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联岁月有个探长

第207章 前夜

一一安抚群众,这事急不来。

陆北好说歹说才把一帮子大姑娘、小媳妇、壮妇人、老太太劝走,剩下的时间,陆北还需要发展群众。在村里建设妇女团,委托她们制作军装、缝补衣物。

这并非傻等,给村里的人讲解抗联的政策,了解他们亲朋好友,看看有谁在伪满政府里做事,这些都需要一一记录。

长久以来,一直很少有抗联在这里活动,义勇军的活动早早的陷入低谷。如张兰生书记说的那样,日寇对于这里的统治基础较为薄弱,但也仅仅比三江地区差了那么一点。

部落集团尚且未扩大的少数几个乡镇,依然可以进行后方游击区建设工作,更大一方面是日寇对于壮劳力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征发,让很多自然村消散。

同时,陆北还派遣侦察员,在村民的掩护下,前出数个村子进行侦察。

一旦神树劳工营被攻占的消息传到日寇耳中,必然会兴大兵讨伐,陆北要制定相对安全的撤退路线,他们的任务是作为先遣部队,为后续西征部队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这是个送死的活儿,能冲出去多远就要走多远,还要筹集给养。

现在还未秋收,群众想要帮助抗联,也是有些力不从心,给养问题又困扰陆北。为了尽可能节约粮食,只能寻求一些副食品,幸好山林间有许多山货、野菜可以使用,村里的群众也愿意送来为数不多的粮食。

陆北在孟家屯儿祠堂摆起桌子,挨个写借条,等打完仗让当地政府偿还。

很无奈,现在陆北面临无钱无粮的情况,只能腆着脸打欠条。欠条打多了也觉得丢人,只好将辎重队里几匹驽马作为交换抵账。

······

半个月后。

在村后的池塘里,陆北正在训练泅渡过河的战士们游泳,村里的女人们大大咧咧,有的甚至搬起小板凳,坐在池塘边看乐子。

煞有其事的点评某位战士身子骨结实,裤衩子遇水湿透,更是激起一阵欢声笑语,羞红脸的战士蹲在水里,陆北就捡起土块砸,让他们爬起来。

“怕啥呀,这群老娘们啥没见过。”

陆北朝着周围的妇女嚷嚷道:“都注意素质,有那么好看吗?”

“看看都不行,又没吃了你们!”

“就是就是,那个虎背熊腰的,身子骨扎实,瞧见没?”

“哎呦,脸咋红了,还是个雏儿哎!”

长久下来的接触,让这群老娘们彻底认清他们,压根儿不怕,虎拉吧唧的。

人群外,熊云气喘吁吁跑来。

“报告,吕团长他们发信号了,据前沿哨观察汇报,劳工营里有人用玻璃镜反光射向山上观察哨位置。”熊云说。

“确定是?”

“太短,但是可以确定,很短暂。”

从脖子上取出铜哨,陆北吹响集结号。

‘滴滴滴~~~’

霎时,正在池塘里浇水的战士们立刻爬起身,互相遮掩着换了件裤衩子,惹得周围看戏的群众又是一阵哄笑。现在可不是管这个的时候,紧急集结的哨声响起,所有人立刻做战时准备。

一群人畜无害的人,立刻变的杀气腾腾,战士们穿戴武器装备,在祠堂外列队准备。

那些看热闹的群众不再嬉笑打趣,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近一个月来跟他们朝夕相处的众人,是在三江地区尸山血海里厮杀出来的军队,每个人手里至少都沾着好几条人命。

他们畏惧如虎的日军,在这群战士眼里,只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集合!”

陆北下达着口令:“所有人,向右看,向前看,稍息,立正!”

“报告!”

老侯出列道:“一连集合完毕,请指示!”

“入列!”

“是!”

“二连集合完毕!”

“入列!”

“三连集合完毕!”

看了眼时间,陆北说:“炊事班准备伙食,半个小时后用饭,一个小时后出发。”

“是!”

“所有人,检查武器装备,等待用饭,一小时后立刻出发。”

“是!”

一道又一道命令下达,关于作战任务早已下达各班组,每一名战士都知道今晚要做什么。围观的当地村民依旧未散去,听闻需要做饭,便自发的帮忙,弄的炊事班的人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是的,他们要出征去战斗。

虽然和孟家屯子的群众相处很愉快,闹出不少鸡飞狗跳惹人笑的麻烦事,但战士们有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必须去面临的战斗。

他们是战士,必须去经历生命的结局,战斗的结局,哪怕是失败和死亡。

有了群众的帮助,大家很快便吃上热乎饭,战士们沉默的聚在一起用餐,用完餐后休息片刻,随后便开始列队,检查武器装备。

周围的群众迟迟不肯散去,孟保长带着村里的老百姓欢送他们。

一步三回头,战士们看着身后的群众,逐渐渐行渐远。

陆北落在后面,立正向孟保长和当地的村民敬礼。

“乡亲们,我们的很多同志并非是嫌弃你们妇女同志,但是我们有我们的任务、纪律,我们不能留下来陪你们生活。我们的战士不能成为你们的丈夫。

抱歉,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若有幸,三生来报!”

萧瑟难全,陆北摇摇头,看着送行的群众,转过身追上前方已经进山的队伍。

再见吧,朴实的嫂子们。

······

沿着山间兽道,绕过数座山头,入目所及皆是山林。

路边一棵树上,不知是哪个闲来无事进山打猎采摘野菜的战士,用刺刀在树上歪歪扭扭刻下一行字: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每一名路过的战士都看了一眼,继续朝着前路进发。

临近下午四点多时,陆北率部抵达呼兰河畔,山下便是神树镇劳工营。

陆北站在山坡上,拿起望远镜看向山下的劳工营,这里的铁路和车站调度间框架已经差不多搭建好。日军岗哨配置还是那样,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吩咐战士们原地休息,等待凌晨零点,正式发起进攻。

宋三率领一个班的战士沿河往下,那里有一处早已侦察好的渡河地点,呼兰河的河水还是没有散去,但已经比之前的流速缓和许多。

一百人敢朝着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大队发起进攻,敌军数倍于己,这事要是放在关内国军身上,怕会有人觉得陆北是傻子。但这事他们干过很多次,都是老兵,训练有素,武器装备不比日军差。

从战火中淬炼而出的军队,绝非那群败军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