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千亿物资空间,玩转五零年代幸福进行中
第284章 家中喜事
晚上的时候。王东升推车,两人一起过去给王二梅送了一袋子的玉米面,还有一把菜刀,几块咸菜,还有半袋子的高粱米。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是他们三个去卖豆腐。十天以后,是上梁的大日子。
幸亏还留下一挂鞭,王东升叨咕着,还好过年的时候没有都玩了。
上梁后就是房顶了,用了两天的时间,房子都就算是盖完了。马上就是木匠的活计了。
石头已经够了,李海军开始垒墙,也要弄晾晒台。
一直干了七天,才总算是弄好了。
剩下的就是里面的装修了。王东升不用家里人干啥,都是花钱雇人干的。
也就还剩下灶台和窗户没有弄了。这也等着墙面和地面干了再说的。
晚上一家人吃饭“我觉得我现在自己操持盖房子也是行的,以前都不知道什么流程。”
“你以后知道的会更多。”
王东升听了罗玉兰的话笑了,“谁说不是呢?明天去拉大门装上就行了。家具我也不知道我爹从哪里弄来的?还是等着他回来再说。”
罗玉兰觉得王东升现在就已经不错了。真的和第一次见到的那个王东升差了很多。
现在也知道干活了,每天都会去泼水,洋灰的面也要养生的。
一直到了六月初八这天,三个半夜起来做豆腐,豆片。
老王头给他们烧火,今天要做出来四盘的豆腐,两筐的豆片,
家里留下来半筐豆片和一盘豆腐,剩下的罗玉兰带着去了唐庄。
先给人家放下,结果半筐豆片又留下了。
唐小雨这一阵一直在看书,都是关于怀怀孕的书。她会经常摸脉,也会给婆婆摸,自己的和婆婆的真的不一样。
王同林带着两个已经见到了黄忠了。
“欢迎啊,这么优秀的人才终于来了组织了。”
有人带着他们两个回去安置了,屋里就剩下王同林他们两个。
“那个小丫头怎么没有来?”
“家里不留人也不行。老黄,我要娶于美英了。”
“罗家大嫂?”
“以
后是我王同林的媳妇。”
“我听说你犯错误带着人去找了程彦敏?不会就是他们吧?”筆趣庫
“对,已经解决了,老黄,多照顾点这两孩子吧。”
“一定的,就是没有你的关系我也会照顾他们的,两个都是优秀的孩子。”
“行,那我明天就走了。”
“要不然你留下来,咱们两个继续合作?”
王同林摇头“上面有安排。”
晚上王同林再次的嘱咐了他们两个。
“王掌柜的我们都记住了,一定会小心的,还有你告诉我娘他们,我们没事的。”
“嗯,只要你们在外面好好的,家里就会放心。”
“嗯,我们一定会万分小心的。”
王同林晚上和黄忠两个聊了很多。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他离开了。
在六月底的时候,罗玉兰给唐小雨把脉“恭喜大嫂,娘还有我自己,大嫂怀孕了。”
于美英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唐小雨激动的拉住了婆婆的手。
老王头也是满脸笑容,这是两个孩子离开以后家里的喜事了。
“姐,我现在就回去告诉爹娘这个好消息。”娘让自己过来就是怕姐姐怀孕了累倒。
“明天咱们跟着玉兰回去卖豆腐。”唐小雨笑眯眯的说。
这么大的喜事,当然要告诉亲家了。于美英能够理解。
下午她们三个一起去地里除草。“明天下午咱们豁青了。”玉米秸子再高就没有办法豁青了。
“现在就干不就行了?明天也别去卖豆腐了,等着家里的干完了,给大嫂家也去豁青。”
“行吧,你回去套车吧。”
罗玉兰在后面扶着豁子,王东升牵牲,那边是老王头扶豁子,春生牵牲。
晚上贪黑了,罗家的两亩地干完。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他们爷四个去王家的地干活,整整一天的时间,四亩地也都干完了。
第二天还是没有去唐家,而是把高粱地,棉花地也都豁青,这样除草就省劲了。
现在已经过了三个月了。唐小雨只是不干太累的活计就行。
第二天直接
的就是兄妹两个赶车去唐庄卖豆腐,他们留下来几天也要给家里豁青。
于美英非常的不放心儿媳妇。知道亲家也一定会照顾好的,可是还是忍住担心。
地里的麦子已经黄了,老王头想着这两天就割。
“王叔,明天吧,我们娘三会挺快的。”
“咱们一家人一起。”
下午把镰刀都磨快了,第二天天不亮,四人赶车去了地里了。
割麦子这个活计王东升还真的没有干过,镰刀也用不好,割在了手上。
幸亏伤口不深,不过也是流血了。
最后他只能在后面捆小麦,然后去装车往回拉。
罗家是两亩地的麦子,罗玉兰是真的拼了,她一个人顶两位年纪大的。
中午饭没有吃。一直到了下午的三点,两亩地的麦子到家了。
罗玉兰不是那种特别白的人,不过也不黑。这一个中午的暴晒,可是黑了太多了。
麦子进家以后就放心了。三家的晾晒台都不不小,打麦粒还是可以的。
一直干到了晚上八点多,第一遍已经打出来了。
都累啊,晚上就是大米饭炒菜。第二天是王家的那两亩地。
这两年,两家的粮食都是混在一起的,也不用分。
今天晚上两位老人可是干不动了。于美英还好一点。
王东升不会用镰刀,不过可以打麦子。一直干到了九点多,第一遍也打完了。
麦粒晒上,麦秸也要晾晒一天。
第二天早上就是罗玉兰起来了。做饭,喂牲口什么的。
老王头坐下吃饭“不服老是不行啊。”
“爷爷,麦子已经到家了。没啥担心的了。”
“是啊,再有三天的好天气,咱们就都干完了。”
半天的时候把麦秸翻动了一遍。
王东升一直在咬牙坚持着,这三天下来,也适应了一些,没有头一天那么难受了。
接下的三天,真的都是大晴天,麦子也装进缸里了,麦秸也垛到外面。
下午的时候一家人去地里燎荒了,看着都是大晴天也没雨,不行就准备这样直接的种地了。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是他们三个去卖豆腐。十天以后,是上梁的大日子。
幸亏还留下一挂鞭,王东升叨咕着,还好过年的时候没有都玩了。
上梁后就是房顶了,用了两天的时间,房子都就算是盖完了。马上就是木匠的活计了。
石头已经够了,李海军开始垒墙,也要弄晾晒台。
一直干了七天,才总算是弄好了。
剩下的就是里面的装修了。王东升不用家里人干啥,都是花钱雇人干的。
也就还剩下灶台和窗户没有弄了。这也等着墙面和地面干了再说的。
晚上一家人吃饭“我觉得我现在自己操持盖房子也是行的,以前都不知道什么流程。”
“你以后知道的会更多。”
王东升听了罗玉兰的话笑了,“谁说不是呢?明天去拉大门装上就行了。家具我也不知道我爹从哪里弄来的?还是等着他回来再说。”
罗玉兰觉得王东升现在就已经不错了。真的和第一次见到的那个王东升差了很多。
现在也知道干活了,每天都会去泼水,洋灰的面也要养生的。
一直到了六月初八这天,三个半夜起来做豆腐,豆片。
老王头给他们烧火,今天要做出来四盘的豆腐,两筐的豆片,
家里留下来半筐豆片和一盘豆腐,剩下的罗玉兰带着去了唐庄。
先给人家放下,结果半筐豆片又留下了。
唐小雨这一阵一直在看书,都是关于怀怀孕的书。她会经常摸脉,也会给婆婆摸,自己的和婆婆的真的不一样。
王同林带着两个已经见到了黄忠了。
“欢迎啊,这么优秀的人才终于来了组织了。”
有人带着他们两个回去安置了,屋里就剩下王同林他们两个。
“那个小丫头怎么没有来?”
“家里不留人也不行。老黄,我要娶于美英了。”
“罗家大嫂?”
“以
后是我王同林的媳妇。”
“我听说你犯错误带着人去找了程彦敏?不会就是他们吧?”筆趣庫
“对,已经解决了,老黄,多照顾点这两孩子吧。”
“一定的,就是没有你的关系我也会照顾他们的,两个都是优秀的孩子。”
“行,那我明天就走了。”
“要不然你留下来,咱们两个继续合作?”
王同林摇头“上面有安排。”
晚上王同林再次的嘱咐了他们两个。
“王掌柜的我们都记住了,一定会小心的,还有你告诉我娘他们,我们没事的。”
“嗯,只要你们在外面好好的,家里就会放心。”
“嗯,我们一定会万分小心的。”
王同林晚上和黄忠两个聊了很多。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他离开了。
在六月底的时候,罗玉兰给唐小雨把脉“恭喜大嫂,娘还有我自己,大嫂怀孕了。”
于美英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唐小雨激动的拉住了婆婆的手。
老王头也是满脸笑容,这是两个孩子离开以后家里的喜事了。
“姐,我现在就回去告诉爹娘这个好消息。”娘让自己过来就是怕姐姐怀孕了累倒。
“明天咱们跟着玉兰回去卖豆腐。”唐小雨笑眯眯的说。
这么大的喜事,当然要告诉亲家了。于美英能够理解。
下午她们三个一起去地里除草。“明天下午咱们豁青了。”玉米秸子再高就没有办法豁青了。
“现在就干不就行了?明天也别去卖豆腐了,等着家里的干完了,给大嫂家也去豁青。”
“行吧,你回去套车吧。”
罗玉兰在后面扶着豁子,王东升牵牲,那边是老王头扶豁子,春生牵牲。
晚上贪黑了,罗家的两亩地干完。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他们爷四个去王家的地干活,整整一天的时间,四亩地也都干完了。
第二天还是没有去唐家,而是把高粱地,棉花地也都豁青,这样除草就省劲了。
现在已经过了三个月了。唐小雨只是不干太累的活计就行。
第二天直接
的就是兄妹两个赶车去唐庄卖豆腐,他们留下来几天也要给家里豁青。
于美英非常的不放心儿媳妇。知道亲家也一定会照顾好的,可是还是忍住担心。
地里的麦子已经黄了,老王头想着这两天就割。
“王叔,明天吧,我们娘三会挺快的。”
“咱们一家人一起。”
下午把镰刀都磨快了,第二天天不亮,四人赶车去了地里了。
割麦子这个活计王东升还真的没有干过,镰刀也用不好,割在了手上。
幸亏伤口不深,不过也是流血了。
最后他只能在后面捆小麦,然后去装车往回拉。
罗家是两亩地的麦子,罗玉兰是真的拼了,她一个人顶两位年纪大的。
中午饭没有吃。一直到了下午的三点,两亩地的麦子到家了。
罗玉兰不是那种特别白的人,不过也不黑。这一个中午的暴晒,可是黑了太多了。
麦子进家以后就放心了。三家的晾晒台都不不小,打麦粒还是可以的。
一直干到了晚上八点多,第一遍已经打出来了。
都累啊,晚上就是大米饭炒菜。第二天是王家的那两亩地。
这两年,两家的粮食都是混在一起的,也不用分。
今天晚上两位老人可是干不动了。于美英还好一点。
王东升不会用镰刀,不过可以打麦子。一直干到了九点多,第一遍也打完了。
麦粒晒上,麦秸也要晾晒一天。
第二天早上就是罗玉兰起来了。做饭,喂牲口什么的。
老王头坐下吃饭“不服老是不行啊。”
“爷爷,麦子已经到家了。没啥担心的了。”
“是啊,再有三天的好天气,咱们就都干完了。”
半天的时候把麦秸翻动了一遍。
王东升一直在咬牙坚持着,这三天下来,也适应了一些,没有头一天那么难受了。
接下的三天,真的都是大晴天,麦子也装进缸里了,麦秸也垛到外面。
下午的时候一家人去地里燎荒了,看着都是大晴天也没雨,不行就准备这样直接的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