,至少还需2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彻底打到高原背面。”

朱元璋颔了颔首说:“咱也如此判断,那么就等今年结束之后,景隆你先去陕西都指挥使司任职。到时候看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西进或是深入南方,总之得把西部与南部连为一体不可。”

刚才还为免去了倭州差事,而暗自欢喜的李景隆,那片刻间的笑容随即散去。

虽说倭州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比起前往西北,却不知要好多少倍。

在那个岛上做事,至少不会遭到他人非议。

反观西北则是另一个局面。

那是大明固有的领土,到处都是大明子民。

常升略加思索了一会儿后,开口道:“皇上有收复西域之意?但……”

“但是咱却没同意大绅所规划的那条铁路?”

朱元璋转身,目光轻轻扫过常升,“他的计划过于仓促了,即便咱希望大明能够恢复往日汉唐之辉煌,也需要等到北方的事情,告一段落才能考虑此事。”

“另外,他提供的依据并不够充足,朝廷还需要更多令人信服的理由,才能着手实施这一工程。”

常升沉默不语。

这时候,朱标开口说道:“常升此番可以在京师多停留几日,也好让前线将士们暂时松一口气,有个喘息与整顿的机会。待处理完此次你跟景隆的晋封事宜后,还需再来一趟天钟山。”

“根据安排,信国公即将在此建立功勋陵寝,开平王爷和岐阳王爷也会在这重建衣冠之墓。到那时你们都要出席祭奠仪式,让先王们的英灵可以亲眼看到如今大明子孙已经长大,能够肩负起重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