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第三个农场工人

“什么?”  “是个女儿?”  贾张氏有些红肿的脸上瞬间满是失望,含糊不清的嘟囔:“早知道又是个赔钱货,在家生不就行了?”  说完,他转身就要走。  但被二大妈拽住了。  “他二大妈,你想干嘛?”  “给钱!”  “什么钱?”  “给你儿媳妇接生的钱!”  二大妈扬起手中的缴费单晃了晃。  虽然秦淮茹到了医院就生了,完全没费什么事,但病床用了,护士也做了准备,医生也专门跟在旁边全程接生,这些都会产生费用。  不过不多。  一块二毛钱。  还附送一些新生儿用到的物品。  当然了,因为秦淮茹是轧钢厂工人家属,这一块二毛钱的医药费厂子里还能再报销一部分,最后自己可能就出几毛钱。  但贾张氏连几毛钱也不想出。  她像是没听见一样,无视二大妈掉头就走:“我可没说送医院,谁说送医院的你找谁去……再说了,秦淮茹有钱,我儿子的钱都在她那,你让她自己出!我的钱还留着给我看病呢!”  “哎呀呀~我滴胳膊肘啊~哎呀呀~我滴波棱盖哟~哎呀呀~我滴腰间盘呐~”  二大妈气的脸都黑了。  刚想找贾张氏理论,她就被一脸虚弱的秦淮茹叫了回来:“二大妈,等下回到院里,我让棒梗把钱给您送过去……我现在这身子,东旭的事情就拜托你们了。”  二大妈一脸温柔的安慰秦淮茹,然后和周围大妈声讨起了贾张氏。  秦淮茹眼中闪过几分微不可见的喜悦。  这正是她想要的局面。  从前贾东旭活着的时候,她可以靠着贾东旭制衡贾张氏,如今贾东旭没了,她又不想离开那个家,只能是靠着院子里的大妈制衡自己的婆婆。  高华许大茂等人见没有热闹,纷纷散去。  不过没有回四合院。  而是七拐八拐,来到了一处路灯昏暗,但人头攒动的地方。  鸽子市。  四九城有很多鸽子市。  早年间据说是一群提笼架鸟的遗老遗少喝茶吹牛逼的地方。  而老四九城人不仅喜欢盘核桃,还喜欢盘鸽子,他们在这里交流种花养鸟的经验,互通有无,慢慢人多热闹起来,就有各色各样的人专门到这里练摊。  练摊,就是摆摊做生意。  只是后来不允许私人买卖,因此这边的商业行为主要是以物易物。  旧衣服换布票。  箩筐、坛子换玉米面。  自家腌的小咸菜换木柴、煤球。  林林总总,类似小型的信托商店。  当然了,也能听见咕咕咕咕的鸽子叫声,甚至还有猫叫、狗叫的声音。  高华在练摊的人群里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阎埠贵。  只见阎埠贵身前摆着几盆兰花,有人路过的时候就用手电筒在花盆上照两下,有点像是特务接头……  许大茂捅咕一下阎解成:“我说刚才怎么没见着你家老爷子呢,原来跑到这了……这是在卖花?”  阎解成笑了笑:“不然你以为我爸养的兰花只是为了看?告诉你吧,这花养好了其实挺值钱,三两盆就能抵得上我一个月的工资!”  许大茂吃了一惊。  虽说阎解成是个临时工,工资只够糊口。  但是吧……  许大茂吐了口眼圈:“嘿~合着就是咱们兄弟穷,这四九城里有钱人多得是!”  你才发现呐……高华忍住吐槽的想法,笑了笑:“哥儿几个逛着,我去那边瞅瞅,看看有没有能采购的东西。”  刚才他听到了有狗叫声。  所以,也不知道是肥是瘦,要是肥一点就弄回去吃一顿补补……高华挥挥手走入人群。  过了一会,他见到了狗贩子。  狗贩子旁边的电线杠上,拴着一条干巴瘦的小土狗。  母狗。  因此狗贩子卖的不是大狗,而是小奶狗。  高华没了兴致。  四合院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养条狗就是给自己找麻烦,而且他现在粮食也不多,不适合玩养殖。  闲逛一会,路边有个摊位引起了他的注意。  摆摊的是个老太太,面前拴着一条羽毛稀稀拉拉的母鸡,一人一鸡的相同点就是老,以及瘦。  高华蹲了过去,问道:“鸡怎么换?”  老太太昏黄的眼珠子望了过来,见到是个年轻人,直接说道:“二十斤玉米面,或者两块五毛钱。”  高华很想啐她一脸。  毕竟供销社卖的那些膘肥体壮的大公鸡也不超过三块钱!  虽然要票,供不应求……  但眼前这只老母鸡瘦骨嶙峋,连毛带肉不超过三斤,凭什么卖这么贵?  高华说道:“一块钱,卖了我就拿走,不行就算了!”  这样的老母鸡基本上不再下蛋,就是单纯炖汤。  老太太哪里会答应。  她好不容易见到了有个冤大头送上门,谁曾想冤大头手提砍刀,直接从脚脖子上开始砍……</p>  “不行!”  “一块钱?”  “小同志你也太狠了,一块钱就能买个小鸡苗!我这可能上好的老母鸡,拿回去给媳妇熬锅汤补补身子,媳妇当晚就能折腾的你下不了床!”  ……  好好好,跟我来黄段子是吧……高华一言不发站起身就走。  老太太急了。  这年月大家吃肉喜欢吃肥的,有油水的,这种骨瘦如柴的老母鸡根本没人要,她摆摊许久,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愿意问价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别走、别走!小同志,这样吧,咱们各让一步,您给两块钱鸡拿走!”  “一块!”  “一块八!”  “一块!”  “一块五,不能再少了!”  “一块二,一分不多给!”  “那好吧……钱拿来,鸡给你!”  老太太做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暗戳戳在老母鸡的屁股上摸了几下,再次确认鸡肚子里没有成形的鸡蛋,才将老母鸡递了过来。  给钱后,高华拎着鸡走了。  回到家,他锁上房门,直接出现在了农场空间之内。  贾张氏依旧在田间忙碌。  阎埠贵假模假样的在河边喂鱼。  农田一片生机盎然,京西稻茁壮成长,田边的白菜也长势很好,再有一天就可以收割。  高华面露微笑。  他家里还有几十斤棒子面没人吃。  棒子面加工的时候,会将整个玉米棒子也磨碎打入玉米面里。  因此格外剌嗓子。  也就是前些年没办法才勉强下咽。  如今光景好多了,这些玉米面就剩了下来。  高华准备用棒子面,再加上白菜叶子以及河里捞的养不大的小河虾作为鸡饲料。  这样喂养一段时间,等老母鸡长肥一点,就能好好煲一锅汤了。  此时,茅草屋外的人影引起了高华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