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楚帝口谕
第464章楚帝口谕
陆正见月神不动手,也不说话,知晓这一位大神要脸面。
陆正便拿出一个储物袋,转移话题道:“这是抗旱的豆种,劳烦月神找些司农神官,多培育些种子出来,事不宜迟。”
“阁下身为楚国大神,也该多为楚国百姓考虑一下……”
月神看向陆正,忽然有些理解对方为何能修炼到这么妖孽的地步了。
她微微招手,把储物袋拿到了手里,“儒家出了你这么一个年轻人,倒是难得一见。难怪安国那一位半圣会看重你。”
月神活了这么多年,也是拿得起放得下,陆正毁掉她的一道分身,但是一具有了自我意识的分身,便算不得什么事了。
听闻月神的言语,陆正只是笑了笑,没有解释他和那位半圣没什么关系。
毕竟就算他说了,月神也不一定会信。
月神幽幽道:“今年的旱灾确实有点严重,各地方官吏如何行事,本神也管束不了,我会向上面汇报,做一些安排。”
治理地方旱灾,的确不是她份内之事,自然不能保证什么。
说罢,月神念头一动。
下一瞬,陆正眼前一亮,发现自己回到了原处,而月神已经消失不见。
“你没事呢?”
旁边,传来青婉关切的声音。
刚才青婉见到月神和陆正直接消失不见,她还担忧不已,一直等在这里。
陆正微微摇头,“没事,她应该走了。”
杨万兴冲冲过来,好奇道:“那个女人是谁啊?”
陆正道:“你们的一位神。”
“谁啊,没见过啊?”杨万闻言越发好奇。
陆正想了想道:“能在郢都立庙的,你想知道么?”
杨万顿时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不想探究下去。
自己这样的小神,可不敢打听那种神灵的事情。
另一边,月神本尊来到就近的一处月神庙,又以大神通联系她留在郢都的分神,还借天地之力送了几粒豆种过去。
这一番操作,饶是她作为一尊大神,也耗了不少神力。
接着,月神便在神庙之中等待郢都那边的回复,又回想自己刚才面对陆正的遭遇。
陆正展露出来的潜质,甚至让她觉得对方有成圣之资。
当然有成圣之资,不代表一定能成圣。
但这样的年轻人才,月神以前也没见到几个。
月神在那里琢磨着要不要把自己见识到的情况,告知给其他大神,或者告知朝廷。
但她又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似乎对她没有什么好处。
如果陆正在楚国出了什么意外,安国那边会是什么反应也难说,说不得真会引来报复。
其实,倘若月神发现陆正就是那编订新诗之人,直接会出手把陆正抓去郢都了。
而刚才陆正的表现,还没让月神觉得可以去赌的地步。
楚国郢都。
月神分神收到了本尊的信息和豆种,连忙赶往皇宫,请见楚帝。
楚帝正在御花园观赏各种灵花,听闻月神有事禀告,便直接召见。
“陛下,南方发生旱灾,本尊巡视地方,发现……”
月神将一些事情缓缓道来,“这是那个人提供的豆种。”
“陆正?”楚帝想了想,很快想起来那么一个人,“又是他……”
楚帝轻轻一招手,便有豆种落到手掌心。
他捏着豆子查看一番,目光幽深,幽幽开口道:“地方大旱,倒是让一个外人行云布雨、传播粮种来缓解旱情……”
“真是给外人看了笑话……”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都感到气氛冰冷,一个个大气不敢出。
楚帝眼神闪烁不定,片刻之后,他才道:“年轻人既然有这份心意,本帝领情了,传司农司的去培育豆种,地方城隍带人抗旱……”
“另外,朕有赏,给那个陆正……免得说朕小家子气。”
“把陆正受赏之事,也传给安国那边知晓……”
楚帝眼眸微眯,这么做,当然是有拉拢一下陆正,再恶心一下安国的意思。
……
很快,月神本尊得到了郢都的答复。
她听到楚帝的反应,不禁眼睛眨了眨,看样子楚帝是对某些神灵的行事有点不满了。
她面前的神台闪烁光彩,一个小小的储物袋传送过来。
月神拿着储物袋,一下子消失在神庙。
下一瞬,她便出现在一片山野。
陆正一行人正赶往下一处村子。
毕竟楚国官府那边的行动还得要花时间准备。
而这段时间,陆正不能放任不管仍旧受灾的百姓。
陆正见到月神又再次出现,不免停住脚步。
月神飘飘然来到陆正的近前,缓缓道:“我已经告知郢都,地方城隍官府会很快收到命令……”
“另外,陛下看了你给的豆种,龙颜大悦,赏赐你一套文房四宝、四书五经、金玉带……”
月神将精致的储物袋递到陆正的面前。
陆正闻言面色微讶,这一位做事倒是快,而且楚国天子居然还给他赏赐,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旁边,杨万几个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郢都,什么陛下?这是怎么回事?
给个豆种,还能得到大楚天子的赏赐,这简直不可思议。
几人看着陆正,一脸惊奇又不解。
陆正见到月神带来的赏赐,想了想,隐隐猜测出来那位楚帝另有想法。
这种东西,不收也不好,谁知道那位楚帝是什么性情。
他也不会在意收了这样的赏赐,会有什么流言蜚语。
难不成收了楚帝的赏赐,他就是在给楚帝做事?那不能够。
陆正接过储物袋,开口道:“楚帝之礼,不敢辞,还请阁下代我感谢楚天子……”
月神见陆正还真一点顾虑没有的收了礼物,心中微微惊讶,但想到陆正以往的行事,恐怕真不会在意什么。
月神又道:“陛下还说了,你既然有此仁心,往后在楚国游历,可行司法之职。”
陆正眼眸一闪,天子金口玉言,这一番话含量很重啊!
不过由此看来,楚国那些大人物们,压根没猜到会是他陆正编订了新诗。
不然,恐怕那位楚帝连拍死他的心都有,岂会有这样的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