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风流狂炫折耳根

第192章 他们弄不死我,我早晚弄死他们(五千字大章求追订)

泾阳县,巍峨的仲山像是一颗明珠,与山下蜿蜒宛如碧玺玉带一般的泾河交相辉映。

一山一河之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朗朗书声自窗舍间跃出,直奔云霄。

泾阳书院,作为大儒颜师古下堂之后的倾情力作。

从来都是严格贯彻着孔圣人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

因此,走进这座书院,可以从人群中看见世家大族的血亲嫡子,也能从人群中看见书院周边庄户出身的庶人子弟。

但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到了泾阳书院,便只剩下泾阳书院的学子这一层身份。

得益于大儒颜师古的名声和山东颜氏的大力支持。

泾阳书院建校虽不过短短三四年时间,却已经为大唐培养了上百名中坚之材。

也因如此,每年来到泾阳书院求学之人多如过江之鲫。

时至今日,泾阳书院三个学年,已有在校生源四百多人。

尽管泾阳书院的学子数量,还比不过国子监内的监生人数。

可相比国子监内良莠不齐的生源,泾阳书院的学生,都是个顶个的栋梁之才。

柴令武与李承乾率兵于泾河对岸驻,遥望河水对面的文华之地。

“这泾阳书院虽是颜师所建,可这几年也为我大唐提供了不少人才,若就此毁去,你我恐为天下读书人所不齿啊。”

李承乾叹息一声,明知泾阳书院的牺牲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仍是想做最后的努力。

柴令武眯起眸子,静静打量着对岸的青衫士子。

泾河东岸,数名士子手持书本大声吟诵。但他们的余光,却也不可避免的落在对岸的这支突然出现的大军身上。

双方隔河相望,文武隔河交汇。

像极了眼前的泾河与仲山。

李承乾迟迟没有得到柴令武的回应,小脸上顿时浮现些许不满。

他转过头,高声问:“二表兄,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柴令武收回目光,面无表情地回答:“听见了,两只耳朵都听见了。”

李承乾皱起眉头,问:“你不觉得像泾阳书院这样的地方就这么毁了,实在很可惜吗?”

“不觉得!”

柴令武摇头,说出来的答案冰冷得让人丁寒。

李承乾一愣,随后直接被气笑。

他指指对岸书院,又指指柴令武,不可思议道:“你对如此文华之地,就没有一丁点怜惜之心吗?”

柴令武侧过头,朝他露出一个看傻子的眼神。

开什么玩笑,四百人的书院,说出去都让人笑话好吗?

后世随便找一所小学出来,人数都比这劳什子书院要多。

它到底哪里值得可惜了?

它要是一座四万人的大学,那柴令武可能还会惋惜一下。

但也就是惋惜一下,仅此而已了。

作为一个亲身体会过在有着数万学生的大学里学习是什么感受的人,柴令武实在很难将一座四百余人的书院当成什么宝贝。

毁了大不了再建就是了。

大唐再穷,还能穷到连建一座大学的钱都拿不出来吗?

李承乾感觉自己被狠狠的侮辱到了,忍不住低吼一声,发出恶兽般的咆哮。

柴令武嘴角一抽,想也没想,对着他的后脑勺抬手就是一巴掌干过去。

“啪~”

李承乾懵了,悲愤出声:“你打我干嘛?”

“就是见不得你唧唧歪歪的样子。”柴令武风轻云淡的收手,对于李承乾的太子身份没有半分敬意。

李承乾低吼道:“这是我老师的书院,我唧唧歪歪怎么了?”

柴令武又是嘴角一抽,强忍揍人的冲动,翻着白眼问:“然后呢?”

李承乾左右打量几下,压低声音道:“将来也是我的书院!”

柴令武眼神瞬间变得古怪起来,问道:“怎么又成你的书院了?”

李承乾一把薅住柴令武的衣襟,咬牙切齿道:“你少跟我装傻充楞,你别告诉我,你不知道颜师是东宫嫡系?”

“我知道啊,这又怎么了?”柴令武打落李承乾的手,一脸诧异的反问他。

李承乾彻底抓狂,恨不能上前梆梆给他两拳。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咬牙道:“你毁的不是书院,是东宫的班底。”

“哦~”

柴令武夸张的哦了一声,恍然大悟道:“所以你是觉得,书院已经成了你的私产?”

李承乾冷哼一声:“早晚的事情,我不能这么认为吗?”

“不能!”柴令武果断摇头。

李承乾气得想要吐血,神色一瞬间变得狰狞:“你就是故意要气我,对不对?”

迎上李承乾猩红的双眼,柴令武想也没想,抬手又是一巴掌扇过去。

“啪~”

李承乾一秒破功,神色凄婉道:“东宫已经不剩什么东西了,你就不能可怜可怜我吗?”

柴令武抽抽嘴角,忍不住叹口气。

随后语重心长道:“你刚才也说了,颜师是东宫嫡系。什么是东宫嫡系?就是拥护太子殿下之人。换句话说,他拥护的是太子,而不是你,承乾!!!”

说到最后,柴令武特意在承乾二字上加重语气。

李承乾怔了怔,不忿地反驳道:“我是太子,太子就是我,颜师拥护东宫,那就是拥护我,你凭什么这么说?”

柴令武嘴角浮现一抹冷笑,朝他露出一个看傻子似的眼神。

李承乾梗着脖子,不服气道:“我说的不对吗?”

柴令武斜眼看他:“你信不信,倘若明日陛下改立李泰或李治为太子,颜师也会如今日拥护你一般拥护他们?”

李承乾一愣,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

柴令武上前拍拍他的肩膀,淡淡道:“你要认清一个现实,你有太子之位在身,你才是太子,要是没有太子之位,你就是个屁。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多少人是真心待你好的,包括我也一样!”

李承乾又是一愣,随即像是泄气的皮球一般变得萎靡起来。

他抽抽鼻子,哭丧着脸问道:“你想要什么?”

柴令武云淡风轻道:“等将来舅舅嗝屁了,你封我个郡王不过分吧?”

“郡王?”

李承乾扯了扯嘴角,没好气道:“你还真敢开口啊,你看看历史上那些异姓王,有几个能得善终的?”

柴令武淡淡道:“我和他们不一样!”

李承乾愕然:“哪里不一样?”

柴令武唇角勾起一抹笑意:“他们有野心,我没有,我就想要个尊贵的身份好躺平混日子。”

李承乾:“???”

柴令武用力锤锤他的肩膀,鼓励道:“所以,你要加油,千万,千万要成为下一任大唐皇帝,我能不能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还能不受俗事烦扰,就全靠你了。”

李承乾:“......”

两人谈话间,太子亲卫统领杨善匆匆纵马而来,远远的朝两人禀报道:“报,太子殿下,公爷,仲山已经肃清,可以上山了。”

杨善的声音打断了两人思绪。

李承乾无语片刻,转身走回大军的阵列之中。

柴令武走到杨善跟前,询问道:“杨将军,便服,兵刃都已经备好了吗?”

杨善翻身下马,拱手道:“回公爷的话,一应工具都已备好,我等只需上山藏匿,便可立即换下身上甲胄。”

“行,那就上山吧!”

柴令武点点头,也不多言,翻身上马,带上大军绕过泾阳书院,直奔泾河上游而去。

现在距离太庙献俘的日子只剩下不到十日时间。

各家主事差不多也该进关了。

进入关中之后,他们还需要集班底商议如何反对李世民。

注定不会在泾阳书院多留。

毕竟,标点符号虽是破坏根基之事。

但终究还只停留在泾阳一地,影响力并未完全显现。

以各大世家门阀的能力,想要封锁泾阳书院,不让标点符号泄露出去,也就是一两天时间的事情。

因此,这次上山,在世家之人没到泾阳书院前,柴令武便不打算下山了。

很快,大军绕过泾阳书院,自泾河上游过河,一头扎进了山道里。

仲山不是一座孤山,而是北山山脉的余脉,余脉绵延数十里,山中还有著名的子午岭古道。

不到五千人的大军进入仲山,好似一滴水流进了大海。不消片刻,就被茂密的山林掩盖。

一行人顺着山道上了山顶,天色也黑了下来。

大军扎下营寨,开始埋锅造饭。

随便对付了一顿晚餐,柴令武朝东南西北各自派出了十余波打探消息的斥候。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第三日。

柴令武正在树荫底下乘凉,顺便和山上烦人的蚊子作斗争,李承乾忽然一脸兴奋的朝他冲过来。

“二表兄,有消息辣,有消息辣~”

李承乾狂奔到柴令武跟前,手舞足蹈地怪叫出声:“潼关方向的斥候来报,太原王氏,闻喜裴氏两大家族之人已联袂进关,正在马不停蹄的赶来泾阳。”

柴令武一巴掌拍死一只趴在他手臂上吸血的蚊子,然后掏出手绢,擦掉血迹,抬头朝李承乾扔去一个嗔怪的眼神。

李承乾停下手舞足蹈,挠头问:“有大鱼上钩了,你怎么一点都不激动呢?”

“预料之中的事情,有什么好激动的。”

柴令武抽抽嘴角,注意力再次移向他故意露出来的小腿上。

小腿上,三只蚊子肚子圆滚滚的,显然是已经吸得饱饱的。

柴令武抬手。

“啪~”

血浆飞溅,又是三只蚊族至尊身死道消。

见柴令武对蚊子的兴趣显然比对世家的兴趣更高,李承乾忽然也没那么激动了。

他一屁股坐在柴令武边上。

然后学着柴令武的样子,用自己的手臂和小腿打窝,引导蚊子前来吸血。

只是,他的耐心没有柴令武那么好。

每一次都是不等蚊子吸饱血,便一巴扇过去。

这就导致他的战果远远比不上柴令武,往往要四五只才能弄死一只。

他好奇的探出头,见柴令武身上被蚊子叮过的地方都起了一个个红红的大包,不由得浑身一阵恶寒。

他问:“你不痒吗,明明能提前一巴掌拍死,你为啥还要等它吸血?”

柴令武面无表情的回答:“没有足够的利益付出,就不会有丰厚的战果,只有它们吸饱了血,才会丧失敏捷的能力,我才能一杀一个准啊。”

李承乾满脸恶寒:“你最好是在说蚊子。”

“不然呢?”柴令武随口应声,又是一巴掌拍在小臂上。

李承乾没几下就受不了了,他盖好袖子和下裳。

起身一脸拧的看着柴令武手臂和小腿上密密麻麻的红包,难以置信问:“你真的不痒吗?”

柴令武仰起头,一本正经地说道:“它们叮我第一下的时候,我可以躲着它们,叮我第二下第三下,我也还能躲。但它们叮第四下的时候,就跟第一百下的时候没有区别了,只要他们弄不死我,我早晚弄死他们。”

李承乾战术后仰,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震惊道:“你确定,你说的是蚊子?”

柴令武理所当然道:“不然呢?”

李承乾大为震惊,艰难的朝柴令武伸出大拇指:“你是这个,真的,我没见过比你更狠的人。”

柴令武咂摸一下嘴,望着满腿红包,忽然觉得很没意思。

他起身拍拍屁股,随手将沾满了蚊子尸体的手绢扔到一边,正欲说话,便见山间小路驶来一骑快马。

马蹄声同时吸引了两人的注意。

“报~太子殿下,公爷,陇西李氏已过大散关,正转道往泾阳而来。”斥候远远的报出了打探来的信息。

听见陇西李氏四个大字,柴令武忍不住揶揄道:“承乾,你本家来了,怎么你本家也在反对你父皇,你父皇不是陇西李氏当代家主吗?”

这话一出,李承乾的表情顿时有些绷不住。

他恶狠狠的瞪了柴令武一眼,怒声道:“你偏要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

柴令武耸耸肩,笑吟吟开口道:“我可是听闻,陛下还打算在陇西修建南北二极龙宫来着。”

李承乾不服道:“我父皇本来就是陇西李氏当代家主,只是,只是......”

见李承乾半天只是不出来,柴令武慢条斯理的接话道:“只是陇西成纪有一家李氏,陇西狄道有一家李氏,是吧?”

李承乾赶忙小鸡啄米般点头:“不错,狄道李氏的反对,和我成纪李氏有什么干系?”

柴令武脸皮一抽,回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他只能说,果然是李世民的种啊,这不要脸的样子,和李世民简直如出一辙。

李承乾还欲辩解,又是一道马蹄声传来,紧接着,山下便到处是马蹄声。

李承乾和柴令武同时一愣,忍不住对视一眼,表情不约而同的变得古怪起来。

柴令武喃喃自问:“这些世家,是约好了一块儿进关?”

李承乾沉吟片刻,点头道:“有可能,毕竟多年来世家沆瀣一气共同对抗朝廷,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就是不知道江南士族这次有没有来人。”

“江南士族应该不太可能派人过来,江南太远,陛下奴役突厥人,又动摇不了他们的利益......”

柴令武摇摇头,不由目露沉思之色。

朝廷以突厥人取代汉人百姓服徭役,也肯定是在北方地区大规模展开。

至于江南,还是那句话,太远了。

北方世家反对此事,是因为朝廷如果不征发徭役,世家便无法与地方上的官员勾结,役使百姓无偿为他们做事。

比如垦田挖渠,平整土地,休整道路,清理山林这些事情,以前都是由百姓去完成。

但实际上,山林也好,土地也好,没几块是属于百姓的。

朝廷征发百姓做这些事情,最大的获利者,还是各地的世家门阀。

而现在,朝廷要用突厥人取代百姓去做这些事情,并且只做属于朝廷那一部份,他们肯定不能同意。

但江南士族,则没有反对的理由。

毕竟李世民没打算把手伸到江南。

而且大唐俘获的突厥人,算来算去也就那么点人,光是中原地区都不够用,也不可能放去江南那么遥远的地方。

柴令武沉思间,一骑骑快马也驶进大营。

李承乾快步朝一群联袂而来的斥候迎上去,询问道:“如何,都探到了哪些人进关?”

斥候们一个个上前报出自己打探到的消息。

柴令武也被斥候们的声音吸引,快步上前与李承乾并肩。

随着斥候报上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如雷贯耳的家族姓氏,柴令武和李承乾两人的小脸上也布满了凝重之色。

清河崔、赵郡李、荥阳郑、范阳卢、博陵崔、河东柳、汾阴薛、弘农杨......

后世大名鼎鼎的五姓七望,河东四姓,京兆六姓几乎一家不落的全部进了关中。

柴令武沉默良久,抬头看着李承乾,问道:“你父皇到底是有多不得人心啊?这么多世家门阀齐至,这阵仗我光是听着,都觉得难受,像是浑身有蚂蚁在爬。”

“帝王,本身就是要与天下人为敌的。”

李承乾小脸紧绷着,说出了一句极富哲理的话。

柴令武扯了扯嘴角,忍不住叹了口气:

“也罢,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这次陛下要是胜了,估摸着这些世家也不会继续自讨没趣,能让大唐安稳个十年八年的,也不错。”