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44
这个年纪,这个经历,想干点啥真挺难的!
其实,要是有更好的办法,不早去干了吗?还能等到现在拼命的去想?一筹莫展这感觉吧,终于是有了体会了。
正在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发力的时候,转机突然就来了。
场长褚东平一大早就在外面喊:“林大姐——林大姐——”
这个老褚,你比我大那么多,干嘛呀?
她从帐篷里出来,说老褚,“等嫂子来了,我可告状!像话吗?”
老褚哈哈大笑,“小林!小林!行吧。”他是安排工作的,“咱们张团长给咱们农场争取了十只绵羊,十只山羊,后天送到!咱们的开荒任务重,腾不出人手了。你组织几个不能参加重劳动的妇女同志,给咱把羊圈搭起来,随后安排人手饲养。明春咱得见到大羊群,没法子,得自己把家业做大。”
因为土质的原因,这个农场必须是综合性农场,适合种粮食的种粮食,适合种蔬菜的种蔬菜,适合水产养殖的以后要搞水产,那么适合长碱蒿的地方就得养羊群,一是改善土壤,而是叫蒿草也能带来实际的收益。
桐桐眼睛一亮:这不就来活了吗?
而今想养猪都难,因为种猪不一定能跟得上。同样的,想养羊,那么羊群自己繁殖。在各方面都跟不上的情况下,猪和羊这些牲畜并不能‘优生优育’,再加上人工干预的技术还不成熟,这就导致了肉产发展缓慢。
原身在农村呆了二十年了,家里啥不养?别的干不了,有原身的经历,给猪啊羊的配|种,这个活我总能干吧。
可别小瞧这个工作,要是自己能把这个做好,那可太吃香了,就问哪个生产大队不想请自己吧!
而这个东西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往经验上靠的。
于是,她答应的可利索了:“成!知道了。这事交给我就行了。”
然后她喊钱小娥,她的孩子多,不到离得开大人的程度。所以,一半领的都是编筐的活儿。
这一喊,她就来了。她们一个组是五个人,有怀孕的,有哺乳期的,还有身体不咋好的,那就你们一组了,咱来负责这二十只羊。
这些都养过猪,没咋养过羊。可家养的牲畜都差不多,按时给吃给喝就完了呗。
桐桐摆手:“可不对!不能在一块混养。公羊跟母羊也不能放在一块,咱这个羊圈是有讲究的。”
钱小娥觉得麻烦:“咋还不一样?”
桐桐:“……”我跟你说科学不合适,因为原身不能懂。我就是懂,也未必能跟你说的通,那就换个通俗易懂的方式,“这猪有发Q期,这个都知道吧。”
这个知道!
“羊也一样呀!不管是山羊还是绵羊,发Q期都在天冷之后……”其实还能控制到一年四季都能发Q,但现在先不着急,这个时间正好能抓住个发Q期的尾巴,看看干预干预,能不能在明春生几窝羊羔子,“这公的跟一群母的关在一起,它乱来,配|种的效果就不好。把它单独关着,好吃好喝的养着,再一个一个去配,一配一个准……”
话没说完,几个人看着钱小娥就笑,这个道理不就是这样?
钱小娥红了脸,却没觉得不好意思。想一想,道理还就是这么个道理。
三人能成群,六个女人凑到一块,欢腾的,满嘴擦边话,没羞没臊的。
为了给羊保暖,几个人找了挖失败的地窝,这不是往地下挖一米多深,有些人挖开了,觉得地势不好,弃用了。羊圈又需要多高,这个坑就足够做羊圈了,只要给上面搭上棚子,就可以了。
树枝往上一棚,干草一搭,上面覆盖草席子,再把草席子固定好,不叫大风吹跑,这不就是羊圈吗?
用荆棘条编些门框,这不就把羊给关进去了?一天功夫就拾掇出来了,然后回家就找书。
省城给金喜寄的书,就又畜牧一类的。桐桐自己不需要,但得叫人知道,她看书了,还在不停的学习。
然后还装订了几个本子,做笔记本和工作本。
尤其是饲养,这得做纪录的。得叫人看着,她是在饲养的过程中在摸索。
四爷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桐桐手边放的书,正用针线把省城送的纸张装订成本子,铅笔都削好了,在一边放着。
他都没顾上洗手,先看桐桐在干什么。
结果桐桐说:“配|种!”
啥?
“配|种!”桐桐睁大着眼看四爷,强调说:“这是个大有可为的事业。”
四爷:“……”
“广大农村,大有可为。”
四爷:“……”
“咋了?不行呀?”你家不就是关外放羊牧马的出身,干嘛摆出这么一副表情来?
四爷:“……”你能想到这个角度,也是不容易。报纸上才夸,说某地成立了种猪站,你就在这边搞配|种,行吧!或许要不了两年,农场的种猪种羊站就能负责全县的猪仔羊羔的供应了。
他轻咳一声,转身洗手去了:“我做饭?”
“别!”家里的粮食珍贵,你别给我糟践了,“我做饭,你把木板板给我做些小木牌,我要给羊编号。”现在就这条件,先挂个牌牌好做纪录。
四爷:“……”行吧!那要不然呢?这项技能你也是难得的用上了,想干就干吧。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这也算是农业科学家。
等羊拉回来的时候,农场的领导都聚到一块去看看。
结果就看到桐桐给每只羊都挂牌牌,上面带着编号。然后扒拉着羊分公母,先把山羊绵羊分开,再把公母分开,一样一样,井井有条的。
褚卫东问说:“这是干啥呀?”羊嘛,一群一群的,好放好养,这才二十只,咋就分了四堆。
钱小娥就笑着大声说林大姐的理论,要精细的养公羊,用于配|种。
这话一出,哄然大笑。
有人隐晦的打量四爷,要么说老金一天天的溜光水滑的,穿的也齐齐整整的,听听人家林大姐的理论,是不是就觉得有些明白了。
四爷:“……”我这老脸呀,早就不太在乎了。
桐桐扬着手里的书,“笑啥?话糙理不糙,这书上可都是这么说的。”
鲁正儒不懂畜牧,但他有各种科目的基础,顺手就接了书和夹在里面的本子,然后就看到书上做的标记,也看到了整整齐齐的笔记本。
但是笔记又不全是书上的,她把书上的和以前的饲养经验糅杂在了一起,用书上的知识解释了她以前掌握的常识。
而这些从生物学的理论上来说,是正确的。于是,他不笑了,表情慢慢严肃了起来,然后递给其他人看,有人能看懂,有人看不懂,鲁正儒就说:“林大姐呀,您可真是个能人。”就凭这干啥像啥,干啥钻啥的能耐,就说干啥干不成?
昨儿,老金给食堂送了十斤萝卜干,泡发了之后,不管是口感还是其他,都跟晒干的差别不大。他是实验性质的做了个小的烘干房,做出来之后还得实验各种保存的时间,但总的来说,是见了成效的。
人家这不愧是两口子,是真能步调一致。那边啥都敢尝试,吃技术的饭。这边也马上能上手,用心的在牲畜配|种繁殖上下功夫。咱就说,这个年纪能有这个能力,这得啥心劲呀。
何政W问说:“老金,林大姐这……”他拿着书,“还看着书?”
“孩子舅妈在图书馆工作,我家老四读的是畜牧学校。一考上,孩子舅妈就给寄了一些书,孩子在家看,走的时候没有带。我俩闲着没事,就看这些书打发时间。什么农林的、医护的、畜牧的,这是有羊了,才正儿八经的拿起书好好念了。现学现卖,也不知道成不成?”
这哪有不成的?羊倌赶着一群羊去放,不消耗的话,羊群也会慢慢变大。这么精细的去饲养,怎么着也不会更坏!事实上,农场里养殖,当然是圈养更好一些。
圈养,然后人工干预繁殖,当然是有用的。
鲁正儒就说:“场长,这可是个大学问。年轻的学生有理论没有经验,经验的摸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从经验去找寻原理,往往更好理解。我觉得林大姐能负责畜牧!”
畜牧会很辛苦,四爷把桐桐放到人事,就是想叫她轻松的。
但是,她自己奔着生产去了。
四爷:“……”
其实啥也没干,但是,随后还是做了工作调整,把桐桐从人事上调到工会,成为工会的副主任,同时兼任负责畜牧部。
这二十只羊,可真的成了祖宗。桐桐几乎是亲力亲为,就伺候他们了。
吃的不光是干草,多少得搭上点别的吃食。这干草也是有讲究的,钱小娥就看着咱这林大姐从干草里去选,哪些干草给羊吃更好。
“太惊喜了。”
桐桐:“……”这草都是药材,搭配的好了羊不生病,还能抓紧叫发Q,咱明年春上得抱上羊羔子的。
甚至于夜里十一二点,冷冻寒天的,她也照常去给羊加一顿餐。安排了人看着,准备好吃的都不行,得看着留下的人给喂了才安心回来。
四爷:“……”真不至于这样。
桐桐回来‘嘘’了一声,从裤兜里往出掏。
“什么呀?”克扣羊的饲料了?
“哪呀?”桐桐掏出一把羊毛来,“看!”我薅羊毛去了!羊会自然掉毛的,冬天掉的不多,但是老撸它,它也会掉毛的。这玩意做棉鞋,暖和!
山羊虽然不太成,但是绵羊是产毛大户,我撸了一天羊,攒了这么一大把的羊毛。
四爷问:“没拔人家毛吧?”
想啥呢?就是把掉了的毛撸回来了。
“可着一只撸?”
“我把十只绵羊撸了一遍,才得了一把,想啥呢?”
四爷看着抓着羊毛跟献宝一样的桐桐,吭哧一声给笑出来了:这个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