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陈匀案可以说是削弱宣府世家豪强最好的时机。

也为接下来在洪州推行新的土地改制打开了一扇窗。

而且这件事的其他影响才刚刚开始。

昨晚辩论的结果,被挂到栖云阁的热榜上,开始在士人圈子里快速传播。

钱的工具论,在士人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有人奔走相告,大呼道说:这位李郎君的钱论是对银行新政的一种诠释!它划清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双方的责任。

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

这么说吧,在这种生产力背景下,尤其受到儒学广泛影响,人们对钱的认识是扭曲的。

人们既想要钱,但若一个人说他是为了赚钱,那必然要招到其他人的鄙视。

例如,你看,这个人钻钱眼里去了!

你看,这个人太现实了,太缺少温情了,就只知道钱!

这导致了一个什么后果呢?

义和利的扭曲。

在合法的情况下,一个人追逐自己的利益,本质上也是利他。

例如一个人创业置办工厂,他需要招募人手,原本没有工作的人,现在到他的工厂。

他赚了钱,工人也有了工资,双方合作。

在合法的情况下,逐利是双赢。

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没有掺杂进道德。

没有说,这个人置办了工厂,是对工人们有恩情,工人们必须感恩。

这种商业思维层面的利益是21世纪的产物,是人类工业革命数百年逐渐一步步形成的。

而这个时代的人,还停留在农业文明的思维里。

农业文明的思维就是,田只有这么多,不是你的,就是我的。

是零和游戏!

如果只发展科技,而不调整人们的思维方式,当科技发展起来,商业也起来了,但人们都还是农业社会里的零和游戏思维,那必将导致最残酷的社达盛行,以及感恩文化层出不穷。

人们将会一致认为逐利是可耻的,商人是无耻的,必须打倒。

可打倒之后,大家都失业了,大家一起穷。

社会的繁荣,是一个巨大的分工,既需要商人,也需要工人,更需要农民。

至于哪些是商人,哪些人是工人,哪些人是农民,那只能看他们自己认知和本事了。

倒是钱论,将人与钱的属性阐述清楚了。

想要进入商业社会?

先搞清楚,钱只是工具,它不具备善恶属性,赚钱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这件事的传播广度还在继续,转身人们开始探讨六合县那件事。

舆论快速转向,尤其是在士人圈里,从单独道德层面的判断,转入到逻辑层面的判断。

午后,李彦刚睡醒,刘文静急匆匆赶来。

“陛下,杨宁已经在重新审问陈匀父子。”

“嗯,这件事交给杨宁就可以了,你不要再插手。”

“是。”刘文静应了一声,“栖云阁的热榜一大早就出来了,臣专程派人去打听过,陛下的钱论在民间士林传得很快,而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受到许多人的认可。”

“怎么说?”

刘文静呵呵呵地笑道:“许多人认可您说的,尤其是结合了《国家市场经济》里提到的分工协作的理论,来理解钱论,那就更通畅了。”

他心里是真的彻底服了。

没想到皇帝陛下不仅朝堂上把戏玩得溜,打仗打得好,这些商业理论,也是一套一套的。

李彦心中也开始计划起来。

只要曹谦德能够将六合县的民众安抚下来,这件事基本上可以快速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