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王爷一身都是水

第481章 熊皮袄子

店小二满心欢喜地接过朱楩赏赐的银子,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然后像脚底抹油似的迅速离去。

袁巧儿见状,不禁轻声问道:“郎君,那接下来我们该走哪条路呢?实际上,自从进入山西地界以来,我就察觉到朝廷正在严厉盘查。如今,如果我们选择绕道而行,万一不幸碰到守卡的官兵,恐怕就难以解释清楚了。”

朱楩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袁巧儿的看法。他之前询问店小二,也不过是想进一步确认这两天所观察到的情况罢了。

“我们还是走官道吧。”朱楩沉思片刻后,果断地说道,“目前李景隆的大军尚在途中,提前封锁小道,无非是为了严密防范大军的行进状况。然而,此刻大军尚未抵达,所以官道反而会相对安全一些。”

袁巧儿听闻此言,同样点头表示赞同。毕竟朱楩既然如此决定,想必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两人吃完东西后,便一同去寻找客栈。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市的热闹景象让他们心生向往。于是,朱楩和袁巧儿手牵着手,漫步在繁华的街道上。

走着走着,朱楩突然感觉到袁巧儿的手有些冰冷。他不禁捏了捏她的小手,关切地问道:“手怎么这么冰呀?冷不冷?”袁巧儿并没有丝毫的羞涩,而是坦率地点了点头,回答道:“这天气真是说变就变,以前这个时节,咱们那里都还穿着轻纱呢。”

正说着,两人恰好走到了集市。太原虽然位于中原地区,但由于再往北走不远就是广袤的草原,离边境九镇的大同也不算太远,因此这里有许多从草原边民那里贩来的毛皮袄子。

而且,最近几日天气逐渐转凉,集市上卖袄子的摊位自然也多了起来。朱楩见状,二话不说,拉着袁巧儿就来到了一家卖皮袄子的摊贩前,兴致勃勃地挑选起来。

“哟!两位英雄,真是好眼光啊!”摊贩满脸堆笑地说道,“我这摊子上的袄子,在这集市上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朱楩刚刚拿起来的那件,“您瞧瞧,我这儿的袄子,可都是从蒙元那边淘来的狼皮袄呢!”

朱楩听了,心中暗自好笑。他倒不是在意这袄子是什么皮做的,毕竟在他那个时代,不管是狼皮还是老虎皮,都属于保护动物,要是被人发现穿了这样的衣服,少说也得判个两年。不过,这狼毛做的袄子确实很防风,而且这件所谓的“袄子”,其实更像是一件披风。

“有没有适合我娘子穿的?”朱楩放下手中那件略显宽大的袄子,开口问道。

“当然有啦!当然有啦!”摊贩一听有生意上门,立刻来了精神,连忙开始在摊位上翻找起来。没过多久,他便喜笑颜开地从一堆袄子里挑出一件黑色的毛袄,“您看这件怎么样?大小正合适您娘子呢!”

“这是啥毛?怎么黑漆漆的?”袁巧儿瞪大眼睛,满脸好奇地凑近那件黑色的袄子,仔细端详着。

“哟,这位女侠可算问对了!”摊主喜笑颜开地应道,“这可是熊瞎子的毛做的哦!您可别小瞧了这熊瞎子,在北边那可是比狼还要少见呢!而且,一头熊瞎子的毛,也只够做这么一件女款的袄子!所以啊,这袄子自然是要贵一些啦,得要十两银子呢!”

朱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自然知道这摊主是想趁机抬高价格。

于是,他不紧不慢地说道:“老板,你这袄子确实是熊瞎子的毛没错,但你看看这袄子,牧民在抓捕的时候,这皮毛可是多处受损啊!你瞧,这袄子不少地方都是拼接起来的,根本就不是用整张皮做的嘛。你要这价钱,那可得再给我换件整皮的来才行哦!”

这摊贩一听这话,心里就“咯噔”一下,暗叫不好。他在太原集市上做生意也有些时日了,自然知道普通老百姓是绝对买不起熊皮袄子的。今天好不容易碰到一对看起来很有钱的小夫妇,想着那一定是要大赚一笔的,看着吃到嘴边的肉要飞了。

“诶诶诶,英雄莫急嘛!”摊贩连忙说道,“这整皮熊瞎子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到的啊!就算真的有,那也是要送进宫里去当贡品的,哪能在这集市上买到呢?我这熊皮袄子的料子已经是很难得了,这集市上能有我这料子的商人可不多啊!”

“今日相遇也是缘分,我也想交你这位朋友,那我便吃些亏算你七两银子吧。”他一边说着,一边还摆出一副心痛不已的样子,好像这熊皮袄子是他的心头肉一样。

朱楩二话不说,直接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了摊贩。摊贩见状,眼睛都亮了起来,脸上立刻露出了喜笑颜开的表情。他赶紧接过银子,去集市上给朱楩找零了。

袁巧儿本来还想开口跟摊贩讲讲价呢,毕竟这熊皮袄子的价格可不便宜。可她还没来得及说话,摊贩就已经拿着找零去集市上破钱去了,把她晾在了一边。

“郎君,你这可真败家呀,这袄子最多五两银子。”袁巧儿娇嗔地说道,一双美目弯成了月牙儿,似笑非笑地看着面前正给她披上袄子的朱楩。

朱楩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宠溺的笑容,他轻轻地将袄子的领口整理好,然后细心地给袁巧儿系着前面的绳结,仿佛这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

“二两银子换我娘子少受一些风寒,这钱花的可值了。”朱楩温柔地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听了心里暖暖的。

袁巧儿听了这话,心中不禁一软,她的脸上泛起了一层淡淡的红晕,宛如初绽的桃花一般娇艳动人。朱楩看着袁巧儿娇羞的模样,心中愈发喜爱,他伸手接过摊贩递来的找零,然后牵起袁巧儿的手,两人继续慢悠悠地向前逛去。

此时的大明,虽然历经了一些风雨,但总体来说,百姓们的生活还算安定。街头巷尾,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贩们的叫卖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市井图。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一场巨大的风暴。削藩一事引发的靖难之役,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无尽的动荡和战乱。如果没有这场战争,说不定大明的国力还会蒸蒸日上,达到一个新的顶峰。

可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战争已经爆发,无数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国家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