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忽逢暴雨

“原来不打算一次性都娶回家吗?”

皇上似乎也明悟了过来,用拳头锤了一下手掌,而后看向一旁正准备落笔的爆炸头和尚说道:“佛印,你就写......算了,还是干脆把中间留白吧,记得多留一些位置。”

“明白!”

佛印应了下来,旋即运笔如飞,很快就按照赐婚的模板,将圣旨写了下来,随后呈递给了皇上。

皇上确认无误后,在上面盖上了自己的印玺,而后差人送去了织造处。

“好了,苏少侠你的事情解决了,该说说朕的事情了。”皇上看向了苏木,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比较不错的建议。

他可不想这么早就再婚。

苏木却有些尴尬:“皇上,这毕竟是太后的决定,又关系到国之传承,臣不好干预,也没有理由干预啊。”

听到这话,饶是早有准备,皇上仍是叹了口气:“既然如此,那还是说另外一件事吧。”

“宁王么。”

苏木表情也稍稍认真了一些。

宁王谋逆之心,可以说是路人皆知。

然而,因为丹书铁券的存在,在对方没有真正将谋逆之举落实之前,他们其实都不好对宁王出手。

并非是忌惮一个宁王。

而是忌惮宁王所处的利益共同体。

丹书铁券这种东西,说能免罪免死,实际上有没有用,都看皇上如何解释。

皇上若说它无用,那它就是一块比较结实的铁牌。

但这么做是有后果的。

全天下拥有丹书铁券的亲王,不止宁王一位,天底下有谋逆之心的亲王,也不止宁王一位。

这些人分散开来,实力虽然不如朝廷,可若是汇总在一起,所能制造出来的麻烦,必然不会小。

蒙元本就因皇室之中即将诞生一位大宗师,而有了挥兵南下的念头。

若是外患内忧一并发生。

大明可就真的大祸临头了。

其实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难得糊涂,也是一种不错的处理方式。

至少从国家的角度来讲,这么做至少可以将祸乱延后几年。

但若是从皇上的角度出发,这次宁王号令同舟会意图令他绝嗣,下一次会不会有更加恶毒的计划,谁也说不准。

因此,皇上才不想继续等下去。

而是准备寻求一个两全其美的计划,既能除去宁王的祸患,又能安抚住其他的亲王。

“稳定局势倒是不难,不过想要以正当理由处死宁王,这......”苏木摇了摇头。

他所能想到的主意,就只有引蛇出洞,诱使宁王主动谋逆造反。

可对方明显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想要引蛇出洞,拿不出什么令他心动的筹码,计划怎么可能成功?

“这就不用苏少侠费心了,朕早有打算。”

皇上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将自己的计划透露给了眼前二人。

然而听到计划的内容,苏木和佛印忍不住相视一眼。

这计划,他们怎么听着有点老套呢?

但有一句俗语说得的确不错。

招不在新,有用就行。

皇上的主意虽然老套,但若真是以身为饵,想来宁王绝对不会错过这么顶好的机会。

而只要宁王对皇上出手,那他造反的罪名便被坐实。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过程中皇上的安全问题。

然而这一问题,在苏木和佛印的眼中,又算不得什么大麻烦。

宁王再强,能够拉拢到的,甘愿陪他一同谋逆的高手,数量总归有限。

而他们这边,除了要在京城引人耳目的几位宗师后期外。

能够调用的人手当中,除了保龙一族,还有几位苏木以封神术造就的‘神灵’,各个都有宗师后期乃至圆满的战力。

也正因如此,佛印并没有否决皇上的主意,而是耐心帮着完善细节。

苏木偶尔也帮着提出一些建议。

......

......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很快就到了汝阳王府的绍敏郡主出嫁的日子。

蒙元的婚礼,跟大明稍有不同。

大致分为六个步骤。

迎亲、求名宴、献茶、沙恩吐宴、送亲以及婚仪。

前面四个步骤,都是在新娘家中进行,唯有最后两个步骤,分别在路上以及新郎家中进行。

说到新娘、新郎家中。

新娘家中,自不必多说,就是汝阳王府。

但新郎家,却不是处于大都城繁华地带的九王爷府。

成亲,对于方夜羽而言,不仅仅是成家,更是立业。

立业便要开辟府邸。

不过婚礼的日期将近,大都城内也没有什么适合的府邸位置,再加上蒙元婚礼涉及到的一些环节,最终方夜羽选定了城外的一处恢弘庄园,当做自己的府邸。

......

......

上官海棠身为使团代表,今日早早就换了一身喜庆吉祥的衣服,与归海一刀一同前去汝阳王府参加婚宴。

王府门前,车架不知凡几。

来往宾客络绎不绝,府门前的管家,也正在几名家丁的陪同下,查验请柬,免得让一些不相干的人混进去。

不过说是查验请柬,其实这里面也充斥着人情世故。

一些明显当大官的人,即便是没有请柬,你难道就能阻拦吗?

管家的存在,正是为了分辨这一类人。

很快,请柬查到了上官海棠这里,管家倒是没有因为上官海棠中原人的身份,就选择区别对待。

且不说他们汝阳王府有不少客卿同样是中原人,就是蒙元朝堂之上,也不乏中原人身居高位。

因此,管家在确认了请柬为真后,便放上官海棠前去做礼品登记。

不多时,两人进入了汝阳王府。

不算东西跨院,五进的院子,门厅敞开,一眼几乎望不见尽头,中间交错的庭院中,早早设好了款待的宴席。

有蒙元的特色菜肴,也不乏中原的精致菜品。

喜庆热闹的气氛,充斥其中。

上官海棠没有接收到苏木的传讯,也就没有自作主张,跟着归海一刀,便如同寻常宾客那般,在府中吃喝行走。

蒙元的婚礼是离不开唱歌的。

从迎亲队伍来到开始,身为新郎官的方夜羽换了一身色彩艳丽的袍服,过程中,响起了盛装赞、祝箭歌、赞马歌等贺喜歌曲。

婚礼正式开始,第一场宴席也揭开了序幕。

宴席当中,同样少不了歌曲,却是和婚礼环节结合在了一起的求名问庚歌。

在蒙元,人们十分讲究新娘的名字,要求不能与婆家长者的名字相同。同时他们也非常讲究新娘和新郎的属相,要求不能相克。

求名问庚歌的环节,其目的便是为了弄清姑娘的芳名和生肖,以备更改改名更龄。

就像没有人问太阳为什么会发光一样,前来参加婚宴的蒙元本地人,或是在蒙元生活许久被半同化的中原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

但上官海棠对此却不是很能理解。

改名、更龄,前者她还能理解一二,但是年龄要如何更改?

若只是改变一个数字,这跟自欺欺人又有什么区别?

“谁知道呢。”

归海一刀罕见地多说了几个字,不过,虽然他这个人并不迷信,未来成婚也不会选用蒙元的婚礼流程。

但他还是将婚宴上面求名问庚的环节,以及属性相克的说法记了下来,并且在心中算起了自己和上官海棠的‘姻缘’。

求名问庚的环节并不短暂,这对上官海棠来说,算是一种折磨,因为完全融入不进去。

也幸好这一环节名为求名宴,除了求名问庚歌外,还有菜肴酒水可以品尝,不至于让她干等环节结束。

又过了一阵,时近中午,天空稍稍暗沉下来,求名宴终于结束。

到了献茶环节,歌声依旧。

上官海棠瞧了眼天色,心中估算了一下,朝身旁的归海一刀说道:“估计要下雨了。”

“我去取伞。”

归海一刀是个行动派,说着身影就从原地消失。

不过上官海棠观气象的本事似乎出了问题,直到归海一刀将雨伞从使馆取了回来,除了空气中能够嗅到一股清新之气外,仍没有半滴雨水落下。

这让他们两个拿伞的人,显得格格不入,遭受了不少异样目光。

而就在归海一刀离去的这段时间里,献茶环节也已经过去。

如今正在进行的,是在女方家的第二道宴,同时也是新娘的告别宴。

宴席上,同样不缺歌曲。

有祝酒歌、论酒歌、赞沙恩、亲家歌、姑娘的歌、额莫的歌、报时歌。

虽说婚礼上的歌曲繁复,可每一种歌曲,都有着它本身存在的意义。

多能从中看出蒙元的特色。

但报时歌不同。

当报时歌响起,就意味着新郎新娘该启程了。

而直到这时,参加婚宴的众人,才第一次见到了新娘的身影。

就见新娘一袭喜庆的红袍,头戴龙凤呈祥盖头,拖曳着长长的裙摆,在陪嫁丫头的搀扶下,上了早就准备好的花轿。

花轿是标准的八抬大轿。

方夜羽以及一众宾客,则选择了骑马。

不仅仅是蒙元民风如此,这其中更是涉及到了送亲当中的一个环节,民间称呼这个环节为抢帽子。

这是新郎在娶亲过程中会面临的多种考验之一。

即在送亲的环节中,送亲方与娶亲方互相进行赛马时,一位小伙子会突然用鞭杆将新郎官的帽子抢到手,以此检验新郎的脾气德行和应变能力。

据说,这一游戏也是从部落时期的‘叼羊’习俗演绎而来的。

不过相较于前面的考验,抢帽子对于方夜羽来说,反而没有什么难度。

甚至,若不是抢帽子也是婚礼的环节之一,以他宗师的修为,让对方碰不到自己一根毫毛,都不是什么难事。

上官海棠骑着马匹,远远看见这逗小孩的一幕,也提不起兴致。

反倒是前方不远处,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引起了她的注意。

“怎么,今天还有第二户人家办婚宴吗?”

上官海棠极目远眺,就将在前方,同样有一队喜庆的队伍,不过相较于方夜羽这边,前方的婚礼队伍,更像是大明的婚礼流程。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上官海棠好像听到有熟悉的声音在唱歌?

“一刀,你听到了吗?”

上官海棠看向了归海一刀的方向。

后者微微颔首。

......

......

花轿花轿-朝前走,花轿-那个朝前行~

轿子一抬吱儿嘎,吱嘎吱嘎吱儿嘎~轿子一抬吱儿嘎!

敲锣打鼓,唢呐声声,同样让正在陪人玩闹的方夜羽听在耳中。

他同样朝前看去。

以他如今的修为造诣,目力之强,看得甚至比归海一刀都要清晰。

也正是这强大的目力,让他注意到了,前方送亲队伍的人马中,似乎有几道熟悉的身影,貌似......是茶馆的伙计?

歌声依旧,似乎前面的送亲队伍里面,也有人很喜欢唱歌。

轿子一抬-吱儿嘎~

唢呐一吹-嘀儿嗒~

......

吱儿嘎,嘀儿嗒。

呜里哇啦,噼里啪啦。

轿子抬到新郎家。

稀里哗啦,稀里哗啦,哗啦......

哎呀呀,不好了!

大雨一来稀里哗,仙女庙里躲一下!

天倒也应景,那歌中说要下雨,瓢泼大雨竟真的当头浇下,只一瞬间,便将大队人马的衣裳打湿,道路也变得泥泞难走。

虽说送亲的队伍以防万一也带上了雨伞,但谁也没有料想到雨竟然会下得这般大,这般迅疾。

现如今距离方夜羽在城外的庄园还有一段路程,若是继续赶路,估计最后也要被浇成落汤鸡。

与其那样,倒不如找个避雨的地方。

方夜羽撑开护体罡气遮风挡雨,目光依旧朝着不远处那送亲的队伍看去,见对方也被浇了个措手不及,好在,如那歌声一般,前面不远处,也有一处寺庙。

不过并非是歌中的仙女庙,而是大都城外的万安寺。

万安寺规模不可谓不大,那高达十三层的白色塔楼,更是能让人在极远处就能看见。

见前方送亲的队伍要去万安寺避雨,方夜羽也反应过来,朝着身后的队伍喊道:“前面不远就是万安寺,咱们加快速度,到那里去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