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天女散花,慷慨赐福

将原本散在玄幽二州各地,看似无规律运动的沙匪群体。

通过这种“捣粪吓蝇”的方法,再加上暗夜司的眼线以及如铁狼这种存在,或明或暗、或显或隐的引导。

让他们“自发”向野狼峡这样的所在聚集。

而每一处如野狼寨这样的地方,都是多种因素混合之下才能诞生的特殊“宝地”。

玄幽二州,总共也就八处。

玄州四处,幽州四处。

——从董观的角度,这可以看做是玄幽二州的“粪坑”。以他的力量,将之捣毁固然很容易,但在执政之初吃过几次教训之后,董观就放弃了直接炸“粪坑”的办法。

因为他的默许,这八处“粪坑”的秩序也越来越稳定,连带着,整个沙匪群体也逐渐变得可控起来。

现在,董观通过远超沙匪群体的视角和布局,将他们从玄幽二州各地,逼入这八处“粪坑”之中。

其目的,却不是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还是那句话,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

若真被逼入绝境,沙匪群体并不乏反咬董观一口的决心和勇气。

董观既想趁机解决沙匪群体这个隐患。

又不想自己宝贵的力量折损在与沙匪群体的战斗之中。

哪怕这种折损并不会太大,他也是不会接受的。

那这道题董观应该如何解呢

待铁狼将董观针对沙匪群体的布局和盘托出,耿煊也不得不为董观的“大格局”表示赞服。

按照铁狼的讲述,待这些沙匪全都集中在这八处“粪坑”之后,立刻就会有玄幽铁骑出现在这些“粪坑”之外,摆出一副要让他们无处遁逃、一网打尽的架式。

一开始,来自于数十,甚至数百支队伍的沙匪群体,必然会乱作一团,想尽一切办法获取生机。

至于这时候就跳出来一个人,振臂一呼,大喊:“咱们与他拼了!”

这种事是不存在的。

便是真有这样的人,其他沙匪也会在心底骂他是个煞笔。

并将之当做一个身体有恙之人,绕道而行。

正确的展开方式是,在众沙匪乱哄哄一团,想尽办法寻找生机之时,如铁狼这种既在沙匪群体中交游广泛,又与董观麾下存在巨大利益输送的掮客们,会迅速展开积极而“有效”的活动。

这看在其他沙匪眼中,也是很合理的。

毕竟,这些沙匪掮客,就是靠着沙匪吃饭发财。

若是沙匪都没有了,那他们就只能吃屁。

可他们不知道,在玄幽二州,从来都不存在真正的沙匪掮客。

很快,剧情进入下一阶段,众沙匪要不了多久就会知道,这些交游广泛,黑白通吃,八面玲珑的沙匪掮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他们也终于知道了董观忽然对他们下手的原因。

因为董观要对外州用兵,会将大量玄幽铁骑调出玄幽二州,他本人也不会太多心思关注二州之内。

董观担心沙匪群体趁这机会,给他捣乱,坏了他在玄幽二州的基业。

于是,他只能捏着鼻子,冒着沾一身屎点子的风险,赶在正式对外州用兵之前,先一步将内部问题解决了。

知道了大难临头的原因,众沙匪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陆续就会有大聪明、点子王这些提前安排好的角色跳出来。

不断向整个沙匪群体“吹风”。

“嗨,原来并不是董观铁了心要干死我们啊!

有救了兄弟们,我们有救了!”

“你们想啊,董观既然是担心老家被偷,那咱们让他没有这种担心不就可以了

他现在最想做的是对外州用兵,对咱们动手的心思,其实并不坚决。

只要咱们能打消他这疑虑,不就成了”

“……如何打消向董观保证我们会老实呆着,不给他捣乱

你这是当我傻还是当董观傻这种糊弄鬼的话,你自己信吗

玩这种小聪明有意义吗

……你问我怎么做很简单,咱们不留在玄幽二州不就好了!”

“……不留在玄幽二州如何混饭吃

凭咱们这点人手,根本不足以去外州立足插旗

你真是傻到冒泡,董观的玄幽铁骑是摆设吗

咱们只需要跟在他们后面,他们去哪里,咱们就去哪里,这不就成了!”

“你问我董观会不会允许咱们捡这便宜

可我怎么觉得,董观其实巴不得我们如此呢

咱们若跟着他的兵锋去了外州。

一来,这解了他的后顾之忧。

二来,咱们和他好歹也是多年的老交情。

玄幽铁骑用来攻城拔寨,摧坚破敌固然是无上利器。

可他们攻下的地盘,总要人守卫吧

那些溃散四逃的乱兵,总要追剿吧

这些事情若还让玄幽铁骑去做,岂不是铁锤砸鸡蛋,太过大材小用

外州那些被他强攻下来的地盘,也总不会立刻就死心塌地的效忠于他吧

……相较来说,咱们和他好歹也算是知根知底。

换你是董观,相比于外州那些刚刚投效,真伪难辨之人,也更应该信重咱们这些人吧”

“若是干得好,咱们说不定还能混个军侯当当。

我看呐,若是机会把握得好,这条路可比做个沙匪强多了。

便是再差,大不了继续咱们的老本行……据我所知,这天下就属玄幽二州最穷困。

外面无论是哪一州,都比咱们这里富庶。

就是做无本买卖,去外州也比窝在玄幽二州更有前途!”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

易地而处,耿煊把自己放在沙匪的位置上,都忍不住会动心不已。

要么立刻杀劫临头。

要么跟着董观的兵锋去外州搏一个更好的前程富贵。

当这个二选一摆出来,董观针对玄幽二州的沙匪就算是彻底成了。

“这还真是好算计,搂草打兔子,一石多鸟啊!”

听完铁狼吐露的种种内幕,心中盘算一阵之后,耿煊忍不住如此想道。

而此次铁狼来见宋明烛,便是提前打窝来的。

按照他的说法,后续数日,从滴翠滩,以及其他区域,还会陆续有不少沙匪聚来。

为了尽可能聚集更多沙匪,让他们能够“安心”待到玄幽铁骑现身收网的那一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他们这几日的物资用度。

若是野狼峡没有充足的物资供应,一众聚集于此的沙匪不可能饿着肚子等待,又会散去各处觅食。

这是具体执行、推动这项计划的铁狼等人所不能容许的。

而为了方便管理,如野狼峡这些“粪坑”,物资从来都是不充裕的。

这也是董观钳制这些区域,避免其无限制壮大的重要一环。

随着沙匪聚集的数量暴增,只粮食一项就会迅速枯竭。

他们固然可以“恰好”远途运送物资过来,填补这个缺口。

可这样一来,他们处心积虑给沙匪们编织的套子就会出现更多破绽。

再一个,大事在即的董观,怎么可能舍得这时候将紧要的物资送给沙匪使用

是以,主意自然就打到了野狼寨这种“沙匪大户”头上。

铁狼给出的方案,就是暂时从野狼寨库存中挪用一些,后面他就会遣人从包括铁箭山别院在内的各处别院中调度返还。

最多一个月,就会把野狼寨的库存做平。

还会给与一部分额外的利息。

因为类似的操作,铁狼已经操作过不止一次。

铁狼这种沙匪掮客能与沙匪大团关系紧密,靠的也不是情谊,而是类似的合作互信。

比如某沙匪大团在幽州干了票大的,却不想万里迢迢,大包小包运回玄州。

最简单稳妥的做法,就是找长期合作的沙匪掮客,将所获直接给他,空手回玄州。

然后,在沙匪掮客们八爪章鱼一般的运作之下,他们在幽州的收获会以另一种面目回到他们手中。

当然,这些收获都是会缩水打折的。

但这对沙匪大团来说,同样不吃苦。

若真让他们自己来做,别说打折,连零头都不可能剩下。

因为有着这样的互信基础,铁狼又给出了难得的高息许诺,宋明烛已经答应了铁狼的请求。

这也是向锦秀在知道自家队伍在返程途中,顺手将铁箭山别院给洗劫之后,反应会那么激烈,第一时间就遣人回去通知宋明烛的原因。

这边两家老大还在笑吟吟的谈合作,那边便有不懂事的小弟将另一家的产业给抄了,不仅洗劫了物资,很可能还杀了人,这能不紧张么

……

耿煊将铁狼汇报的信息在心中反复梳理了数遍,玄幽二州的时局,在他心中的面目也越来越清晰。

对于董观的权柄,力量,以及执行能力,也越发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

董观对沙民聚落、异族部落的不同策略,那一个个就近取食的玄幽铁骑屯驻点;

黄苇岛周围水域,那悄无声息间已基本完成集结的战争机器;

针对滴翠滩这些商路节点的洗劫;

暗夜司无孔不入的眼线探子,层出不穷的伎俩手段;

对沙匪群体的“废物利用”;

……进入玄州以来,这一路上的种种见闻。

在这一刻,化作了一种清晰而具象的感受。

耿煊就像是看到了一个缓缓启动,相互配合,虽还算不上十分精妙,却也足够让人赞叹的,如钟表一般的“机械”在一点点的运转起来。

这和个体实力的强弱有关,却又不是那么相关。

这是组织,体制的力量。

耿煊也越发清楚的认识到,元州这自废武功的一两百年,到底失去了什么。

与之相比,元州就像是一个瘫痪的,只有肉体,没有灵魂的躯壳。

……

梳理完玄幽二州的当下时局,耿煊又重新审视自己的计划。

过了一会儿,他看向铁狼,问道:

“玄幽铁骑,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大概会来多少”

铁狼摇头道:

“玄幽铁骑独立行动,无论是行动时间,还是行动规模,都不是我能知道的。

只有在他们即将抵临目的地之前,需要我的配合,他们才会将一些信息通传给我。”

耿煊点头。

继续问道:“你应该有些自己的判断吧”

铁狼轻轻点头,低头想了想,道:

“按照我的推测,他们最有可能出现的时间,应该是来年正月初五到初七这几天。”

“为什么”

“因为沙匪的聚集需要时间。

从结果来看,聚拢的沙匪当然越多越好。

而以玄幽二州的广袤,沙匪的活动习性,以及这八处所在的位置这些因素综合考量。

根据我的判断,一直到正月初五之前,只要确保物资供应不缺,这些地方的沙匪数量都会持续增加。

……当聚集的沙匪越多,交流之后,他们会知道,董观的行动,远比他们亲身遭遇的更广、更大。这种情况下,沙匪们都会更倾向于抱团在一起。”

“而一旦玄幽铁骑出现在附近,这种自发聚集的趋势就会立刻停止。

所以,为了行动收益最大,玄幽铁骑出现的时间,必不可能太早。

他们出现,基本就是收网之时。”

“关于时间上的命令,我只得到一个。

那就是所有关于沙匪的计划,都必须在来月正月初十那天结束之前完成。

从正月十一开始,这些玄幽铁骑就要押送这些沙匪尽数南下。”

听到这里,耿煊眼前一亮,忽然又道:

“野狼峡往南,到沆河岸边,大概有远需要多少时间”

铁狼道:

“野狼峡西边两百里左右,便是玄青海的最北侧。

玄青海南北千五百里,野狼峡距离沆河差不多也是这个距离。

以玄幽马的脚程,在不过分透支马力的情况下,需要大约一天的时间。

若是不惜马力的急行,八个时辰应该就够了。

可若以苍岚马代步,再加上必须携带的补给物资,大约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

——这次耿煊带着苍岚马队用大约五个时辰,也就是十个小时走了六百多里,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使用了圆满境的“相马术”。

这已经不是在透支马力,而是在燃烧这些苍岚马的生命了。

“也就是说,这些沙匪若在正月十一出发,大约会在正月十三到十四这两天抵达沆河北岸”耿煊道。

铁狼颔首道:“是。”

“其他七处呢”耿煊又问。

铁狼道:“它们距离沆河有远有近,若都是正月十一出发。

距离近的,正月十二晚间就能抵达沆河北岸。

距离远的,也能在正月十五前后抵达。”

正月十五。

又是正月十五。

这和耿煊知晓的其他信息印证上了。

铁狼对于玄幽铁骑出现时机的判断,也就有了更高的可信度。

耿煊甚至觉得,正月初五都有些太早了。

在正月初六到正月初八这几天出现,还更合理一些。

“恐吓式收编”沙匪的时间,两到三天时间就足够了。

到了这里,耿煊就要结束这一次的谈话。

忽然,他即将迈出的脚步怔在了原地。

他看向铁狼,问:“只是南行,没有东西集结”

铁狼颔首道:“只是南行,没有互相集结……具体的行动路线,以及最终目的地,只有玄幽铁骑才清楚,但大的层面,应该是没错的。”

如野狼峡这样的八处所在,四处在玄州,四处在幽州。

它们在玄幽二州的分布算不上绝对均匀,却也没有紧挨在一起。

大的尺度上,间隔至少也是数百里,甚至千余里。

所以,若八支沙匪团伙以及“押送”他们的玄幽铁骑各自向南,当他们抵临沆河岸边时,从幽州到玄州,将形成相互间距短则数百里,长则千余里的八个“点”。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才是董观真正的战略!”耿煊心中喃喃。

玄州以南是元州,幽州以南是皓州。

董观这一次的目标,不仅是元州,也包括皓州。

他不仅同时瞄向了两州,便是具体到两州之内,他也没有将手中兵力集中到一处的打算,而是继续分散,如同天女散般分兵突进、多点开。

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他手中玄幽铁骑的效率最大化!

十万玄幽铁骑攻一座城,和一万玄幽铁骑攻打一座城,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

既然如此,手握十万玄幽铁骑的董观,在一次吃下一座城与一次吃下十座城之间,会如何选呢

答案不言而喻。

当然,具体的攻击点,可能没有十个,也或者不止十个,这就是具体的战术战法了。

可在战略层面,耿煊已经通过各个渠道获知的信息,大略窥知了董观的意图。

到了这时候,耿煊对于“赭红眼”盆地,以及那条即将挖通,却被他封存隐藏,可与皓州直接相通的隧洞的战略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或许,这个大战略的最终成型,就是在‘赭红眼’盆地被发现之后!”

想到这里,耿煊莫名感觉心中一紧。

不是紧张。

而是他真切的感受到了“苏瑞良”对董观造成的伤害,以及董观对“苏瑞良”以及巨熊帮的恨意到底有多深。

他几乎可以肯定,一旦董观的力量大规模度过沆河。

必然会有多股玄幽铁骑,带着不可撼动的意志,舍下其余一切,直扑巨熊帮,现在超级工程的所在地。

不仅是泄恨。

更是为了第一时间夺回“赭红眼”盆地,让皓州与元州直接联通上。

也只有这样,董观这种看似梭哈一般的“天女散”才是安全的,稳妥的。

想到这里,耿煊的心意也不由得变得更加坚定。

一旦让董观的计划得逞,不仅“苏瑞良”,巨熊帮,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都要遭殃。

元州,皓州,都将生灵涂炭。

看看董观对这沙匪的计划,就可以知道,他对玄幽二州,是个什么态度。

你们只要不在玄幽二州祸害,元州,皓州,就都是你们的粮仓!

给我狠狠的劫掠,狠狠的杀戮!

杀得尸横遍野,杀得元气大伤……

杀得越多,杀得越狠,对他董观就越是利好!

其他五州,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这是真正的九州大劫。

“所以啊,就不能给你过沆河的机会!”

“只有将你闷死在玄幽二州,对这天下,才是最好的结局!”

……

“回去吧。”

耿煊没再与铁狼多说什么,带着他再次与曹鳌、宋明烛等人碰了头。

他直接对曹鳌道:

“先将大伙都聚集起来,我将大伙这一次的功劳给结算一下。”

宋明烛、铁狼等人听得有些不明所以,一头雾水。

曹鳌以及另几名黑风团的老成员,早已经喜出望外,立刻就四散开去。

很快,原本散在各处的成员,便迅速来到耿煊身前。

这一次,针对野狼寨的战斗,就结果来说,算得上是轻松拿下。

可敌我双方加起来还是死了216人,只这一块,就给耿煊带来了6816点红运。

后来,又有二十个“杂质”被处决,他们又给耿煊贡献了700点红运。

算上此前还有的两千多点红运结余。

只黑风团的账目之下,红运就有9917点。

原本,对于这一次的酬功,耿煊并不想太大方。

不是吝啬,而是黑风团在夺取野狼寨的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甚至还犯了不少错误,不然,占尽优势的己方,不可能还有这么大的伤损。

现在,耿煊却决定大方一点。

971名黑风团成员,杀敌数量不到百五十人,若是按照清源集几次酬功的标准,绝大多数人连汤水都喝不上。

可因为耿煊这个决定,即便全程壮声势、打酱油的,也至少都捞到了一些汤喝。

最终,活下来的909名老成员。

有8人收获32点红运。

30人收获24点红运。

70人收获16点红运。

120人收获8点红运。

剩余681人也都各自收获了4点红运。

在这九百零九人身上,总共消耗5780点红运,带来的效果也是极其显著的。

临阵突破之人不在少数。

这还没完,新加入的1128名成员耿煊也没有落下。

因为宋明烛、铁狼二人的实力太强,红运给的太少,提升太小,难有大的触动。

再加上他们对于现在的黑风团也确实价值巨大。

为了笼络二人,安他们的心,耿煊决定借这机会,让他们充分理解“赐福”的力量。

耿煊也分别给了两人32点红运。

此外,向锦秀,龚霂这两位野狼寨的二当家,三当家,也都得到了24点红运。

仅比童晖这个先一步投诚的四当家少了8点。

其余新加入的17名,有着炼髓中期,炼髓初期的战力,也都得到了16点红运赐福。

146名炼骨得到8点红运。

293名炼血得到4点红运。

剩余385名炼肉,283名炼皮也都得到了2点红运,嘴角也都稍稍沾了点水。

这一番赐福下来,又是4137点红运消耗。

当赐福结束,黑风团账下,最多时已将近万点的红运,现在被他挥霍得只剩77点。

这般大肆挥霍的效果,也是极其显著的。

如果组织凝聚力和士气可以数据量化,那么,这次赐福之前与赐福之后,变化将是异常明显的。

甚至都不需要耿煊提醒,宋明烛便已主动要求,将野狼寨中也库存不多的修炼资源全部贡献了出来,满足黑风团上下迫切的需求。

近万点红运撒下去,当场突破境界者不在少数。

其余人,即便没有境界突破,也同样有或大或小的提升。

便是只得了两点红运的,也至少是一项新技能入门。

有的更是能入门两项技能,或者将一项已入门技能提升到小成。

这对仅有炼肉,乃至炼皮修为之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进步了,对身体的消耗也同样不小。

即便宋明烛将野狼寨库存的修炼资源全部贡献出来,依然无法填饱超过两千名“饥肠辘辘”的身体。

铁狼道:

“我在野狼峡有处安全屋,里面存放了不少资源,我这就安排人去取过来。”

耿煊点头,可他心中设想,却还要更加大胆一点。

“我想趁这机会,将整个野狼峡都吃下来。

里面的所有物资,全部收归黑风团所有。

所有沙匪,也全都编入黑风团,你们觉得如何”

听到他这“大胆”的想法,铁狼,宋明烛,向锦秀几人全都认真思索起来。

宋明烛率先开口道:“我们野狼寨还有一名炼髓后期,以及百余名精锐驻扎在野狼峡,我可以先将他们替换回来,换成黑风团的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

“有了他们里应外合,应该能让行动更顺利,但……难度也必然比您拿下野狼寨更大。死的人也必然更多。”

“难度更大,死人更多这很好啊。”耿煊心中如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